陳益庭的《養(yǎng) 花》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閱讀復習課教學設計:養(yǎng)花杭州市青藍小學陳益庭教材說明: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yǎng)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yǎng)花既須勞動,有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fā)了“我”愛花、愛養(yǎng)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在以前的浙教版教材中是把這篇文章當做精讀課文來教的,新課程中的《養(yǎng)花》是當做畢業(yè)班的復習材料來教的,因此我是這樣來安排這堂課的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理解字詞,讀正確課文

2、。體會養(yǎng)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2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3熟讀課文,概括中心思想。4拓展練習,鞏固方法。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這一冊語文書上我們學習了老舍爺爺的哪一篇文章?(《北京的春節(jié)》)今天我們又將有幸學習老舍爺爺的一篇文章《養(yǎng)花》。二、補充資料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關于老舍養(yǎng)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

3、開始的。解放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特別愛養(yǎng)菊花,經常與愛養(yǎng)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收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趣的事。你從這段補充資料中獲取了哪些有關信息?作者將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yǎng)花究竟給作者帶來哪些樂趣呢?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3除了在種養(yǎng)花草中獲得知識、勞動

4、中受益身心外,還有哪些樂趣呢?生: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么一回。300棵菊秧還在地上(沒到移入盆里的時候),下了暴雨,鄰家的墻倒了,菊秧被砸死30多種,100多棵。全家都幾天沒笑容。讀到這里,你是否和老師一樣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這篇課文是寫?zhàn)B花的樂趣,為什么這里要寫傷心的事?)(提示:①傷心是因為菊秧被砸死了,秋天就少了許多的菊花……②傷心之深是因為愛花之切,可以反襯養(yǎng)花的樂趣……)小結:花好人喜,花毀人憂,將花的好壞與

5、人的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從中可看出老舍爺爺一家對花的喜愛之情,在喜怒哀樂中體驗人生的樂趣。生活是多彩的,即便是一時的失意也是生活中的一次寶貴的經歷,一項寶貴的財富,回想起來同樣樂趣無窮。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24個字就將養(yǎng)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五、拓展練習《挪樹》附1:美文賞讀挪樹1子里那株臘梅奄奄一息了。⑵它長得不是地方,旁邊是一個垃圾桶,垃圾車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來風姿飄逸的它,便漸漸枝折葉落,瘦

6、弱得僅??蓱z巴巴幾條筋,眼見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塵”了……⑶老花匠來了。我勸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陽一側長著一排臘梅,其中剛好空缺一個位置。⑷“人挪活,樹挪死?!庇腥苏f。⑸臘梅會挪死嗎?我怕。⑹老花匠提著鋤頭、鏟子來了。⑺他鏟開了!刨開了!⑻瘦小的臘梅,卻有并不瘦小的根須,它是一株已經成熟的臘梅??!它的根須常常地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鏟子把四周的根須全產斷了。他又輪起鋤頭,朝幾根甘蔗粗細的主根砍去。鋤落之處,錚錚有聲。發(fā)聲之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