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材料研究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最新---9.3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主要內容,,一 先進材料研究院簡介,,,,,1996新加坡材料研究院(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實驗室,1,2002復旦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2,2006南京郵電大學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3,2010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4,國內首家在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領域的

2、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2年,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分中心,成為該校牽頭建設的首批國家級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 --“先進生物與化學制造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5,二 研究方向,,4,,,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1,,2,,3,,生物光電材料,,儲能與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5,,有機無機雜化材料,功能納米材料,稀土納米材料的上轉換發(fā)光:研究其晶體結構與合成條件之間的關系,比較其發(fā)光性質與材料尺寸的關系,進而設

3、計合成具有新穎光電性質的功能納米材料。,納米光筆印刷術:開發(fā)基于高分子針尖陣列和近場光學掃描方法光筆印刷技術, 有望廣泛應用于高效的微納米器件制備、生物傳感器、以及疾病診斷芯片等領域。,學科方向,以石墨烯、碳納米管、有機半導體等材料構建高性能場效應晶體管,利用生物分子對器件電性能的影響研究其對生物分子的電子識別性能,實現(xiàn)對DNA、大腸桿菌、葡萄糖、細胞分泌物等具有高檢測靈敏度的納米電子生物傳感器,生物光電材料,學科方向,有機無機雜化材料

4、,結合有機與無機納米材料的優(yōu)點,合成具有多功能的雜化材料,滿足能源、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建筑、食品、醫(yī)療等不同領域的需要。,將氧化石墨烯良好的光限幅行為與稀土上轉換納米材料良好的近紅外吸收性能相結合,開發(fā)出可用于近紅外激光防護的光限幅納米雜化材料。,設計、合成具有特殊結構與性能的新型多維金屬有機框架多孔材料。應用于分離、氣體存儲及高效選擇性催化等領域。,學科方向,,低成本、可溶液加工大面積、超薄、柔性,,,有機/聚合物半導體可實現(xiàn)硅等

5、無機半導體所具備的信息傳感、信息存儲、光電轉換、信息顯示等功能,相關研究主要包括發(fā)光二極管、電存儲器、激光器、薄膜晶體管、光伏太陽能電池以及薄膜傳感器等。,有機電子的優(yōu)勢,,,發(fā)光二極管 (OLED),薄膜晶體管 (OTFT),太陽能電池 (OPV),電存儲器件,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主要研究對象:有機/聚合物半導體與光電器件,學科方向,儲能與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儲氫材料,超級電容器,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電池,聚合物鋰電池,

6、高效的能源獲取和使用方式的開發(fā)是全球研究熱點。超級電容器、高密度儲氫、鋰電池是最重要的能量存儲手段。有機太陽能電池及染料敏化電池是最具潛力的綠色能源技術。,學科方向,三 團隊介紹,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生物光電材料,儲能與光電轉換材料與器件,功能納米材料,有機/無機雜化材料,黃維/院士/校長董曉臣/教授/新加坡陳志寬/教授/新加坡黃程/教授/美國孟鴻/教授/美國 陳鵬/教授/新加坡高德青/教授/德國王建浦教授/英國

7、陶友田副教授/英國劉舉慶/副教授/新加坡趙保敏/副教授/新加坡趙劍鋒/副教授/新加坡楊昕/副教授/英國殷成蓉博士吳瓊博士/韓國,黃維/院士/校長陳志寬/教授/新加坡黃嶺/教授/新加坡劉祥/教授/日本坪井泰住/外籍教授永井優(yōu)/外籍教授黃春/副教授/美國孫會彬/副研究員,黃維/院士/校長張華/教授/新加坡王峻嶺/教授/新加坡黃嶺/教授/新加坡霍峰蔚/教授/新加坡黃曉/教授/新加坡謝小吉/副教授/新加坡

8、趙永剛/副教授/美國李海/研究員/新加坡,,,學科帶頭人:黃 維 院士,,學科帶頭人: 黃 維 教授,榮譽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3)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4)“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08)中組部溯及既往 “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2010)江蘇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人(2010)著名科學雜志—Prog. Polym. Sci. (IF= 26.383)編委會成員A

9、dv. Mater. 顧問編委中國科學院院士(信息技術科學部),南京工業(yè)大學 校長,在有機光電子學特別在有機半導體能帶理論、有機光電信息器件的研制等方面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學術觀點,在Angew. Chem. Int. Ed.(2篇)、J. Am. Chem. Soc. (4篇)、Adv. Mater. (16篇) 、ACS Nano(9篇)、Appl. Phys. Lett. (15篇)等國際SCI刊物上發(fā)表論文600余篇(其中IF &

10、gt; 3的為300多篇),同行引用10000余次(他引逾8000次),h-index為53。已公開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國發(fā)明專利200余項,其中已授權發(fā)明專利80余項。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大會或邀請報告50余次、主持國際學術會議20余次。,E-mail:iamwhuang@njtech.edu.cn,張華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自組裝光電功能膜、有機電子與納米器件等。共有文章先后發(fā)表在Nat Commun、 Chem Soc Rev、

11、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J Am Chem Soc、Adv Mater、ACS Nano等國際SCI期刊發(fā)表論文130余篇,其中IF>3.0 的44篇。國際同行引用2300多次。申請或授權中國、美國、歐洲等國發(fā)明專利25項。,榮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雜志副主編《NANO》雜志編委,北京大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

12、張 華 教授,,E-mail: iamhzhang@njtech.edu.cn,黃 嶺 教授,研究方向:1)稀土上轉換納米發(fā)光材料的合成與功能化;2)納米顆粒/生物防分子的可控排列與組裝(Dip-Pen Nanolithography);3)碳納米材料的合成及應用。至今已在Nature, Science, J. Am. Chem. Soc., Small等國際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多篇,SCI 他引1000余次,已授權美國和PCT發(fā)明專

13、利5項。擔任美國NSF、美國ACS-Petroleum、香港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學術機構的基金項目評審人。,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 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2012“江蘇特聘教授”并獲重點資助南工大先進材料研究院副院長兼研究生院學位與培養(yǎng)辦公室主任,E-mail: iamlhuang@njtech.edu.cn,董曉臣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碳基納米光電材料與器件、納米電子生物傳感及先進能源材料。先后在Ph

14、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dv. Mater.、Chem. Rev.、Small、Chem. Mater.、Nanoscale、ACS Nano, Angew. Chem. Int. Ed.等國際著名期刊發(fā)表SCI收錄學術論文近百篇,共被引用1900多次,H-index因子為26;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5項。主持和參與1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南京工業(yè)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博士,新加

15、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后),董曉臣 教授,榮譽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第二層次培養(yǎng)對象(2012)“江蘇特聘教授 ”(2012)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2013)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2013)江蘇省“雙創(chuàng)計劃”(2013),,E-mail: iamxcdong@njtech.edu.cn,陳志寬 教授,陳志寬教授主要從事有機光電材料的設計與合成、光電特性、器件特性及其構效關系,目前已發(fā)表SCI論文120余篇,包括Adv

16、. Mater., Adv. Funct. Mater., Chem. Comm., Chem. Mater., J. Am. Chem. Soc.等。其研究論文被SCI雜志引用次數(shù)2500余次。陳教授在有機電子領域擁有國內國際專利77項,已授權18項,公開發(fā)表59項,有多項專利實現(xiàn)技術轉讓。,南京工業(yè)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工作經歷1998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有機電子學的研究,2000年,新加坡材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首席科學

17、家,產業(yè)化項目負責人;“分子與功能材料”部副主任; “合成與集成”部主任;2011年至2012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教授, 及多家公司的首席技術顧問,E-mail: iamzkchen@njtech.edu.cn,黃 程 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電氣工程系 博士/碩士南京大學化工、高分子材科料學系 學士/碩

18、士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院 工程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研究員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能源與環(huán)境執(zhí)行部 工程師/項目經理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教授/博導,研究方向:電活性材料科學: 合成與過程、表界面工程與應用;電子傳感器件集成: 仿生光電、駐電壓電與鐵電;電化學電池

19、與儲能: 鋰離子與液流電池、脈沖電容。,重要成果:,E-mail: iamchenghuang@njtech.edu.cn,黃 程 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電氣工程系 博士/碩士南京大學化工、高分子材科料學系 學士/碩士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院 工程師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研

20、究員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能源與環(huán)境執(zhí)行部 工程師/項目經理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教授/博導,研究方向:電活性材料科學: 合成與過程、表界面工程與應用;電子傳感器件集成: 仿生光電、駐電壓電與鐵電;電化學電池與儲能: 鋰離子與液流電池、脈沖電容。,重要成果:,E-mail: iamchenghuang@njtech.edu.cn,霍峰蔚 教授,,1999 吉林大學

21、 學士(導師:張希院士,王志強教授)2002 吉林大學 碩士(導師:張希院士,王志強教授)2009 西北大學(美國) 博士(導師: Chad Mirkin 院士)2010 南洋理工大學 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 南京工業(yè)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近五年共發(fā)表SCI文章30多篇,他引800多次。其中包括第一作者Science 1篇,Nature Nanotech

22、nology 1篇,通訊聯(lián)系人Nature Chemistry 1篇,Advanced Materials 1篇。,研究方向,,,E-mail: iamfwhuo@njtech.edu.cn,三星電子公司韓國總部 研發(fā)工程師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 博士/博士后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 教授/博導,王建浦 教授,重要成果:,研究方向:有機光電器件 / 有機電子器件物理(歡迎材料、物理、電子工程、化學等學科的同學報考),獲授權

23、美國專利6項,韓國專利多項,另有一個英國專利與國際專利正處于公示階段。發(fā)表高水平SCI文章14篇,其中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E-mail: iamjpwang@njtech.edu.cn,陶友田 教授,2002/09-2006/06 武漢大學化學基地班,理學學士2005/10-2006/06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聯(lián)合培養(yǎng)2006/09-2011/06 武漢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工學博士2009/12-

24、2012/12 劍橋大學化學系/卡文迪許實驗室 研究助理、博士后研究員2013/01-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共發(fā)表SCI論文27篇,論文總被引用930次,他引870次, h-因子:16,有機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有機電致發(fā)光(OLED),有機場效應晶體管(OFET),有機太陽能電池(OSC),磷光雙極主體材料延遲熒光材料單一白光磷光高分子界面材料,新型高遷

25、移率的p-型、n-型及雙極型材料,全共軛給受體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新型有機小分子/高分子給體材料;非富勒烯類受體材料;界面材料,,E-mail: iamyttao@njtech.edu.cn,21,,,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 有機分子結構設計、合成 分子排列對載流子遷移率的影響 有機/無機界面對電荷遷移的影響,主要研究方向,化學電阻傳感器 有機/金屬納米粒子導電性 有機材料分子結構對傳感選擇性及敏感性的影響,教育背景及研

26、究經歷:1999/09-2002/06 北京大學 理學博士2002/09-2003/08 香港城市大學 研究助理2003/12-2006/10 德國烏帕塔爾大學大分子研究所 博士后2006/12-2011/12 索尼德國德國斯圖加特技術中心 研究員2012/03-2013/05 德國弗萊貝格工業(yè)大學 研究員、化學部負責人2013/06 南京工

27、業(yè)大學 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德青 教授,在Nature Nanotech.、J. Am .Chem. Soc.、等國際著名期刊發(fā)表SCI論文30篇,申請及授權專利5項,2013年回國后項目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京工業(yè)大學人才引進啟動經費,E-mail: iamdqgao@njtech.edu.cn,22,黃曉 教授,E-mail: iamxhuang@njtech.edu.cn,2002-2006

28、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獲一等榮譽工學學士學位   2006-20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獲博士學位    2011-201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博士后研究員      基于金屬納米結構復合材料的合成與應用      一直從事基于金屬納米結構復合材料的合成和應

29、用,其成果主要包括利用和調控二維材料表面的晶格和化學性質,使其成為納米金屬晶體可控生長的模板。研究結果發(fā)表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Small 等學術期刊上。,主要學術成績:,個人簡歷:,研究方向:,1999,08---2002.11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博士1995,12---1997,09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化學系

30、 碩士1992,09---1995,07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碩士1984,09---1988,07 四川大學化學系 學士,孟 鴻 教授,Conducting Polymers Organic Synthesis & Molecule Modeling Organic Electronics & Photonics OLED Materials and Device

31、s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OTFT),Organic Photovaltics Nano-organic Electronics Bioorganic Materials & Devices Organic Liquid Crystals Materials Nano/Micro Polymer Coatings,個人專長:,E-mail: iamhmeng@njtech.edu.

32、cn,劉 祥 教授,中央組織部“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 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專家 日本學習、工作近20年,日本瑞翁(Zeon)株式會社任參事、主席研究員 2011-2012年任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全球最大供應商深圳貝特瑞新 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申請權利41項,日本授權7項,獲獎4次。 開發(fā)產品5個,開發(fā)產品年銷量售額9000萬元以上,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用高分子材料,功能性高分子

33、材料,有機無機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用正負極包覆用高分子材料,1.中空微球2.鋰離子電池用粘結劑3.油墨用粘結劑,噴墨打印機用顏料激光打印機碳粉,高附加價值的特種高分子微球,E-mail: iamxliu@njtech.edu.cn,永井懮 教授,教育背景:博士:2010 近畿大學 OLED碩士:1991 – 1995京都大學 高分子化學本科:1987 – 1990京都大學 高分子化學工

34、作經歷:2013,09-現(xiàn)在 南京工業(yè)大學 教授2007,07-2013,08 富士電機株式會社 主任2004,04-2006,03 有機光電子研究院 主任2000,07-2004,03 TDK株式會社 副主任1995,04-2000,06 MEMC株式會社 研究員研究領域:有機半導體材料與器件(OPV, OLED),First authored paper 10-plus, Patents 60-

35、plus, Book 1. The book on Color-Conversion type OLEDs has been accessed more than 7000 times. The World’s First Succeed in Mass Manufacturing for Full Color OLEDs.,E-mail: iammasaru@njtech.edu.cn,趙永剛 副教授,教育及研究經歷1996年 南

36、京大學 學士2006年 南京大學 博士2006年-2012年 先后在大連理工大學和美國Rutgers大學從事研究工作2012年10月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研究方向與學術成績主要從事無機-有機雜化材料的研究工作,包括功能超分子體系的設計、組裝與應用研究,光電功能配合物的設計及在分子識別傳感等方面的應用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 Adv. Funct. Mater,Chem. Eur.

37、J., Chem. Commun., Inorg. Chem.等知名國際期刊上發(fā)表科研論文近30余篇,他引已逾500次。同時受邀擔任Chem. Commun., Cryst. Growth Des., J. Solid State Chem.等國際期刊的審稿人,E-mail: iamygzhao@njtech.edu.cn,趙保敏 副教授,2008.7-2012.6 1)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吳繼善老師課題組 ) 博士后

38、 2)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系(歐陽建勇老師課題組) 博士后2005.9-2008.7 復旦大學(黃維院士) 博士2004-2005 上海睿智化學 有機合成技術員1997-2004 武漢大學化學學院 本科、碩士,大共軛體系液晶水溶性共軛聚合物透明電極含雜原子多并芳環(huán)體系的晶體管材料帶隙可調共軛聚合物用于太陽電池小分子

39、調節(jié)生物大分子過程新單體、新聚合方法應用于功能材料,研究方向:,E-mail: iambmzhao@njtech.edu.cn,楊 昕 副教授,背景:2006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倫敦帝國理工大學 博士曾在德國多特蒙德ISAS研究所,英國deltaDOT公司,英國GMD公司擔任研究員, 為GSK, Pfizer, Abbott等高新技術企業(yè)提供咨詢服務2013年南京工業(yè)大學副教授,科研及產業(yè)化方向

40、:醫(yī)學診斷器件研發(fā) Point of Care Diagnostic 基因的分型和測序儀研發(fā) Genetic Sequencing個性化醫(yī)療平臺搭建 Personalised Medicine,2013年回國后項目:2013年度江蘇省青年自然科學基金2013年江蘇省博士集聚計劃南京工業(yè)大學人才引進啟動經費,E-mail: iamxyang@njtech.edu.cn,盧曉梅 副教授,教育背景:1998/09-2002/0

41、7復旦大學 高分子科學系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 學士2005/08-2008/05新加坡國立大學 化學系 碩士2010/09-2013.03南京郵電大學 信息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 博士,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興趣集中于光電功能材料、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納米生物材料、化學與生物傳感。,主要學術成績師從著名中科院院士、南京工業(yè)大學校長黃維教授,從事“新型有機電致發(fā)光材料及生物傳感材料”的研究開發(fā),包括:(1)水溶性共軛聚合物

42、化學及生物傳感材料的合成與應用;(2)含重金屬配合物的共軛聚合物電致發(fā)光材料的合成與應用;(3)水溶性熒光納米粒子的合成與表面功能性修飾及生物醫(yī)學方面的應用;(4)水溶性磁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應用。任現(xiàn)職以來,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43、Chemistry, Polymer等SCI收錄的期刊上共發(fā)表論文12篇,其中5篇為第一作者。獲200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E-mail: iamxmlu@njtech.edu.cn,主要從事N-型、P-型等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分子功能化設計、“串聯(lián)反應”簡易合成法、多維超分子自組裝微米、納米結構及其薄膜在有機光電器件中的應用等;材料的研究對象包括有以功能化修飾的寡聚苯撐乙炔、卟啉、氮雜芴、紫環(huán)酮、吖啶酮、稠環(huán)并呋喃等明星單元為

44、主體的有機光電子功能材料;對其合成機理、光譜性質、分子內/間能量/電荷轉移、晶體培養(yǎng)/分子聚集方式、OLED/OFET薄膜器件以及離子識別等性能/性質具備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經驗和基礎,迄今已經在Adv. Mater.、Chem. Commun.、J. Phys. Chem. Lett.、J. Phys. Chem. C、Chem. Asian J.、Tetrahedron、RSC Adv.、Tetrahedron Lett.等國際著名專業(yè)學

45、術期刊上發(fā)表SCI收錄文章十余篇;先后參與/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 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青年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學術成績,有機半導體,超分子自組裝,微納晶體與薄膜光電子器件,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工作經歷,2011-201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博士后2007-2011 南京郵電大學 博士,E-mail: iamjfzhao@njtech.edu.cn,趙劍鋒 講師,iamjqliu@njtech.ed

46、u.cn,劉舉慶 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工作經歷,2010-2011 南京方圓環(huán)球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研發(fā)主管2011-2013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博士后,碳電子材料與器件(主要包括石墨烯/碳納米管基光電功能材料與薄膜、信息存儲器件、場效應管、太陽能光伏器件、發(fā)光二極管、高性能柔性導電薄膜等),在國內外(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Small)知名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

47、余篇,單篇最高被引用100余次。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2項。,學術成績,iamhbsun@njtech.edu.cn,孫會彬 副研究員,Nat. Commu.DOI: 10.1038/ncomms4601,Adv. Funct. Mater. 23 (2013), 3268-76.,Angew. Chem. Int. Ed. 52 (2013), 13434-13438.Chem. Commu., 49 (

48、2013), 4746-48.,http://gra.njut.edu.cn/view.asp?id=4616&class=2,http://gra.njut.edu.cn/view.asp?id=4592&class=2,若有其它關于招生信息疑問可進入下列網站:,聯(lián)系方式:E-mail: iamljyang@njut.edu.cn電話:025-83587982,注:我院碩士研究生將會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以及出國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