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食用菌常見病蟲害防治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五章 食用菌常見病蟲害防治,,第一節(jié) 常見病害,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教學目標:熟練掌握常見病蟲害的危害癥狀、原因、防治辦法。教學重點:1.常見病害     2.常見蟲害,第一節(jié) 常見病害,病害的定義侵染性病害(病原病害):食用菌受到有害生物侵染而發(fā)生的病害。分為粘菌病害、病毒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非病原病害):由于不適宜的生活條件和不當的栽培管理措施或遺傳變異,引起食用菌生長發(fā)育

2、障礙和生理性障礙,產生的各種異?,F象。如生理性病害。,一、侵染性病害,1.細菌性病害(子實體)①污染現象:菌蓋上的病斑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外圈顏色較深,呈深褐色。潮濕時,中央灰白色,有乳白色粘液。菌桿、菌蓋全部變黑褐色,質軟,有粘液,最后整朵菇腐爛。,一、侵染性病害,1.細菌性病害(子實體)①防治:出菇期間,菇房內溫度控制在15℃以下。避開春季高溫、高濕的影響。要及早治蟲。發(fā)病初期,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兌水噴霧,或用濃度為4

3、0-50mg/l的鏈霉素液噴霧,可抑制病原細菌的擴展。,一、侵染性病害,1.細菌性病害(料上)②污染現象:菌種制作時,常發(fā)現以麥粒及糞草為基質的菌種瓶(袋)外壁局部出現“濕斑”。和淡黃色的粘液(菌落)。打開棉塞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類似有機物腐爛的腥臭味。這種現象大多是細菌污染。這些細菌多屬于芽孢桿菌類。,一、侵染性病害,1.細菌性病害(料上) ②污染原因: 細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滅菌不徹底、放氣不足造成假壓,滅菌時間過短等,都能造成

4、滅菌不徹底而引起細菌性污染。滅菌后冷卻速度過快,也會引起殘存抗熱性細菌的增殖而導致污染。,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子實體)①發(fā)生與危害:在菇床上產生白色棉毛狀菌絲,迅速蔓延擴大,及至遍及整個菇床。后期,白色菌絲變成紅色或水紅色。被棉毛狀菌絲包圍的子實體變成褐色,最后腐爛。,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子實體)②防治:采用二次發(fā)酵,加強通風,或噴800-1000倍多菌靈、1000倍甲基托布津藥液;此外,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徹底消

5、除病菇,對控制該病的發(fā)生與蔓延也是有效的。,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a.曲霉類:污染現象:常在棉花塞和瓶頸交接處或培養(yǎng)基面上出現曲霉的污染斑,用放大鏡可看到一叢叢黃色、土黃色、褐色、煙色、黑色成叢簇的色斑,,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a.污染原因:菌種瓶填料后沒有馬一清洗或清洗不干凈,為雜菌孳生提供場所,使用劣質、短絨棉花做棉塞,滅菌過程棉花塞受潮,加上棉花塞制作過于松散,有利于曲霉孢子順著棉塞和瓶壁之間侵

6、入;棉塞經過高壓滅菌后部分脫脂,在梅雨季節(jié)空氣相對濕度高,棉塞吸潮,在菌種擴接時,如果瓶口沒有經過認真檢查及火焰消毒,棉塞一打開,曲霉分生孢子就會隨接種操作過程產生的氣流帶入待接的培養(yǎng)基內,造成污染。,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b.青霉類污染現象:青霉同樣是一種常見的污染菌。在28-32℃高溫高濕條件下,青霉分生孢子在1-2天就萌發(fā)成菌絲。菌絲體初期白色,繁殖迅速,很快出現藍綠色粉狀分生孢子,星點狀散布在培養(yǎng)基的表面,或

7、形成菌斑。污染原因:同曲霉,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c.木霉類污染現象:菌落生長迅速,棉絮狀或致密叢束狀。菌落表面顏色有不同程度的綠色,有淺綠,黃綠、綠色或深藍綠色。,一、侵染性病害,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c.木霉類污染原因:同曲霉。此外,培養(yǎng)料預濕不足,滅菌時間不夠,培養(yǎng)料顆粒內所附帶的雜菌未被全殺部死,接種后數天,瓶壁或袋壁出現細小水珠,幾天后突然爆發(fā)形成綠色木霉分生孢子。,一、侵染性病害,2

8、.真菌性病害(料內)d.酵母菌污染現象:一級種斜面試管出現粘稠狀圓形菌落。在麥粒二級種或三級種培養(yǎng)基中也常會出現。常見種有酵母菌,紅酵母菌,橙色紅酵母菌等。污染原因:滅菌不徹底。,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e.鏈孢霉污染現象:初期從棉塞上長出須狀的白色菌絲,垂下直到培養(yǎng)基面上。菌絲很快變成橘黃色,絨毛狀,隨后透過棉塞出現饅頭形,長出分生孢子梗及成串分生孢子,橘黃色或橘紅色,這種鏈孢霉能殺死食用菌菌絲,引起菌瓶發(fā)熱,

9、發(fā)酵生醇,因此很容易從菌種室內嗅到酒味。,一、侵染性病害,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e.鏈孢霉污染原因:通常在常壓滅菌后潮濕的棉花塞上生長,特別是5、6月份雨季更易出現。菌種接種時,寧可將濕棉塞棄之,換上預先滅菌過的干棉花塞,也不可存有僥幸心理。,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f.毛霉和根霉屬 污染現象:先從棉塞上形成銀白色菌絲(像胡須狀)潛入培養(yǎng)基,氣生菌絲十分旺盛,生長十分迅速,數日全出現大量黑色孢子囊

10、。在顯微鏡下毛霉和根霉的區(qū)別是:,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料內)f.毛霉和根霉屬污染原因:雨季,接種室接種箱內黑根霉孢子密度增加,消毒不徹底所致。,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①防治為主嚴格選用木屑,配方合理,含水量適中,填料嚴實,封口嚴密;選用優(yōu)質塑料袋,料筒在搬運時要防止毛刺刺破;滅菌時排列合理,以保證受熱均勻;排足冷氣;冷卻室要求潔凈;接種過程無菌操作規(guī)范化;采用塑料袋為容器的可在接種后立即置于石灰漿中旋

11、轉幾下,取出后置于培養(yǎng)架上,利用石灰粉漿堵塞偶爾出現的針眼,以減少污染通道。,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②藥物防治為輔托布津、苯來特及多菌靈對除毛霉外的其余4個屬的雜菌抑制效果較好。由于這3種藥物的分解點均在178℃以上,即使高壓滅菌也不會分散失效。多菌靈、托布津在平菇栽培中已普遍應用。高溫季節(jié)制香菇栽培筒時,添加0.1%多菌靈可大幅度降低污染率。也可用石灰粉撲打在接種孔穴上,造成偏堿性環(huán)境,以防喜酸性雜菌孢子萌發(fā)、定植

12、、蔓延。,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③及時檢查,發(fā)現有污染立即處理。尤其是紅色鏈孢霉,一經發(fā)現必須及時用濕布包起移出培養(yǎng)室燒毀,謹防孢子散發(fā)。污染初期可立即回爐滅菌后拌上新料重做。少量、局部的污染可在污染處用針筒注入75%酒精或1%福爾馬林液,以抑制雜菌的蔓延,針孔處帖上膠布塊。,一、侵染性病害,2.真菌性病害綜合防治④綜合防治栽培筒制作期必須盡可能地與各種雜菌的最佳生態(tài)條件錯開,以減輕污染。,二、生理性病害,當生態(tài)環(huán)

13、境條件不能滿足食用菌發(fā)育所需的最低要求時,就會發(fā)生生理代謝性障礙而使菇類畸變,這屬于非侵染性病害。在菌絲體階段表現為菌絲萎縮或徒長,在子實體階段則表現為畸形。大多數食用菌生理性病害產生的原因基本相近,二、生理性病害,1.菌絲體階段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①菌絲徒長主要發(fā)生在蘑菇栽培中的覆土層,俗稱“冒菌絲”。這除了和菌種特性有關外(主要發(fā)生在氣生型菌株),常因菇床的空氣相對濕度過大,通風不良所致。遇到高溫時,菌絲向上竄,在覆土層出現十分

14、濃密的“菌被”,使形成的菇蕾窒息而死。出現“冒菌絲”的初期,應在早晚噴水,并大量通風,降低菇房的溫度,及時用齒耙劃破徒長的菌絲層。,二、生理性病害,1.菌絲體階段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②菌絲萎縮在蘑菇栽培中,常在發(fā)菌與出菇階段出現菌絲發(fā)黃、發(fā)黑、萎縮甚至死亡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復雜的。料害:建堆時添加過多的氮肥,導致已萌發(fā)的菌絲“氨中毒”而死亡。水害:覆土層噴水過急造成培養(yǎng)料過濕而缺氧,致使菌絲萎縮。氣害:高溫、高濕下,菌絲易發(fā)黃死亡

15、,即前述菌筒培養(yǎng)時產生的“燒菌”現象。,二、生理性病害,2.子實體階段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子實體階段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現為畸形,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栽培小區(qū)O2不足,CO2累積量過高 因栽培品種不同,產生的癥狀表現差異較大。靈芝栽培中 ,生長成鹿角狀;毛木耳常產生似雞瓜的“雞瓜耳”;銀耳栽培中出現的“團耳”,猴頭則出現珊瑚狀分枝,二、生理性病害,二、生理性病害,二、生理性病害,二、生理性病害,2.子實體階段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②栽培小區(qū)

16、溫度低于栽培菌類分化所需的最低溫度。香菇品種屬高溫型菌株出現“荔枝菇” ;平菇生產中瘤蓋菇。③栽培小區(qū)的濕度過大。在人防工事內栽培食用菌菇時,由于靜止?jié)穸冗_到飽和狀態(tài),在菌蓋上又長出小菇蕾,出現了二次分化現象。,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1.眼菌蚊,別名菇蠅、菇蛆形態(tài):卵為圓形或橢圓形,光滑,白色,半透明,大小為0.25mm×0.15mm。幼蟲為白色或半透明,有極明顯的黑色頭殼,長6-7mm。蠅長為2

17、.0-2.5mm。初為白色,后漸成黑褐色。雌蟲體長約2.0mm,雄蟲長約3.0mm,每對成蟲產卵100-200粒。具有趨光性。,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防治:菇房門窗用紗網封牢,防止成蟲飛入產卵繁殖造成危害,如果菇房內已有眼菌蚊危害??捎?.5%溴氰菊酯乳劑稀釋3000倍噴霧(50kg稀釋液可噴400m2面積,可兼治螨和跳蟲),但子實體釆收前一星期內禁用。,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2.果蠅類形態(tài):卵長橢圓形,白色至淡黃色,幼蟲為蛆形,

18、無足,初期幼蟲白色,透明,無明顯頭部,老熟幼蟲體黃色,長7-10mm,尾部有兩個肉質突起。蛹為長橢圓形,深褐色,長3-4mm。成蟲淡黃色,觸角3節(jié),觸角芒狀,復眼紅色,體長3-4mm,展翅7-9mm。成蟲具有趨光性,對糖醋也有趨性,營腐生,食性雜??偸来鸀?2-16d。危害:果蠅危害所有的食用菌。幼蟲取食子實體,鉆蛀子實體形成蛀食隧道,受害后變紅褐色。,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防治:同眼菌蚊。果蠅成蟲對糖醋有趨性,可用酒:糖:醋:水=

19、1:2:3:4配成,加幾滴敵敵畏,置于燈下誘殺成蟲,連續(xù)數日可大大降低蟲口數。,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3.螨類(別名為菌虱,紅蜘蛛。屬蛛形納,蜱螨來綱)形態(tài):體形微?。ㄒ话銉H0.2-0.6mm),常為圓形或卵圓形,一般為四個體段構成,即顎體段、前肢體段、后肢體段、末體段??谄鞣譃榇涛胶途捉朗絻深?,前肢體段著生前面對足,后肢體段著生后面 對足,全稱肢體段,共四對足,足由6節(jié)組成。危害:螨類主要以若螨或成螨危害菌絲,將菌絲咬斷而食,

20、也會將子實體蛀食成空洞,菇體色澤轉為褐色或失去光澤,有的被害組織部位出現褐色病斑。危害菌種時稍不注意,會造成毀滅性災害。,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3.螨類(別名為菌虱,紅蜘蛛。屬蛛形納,蜱螨來綱)防治:以防為主。首先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杜絕螨類棲息和繁殖。菌種場或栽培場周圍嚴禁飼養(yǎng)家禽。麩皮、米糠等原輔材料存放場所盡可能通風干燥,并且遠離菌種場。培養(yǎng)架腳施5%氯丹粉,菌種瓶的棉花塞上也可以撒點氯丹粉。,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4.線蟲形態(tài)

21、:目前報道的食用菌線蟲,有寄生線蟲和腐生線蟲兩大類。主要是滑刃線蟲、雙墊刃線蟲和小桿線蟲。線蟲極細小,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危害:所有食用菌均能被危害,受侵害的癥狀是子實體腐爛,發(fā)出特殊的腥臭味。危害平菇類時,造成平菇大幅度減產?,F蕾期受害,菇蓋中央先變黃,漸及整個菇蕾。幼蕾期受害,菇體畸形,柄長,蓋小,整個菇體呈軟腐。子實體受害時,從菌柄到菌蓋顏色由淺變深,軟腐呈水漬狀,黃褐色,最后枯萎。發(fā)病時可用500倍克螨特液浸泡栽培塊,浸

22、至透心為度,防治效果較好。,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物,4.線蟲防治:線蟲無處不有,在干燥基質上呈“休眠”狀態(tài),耐旱力長達3年。不清潔的水是線蟲的主要來源。但線蟲不耐熱,40℃以上即死亡。進行正確的前、后發(fā)酵能有效地減少線蟲的蟲口數,并使躲藏在培養(yǎng)料縫隙間的幼蟲致死。目前,草菇、側耳類栽培時往往也將培養(yǎng)料進行預先建堆發(fā)酵,以減少堆內蟲口數目。此外,建堆時隨意在泥地上進行,易受土壤中線蟲的侵害,故以在水泥地上建堆為宜。,第二節(jié) 常見有害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