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2,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應用場合: 定時或延時控制、對外部事件的檢測、計數(shù)等;MCS-51系列8031、8051單片機有兩個16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即T0和T1);8032、8052單片機有3個16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即T0、 T1和T2);,3,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所謂計數(shù)器就是對外部輸入脈沖的計數(shù);所謂定時器也是對脈沖進行計數(shù)完成的,計數(shù)的是MCS-51內部產生的標準脈沖,通
2、過計數(shù)脈沖個數(shù)實現(xiàn)定時。所以,定時器和計數(shù)器本質上是一致的,在以后的敘述中將定時器/計數(shù)器籠統(tǒng)稱為定時器。,4,,,,5,第5章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5.2 定時器的TMOD和TCON寄存器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5.3.1 方式05.3.2 方式15.3.3 方式25.3.4 方式3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6,第5章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7,
3、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組成:兩個16位的定時器T0和T1,以及他們的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等組成。內部通過總線與CPU相連。定時器T0和T1各由兩個8位特殊功能寄存器TH0、TL0、TH1、TL1構成。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用于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CON:用于啟動和停止定時器的計數(shù),并控制定時器的狀態(tài);單片機復位時,兩個寄存器的所有位都被清0。,8051定時器內部結
4、構框圖,8,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兩個可編程的定時器/計數(shù)器T1、T0。每個定時器內部結構實際上就是一個可編程的加法計數(shù)器,由編程來設置它工作在定時狀態(tài)還是計數(shù)狀態(tài)。兩種工作模式: (1) 計數(shù)器工作模式就是對外部事件進行計數(shù)。計數(shù)脈沖來自相應的外部輸入引腳T0(P3.4)或T1(P3.5)。當輸入信號發(fā)生由1至0的負跳變(下降沿)時,計數(shù)器(TH0,TL0或TH1,TL1)的值增1。計數(shù)的最高頻率一般為振蕩頻率
5、的1/24。Why?(2) 定時器工作模式也是通過計數(shù)實現(xiàn)的。計數(shù)脈沖來自內部時鐘脈沖,每個機器周期計數(shù)值增1,每個機器周期=12個振蕩周期,因此計數(shù)頻率為振蕩頻率的1/12。所以定時時間=計數(shù)值×機器周期。4種工作方式 (方式0-方式3) 。,9,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當控制信號 定時器工作在定時方式;加1計數(shù)器對脈沖f進行計數(shù),每來一個脈沖,計數(shù)器加1,直到計時器計滿溢出; 因
6、為 ,即一個計數(shù)脈沖的周期就是一個機器周期;計數(shù)器計數(shù)的是機器周期脈沖個數(shù)。從而實現(xiàn)定時。當控制信號 定時器工作在計數(shù)方式;加1計數(shù)器對來自輸入引腳T0(P3.4)和T1(P3.5)的外信號脈沖進行計數(shù),每來一個脈沖,計數(shù)器加1,直到計時器計滿溢出;,,10,,控制信號K可以控制計數(shù)器的“啟動”和“停止”,,11,振蕩周期:是振蕩脈沖的周期,也成為“拍”,用P表示。就是晶體振蕩器的周期,或外
7、部振蕩脈沖的周期。是MCS-51單片機的最小時序單位。,時鐘周期:是振蕩源信號經二分頻后形成的時鐘脈沖信號,用S表示。每個時鐘周期分成P1、P2兩個節(jié)拍,又被稱為一個狀態(tài)。是MCS-51單片機的最基本的時序單位。,機器周期:通常將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需的時間稱為機器周期,由6個狀態(tài)(12拍)組成,所以一個機器周期可以依次表示為S1P1、S2P2……S6P1、S6P2。通常算術邏輯操作發(fā)生在節(jié)拍P1期間,而內部寄存器到寄存器的傳送發(fā)生在節(jié)拍
8、P2期間。,指令周期:是指CPU執(zhí)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是MCS-51單片機的最大的時序單位,由若干個振蕩周期組成。一個指令周期通常含有1~4個機器周期,MCS-51典型的指令周期為一個機器周期。,振蕩周期、時鐘周期、機器周期和指令周期,12,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在每個機器周期的S5P2期間采樣檢測引腳輸入電平。若前一個機器周期采樣值為“1”,后一個機器周期采樣值為“0”,則計數(shù)器加1。新的計數(shù)值在檢測到輸入引腳電
9、平發(fā)生“1”到“0”的負跳變(下降沿)后,于下一個機器周期的S3P1期間裝入計數(shù)器中。由于CPU需要兩個機器周期來識別一個“1”到“0”的跳變信號,所以最高的計數(shù)頻率為振蕩周期的1/24。,,,,,13,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定時/計數(shù)器對輸入信號的要求外部計數(shù)脈沖的最高頻率為系統(tǒng)振蕩器頻率的1/24,例如選用12MHz頻率的晶體,則可輸入500KHz的外部脈沖。輸入信號的高、低電平至少要分別保持一個機器周期。如圖
10、所示,圖中Tcy為機器周期。,14,可編程定時器的工作方式、啟動、停止、溢出標志、計數(shù)器等都是可編程的——通過設置寄存器TMOD,TCON,TH0,TL0,TH1和TL1 實現(xiàn)。當設置了定時器的工作方式并啟動定時器工作后,定時器就按被設定好的工作方式獨立工作,不再占用CPU,只有在計數(shù)器計滿溢出時才向CPU申請中斷,占用CPU。由此可見,定時器是單片機中工作效率高且應用靈活的部件。,5.1 定時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15,第5章
11、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5.2 定時器的TMOD和TCON寄存器,16,5.2 定時器的TMOD和TCON寄存器,8051單片機定時器主要有幾個特殊功能寄存器組成:TMOD,TCON,TH0,TL0,TH1,TL1。TMOD:設置定時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定時器的啟動和停止;TH0和TL0 :存放定時器T0的初值或計數(shù)結果; TH0存放高8位,TL0 存放低8位;TH1和TL1 :存放定時器T1的初值或計數(shù)結果;
12、 TH1存放高8位,TL1 存放低8位;,17,5.2.1 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8位分為兩組,高4位控制T1,低4位控制T0。(1) GATE — 門控位 0: 以TRX (X=0,1) 來啟動定時器/計數(shù)器運行。1: 用外中斷引腳 (INT0*或INT1*) 上的高電平和TRX來啟動定時器/計數(shù)器運行。,(2) M1、M0 — 工作方式選擇位 M1 M0 工 作 方 式
13、 0 0 方式0,13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 0 1方式1,16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 1 0 方式2,8位常數(shù)自動重新裝載 1 1 方式3,僅適用于T0,T0分成兩個8位計數(shù)器,T1停止計數(shù)。,(3) C/T* — 計數(shù)器模式和定時器模式選擇位0: 定時器模式。 1: 計數(shù)器模式。,,,(4) TMOD無位地址,不能位尋
14、址。(5) 復位時,TMOD所有位均為“0”。,18,低4位與外部中斷有關,后面介紹。高4位的功能如下: (1) TF1、TF0 —計數(shù)溢出標志位 定時器T0或T1計數(shù)溢出時,由硬件自動將此位置“1”;TFx可以由程序查詢,也是定時中斷的請求源;(2) TR1、TR0 —計數(shù)運行控制位 TRx=1: 啟動定時器/計數(shù)器工作 TRx=0: 停止定時器/計數(shù)器工作,5.2.2 控制寄存器TCON,,
15、,19,,,20,5.2.3 定時/計數(shù)器的初始化,MCS-51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shù)器是可編程的,但在進行定時或計數(shù)之前要對程序進行初始化,具體步驟如下:(1)對TMOD賦值,以確定定時器的工作模式;(2)置定時/計數(shù)器初值,直接將初值寫入寄存器的TH0、TL0或TH1、TL1;(3)根據(jù)需要,對IE置初值,開放定時器中斷;(4)對TCON寄存器中的TR0或TR1置位,啟動定時/計數(shù)器,置位以后,計數(shù)器即按規(guī)定的工作模式和初
16、值進行計數(shù)或開始定時。,21,,,5.2.3 定時/計數(shù)器的初始化,初值計算: 設計數(shù)器的最大值為M,則置入的初值X為: 計數(shù)方式:X=M-計數(shù)值 定時方式:由(M-X)T=定時值,得X=M-定時值/T T為計數(shù)周期,是單片機的機器周期。(模式0: M為213,模式1: M為216,模式2和3: M為28),例如:機器周期為1μs 時, 若工作在模式0,則最大定時值為:213×1μs =8.192m
17、s 若工作在模式1,則最大定時值為: 216×1μs =65.536ms,22,第5章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23,MCS-51的定時器T0有4種工作方式:即:方式0,方式1,方式2,方式3。MCS-51的定時器T1有3種工作方式:即:方式0,方式1,方式2。,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24,5.2.1 方式0 M1、M0設置為00 ,為13位計數(shù)器,以T1為例,
18、其框圖如下:,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0,計數(shù)脈沖輸入,加1計數(shù)器,25,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0,在這種方式下,16位寄存器TH1和TL1只用13位,由TH1的8位和TL1的低5位組成。TL1的高3位不定。當TL1的低5位計數(shù)溢出時,向TH1進位。而TH1計數(shù)溢出時,則向中斷標志位TF1進位(即硬件將TF1置1),并請求中斷??赏ㄟ^查詢TF1是否置“1”或考察中斷是否發(fā)生來判定定時器T1的操作完成與否。,26,,
19、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0,當C/T=0時,為定時工作模式,開關接到振蕩器的12分頻器輸出上,計數(shù)器對機器周期脈沖計數(shù)。其定時時間為:(213-初值)×振蕩周期×12例如:若晶振頻率為12MHz,則最長的定時時間為(213-0)×(1/12)×12us=8.191ms當C/T=1時,為計數(shù)工作模式,開關與外部引腳T1(P3.5)接通,計數(shù)器對來自外部引腳的輸入脈沖計數(shù)。當
20、外部信號發(fā)生負跳變時計數(shù)器加1。,27,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0,GATE控制定時器Tx(T1或T0)的條件:(1) 當GATE=0時,“或門”輸出恒為1,“與門”的輸出信號K由TRx決定(即此時K=TRx),定時器不受INTx輸入電平的影響,由TRx直接控制定時器的啟動和停止。TRx=1;計數(shù)啟動;TRx=0;計數(shù)停止;(2) 當GATE=1時, “與門”的輸出信號K由INTx輸入電平和TRx位的狀態(tài)一起
21、決定(即此時K=TRx·INTx),當且僅當TRx=1且INTx=1(高電平)時,計數(shù)啟動;否則,計數(shù)停止。,返回,28,5.3.2 方式1 M1、M0=01,為16位的計數(shù)器,除位數(shù)外,其他與方式0相同。其定時時間為:(216-初值)×振蕩周期×12例如:若晶振頻率為12MHz,則最長的定時時間為(216-0)×(1/12)&
22、#215;12us=65.536ms,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1,29,5.3.3 方式2 M1、M0=10 ,為自動恢復初值的8位計數(shù)器,等效框圖如下: TLx作為8位計數(shù)器,THx作為重置初值的緩沖器。,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2,THx作為常數(shù)緩沖器,當TLx計數(shù)溢出時,在置“1”溢出標志TFx的同時,還自動的將THx中的初值送至TLx,使TLx從初值開始重新計數(shù)。定時器/計數(shù)器的方式2工作過程如圖 (x=
23、0, 1) 。,30,優(yōu)點:方式0和方式1用于循環(huán)重復定時或計數(shù)時,在每次計數(shù)器擠滿溢出后,計數(shù)器復0。若要進行新一輪的計數(shù),就得重新裝入計數(shù)初值。這樣一來不僅造成編程麻煩,而且影響定時精度。而方式2具有初值自動裝入的功能,避免了這個缺點,可實現(xiàn)精確的定時。缺點:只有8位計數(shù)器,定時時間短、計數(shù)范圍小。其定時時間為: (28-初值)×振蕩周期×12若晶振頻率為12MHz,則最長的定時時間為(2
24、8-0)×(1/12)×12us=0.256ms,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2,方式2工作過程圖 (x=0, 1) 。,31,5.3.4 方式3 只適用于定時器/計數(shù)器T0。T1不能工作在方式3。如果將T1置為方式3,則相當于TR1=0,停止計數(shù) (此時T1可用來作串行口波特率產生器) 。1. 工作方式3下的T0 T0在方式3時被拆成兩個獨立的8位計數(shù)器:TH0和TL0。8位計數(shù)器TL0使
25、用T0的狀態(tài)控制位C/T*、GATE、TR0、INT0,它既可以工作在定時方式,也可以工作在計數(shù)方式。8位定時器TH0被固定為一個8位定時器(不能作外部計數(shù)模式) ,并使用定時器T1的狀態(tài)控制位TR1,同時占用定時器T1的中斷請求源TF1。此時,定時器TH0的啟動或停止只受TR1控制。TR1=1時,啟動TH0的計數(shù); TR1=0時,停止TH0的計數(shù),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方式3,32,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各引腳與T0的
26、邏輯關系如圖所示:,,,33,2. T0工作在方式3下T1的各種工作方式 注意:當T0處于方式3時, T1仍可設置為方式0、方式1和方式2。當時由于TR1、TF1和T1的中斷源都已被定時器T0(中的TH0)占用,所以定時器T1 僅有控制位C/T來決定其工作在定時方式或計數(shù)方式。當計數(shù)器計滿溢出時,不能置位“TF1”,而只能將輸出送往串口。所以,此時定時器T1一般用作串口的波特率發(fā)生器,或不需要中斷的場合。(1) T1工作在方式
27、0,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34,(2) T1工作在方式1,(3) T1工作在方式2,5.3 定時器的工作方式,35,第5章 定時器/計數(shù)器及其應用,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36,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編程說明MCS-51單片機的定時器是可編程的,但在進行定時或計數(shù)之前要對程序進行初始化,具體步驟如下:(1)確定工作方式字:對TMOD寄存器正確賦值;(2)確定定時初值:計算初值,直接將初值寫入寄存器的TH0、
28、TL0或TH1、TL1;初值計算: 設計數(shù)器的最大值為M,則置入的初值X為: 計數(shù)方式:X=M-計數(shù)值 定時方式:由(M-X)T=定時值,得X=M-定時值/T T為計數(shù)周期,是單片機的機器周期。(模式0 M為213,模式1 M為216,模式2和3 M為28)(3)根據(jù)需要,對IE置初值,開放定時器中斷;(4)啟動定時/計數(shù)器,對TCON寄存器中的TR0或TR1置位,置位以后,計數(shù)器即按規(guī)定的工
29、作模式和初值進行計數(shù)或開始定時。,37,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例5-1 要在P1.0上輸出一個周期為2ms的方波,假設系統(tǒng)振蕩頻率采用12MHz。 利用T0方式0產生1ms的定時方波的周期用T0來確定,讓T0每隔1ms計數(shù)溢出1次,即TF0=1;查詢到TF0=1 則CPU對P1.0取反。,即要使P1.0每隔1ms取反一次。,38,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第一步: 確定工作方式字 方式0 (
30、13位)最長可定時 8.192ms; 方式1 (16位)最長可定時 65.536ms; 方式2 (8位)最長可定時 256?s。T0為方式0, ? M1M0=00 定時工作狀態(tài), ? C/T=0GATE=0,不受INT0控制,T1不用全部取“0”值。故TMOD=00H,39,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第二步: 計算1ms定時的初值X 設初值為X,則有: (213-X) ×12
31、15;10-6 ×1/12=1×10-3可求得:X=8192-1000=7192X化為16進制,即X=1C18H=1,1100,000 1,1000B。所以,T0的初值為: TH0=E0H TL0=18H,40,第三步: 程序設計 采用查詢TF0的狀態(tài)來控制P1.0的輸出,同時要重新裝入初值。,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41,參考程序: ORG 0100H
32、MAIN:MOV TMOD, #00H;設置T0為方式0MOVTL0,#18H;送計數(shù)初值 MOVTH0,#0E0H;送計數(shù)初值SETB TR0 ;啟動T0LOOP:JBC TF0,NEXT ;查詢定時時間到,轉NEXT,同時清TF0SJMPLOOP;重復循環(huán)NEXT:MOV TL0, #18H ;T0重置初值 MOV
33、TH0, #0E0H ;T0重置初值 CPL P1.0 ;P1.0的狀態(tài)取反SJMPLOOP;重復循環(huán)END,42,例5-2 將[例5-1]中的輸出方波周期改為1秒。 分析: 周期為1s的方波要求500ms的定時。 (1) T0工作方式的確定因定時時間較長,采用哪一種工作方式?由各種工作方式的特性,可計算出: 方式0 (13位)最長可定時 8.192
34、ms; 方式1 (16位)最長可定時 65.536ms; 方式2 (8位)最長可定時 256?s。 所以采用定時器定時加軟件計數(shù)的方法來實現(xiàn)延長定時。選方式1,定時50ms,軟件計數(shù)10次。50ms ×10=500ms。 所以,TMOD=01H,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以上各方式都不滿足要求,43,(2) 計算計數(shù)初值因為: (216-X)×12×10
35、-6 ×1/12=50×10-3所以: X=15536=3CB0H因此: TH0=3CH,TL0=B0H (3) 10次計數(shù)的實現(xiàn)設計一個軟件計數(shù)器,初始值設為10。每隔50ms定時時間到,產生溢出標志TF0,程序查詢到TF0=1,則軟件計數(shù)器減1。這樣減到0時就獲得了500ms的定時。,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44,(4) 程序設計(參考程序) MAIN: MOV TM
36、OD,#01H ;設T0工作在方式1MOV TL0,#0B0H ;給T0設初值MOV TH0,#3CHMOVR7,#10;軟件計數(shù)器初值SETB TR0 ;啟動T0LOOP:JBCTF0, NEXT;查詢定時時間到,轉NEXT,同時清TF0SJMP LOOP NEXT: DJNZ R7,EXIT;R7不等于0,則不對P1.0取反CPLP1.0MOV
37、R7,#10;重置軟件計數(shù)器初值EXIT:MOV TL0,#0B0H ;T0中斷子程序,重裝初值MOV TH0,#3CH SJMPLOOPEND,45,以上的定時程序中,程序都要重置計時器初值,這樣從定時器溢出發(fā)出溢出標志,到重裝完定時器初值,在開始計數(shù),之間總會有一段時間間隔,使定時時間增加了若干微秒,造成定時不夠精確。為了減小這種定時誤差,單片機中設置了工作方式2(自動重裝初值),則可避免上述
38、因素,省去程序中重裝初值的指令,實現(xiàn)精確定時。但是工作方式2的缺點是只有8位計數(shù)器,定時時間受到很大限制。,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46,例5-3 利用T0方式2產生250us的定時,在P1.0引腳上輸出周期為500us的方波(要求精確定時)。(設系統(tǒng)振蕩為12MHz)(1) 工作方式選擇實現(xiàn)精確定時,采用方式2。對于12MHz晶振,方式2的最大計數(shù)時間為28=256us, 所以可實現(xiàn)250us的精確定時。
39、故,設置TMOD=02H。(2) 計算初值設初值為X: 則 (28-X) ×12×10-6×1/12=250×10-6 X=28-250=6=06H(3) 程序設計采用查詢TF0的狀態(tài)來控制P1.0的輸出。,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47,(4) 參考程序MAIN: MOVTMOD, #02H ;置T0方式2MOVTH0,#0
40、6H ;送計數(shù)初值MOVTL0,#06HSETB TR0 ;啟動T0LOOP: JBCTF0,NEXT ;查詢定時時間到,轉NEXT,同時清TF0SJMP LOOPNEXT:CPLP1.0;輸出取反SJMPLOOP;重復循環(huán)END,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48,GATE門可使定時器Tx(T0或T1)的啟動計數(shù)受INTx*的控制,可測量引腳INTx*(P3.2或P3.3
41、) 上正脈沖的寬度(機器周期數(shù)) 。以T1為例:,門控制位GATE的應用—測量脈沖寬度,,回顧,當GATE=1時,K=TRx·INTx,K,49,例5-4 利用T1門控位GATE測試INT1*(P3.3)引腳上出現(xiàn)的正脈沖的寬度。分析:根據(jù)設計要求,將T1設定為定時工作模式、方式1、GATE=1;當TR1=1時,一旦INT1*(P3.3)引腳上出現(xiàn)高電平就開始計數(shù),直到出現(xiàn)低電平為止。然后讀取TH1、TL1中的計數(shù)
42、值,分別送到寄存器A和B中。由于T1工作在定時方式,計數(shù)器計數(shù)的是機器周期的脈沖數(shù);將脈沖數(shù)轉化成時間,就可得到正脈沖的寬度。,門控制位GATE的應用—測量脈沖寬度,50,,ORG 0100HMAIN: MOV TMOD, #90H ;T1為方式1定時控制字MOV TL1, #00H;計數(shù)器初值為0MOV TH1, #00HLOOP: JB P3
43、.3, LOOP;等待INT1*低SETB TR1;如INT1*為低,啟動T1LOOP1: JNB P3.3, LOOP1;等待INT1*升高,開始計數(shù)LOOP2: JB P3.3, LOOP2 ;等待INT1*降低,停止計數(shù)CLR TR1;停止T1計數(shù)MOV A, TL1;T1計數(shù)值的低8位送AMOV B, TH1
44、;T1計數(shù)值的高8位送B……由于定時器最長為16位計數(shù)器,因此被測脈沖高電平的寬度不能超過65536個機器周期。,參考程序:,51,例5-5 當T0(P3.4) 引腳上發(fā)生負跳變時,從P1.0引腳上輸出一個周期為1ms的方波,如圖所示。(系統(tǒng)振蕩為6MHz) 兩個計數(shù)器同時使用,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52,(1) 工作方式選擇T0為方式1計數(shù),初值 0FFFFH,即外部計數(shù)輸入端T0(P3.4) 發(fā)生一次
45、負跳變時,T0加1且溢出,溢出標志TF0置“1”,發(fā)中斷請求。在進入T0中斷程序后,把F0標志置“1”,說明T0引腳上已接收了負跳變信號。T1定義為方式2定時。在T0引腳產生一次負跳變后,啟動T1每500?s產生一次中斷,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對P1.0求反,使P1.0產生周期1ms的方波。TMOD=0010,0101=25H(2) 計算T1初值設T1的初值為X: 則 (28-X) ×2×10-6=5
46、5;10-4 X=28-250=6=06H,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53,MAIN: MOV TMOD, #25H ;初始化,T1為方式2定時,T0為方 式1計數(shù)MOV TL0, #0FFH ;T0置初值 MOV TH0, #0FFHSETB TR0 ;啟動T0MOV TL1, #06H ;T1置初值MO
47、V TH1, #06HLOOP0:JBCTF0,NEXT0;查詢T0有無負跳變,有則轉到NEXT0SJMP LOOP0NETX0:CPLP1.0;P1.0取反SETB TR1;啟動T1LOOP1:JBCTF1,NEXT1 ;查詢T1定時時間到否,到則轉到NEXT1SJMP LOOP1NEXT1:CPLP1.0;P1.0取反SJMP LOOP1
48、END,(3) 程序設計,54,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T0 方式3時,TL0和TH0被分成兩個獨立的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其中, TL0: 8位定時器/計數(shù)器; TH0: 8位定時器。當T1作串行口波特率發(fā)生器時,T0才設置為方式3。,55,以上例題均采用查詢的方法,這種方法很簡單,但是在定時器整個計數(shù)的過程中,CPU要不斷地查詢溢出標志TFx的狀態(tài),很難執(zhí)行其他操作,占用了CPU的工作時間,使得CPU的工作效率不高。若采
49、用中斷的方式來實現(xiàn),可大大提高CPU的工作效率。我們下一章學習中斷,學習完之后再返回來分析和比較兩者的區(qū)別與特點。,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56,,本 章 結 束!,57,5.4 定時器的編程和應用,例5-6 假設某MCS-51應用系統(tǒng)的兩個外中斷源已被占用,設置T1工作在方式2,作波特率發(fā)生器用。現(xiàn)要求增加一個外部中斷源,并控制P1.0引腳輸出一個5kHz的方波。設系統(tǒng)振蕩為6MHz。,58,(1) 選擇工作方式TL0
50、為方式3計數(shù),把T0引腳(P3.4) 作附加的外中斷輸入端,TL0初值設為0FFH,當檢測到T0引腳電平出現(xiàn)負跳變時,TL0溢出,申請中斷,這相當于跳沿觸發(fā)的外部中斷源。TH0為8位方式3定時,控制P1.0輸出5kHz的方波信號。如圖所示。,5.4.3 方式3的應用,59,(2) 初值計算TL0的初值設為0FFH。5kHz的方波的周期為200?s,TH0的定時時間為100?s。TH0初值X計算如下: (28-X) &
51、#215;2×10-6=1×10-4X=28-100=156=9CH(3) 程序設計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 ;T0中斷入口LJMP TL0INT;跳T0中斷服務程序ORG 001BH ;在T1方式3時,TH0占用T1的中斷LJMP TH0INT;跳TH0中斷服務程序,5.4.3 方式3的應用,60,ORG
52、0100HMAIN: MOV TMOD, #27H ;T0方式3計數(shù),T1方式2定時MOV TL0, #0FFH ;置TL0初值MOV TH0, #9CH;置TH0初值MOV TL1, #dataL ;data為波特率常數(shù)MOV TH1, #dataHMOV TCON, #55H;啟動T0、T1,設置外部中斷為跳沿觸發(fā)MOV IE, #9FH;開中斷┆TL0INT: MO
53、V TL0, #0FFH ;TL0中斷服務程序,TL0重新裝入初值 中斷處理 TH0INT: MOV TH0, #9CH;TH0中斷服務程序,TH0重新裝入初值CPL P1.0 ;P1.0位取反輸出RETI,5.4.3 方式3的應用,,61,1. 實時時鐘實現(xiàn)的基本思想 如何獲得1秒的定時,可把定時時間定為100ms,采用中斷方式進行溢出次數(shù)的累計,計滿10次,即得到秒計時。片內RAM中規(guī)定
54、3個單元作為秒、分、時單元,具體安排如下: 42H: “秒”單元 ;41H: “分”單元;40H: “時”單元從秒到分,從分到時是通過軟件累加并進行比較的方法來實現(xiàn)的。,5.4.5 實時時鐘的設計,62,2. 程序設計 (1) 主程序的設計流程如圖所示。,5.4.5 實時時鐘的設計,63,(2) 中斷服務程序的設計中斷服務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實現(xiàn)秒、分、時的計時處理。參考程序略。,5.4.5 實時時鐘的設計,64,
55、在讀取運行中的定時器/計數(shù)器時,需注意: 若恰好出現(xiàn)TLX溢出向THX進位的情況,則讀得的(TLX) 值就完全不對。同樣,先讀(THX) 再讀(TLX) 也可能出錯。方法: 先讀(THX) ,后讀(TLX) ,再讀(THX) 。若兩次讀得(THX) 相同,則讀的內容正確。若前后兩次讀的(THX) 有變化,則再重復上述過程,這次重復讀得的內容就應是正確的。下面是有關的程序,讀得的(TH0) 和(TL0) 放置在R1和R0內。,5.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片機定時器
- 51單片機定時器的應用proteus仿真+源程序
-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c語言版6mcs-51單片機定時器計數(shù)器
- 2認識mcs-51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shù)器6
- 單片機實驗二 定時器
- 單片機定時器的應用與誤差糾正
- 單片機定時器的使用總結
- 畢業(yè)論文 --單片機定時器設計
- 單片機課程設計智能定時器
- 第五章-單片機定時器
- 單片機課程設計--秒表定時器
- 單片機課程設計--定時器實驗
- 單片機課程設計---加熱定時器
- 智能定時器畢業(yè)設計--基于51單片機的智能定時控制器系統(tǒng)設計
- 電子定時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
- 單片機實驗之定時器計數(shù)器應用實驗二
- 音樂提示定時器--單片機課程設計
- 單片機經典數(shù)字定時器課程設計
- 單片機8051與定時器8253的擴展
- 使用定時器延時單片機課程設計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