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病蟲草害發(fā)生規(guī)律與綜合防治技術,河南省植保植檢站 于思勤研究員二0一二年五月,河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以占全國1/16的土地,生產出占全國1/10以上的糧食,每年為國家貢獻商品糧200億公斤,連續(xù)9年豐收后,再創(chuàng)高產的任務越來越艱巨。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農作物病蟲草的發(fā)生危害呈加重趨勢,已經得到控制的老病蟲正在回升,新的病蟲不斷出現(xiàn),一些次要病蟲正在上升為主要病蟲,植物保護在農業(yè)生產中的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在保證產
2、量的同時,如何提高糧食品質是今后大家關注的重點,如何貫徹“綠色植保”理念,搞好病蟲害的綠色防控,開展專業(yè)化防治,減少農藥殘留,減輕農藥的副作用是今后植保工作發(fā)展的方向。,一、玉米病蟲草害的種類及發(fā)生情況,目前我省玉米病蟲草害的種類有150多種。生產上造成危害的主要有二點委夜蛾、玉米螟、薊馬、蚜蟲、粗縮病、葉斑病類、苗枯病、青枯病、銹病、瘤黑粉病、紋枯病、地下害蟲及雜草等。發(fā)生特點:新的病蟲不斷出現(xiàn),危害加重;已經得到控制的病蟲呈現(xiàn)回升
3、趨勢,雜草成為玉米生產上一個重要問題,除草劑藥害時有發(fā)生,有害生物防治成為影響玉米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因素。,(一)玉米病害1.苗枯病,玉米6葉期以前發(fā)病,病苗地上部生長受抑制,植株瘦小,下部葉片先出現(xiàn)黃化癥狀,然后從葉尖逐漸至整個葉片變褐枯死,嚴重的整株枯死;地下部主根變褐壞死,嚴重時主根全部變褐壞死腐爛,引起幼苗死亡,造成缺苗斷壟。發(fā)病輕的可以長出側根,逐漸恢復生長。玉米種子質量差發(fā)病重,自交系發(fā)病重于雜交種。,苗枯病,2.玉米粗縮
4、病,整個生育期都可發(fā)病,以6葉期以前最易感病,病株葉色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面沿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摸有明顯的粗糙感,節(jié)間粗縮,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鍵株的1/2,病株根系少而短,易從土中拔出,多數(shù)不能抽穗結實。全省發(fā)生普遍,以豫東、豫中地區(qū)受害重。春玉米和早播夏玉米發(fā)病嚴重,麥田套種玉米發(fā)病也重。該病是由灰飛虱傳播的水稻黑條矮縮病毒引起的,在5葉期前應當噴藥防治傳毒昆
5、蟲。目前玉米品種對該病抗性普遍較差,,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彎孢霉葉斑病、褐斑病等。,3.葉斑病類病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彎孢霉葉斑病,玉米褐斑病,葉斑病類病害,褐斑病苗期即可發(fā)病,12-14片葉時達到高峰。成株期仍可繼續(xù)危害,但較輕。其他葉斑病一般抽雄后發(fā)病逐漸加重,臘熟期達到高峰。大斑病在我省主要危害豫西冷涼地區(qū)的春播玉米,嚴重時發(fā)病達到7-9級。夏播玉米基本不發(fā)病。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在豫南、豫東、豫中地區(qū)危害嚴重
6、。,4.玉米黑穗病,玉米黑穗病類包括絲黑穗病、瘤黑粉病等,由于玉米種子的大量頻繁調運,種衣劑質量差,造成玉米黑穗病呈現(xiàn)回升趨勢,尤其在豫北、豫西等地為害嚴重,并在局部突發(fā)成災,造成了玉米大量減產,農民往往懷疑是種子質量問題,經常出現(xiàn)群體性種子糾紛,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的因素。絲黑穗病是一個從苗期侵入的系統(tǒng)侵染病害,通常玉米抽穗后顯現(xiàn)癥狀。瘤黑粉病在玉米整個生長過程中陸續(xù)發(fā)病,一般苗期發(fā)病較少,抽雄后迅速增加。,近年大面積推廣的浚單20、鄭單
7、958、浚單22、先玉335、先玉804,周單15號及甜玉米等品種,對黑粉病、絲黑穗病抗性較差,農大108、豫玉22、滑豐9號等品種,雖較抗病,但面積小。部分田塊施氮肥較多,通風透光不良,玉米組織柔嫩,有利于黑粉病菌侵染發(fā)病。市場上雖多為包衣種子,但對黑穗病等不能起到好的防治效果。,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5.玉米莖基腐?。ㄇ嗫莶。?一般在玉米灌漿期開始發(fā)病,乳熟末期至蠟熟期為顯癥高峰。病株葉片初期呈水浸狀,很快失水萎焉,變青灰色枯
8、死,無光澤,從上而下葉片先后枯死。莖基部初期也表現(xiàn)水浸狀,后變軟腐爛,失水溢縮,無光澤易破碎和倒折,莖內干縮中空。重病株果穗下垂,不易掰掉。根系變淺褐色發(fā)軟腐爛,皮層易剝離,內部呈紫褐色。我省夏玉米產區(qū)普遍發(fā)生危害,多雨年份發(fā)病重。鄭單958、奧玉18,銳步1號,先玉系列等抗病性較好。,青枯病,大田作物的疾病防治——玉米病害,,抗感青枯病玉米品種比較,6.玉米頂腐病癥狀,玉米頂腐病多從頂部葉片或心葉開始發(fā)病,一般在第9-10片葉上開
9、始表現(xiàn)癥狀,受害最重的是第11~13片葉?!拌偨疬叀薄J前l(fā)病最輕的一種癥狀,上部新抽生的葉片除了葉邊緣出現(xiàn)褪綠黃化現(xiàn)象外,葉片基本正常。靠近葉片邊緣的局部組織變薄、近似透明似“絲綢狀”或“薄膜狀”,葉片中部葉脈附近仍保持綠色。長鞭型。受害最嚴重的一種癥狀,主要原因是玉米內部新葉不能抽出,尚未抽出的心葉抱緊而成直立“長鞭狀”,葉尖部分細長、打卷、褐色。中科11、鄭單958、浚單20等屬于較易感病的品種。,,(二)、玉米害蟲1.
10、玉米螟,在河南每年發(fā)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秸稈或穗軸內越冬。初齡幼蟲蛀食嫩葉形成排孔花葉,3齡后蛀入莖稈危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長勢衰弱,莖稈易折,雌穗發(fā)育不良。以第二代危害嚴重,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的最佳期。,2、薊馬,玉米薊馬 玉米薊馬是玉米苗期害蟲,主要有玉米黃薊馬、禾薊馬、稻管薊馬,個體?。ㄖ挥?.9-1.3毫米),會飛善跳。危害葉背致葉背面呈現(xiàn)斷續(xù)的銀白色條斑,并伴隨有小污點,這是與其它異常癥狀區(qū)別的主要特征。葉正面
11、與銀白色相對的部分呈現(xiàn)黃色條斑,發(fā)生危害嚴重時葉片粘連,扭曲成牛尾巴狀。苗期干旱有利于玉米薊馬 危害。2009年全國發(fā)生面積2600多萬畝,山東、河南、河北發(fā)生較重。另外,棉花、蔬菜、煙草、豆類、水稻苗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薊馬 危害。,,,3、玉米蚜蟲,玉米蚜蟲可為害玉米、小麥、高梁、水稻及多種禾本科雜草。玉米蚜蟲以成、若蚜刺吸植物組織汁液,喜歡群集在幼嫩的心葉區(qū)和雄穗部,主要危害雄花和上部l~5片葉,使雄穗難以開花散粉,葉片變黃枯死,
12、嚴重影響玉米的結實性和降低粒重妨礙生長。還排泄蜜露在葉面,招致煤污病發(fā)生。還能傳播玉米矮花葉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揚花期是玉米蚜繁殖為害的最有利時期,故防治適期應在玉米抽雄前后。,4.二點委夜蛾,卵饅頭狀,上有縱脊,初產黃綠色,后土黃色。直徑不到一毫米。成蟲體長10 ~ 12毫米,翅展20毫米。雌蟲體會略大于雄蟲。頭、胸、腹灰褐色。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細點;內線、外線暗褐色,環(huán)紋為一黑點;腎紋小,有黑點組成的邊緣,外側中凹,有
13、一白點;外線波浪型,翅外緣有一列黑點。后翅白色微褐,端區(qū)暗褐色。腹部灰褐色。老熟幼蟲體長20毫米左右,體色灰黃色,頭部褐色。每個體節(jié)有一個倒三角的深褐色斑紋,腹部背面有兩條褐色背側線,到胸節(jié)消失。以老熟幼蟲作繭越冬。蛹長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黃褐色,逐漸變?yōu)楹稚鲜煊紫x入土做一絲質土繭包被內化蛹。,二點委夜蛾以幼蟲躲在玉米幼苗周圍的碎麥秸下或在2 - 5厘米的表土層危害玉米苗,在玉米幼苗3 - 6葉期,幼蟲主要咬食玉米莖基部,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病蟲草害發(fā)生規(guī)律與綜合防治技術2
- 小麥病蟲草害發(fā)生與防治
- 小麥主要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
- 主要蔬菜類病蟲草害發(fā)生與防治技術
- 小麥、玉米、棉花、病蟲草害防治歷
- 病蟲草害發(fā)生及防治情況調研總結
- 病蟲草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 db14t759-2013 玉米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規(guī)程
- 無公害韭菜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關鍵技術
- 北方果樹病蟲草害防治技術問答
- 無公害韭菜病蟲草害綜合防治關鍵技術
- 淺析栽培技術措施對玉米病蟲草害發(fā)生的調控
- 玉米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技術
- 無公害梨果品生產病蟲草害綜合防治
- 水稻病蟲草害防治的探析
- 玉米病蟲草鼠害防治技術200問
- 山東2023年春季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意見
- 山東2023年春季小麥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意見
- 7.外來入侵病蟲草害及防治
- 郭斌--棉花栽培及病蟲草害防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