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貴州茶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201653008:12來源:貴州商報瀏覽:1摘要:摘要:據省茶辦專家介紹,貴州茶樹主要病害有茶餅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圓赤星病、茶輪斑病、茶云紋葉枯病等。茶葉質量安全是貴州茶產業(yè)的生命線,是搶占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率先在茶葉上打造無公害農產品、綠色有機食品第一產業(yè)大省客觀需要。長期以來,貴州將茶葉質量安全作為茶產業(yè)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貴州茶樹主要有哪些病害又該哪些防治措施呢?近年來,在中國茶葉研究
2、所、貴州大學宋寶安院士團隊等科研院所大力支持幫助下,全省各茶區(qū)大力推行“生態(tài)調控、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科學用藥”的綠色生態(tài)防控技術,全省覆蓋面積200萬畝以上茶園,產生了良好效果。做干凈茶、做放心茶、做優(yōu)質茶已成為貴州茶產業(yè)領域的共識。對茶企、合作社、種植大戶來講,貴州茶不能一榮俱榮,但卻會因質量安全事故一損俱損,做好茶葉質量安全,讓貴州茶香滿人間,是貴州茶人共同的責任,也是黔茶出山的優(yōu)勢所在。據省茶辦專家介紹,貴州茶樹主要病害有茶餅病
3、、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圓赤星病、茶輪斑病、茶云紋葉枯病等。其中茶餅病、茶白星病、茶圓赤星病主要發(fā)生在嫩葉上,茶炭疽病、茶輪斑病、茶云紋葉枯病主要發(fā)生在成葉和老葉上。1.1.茶餅病茶餅病茶餅病危害狀茶餅病是茶樹芽葉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嫩葉、嫩梢及葉柄。用病芽葉制茶,成茶味苦易碎,對茶葉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是低溫高濕型病害,以山區(qū)茶園發(fā)病最重,貴州發(fā)病盛期在711月。防治措施:1、增施磷、鉀肥,增強茶樹抗病力;2、及時分批采摘,適時修
4、剪,清除病原,減輕發(fā)??;3、夏茶前使用藥劑防治。防治適期為發(fā)病初期,防治藥劑有3%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7天)、75%百菌茶炭疽病主要危害成葉,也可為害嫩葉和老葉。一般在氣溫20℃,相對濕度80%~90%時,病害蔓延擴散。貴州在5~6月和9~10月發(fā)病較重,尤以山區(qū)茶園發(fā)病普遍。防治措施:1、提前采摘,減少對新芽的為害;2、合理施肥,減少速效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鉀肥的使用,最好秋季開溝施入腐熟有機肥;3、藥劑防治
5、適期為發(fā)病初期,防治藥劑有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5天)、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14天)、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0天)等。按要求合理使用該藥劑進行防治,對茶葉安全。5.5.茶輪斑病茶輪斑病茶輪斑病危害狀茶輪斑病是茶園常見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和新梢,嫩葉、成葉、老葉均可發(fā)病,成葉和老葉上的病斑具明顯的同心輪紋。屬高溫高濕型病害,氣溫25~28℃,
6、相對濕度在85%以上利于發(fā)病。夏秋茶發(fā)生較重。防治措施:1、加強茶園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防止?jié)駳鉁?,可減輕發(fā)??;2、采摘茶葉時防止捋采或強采,減少傷口;3、藥劑防治適期為發(fā)病初期,防治藥劑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10天)、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間隔期5天)、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間隔期14天)等。按要求合理使用該藥劑進行防治,對茶葉安全。6.6.茶云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