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建筑混凝土攪拌機的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混凝土攪拌機的設計楊南南(塔里木大學機械電氣化工程學院,新疆阿拉爾843300)摘要:本設計的主要機型是自落式錐型反轉出料攪拌機。它是小型工程建筑混凝土攪拌機的一種,自落式錐型反轉出料攪拌機能攪拌輕骨料混凝土,能使混凝土達到強烈的攪拌作用,攪拌非常均勻,生產(chǎn)效率高,質(zhì)量好,成本低。它是目前國內(nèi)比較新型的攪拌機,整機結構緊湊、外型美觀、便于運輸。其主要組成結構包括:攪拌設備,攪拌傳動系統(tǒng),上料機構,供水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等。主要設計計

2、算內(nèi)容是自落式錐型反轉出料攪拌機整體結構的設計,主要包括:整體結構方案的確定、攪拌桶外形尺寸的確定、電機的選擇、上料機構的設定、減速器的設計;聯(lián)軸器的選擇以及完成機架總成圖及零部件圖。關鍵詞:混凝土攪拌機;雙錐反轉;自落式0引言0引言0引言從攪拌的目的和機理出發(fā),了解并掌握混凝土攪拌機的制造、各個部件組件后的運行、以及攪拌混合混凝土過程,盡力為以后混凝土攪拌機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數(shù)據(jù)以及裝配設計。水泥漿是當今用量較大的建筑材料,廣泛地用于工

3、業(yè)、農(nóng)業(yè)、交通、國防、水利、市政和民用等基本建設工程中,在國民經(jīng)濟占有重要地位。攪拌作為水泥漿生產(chǎn)工藝中關鍵的一道工序,由相應的水泥漿攪拌機來實施完成,目前它已成為各種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設備。而大型智能化高效優(yōu)質(zhì)水泥漿攪拌機既可快速、大量地進行水泥漿的攪拌作業(yè),又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影響。水泥漿攪拌機能替代人工進行水泥漿攪拌工作,具有攪拌速度快、攪拌均勻、省工省時的優(yōu)點,解決了人工攪拌水泥漿易結塊和沉淀的難題。本研究既是對現(xiàn)有攪拌機關鍵

4、技術的深入探討,也是進一步的技術提升和創(chuàng)新,對今后水泥漿攪拌機的設計和產(chǎn)品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它的重要意義在于利用高新技術提升水泥漿機械行業(yè)水平和國家重點項目建設施工水平以及推動攪拌機設備性能的全面提高,使其達到國際同行業(yè)的設備水平。1建筑混凝土攪拌機分類按工作性質(zhì)分間歇式(分批式)和連續(xù)式;按攪拌原理分自落式和強制式;按安裝方式分固定式和移動式;按出料方式分傾翻式和非傾翻式;按拌筒結構形式分梨式、鼓筒式、雙錐、圓盤立軸式和

5、圓槽臥軸式等。混凝土攪拌機1、按工作性質(zhì)分:周期性工作攪拌機、連續(xù)性工作攪拌機。2、按攪拌原理分:自落式混凝土攪拌機;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3、按攪拌桶形狀分:鼓筒式;錐式;圓盤式。另外,攪拌機還分為裂筒式和圓槽式(即臥軸式)攪拌機。2建筑混凝土攪拌機結構自落式攪拌機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攪拌。由于各物料顆粒下落的高度、時間、速度、落點和滾動距離不同,從而物料各顆粒相互穿插、滲透、擴散,最后達到均勻混合。自落式攪拌機結構

6、簡單,可靠性高,維護簡單,功率消耗小,拌筒和葉片磨損輕,但攪拌強度不高,生產(chǎn)效率低,攪拌質(zhì)量不易保證。種攪拌機適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廣泛應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建筑混凝土攪拌機整體結構如圖11所示1.聯(lián)軸器2.進料斗3.帶輪4.減速器5.鏈條6.軸承7.拖輪8.葉片9.滾筒圖11錐型反轉出料式混凝土攪拌機3建筑混凝土攪拌機的運動分析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靈活、不受場地限制、排料徹底、便于清洗攪拌罐、直接投料

7、的立式混凝土攪拌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支架上設有中部帶有軸承座的側部與支架的支承腿平行的轉動托架,在轉動托架的軸承座內(nèi)通過軸桿插座有攪拌罐,在支架一側的支承腿的外側設有布有手柄卡口的角度盤及通過軸桿設在轉動托架軸桿上的手柄。操作時將沙、石、水泥和水倒入攪拌罐內(nèi),并啟動電機,通過傳動齒輪和拖輪使攪拌罐旋轉進行攪拌,同時根據(jù)攪拌罐內(nèi)所裝物料的多少和攪拌情況將手柄推入?yún)⒖嘉墨I:[1]馮辛安.機械制造裝備設計[M]

8、.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9.[2]濮良貴.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89.[3]孫恒,傅則紹.機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89.[4]黃長禮.混凝土機械[M].北京: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5]章日晉.機械零件結構的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7.[6]張良成.材料力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3.[7]李益民.機械制造工藝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5.[8]吳益

9、超,熊紅斌.淺談減速器的發(fā)展[M].華章,2013.[9]龔桂義.機械零件課程設計圖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0]張志義,孫蓓.機電傳動控制[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11]李華.機械制造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齒輪手冊編委會.齒輪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0.[13]lovP.FundanmentalsofMachineDesign[M].Moscow: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