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學ppt教程 民用建筑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民用建筑設計,目 錄第一篇 民用建筑設計與構造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第二章 建筑平面設計第三章 建筑剖面設計第四章 建筑體型及立面設計第五章 建筑構造概論第六章 墻體與基礎第七章 樓梯第八章 樓地層第九章 屋頂?shù)谑?門和窗 第二篇 工業(yè)建筑設計第十一章 工業(yè)建筑第十二章 單層廠房設計第十三章 單層廠房構造

2、第十四章 多層廠房平面設計,1. 掌握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清什么是建筑物、構筑物。2. 按照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來劃分的耐火等級,理解耐 火極限的具體判斷條件。3. 掌握建筑模數(shù)的定義,掌握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分模數(shù)的數(shù)值 及其適用范圍。4. 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5. 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第一章民用建筑設計1.1概論1.2建筑的構成要素1.2.1建筑的構成要素1.2.2我國的建筑方針1.2.3民用建筑

3、的分類1.2.4民用建筑的分級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 一標準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1建筑設計內容1.3.2建筑設計的程序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1建筑設計的要求1.4.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建筑物:建筑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在科學與美學法則的支配下,通過對空間的限定、組織而創(chuàng)造的人為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圖1.1),構筑物:指人們一般不直接在

4、內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建筑。(圖1.2),1.1 概論,建筑: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1概論,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1概論,圖1.2,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1概論,1.建筑功能:建筑是供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娛樂的場所,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使用要求。如影劇院、火車站、工業(yè)建筑等2.建筑技術。建筑技術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與制品技術、結構技術、施工技術和設備技術(水、電、通風、空調、通訊、消防、

5、輸送等設備。3.建筑形象。建筑形象是建筑體型、立面形式、建筑色彩、材料質感、細部裝修等綜合反映,所產生的一定藝術效果,給人以感染力和美的享受。,建筑物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但是,在建筑變化之中有三個基本的核心內容發(fā)生改變才導致了建筑的變化。這就是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物質技術條件和建筑形象,結論:三者是辯證統(tǒng)一、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功能是目的,技術是手段,建筑形象是二者的反映。 (圖1.3),1.2.1 建筑構

6、成要素,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1建筑構成要素,圖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1建筑構成要素,1.2.2 我國的建筑方針 一、建國以來提出新中國的建筑方針政策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建筑事業(y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舊的城市日新月異,新的城市如同雨后春筍。建國初期,我國曾提出“適用、經(jīng)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 筑方針。二、1986年在中國建筑技術政策提

7、出 2、1986年建設部總結了以往建設的實踐經(jīng)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了新的 建筑技術政策,明確指出建筑業(yè)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適用、安全、經(jīng)濟、美觀”的方針。 “適用”是指恰當?shù)拇_定建筑面積,合理的布局,必需的技術設備,良好的設施以及 保溫、隔聲的環(huán)境。 “安全”是指結構的安全度,建筑物耐火等級及防火設計、建筑物的耐久年限等。 “經(jīng)濟”主要是指經(jīng)濟效益,它包括節(jié)約建筑造價,降低能源消耗,縮短建設周期,降 低運

8、行、維修和管理費用等,既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經(jīng)濟效益,又要注意建筑物的社會 和環(huán)境的綜合效益。 “美觀”是在適用、安全、經(jīng)濟的前提下,把建筑美和環(huán)境美作為設計的重要內容,搞 好室內外環(huán)境設計,為人民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政策中還提出對待不同建筑 物、不同環(huán)境,要有不同的美觀要求。 總而言之,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區(qū)別不同的建筑,處理好“適用、安全、經(jīng)濟、美 觀”的關系 。,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

9、.2我國的建筑方針,二、建筑的分類:,一、分類原因,1.按建筑的使用性質分類(圖1.4)(1)民用建筑(2)工業(yè)建筑(3)農業(yè)建筑2.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類(圖1.5)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按民用建筑的規(guī)模和大小分類(圖1.6)(1)大量性建筑(2)大型性建筑4.按民用建筑的層數(shù)和高度分類: (圖1.7;圖1.8 ;圖1.9;圖1.10)5.按建筑結構的材料分類:(圖1.11)6.按建筑的承載方式分類:(圖

10、1.12)1.2.4 民用建筑物的分級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表1-2~表1-4)2.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表1-5),1.2.3 民用建筑的分類,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生產性建筑 非生產建筑,,,圖1.4,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1按使用性質分類,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宿舍、別墅,,,

11、,,,,,,,,,,,,,黑龍江電視塔,第一章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2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類,圖1.5,,(c)中高層建筑,,,,(a)低層建筑,1,2,3,(b)多層建筑,,,,4,5,6,,,,7,8,9,(d)高層建筑,,10,,(1)居住建筑按層數(shù)劃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層數(shù)和高度劃分,圖1.7,備注

12、:建筑層數(shù)的計算:(1)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頂板面高出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小于1.5m者。(2)建筑底部設置的高度不超過2.2m的自行車、儲藏室、敞開 空間,(3)建筑物屋頂上‘突出的局部設備用房、出屋面的樓梯間(4)住宅頂部為2層一套的躍層,可按1層計,其它部位的躍層以及頂部多余2層一套的躍層,應計入層數(shù)。,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層數(shù)和高度劃分,圖1

13、.8,(a)單、多層建筑建筑高度小于24米的公共建筑,或者高度大于24米的單層建筑,(b)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①低高層建筑:層數(shù)為9-16層,建筑總高度為50m以下②中高層建筑:層數(shù)為17-25層,建筑總高度為50-75m③高高層建筑:層數(shù)為26-40層,建筑高度可達100m,(c)超高層建筑,(2)公共建筑按高度劃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2按民用

14、建筑的層數(shù)和高度劃分,根據(jù)1972年國際高層會議確 定 100米以上的建筑物為超高層建筑。,圖1.9,建筑高度的計算:(1)當為坡屋面時,應為建筑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2)當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墻的平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屋面面層的高度。(3)局部突出屋頂?shù)牟t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內。,備注:,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

15、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2按民用建筑的層數(shù)和高度劃分,圖1.10,(3)鋼筋混凝土結構,(1)木結構,(2)砌體結構,(4)鋼結構,第一章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5按建筑結構材料劃分,圖1.11,1.墻承載結,2.柱承載結構,3.空間結構,⑴薄殼結構 ⑵網(wǎng)架 ⑶懸索⑷膜結構,,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3民用建筑分類》 1.2.3

16、.6按建筑結構承載方式分類,所謂空間結構(Spatial structures),其形狀呈空間狀,并同時具有三維受力特性。優(yōu)秀的空間結構具有荷載傳遞路線最短,受力均勻等特點:自然界也有許許多多令人驚嘆的空間結構,如蛋殼、海螺等是薄殼結構;蜂窩是空間網(wǎng)格結構;肥皂泡是充氣膜結構:蜘蛛網(wǎng)是索網(wǎng)結構:棕櫚樹葉是折板結構等等。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空間結構是一種仿生結構,它們比平面結構更美觀、經(jīng)濟和高效。,,曲面殼,折板,,平板網(wǎng)架,網(wǎng)殼,折

17、板屋面,懸索結構,膜結構,圖1.12,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1耐火等級,耐火極限:在標準耐火試驗條件下,建筑構件、配件或結構從受到火的作用時,到失去穩(wěn)定性、完整性或隔熱性時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表1-1 多層建筑物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1耐火等級,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

18、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1耐火等級,表1-2 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及耐火極限,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1耐火等級,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1耐火等級,1.2.4.2.耐久性等級民用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主要指建筑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依據(jù)《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01中

19、將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四類(表1-5),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4民用建筑的分級》 1.2.4.2耐久等級,為了實現(xiàn)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構配件、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換性,在建筑業(yè)中必須共同遵守《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GBJ2—1986)。,1.2.5 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1 建筑模數(shù) 指選定的尺寸單位,作為尺寸協(xié)調中的增值單位,也是建筑設計、

20、建筑施工、建筑材料與制品、建筑設備、建筑組合件等各部門進行尺度協(xié)調的基礎。,基本模數(shù) 建筑模數(shù)選定的基本尺寸單位 符號 M 1M = 100mm,,導出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 基本模數(shù)的整數(shù)倍水平方向為3M、6M、12M、15M、30M、60M豎向為3M、6M磚混結構住宅中,必要時可采用3400、2600為建筑模數(shù),分模數(shù) 基本模數(shù)的分數(shù)1/10 M、1/5M、1/2M,,基本模數(shù)主要用于門窗洞口、構配件斷面尺寸及建筑物層

21、高,擴大模數(shù)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開間、進深、柱距、跨度及建筑物高度、層高構配件斷面尺寸和用于門窗洞口尺寸,分模數(shù)主要用于縫隙、構造節(jié)點、構配件斷面,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要成素》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1建筑模數(shù),,(見表1-6—表1-9),(見圖1-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1建筑模數(shù),表1-6模數(shù)數(shù)列,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

22、建筑構成要素》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1建筑模數(shù),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1建筑模數(shù),圖1.13,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2建筑構成要素》1.2.5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1.2.5.2有關構件尺寸的概念,1.2.5.2 有關構件尺寸的概念(圖1.14)1.標志尺寸 用以標注建筑物的定位軸線、定位面與定位軸線、定位面之間的垂直俄i距離(如開間、柱

23、距、進深、跨度、層高等)以及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建筑設備的定位的尺寸。2.構造尺寸 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設計尺寸,一般情況下,構造尺寸等于標志尺寸減去縫隙或加上支承長度。3.實際尺寸 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產后所形成的實際尺寸,實際尺寸與構造尺寸之間的差數(shù)必須符合建筑公差的規(guī)定。4.技術尺寸 是建筑功能、工藝技術和結構條件在經(jīng)濟上處于最優(yōu)的狀態(tài)下所允許采用的最小數(shù)值(

24、通常指建筑構配件的截面或厚度)。,圖1.14,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1建筑設計的內容,1.3.1 建筑設計的內容,1.3.1.1建筑設計1.3.1.2結構設計1.3.1.3設備設計,建筑工程設計是指設計一個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一般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等幾個方面。(圖1.15),,給排水,電氣照明,通訊,采暖,空調通風,動力等,,,,,,圖1.15,1.3.1.1 建筑設計

25、在總體規(guī)劃的前提下,根據(jù)設計任務書的要求,綜合考慮基地環(huán)境、使用功能、結構施工、材料設備、建筑經(jīng)濟以及建筑藝術等問題 ,著重解決建筑內部各種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間的合理安排,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與各種外部條件的協(xié)調配合,內部和外表的藝術效果,各個細部的構造方式等,創(chuàng)造出既符合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建筑設計在工程中是主導和先行的作用,應考慮于其它專業(yè)的綜合協(xié)調,使建筑物做到適用、經(jīng)濟、堅固、美觀。建筑設計內容包括:總體設計、

26、各體設計,1.3.1.2 結構設計主要是根據(jù)建筑設計選擇切實可行的結構方案,進行結構計算及構件設計,結構布置及構造設計等。一般是由結構工程師來完成。,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1建筑設計的內容,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1設計前的準備工作,1.3.2.1 設計前的準備階段(1)落實設計任務建設單位必須具有上級主管部門對建設項目的批準文

27、件、城市建設部門同意設計的批文,方可向設計單位辦理委托設計手續(xù)。 (2) 熟悉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是上級主管部門提供給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的依據(jù)性文件,內容包括:①建設項目總的要求、用途、規(guī)模及一般說明②建設項目的組成,單項工程的面積,房間組成,面積分配及使用要求。③建設項目的投資及單方造價,土建設備及室外工程的投資分配。④建設基地的大小、形狀、地形,原有建筑及道路現(xiàn)狀,并附地形測量圖。⑤供電、供水、采暖、空調通風、電訊、消

28、防等設備方面的要求,并附有水源、電源的接用許可文件。⑥設計期限及項目建設進度計劃安排要求。,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1設計前的準備工作,(3)調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設計原始數(shù)據(jù)必需的原始設計資料,對建筑設計有指導作用。一般應收集下列原始設計資料:①訪問使用單位對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調查同類建筑在使用中出現(xiàn)的情況,通過分析和總結,全面掌握所設計的建筑物的特點和要求。②

29、有關設計項目的定額指標及標準。有些建筑類型(如住宅、中小學、醫(yī)院等),國 家有關部門已明確規(guī)定了定額指標及標準,設計者可直接使用;有些建筑類型,國家僅有概略指標如千人指標、單位建筑面積等,設計者可參照執(zhí)行;還有的建筑類型,國家暫時尚無統(tǒng)一規(guī)定,設計者可借鑒同類型建筑工程的設計經(jīng)驗,選用適當?shù)亩~指標。 ③建設地點的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等資料。其內容包括溫度、濕度、降雨量、風向、風速、積雪與凍土深度、地下水位及水質、地質勘探資料、地震

30、設計烈度等。它們是設計中采取技術措施的主要依據(jù)。 ④建設地點材料供應及施工條件。了解當?shù)氐胤浇ㄖ牧掀贩N、規(guī)格、性能、價格;了解預制構件加工能力、質量、當?shù)厥┕ぜ夹g力量及機械化施工能力的強弱,以便在設計中就地取材,選用與當?shù)丶夹g條件相適應的結構方案。⑤現(xiàn)場勘查,對照地形測量圖深入了解現(xiàn)場的地形、地貌、周圍環(huán)境,考慮擬建房屋的位置和總平面布局的可能性。⑥了解當?shù)貍鹘y(tǒng)經(jīng)驗、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慣及風土人情等。,設計前準備工作,核實設計文件

31、,學習方針政策,調查研究,現(xiàn)場踏勘,調查同類建筑,調查施工單位,分析研究,方案設計,方案比較,有關部門協(xié)議,修改綜合方案,繪制初步設計圖紙文件,上報審批,請求地質鉆探,修改初步設計,各工種配合、協(xié)調決定技術措施與詳圖,調查密切與施工單位結合,繪制施工圖詳圖說明預算書,圖紙審核,方案設計,完成初步設計,施工圖設 計,,,,,,,,,Ⅰ階段,Ⅱ階段,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

32、.3.2.2設計階段的劃分,1.3.2.2 設計階段的劃分,(一)兩階段設計:①初步設計②施工圖設計(二)三階段設計:①初步設計②技術設計③施工圖設計,,,,,,,,,,,,,,,,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2設計階段的劃分,(一) 初步設計階段1.任務與要求初步設計是為主管部門審批而提供的文件,也是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依據(jù)。初步設計階段的任務是提出設

33、計方案。即根據(jù)設計任務書的要求和收集到的必要基礎資料,結合基地環(huán)境,綜合考慮技術經(jīng)濟條件和建筑藝術的要求,對建筑總體布置、空間組合進行可能與合理的安排,提出兩個或多個方案供建設單位選擇。在已確定的方案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完善,綜合成為較理想的方案,并繪制成初步設計,供主管部門審批。初步設計的主要要求如下: (1) 初步設計應確定建筑物的位置及組合方式,確定結構類型方案,選定建筑材料,確定各種設備系統(tǒng)的選型以及說明設計意圖。(2) 初

34、步設計應對本工程的設計方案及重大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綜合技術分析,論證技術上的先進性、可能性及經(jīng)濟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概算書。(3) 初步設計圖紙和文件應滿足征地、主要設備材料訂貨、確定工程造價、控制基建投資及進行施工準備的要求。2.初步設計的圖紙和文件初步設計一般包括設計說明書、設計圖紙、主要設備材料表和工程概算等四部分,具體的圖紙和文件有: (1) 設計總說明:設計指導思想及主要依據(jù),設計意圖及方案特點,建筑結構方案及構造特

35、點,建筑材料及裝修標準,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以及結構、設備等系統(tǒng)的說明。(2) 建筑總平面圖:比例1∶500、1∶1 000,應表示出用地范圍,建筑物位置、大小、層數(shù)及設計標高,道路及綠化布置,技術經(jīng)濟指標;地形復雜時,應表示出粗略的豎向設計意圖。(3) 各層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比例1∶100、1∶200,應表示建筑物各主要控制尺寸,如總尺寸、開間、進深、層高等,同時應表示標高,門窗位置,室內固定設備及有特殊要求的廳、室的具體布置

36、,立面處理,結構方案及材料選用等。(4) 工程概算書:建筑物投資估算、主要材料用量及單位消耗量。(5) 大型民用建筑及其他重要工程,必要時可繪制透視圖、鳥瞰圖或制作模型。(圖1.16),(二) 技術設計階段初步設計經(jīng)建設單位同意和主管部門批準后,就可以進行技術設計。技術設計是初步設計具體化的階段,也是各種技術問題的定案階段。主要任務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決各種技術問題,協(xié)調各工種之間技術上的矛盾。經(jīng)批準后的技術圖紙和說明書,

37、即為編制施工圖、主要材料設備定貨及工程撥款的依據(jù)文件。技術設計的圖紙和文件與初步設計大致相同,但更詳細些。具體內容包括整個建筑物和各個局部的具體做法,各部分確切的尺寸關系,內外裝修的設計,結構方案的計算和具體內容,各種構造和用料的確定,各種設備系統(tǒng)的設計和計算,各技術工種之間各種矛盾的合理解決,設計預算的編制等。這些工作都是在有關各技術工種共同商議之下進行的,并應相互認可。對于不太復雜的工程,技術設計階段可以省略,把這個階段的一部分工

38、作內容并入初步設計階段(承擔技術設計部分任務的初步設計稱為擴大初步設計),另一部分工作則留待施工圖設計階段進行。,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2設計階段的劃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2設計階段的劃分,圖1.16,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2

39、設計階段的劃分,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3建筑設計的內容和程序》1.3.2建筑設計的程序》 1.3.2.2設計階段的劃分,圖1.17,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1建筑設計的要求,1.4.1建筑設計的要求⑴滿足建筑功能要求⑵采用合理的技術措施⑶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果⑷考慮建筑美觀要求⑸符合總體規(guī)劃要求,圖1.18,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1.

40、4.2 建筑設計的依據(jù)(一)使用功能①人體尺度及人體活動所需的空間尺度②家具、設備尺寸和使用它們所需的必要空間(二)自然條件①氣象條件②地形、地質及地震烈度③水文,圖1.20,圖1.19,圖1.19,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圖1.19,圖1.19,圖1.19,圖1.19,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圖1.20,雪荷載,圖

41、1.20,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建筑在地震時遭受破壞的程度。在烈度6度以下的地區(qū),原則上不考慮設防,6度及6度以上的地區(qū)必須進行設防。,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4建筑設計的要求和依據(jù)》1.4.2建筑設計的依據(jù),1.建筑是指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空間環(huán)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構筑物。建筑是科學,同時又是藝術。2.建筑功能、建筑技術和建筑形象構成建筑的三個基本要素,三者之間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3

42、.建筑物按照它的使用性質分為工業(yè)建筑、農業(yè)建筑、和民用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規(guī)模和數(shù)量大小分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按層數(shù)分為低層、多層、和高層建筑。建筑按耐火等級分類分為四級,分級確定的依據(jù)是組成房屋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而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類同樣分為四級,分級的依據(jù)是主體結構確定的耐久年限。4.《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GBJ2-86)是為了實現(xiàn)建筑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生產,推進建筑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而制定

43、出來的。其主要內容包括建筑模數(shù)、基本模數(shù)、導出模數(shù)、模數(shù)數(shù)列以及模數(shù)數(shù)列的適用范圍。5.建筑設計是指設計一個建筑物或建筑群體所作的工作,一般包括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建筑設計由建筑師完成,建筑師是龍頭,常處于主導地位。6.建筑設計是有一定程序和要求的工作,因此設計工作必須按照其設計的程序和設計的要求做好設計的全過程工作,對收集資料、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幾個階段,應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大小、難易程度而定。7.

44、建筑設計的依據(jù)是做好建筑設計的關鍵,是滿足使用功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原則,同時又是出創(chuàng)造出 良好的室內外空間環(huán)境,合理的技術和經(jīng)濟指標的基礎,這些依據(jù)主要有使用功能和自然條件兩方面的因素。,本章小結,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1.建筑的含義是什么?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什么叫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層、多層、高層建筑按什么界限進行劃分?3.什么叫構件的耐火極限?建筑的耐火等級如何劃分?耐久 等級又如何劃分?4.實行建筑模數(shù)協(xié)

45、調統(tǒng)一標準的意義何在?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分模數(shù)的含義和適用范圍是什么?5.兩階段設計與三階段設計的含義和適用范圍是什么?6.建筑工程設計包括那幾方面的內容?,復習思考題,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一、填空題:⒈建筑是指____與____的總稱。⒉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質的不同,通??梢苑譃椋撸撸撸撸吆停撸撸撸撸?。⒊生產性建筑指_____和_____,非生產性建筑及_____。⒋民用建筑按層數(shù)分類可以分為____、____和____。

46、⒌在修建一幢房屋的過程中,設計是其中極為重要的階段,設計的全部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幾個方面的內容。⒍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等。⒎建筑設計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____、____、____。⒏炎熱地區(qū)的建筑因考慮___、___、___,所以建筑處理較為___;寒冷地區(qū)則應考慮_____,建筑處理較為_____。⒐____是高層建筑、電視塔等設計中考慮結構布置和建筑體

47、形的重要因素。⒑風向頻率玫瑰圖上的風向是指由____吹向______。⒒水文條件是指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的性質,直接影響到建筑物____及____。,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二、單項選擇題:1.多層建筑一般指___的建筑。A.2~5層 B.3~6層 C.4~7層 D.5~8層2.二級建筑耐久年限為___。A.10~50年 B.30~80年

48、 C.50~100年 D.100年以上3.風向頻率玫瑰圖一般用___個羅盤方位表示。A.4 B.8 C.16 D.324.在風向頻率玫瑰圖上一般用___表示夏季主導風向。A.虛線 B.點劃線 C.細實線 D.粗實線5.按《

49、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有關規(guī)定及《中國地震烈度區(qū)規(guī)劃圖》的規(guī)定,地震烈度為___的地區(qū)均需進行抗震設計。A.5度、6度、7度、8度 B.6度、7度、8度、9度 C.5度、6度、7度、8度、9度 D.6度、7度、8度、9度、10度6.基本模數(shù)的數(shù)值規(guī)定為___。A.10 mm B.50mm

50、 C.100 mm D.1000mm7.下列不屬于分模數(shù)數(shù)值的是___。A.10 mm B.20mm C.30 mm D.50mm,第一章 民用建筑設計,一、填空題答案:⒈建筑物,構筑物⒉生產性建筑,非生產性建筑⒊工業(yè)建筑,農業(yè)建筑,民用建筑⒋低層,多層,高層⒌建筑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⒍熟悉任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