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平水平多分支井鉆井技術(北京會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共11頁杏平1水平多分支井鉆井技術趙業(yè)榮*譚平李欣藺志鵬王文斌(長慶石油勘探局)內(nèi)容摘要:“杏平1水平多分支井鉆井技術”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重點科研攻關項目——《油田最大儲層有效進尺鉆完井技術現(xiàn)場試驗》的一個子項目。其目的是通過水平多分支井眼大大增加油藏的泄流通道,增大驅油面積,進行油藏最大儲層有效進尺鉆完井技術現(xiàn)場試驗,為低滲透油田的經(jīng)濟有效開發(fā)探索一條新的技術途徑。該項目的成功實施鉆成了國內(nèi)石油、天然氣的第一口7分支水平多

2、分支井。關鍵詞:水平分支井鉆井鉆井液固井側鉆分支井是當今國內(nèi)外鉆井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之一,是一項集油藏地質(zhì)、鉆井、完井和采油于一體的油氣開采技術。隨著水平井技術、開窗側鉆技術的成熟水平分支井技術在國外得到了發(fā)展,國內(nèi)近幾年也開始了研究與試驗。該技術主要針對低滲、稠油、低產(chǎn)的油氣層及煤層氣,達到開發(fā)低豐度油氣藏、提高采收率、降低總體開發(fā)成本的目的。長慶安塞油田是一典型特低滲的低產(chǎn)油田,要靠大型壓裂、油藏改造、超前注水以及高密度的布井來開發(fā)

3、生產(chǎn),成本較高。針對這一現(xiàn)狀,根據(jù)水平多分支井的技術特點,結合安塞油田杏北長6油層的地質(zhì)特征,中國石油部署了一口重點試驗井——杏平1水平多分支井。其目的是通過水平多分支井眼大大增加油藏的泄流面積及通道,進行儲層最大有效進尺的鉆井完井技術現(xiàn)場試驗,為低滲透油田的經(jīng)濟有效開發(fā)探索一條新的技術途徑。杏平1井位于安塞油田杏河區(qū)的東北部,位于陜西省延安地區(qū)志丹縣境內(nèi),安塞油田的西南部,屬黃土源地貌。地表為100~200m厚的第四系黃土覆蓋,地形復

4、雜,溝壑縱橫,梁峁參差。地面海拔1100~1580m,地表高差較大(約150~250m)。主力油層長612埋藏深度1350多米,平均有效油層厚度4~6m,孔隙度9.9%,滲透率0.6103μm2,壓力系數(shù)0.7~0.8,是一典型特低滲低壓砂巖儲層。鉆水平多分支井實現(xiàn)儲層最大有效進尺(裸眼完井不改造直接投產(chǎn))現(xiàn)場試驗成功,對低壓低滲油田的開發(f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杏平1井設計主水平井眼方位東南方向(方位112)、長度1000~1500m,第

5、3頁共11頁二、施工概況杏平1水平多分支井于2006年5月1日開鉆,8月10日完鉆。一開井眼直徑444.5mm,二開井眼直徑311.1mm,直徑244.5mm技術套管下至窗口,三開水平及分支井眼215.9mm,每完成一支井眼施工注原油裸眼完井。完成鉆井進尺5068米,主水平井眼長1203米,水平位移1574米,比垂深多214米,是垂直井深的1.16倍。完成與主水平井眼成30~40度水平夾角,長度300~422米的7個分支井眼(實鉆分支井

6、眼軌跡水平投影如圖2)。水平井眼總進尺3503米,平均油層鉆遇率達到87.7%。圖2杏平1井實鉆分支井眼軌跡水平投影圖井身結構見表1。表1杏平1井井身結構井眼尺寸套管備注鉆井井段鉆頭Mm井深m井段m方位井斜角管徑mm下深m一開444.50~1571570339.7157157~10008430直井段二開311.1995~156557011190244.51561.23斜井段215.91565~1806241111~115.388.37~

7、92.24主水平井段215.91706~2026320112.7~78.285.92~92.34第二分支井段215.91806~2768962111~115.388.37~92.24主水平井段215.92308~2625317110.6~147.288.02~91.36第七分支井段215.92182~2482300111.75~76.388.37~92.24第六分支井段215.92036~2458422111.7~147.388.07~

8、90.09第五分支井段215.91938~2238300111.88~75.085.4~92.24第四分支井段215.91820~2161341112.46~145.886.13~92.9第三分支井段三開215.91588~1888300111.6~147.087.06~93.11裸眼第一分支井段三、主要技術的應用及效果根據(jù)杏平1水平分支井在鉆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技術難題,通過大量的資料調(diào)研、論證分析、研究試驗,形成了可行的工程技術、鉆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