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家好,農林氣象學課程簡介,所屬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 應用氣象學(二級學科),農林氣象學是高等農林院校農學、林學、植保、資環(huán)、園藝、水利、動物、經濟等專業(yè)必修的專業(yè)基礎課,內容涉及光、熱、水、氣壓、風等基本氣象要素的變化規(guī)律,還包括天氣、災害性天氣、氣候、農業(yè)氣候、小氣候基本理論和規(guī)律方面的一些重要內容。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培養(yǎng)要求,在講授內容上有適當調整和側重,以更好適應專業(yè)的需要。本課
2、程還有實驗性教學內容,主要氣象要素觀測方法,氣候資料的整理和統(tǒng)計以及小氣候觀測等.,內 容 簡 介,教 學 要 求,1、本學期共48學時,其中理論教學32學時、實驗教學16學時,2、考試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包括出勤、作業(yè)、實驗課等),碧玉冰山,為什么要學習氣象學,(1)我們的生活與天氣、氣候息息相關,(2)天氣、氣候影響生產實踐的方方面面,(3)氣候變化影響我們的未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3、增多增強,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層次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并存,但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畢竟這是關系到人類健康與生存的重要問題。,“人類只有保護好賴以生存的地球大氣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空間,才是有效保護自身的最好方式。”,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家們逐漸意識到,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存產生了重要影響。他們發(fā)現,南美洲1991年致死性霍亂爆發(fā)的元兇可能是厄爾尼諾,太平洋增暖
4、的環(huán)流刺激隱匿霍亂弧菌的浮游生物生長,為霍亂在南美洲19個國家流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大暖化——氣候變化怎樣影響了世界》,本書討論了氣候變暖對于社會、經濟、政治、國際交往等關乎人類文明與歷史進程問題的影響。費根認為自然環(huán)境的微妙變化對人類生活和歷史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也希望當代人在面對日益暖化的環(huán)境時能從歷史中獲得經驗教訓,用大視角、全局觀來把握社會發(fā)展的命脈,[美] 布賴恩·費根(Brian Fagan),對暖冬該習慣還是警
5、惕?,暖冬有好處,總體弊大于利:,暖冬對市民的日常生活而言未必是壞事。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李維京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暖冬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它有利于冬季交通和出行。往年春節(jié)黃金周,大雪妨礙交通是常有的事。,暖冬對農作物的影響,也有利有弊。上海市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徐家良分析說,暖冬蔬菜長勢好、價格低,就是因為天氣偏暖有利于蔬菜生長。但對過冬的麥子而言,提早生長而且長得飛快,可不是好事,三四月份來場冷空氣,凍傷了麥子,就會損失慘重。,
6、暖冬對健康不怎么“友好”。越冬的蒼蠅、蚊子凍不死,給開春后的“滅四害”增加了難度。而暖冬里偶然寒流來襲、溫度驟降時,人容易受涼感冒,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率會大增,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一時適應不過來。,氣候變暖盡管也有有利的一面,但總體上是弊大于利。由于氣候變化的幅度加大,更多更猛烈的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可能出現。這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加速了全球的水分循環(huán),大氣運轉加快了,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頻率和強度都會增加。比如,氣流上升處易出現暴雨,下沉處則易
7、出現干旱。,氣象熱點,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城市熱島效應 、暖冬將給40年后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彩虹、打雷和閃電、日月暈環(huán)、霧凇、雨凇,氣象現象,,?,?,氣象常識,大氣探測,參考資料:,1《氣象學與氣候學》主編周淑貞高等教育出版社,2《氣候資源學》 主編孫衛(wèi)國 氣象出版社,3《應用氣候學 》 主編唐永順 科學出版社,4《應用氣象學》 主編胡毅 氣象出版社,http://www.weather.com.cn/,htt
8、p://www.t7online.com/,http://www.cma.gov.cn/,中國氣象局,世界氣象日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通過決議,從1961年起把每年的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世界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每年的“世界氣象日”都確定一個主題,要求各成員國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并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2011年
9、世界氣象日——人與氣候,2011年世界氣象日紀念主題為“人與氣候”。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米歇爾·雅羅在致辭中提到:今天,人們普遍認為WMO在氣候領域的活動是對人類安全和福祉的重要貢獻,給各國帶來經濟效益。由此,使我們與六十一年前的今天生效的WMO公約的基本精神更加密切,與第一次國際氣象大會(1873年9月,維也納)建立的前國際氣象組織(IMO)的傳統(tǒng)更為緊密。在2011年世界氣象日之際,我代表WMO向在過去一些年,為這些重要目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