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1 頁 共 9 頁九下歷史選擇題專題訓練1.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是A.1789 年法國大革命 B.1640 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 D.1871 年巴黎公社革命2.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維護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國際組織是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歐洲共同體 D.歐盟3.下列凡爾賽和約的規(guī)定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的分贓性質的是A.軍備問題 B.殖民地問題 C.
2、德國邊界問題 D.賠款問題4.使蘇聯由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的事件是 A.蘇聯的建立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C.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D.1936 年通過新憲法5.下列有關羅斯福新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目的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 B.通過了《國家工業(yè)復興 法》 C.新政的實施使美國的資本主義統(tǒng)治得到穩(wěn)定 D.新政實施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6.美國在兩次世界大
3、戰(zhàn)中的相似表現有 ① 曾以中立國的地位發(fā)戰(zhàn)爭財 ②為撈取戰(zhàn)利品而決定參戰(zhàn) ③美國參戰(zhàn)加速了戰(zhàn)爭結束 ④美國參戰(zhàn)進一步揭示了戰(zhàn)爭的帝國主義性質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20 世紀 70 年代初,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 大國是 A.法國 B.英國 C.日本 D.德國8.二戰(zhàn)后,美國在經濟上援助西歐的根本目的是 A.穩(wěn)定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 B.推行遏制共產主義政策
4、 C.向蘇聯和東歐地區(qū)進行經濟滲透 D.幫助歐洲經濟復興9.20 世紀 90 年代末,美國新經濟的主要特征是 A.信息化、全球化 B.高速度、低膨脹 C.改善人民生活,緩和社會矛盾 D.高速度、低失業(yè)率10.導致世界政治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的根源是 A.美蘇爭霸 B.第三世界興起 C.蘇聯解體 D.世界經濟力量結構多極化11.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 500 年歷史結束的事件是 A.納米比亞獨立 B
5、.埃塞俄比亞獨立 C.阿爾及利亞獨立 D.埃及獨立12.慕尼黑會議最直接最嚴重的后果是 A.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B.綏靖政策破產 C.德國突襲蘇聯 D.加速二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13.斯大林模式的嚴重弊端留給我們有許多啟示,其中說法不正確是 A.農輕重的比例要協(xié)調發(fā)展 B.提高經濟效益,降低資源的消耗 C.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 D.社會主義經濟只能是計劃經濟14.“我?guī)д唛蠙熘妥杂蓱?zhàn)士的槍來到這里,不要讓橄欖枝從
6、我的手中失落”,這句話是 下列哪位中東地區(qū)的領導人說的 A.拉賓 B.佩雷斯 C.阿拉法特 D.薩達姆15.世界第一只細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國誕生,這一現象出現于 A.工業(yè)革命期間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 C.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 D.第四次工業(yè)革命期間16.下面關于科索沃戰(zhàn)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科索沃戰(zhàn)爭是首次不經過聯合國發(fā)動的戰(zhàn)爭 B.科索沃戰(zhàn)爭以南聯盟的勝利而結束 C.科索沃戰(zhàn)爭表明世界格局多極化受阻
7、 D.美國首次打出“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17.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 A.美國開始稱霸世界 B.美蘇兩極格局正式形成 C.美蘇冷戰(zhàn)的開始 D.美國開始主宰是世界18.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尼赫魯曾說:“今天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印度再次發(fā)現了自 己?!辈牧现刑岬降摹敖Y束厄運”的時代發(fā)生于 A.1945 年 B.1947 年 C.1949 年 D.1950 年19.赫魯曉夫改革的結果是 A.沖擊了斯大林模式 B.根
8、本改變了斯大林模式 C.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D.使工業(yè)生產總值超過了美國20.下列關于二戰(zhàn)后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都曾按斯大林模式進行經濟建設 B.各自的經濟建設都走了不少彎路 C.曾經先后進行了不同的改革 D.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擺脫蘇聯的控制2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歐洲戰(zhàn)爭結束的標志是A.德國簽署投降書 B.意大利投降 C.日本簽署投降書 D.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22.下列各項聯系,沒有因果關系的是A.資
9、本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B.戈爾巴喬夫改革——蘇聯解體 C.改革開放——深圳崛起 D.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美國23.珍珠港事件中日本偷襲的是A.英國軍隊 B.美國軍隊 C.法國軍隊 D.蘇聯軍隊24.下列內容不屬于雅爾塔會議的是A.戰(zhàn)后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 B.徹底消滅德國的法西斯 C.各國保證用人力、物力徹底打敗法西斯國家 D.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zhàn)25.20 世紀末世界最大
10、的經濟體是A.日本 B.美國 C.歐盟 D.德國26.中國的海爾電器廠,它的美國工廠生產的家用電器已經位居美國同行業(yè)的前列,在美 國各地的商場中幾乎都可以看到海爾電器,這說明 A.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發(fā)展趨勢 B.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平等 C.高新科學技術推動了世界經濟的迅速發(fā)展 D.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已經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第 3 頁 共 9 頁A.通過《工業(yè)復興法》 B.消除經濟危機C.刺
11、激消費和生產 D.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58.下列關于羅斯?!靶抡钡恼撌?,錯誤的一項是 A.新政的特點是在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B.這次新政的目的是對付經濟危機 C.這次新政的實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D.這次改革從根本上消除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59.羅斯福“新政”中既減少龐大的失業(yè)隊伍,又刺激消費和生產的新政措施是A.對銀行的整頓 B.對農民的
12、補償C.國會通過國家工業(yè)復興法 D.新建許多公共工程60.標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的事件是A.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 B.德國閃擊波蘭C.英法對德宣戰(zhàn) D.德軍開始進攻蘇聯61. 兩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 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 B.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打擊C.法西斯勢力掌握了國家政權 D.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62.1922 年,蘇聯農民契克夫在完成了固定的糧食稅后,把
13、剩余糧食運到一個集市上出 售,結果應該是 A.管理人員增加了他的稅額 B.他被處以罰款C.他只能出售其中一小部分 D. 行為合法,沒有人干預。63.1945 年 5 月 8 日,美國駐蘇參贊凱南說:“人們在歡呼雀躍……,他們以為戰(zhàn)爭結束 了,而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此處“剛剛開始”的“戰(zhàn)爭”是指 A.一戰(zhàn) B.二戰(zhàn) C.冷戰(zhàn) D.科索沃戰(zhàn)爭64.1947 年
14、 8 月,印度結束了一個“厄運的時代”。結束這個時代的領導人是A.尼赫魯 B.阿拉法特 C.卡斯特羅 D.納賽爾65.有一些史學家稱 1917 年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方向產生重大影響的一年,其主要依據是 這一年 A.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B.俄國爆發(fā)二月革命C.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zhàn)爭 D.俄國爆發(fā)十月革命66.在戰(zhàn)爭中第一次使用原子彈的國家是A.日本
15、 B.蘇聯 C.美國 D.德國67.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中,為各國經濟交往搭建了一個共同的平臺的組織是A.歐洲聯盟(EU) B.北美自由貿易區(qū)(NAFTA)C.亞太經合組織(APEC) D.世界貿易組織(WTO)68.在巴黎和會上起主宰作用的國家是A.英日法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69.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進一步破壞導致中
16、國爆發(fā)了A.新文化運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70.下列關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它確立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tǒng)治秩序 C.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D.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71.十月革命與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 A.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B.無產階級革命C.資產階級革命
17、 D.土地革命72.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國家對工業(yè)的整頓 B.國家對銀行的整頓C.國家對農業(yè)的調整 D.新建公共工程73.下列對十月革命歷史意義的評價,不正確的是A.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新紀元 C.開始了探索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D.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74.某網站討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正確的答
18、案是 A.重新確立一戰(zhàn)后歐洲統(tǒng)治秩序的體系 B.維護世界主權獨立的體系 C.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D.維護世界和平的體系75.下列地點曾作為十月革命總指揮部的是A.白宮 B.冬宮 C.斯莫尼爾宮 D.凡爾賽宮76.十月革命勝利的象征是A.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 B.“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發(fā)出向敵人最后攻擊炮聲 C.第一個蘇維埃政府的建立 D.粉碎了帝國主義武裝干涉
19、77. 《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規(guī)定是 A.德國邊界問題 B.成立國聯 C.殖民地問題 D.軍備問題78.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主要針對的國家是A.法國 B.中國 C.德國 D.意大利79.確立帝國主義在遠東、太平洋地區(qū)統(tǒng)治秩序的會議是A.巴黎和會 B.開羅會議 C.華盛頓會議 D.德黑蘭會議80.巴黎和會后,帝國主義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qū)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國
20、家是 A.美、日 B.英、日 C.英、德 D.美、英81.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條約是A. 《辛丑條約》 B. 《四國條約》 C. 《中日協(xié)定》 D. 《九國公約》B.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tǒng)治秩序 C.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82.為擺脫危機而實行“新政”的美國總統(tǒng)是 A.林肯 B.華盛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