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孤北地區(qū)地處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沾化凹陷東部,古近系沙河街組沙三段沉積時期,由于湖平面上升水體加深,因而沙三段早期富有機質暗色泥巖即烴源巖層段較為發(fā)育,后期湖平面逐漸下降,扇三角洲、水下扇及濁積巖等多種類型的砂巖沉積體沉積在孤北地區(qū),形成了該地區(qū)潛在的優(yōu)質儲集層,從而為有利的生儲蓋組合體系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本次研究以沉積學、構造地質學和層序地層學理論為指導,參考前人研究成果,以巖芯、測井和錄井資料為基礎,結合分析測試資料等,對孤北地區(qū)
2、沙河街組沙三段地層進行了沉積微相的識別和劃分,同時預測了有利儲層的分布區(qū)帶,主要取得以下幾點結論和認識:
(1)在巖芯和測井相識別的基礎上,共識別出三種沉積相類型即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濁積扇相;其中扇三角洲主要發(fā)育平原和前緣兩種亞相,平原亞相主要以分流河道為主,扇三角洲前緣可劃分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間灣、河口壩以及前緣砂4種微相;湖泊相則分為半深湖和濱淺湖兩種亞相。
(2)研究區(qū)扇三角洲相巖性以紫紅色泥巖、灰白色
3、細礫巖、灰色中粗砂巖、灰色細砂巖和深灰色泥巖為主;深湖-半深湖亞相巖性主要以黑色泥巖和深灰色泥巖為主,濱淺湖亞相巖性以灰色泥巖為主;濁積巖主要以深灰色中細砂巖和泥巖為主。
(3)研究區(qū)沙三下亞段沉積時期,湖平面相對較高,研究區(qū)北部以半深湖沉積為主,南部以扇三角洲為主,;沙三中亞段沉積時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區(qū)北部以濱淺湖為主,南部以扇三角洲為主,主體為扇三角洲前緣亞相,在緊鄰物源區(qū)的孤島凸起北側發(fā)育扇三角洲平原亞相;其中扇三角洲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40377.濟陽坳陷孤東地區(qū)沙二~沙四段構造特征、沉積演化及油氣成藏規(guī)律研究
- 濟陽坳陷孤北區(qū)塊煤成氣儲層沉積研究.pdf
- 應用構造沉積綜合法恢復剝蝕厚度——以濟陽坳陷沙四段為例.pdf
- 37530.孤南洼陷沙二~沙三段層序地層與沉積體系研究
- 濟陽坳陷青東地區(qū)石油地質綜合研究.pdf
- 55604.濟陽坳陷中生代構造沉積演化
- 陳家洼陷沙三段沉積環(huán)境研究.pdf
- 黃驊坳陷孔南地區(qū)孔二段沉積體系研究.pdf
- 濟陽坳陷第三系火成巖油藏研究.pdf
- 51227.濟陽坳陷中生代沉積特征及其演化
- 54757.臨邑洼陷大蘆家地區(qū)館三段五砂組沉積微相研究
- 濟陽坳陷石炭—二疊系沉積及成巖演化.pdf
- 濟陽坳陷上第三系河流相層序地層學研究.pdf
- 東營凹陷中帶地區(qū)沙三段沉積體系與油氣聚集規(guī)律研究.pdf
- 21293.乾安油田乾北地區(qū)青三段xii砂組地震沉積學研究
- 饒陽凹陷馬西地區(qū)沙三段中上亞段沉積體系及儲層特征研究.pdf
- 8453.博興洼陷沙三段地震沉積學特征研究
- 趙皇莊地區(qū)沙一至沙三段儲層預測.pdf
- 沉積盆地異常壓力體系及其預監(jiān)測——以濟陽坳陷為例.pdf
- 東濮凹陷河岸地區(qū)沙河街組沙一段沉積微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