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15生活與哲學生活與哲學第二單元測試題第二單元測試題高二高二班學號學號姓名姓名一、單項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卮?2題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A、意識B、客觀事物C、客觀存在D、物質2、目前人們已經知道,太陽約在50億年前形成,地球的誕生距今也有46億年之久,由此可見,宇宙間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諸神居住的天國,所有天體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規(guī)律形成和發(fā)展的??梢夾、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B、生物產生和進化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C、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D、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結果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回答35題3、壇經記載,時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一。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被勰艿倪@一觀點A、離開了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B、離開了意識談物質的不可知論觀點C、離開了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D、離開物質談意識的精神萬能論觀點4、恩格斯說“沒有運動的物質和沒有物質的運動一樣,是不可想象的?!彪x開運動談物質屬于A、形而上學觀B、唯物主義觀點C、唯心主義觀點D、辯證法觀點王夫之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即含動,動即含靜?!被卮?7題5、毛澤東同志指出“世界就是這樣一個辯證法,又動又不動,靜是不動沒有,靜是動也沒有?!边@告訴我們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絕對運動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對靜止性C、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的D、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6、“刻舟求劍”這一成語的哲學寓意是①物質是運動的②世界是物質的③絕對靜止的事物是沒有的④不能只承認物質而否認運動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古希臘赫拉克利特認為“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一觀點A、夸大了物質運動B、肯定了物質運動的絕對性35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主要在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回答1517題15、先設計后施工,才能建成樓房。這一事實說明A、設計的構想是工程師頭腦中產生的B、先有意識,后有物質C、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D、物質決定意識16、席勒說“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實現(xiàn)”。因此,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yǎng)。這說明A、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B、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C、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D、人類的意識具有能動性17、東漢哲學家王符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說明①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有指導作用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和自覺選擇性③正確意識對人們改造世界有積極的能動作用④意識活動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回答1819題18、下列活動不屬于實踐活動的是A、工人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B、教師講課C、農民種田D、學生學習文化知識19、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于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按照十六大對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這體現(xiàn)了實踐活動的A、客觀物質性B、社會歷史性C、主觀能動性D、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卮?022題20、朱熹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這說明A、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B、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21、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見地球是一個球體,無法分辨出細節(jié),用放大2000倍的光學顯微鏡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樓房,如果用放大億倍的納米掃瞄隧道顯微鏡,可以看到水泥墻和泥土里的沙粒。這一事實說明A、當今人們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B、實踐中的新問題會推動實踐的發(fā)展C、新的認識工具和手段推動認識的發(fā)展D、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和擴展22、“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草,大小無所不識。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藥,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A、不懂得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不懂得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5
大?。?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生活與哲學第一課練習題姓名學號班級一、單項選擇(每題2分)1、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這是基于()①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看待人生②哲學具有幫助人們樹立理想信念的功能③真正的哲學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關于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沒有哲學,具體科學就不能進步B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包含關系C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D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哲學和世界觀的區(qū)別是()A前者是科學的,后者不一定科學B前者是自覺建立的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后者是自發(fā)形成的零散的觀點C前者能指導實踐,后者對實踐不起作用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經過學習才能掌握4、“哲理數(shù)學”創(chuàng)立于19世紀中葉,核心是對立統(tǒng)一的量化研究方法,即定性與定量一體化的研究方法。它既區(qū)別于以往數(shù)學單純的定量研究,又區(qū)別于以往哲學單純的定性研究;既能讓數(shù)學涉及人文社會科學、中醫(yī)理論等領域,又能使哲學對事物的聯(lián)系、變化、矛盾的程度進行量化分析。這說明A哲學與具體科學的有機結合使哲學的研究對象發(fā)生了變化B具體科學與哲學的有機結合能推動具體科學發(fā)展到最高境界C哲學是科學的科學,能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D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5、“美國例外論”在19世紀中葉引導了美國在美洲大陸的擴張,19世紀末在美國變得強大起來之后又引導美國走向帝國主義,在二戰(zhàn)后又引導美國謀取世界霸權。由于這一思想根深蒂固,美國人總是強調美國在世界上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要“擔當世界的領導”,而不是謀求世界霸權。從哲學角度看,美國人的言行說明①世界觀決定并體現(xiàn)著方法論②世界觀是內容,方法論是形式③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世界觀④人們的活動受世界觀的支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我國許多地方都開展了“哲學社會科學普及周”。開展這一活動的背景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人認為只有能夠為人們帶來經濟效益的學問才是真正的學問,哲學則是一種大而無用的學問。這種觀點①沒有正確認識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②看到了哲學本身存在著的局限性③沒有認識到哲學是一切學問的源泉④忽視了哲學對社會實踐的指導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7、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評審會議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戰(zhàn)線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不斷開創(chuàng)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新局面,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上述要求的依據(jù)是A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B哲學是影響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C哲學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災面積32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1億元。面對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人們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們能否提前發(fā)出準確的預警,以把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這表明①人們的實踐活動是為了適應哲學發(fā)展的需要②哲學思想產生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③哲學思想的產生離不開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④對自然災害的認識和思考是哲學思想的根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哲學”一詞在西方語言中出自古希臘。它是由“愛”和“智慧”組成的,意思是愛智慧。從古到今,各種哲學流派繁多,但無論哪種哲學,都是①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②時代精神的精華③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tǒng)一④具體科學的基礎。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6、“哲學總攬一切,綜括一切,仰觀宇宙之窮,俯究萬類之運動,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边@說明A哲學揭示的是整個世界最一般的規(guī)律B哲學是一門包羅萬象、囊括萬物的綜合性科學C哲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D哲學是科學之科學17、歷史學講的是“歷史如此然”,也就是說歷史是如此的;歷史哲學探究的則是“歷史之所以然”,也就是說歷史為什么是如此的。由此,我們可以推斷①歷史學以歷史哲學為指導②歷史學以歷史哲學為基礎③歷史哲學與歷史學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④歷史哲學與歷史學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古往今來人們開始哲理探索,都應起于對自然萬物的驚異。一個有所迷惑與驚異的人,每每慚愧自己的愚昧與無知;他們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為了脫出愚蠢?!眮喞锸慷嗟乱庠谡f明①哲學的智慧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產生的②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③人們創(chuàng)造哲學最終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④哲學的任務在于指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9、愛因斯坦說“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睈垡蛩固沟脑捊沂玖薃具體科學離不開哲學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B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為具體科學提供方法論指導C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D哲學是世界觀各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20、“苦中作樂”是中國人的一種幸福哲學。正是這種哲學使中國人能夠樂觀地看待苦難支撐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逆境中奮起在災難中前行。這表明①哲學為人們生活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②只有擁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成為哲學家③哲學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0
大?。?0.1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生活與哲學生活與哲學一輪復習考點解讀與整理秘笈一輪復習考點解讀與整理秘笈第一單元哲學概論第一單元哲學概論【了解了解】哲學與生活的關系哲學與生活的關系⑴哲學源于生活。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⑵哲學指導生活。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纠斫饫斫狻空軐W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11哲學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和世界觀的關系區(qū)別區(qū)別①含義不同。哲學則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②世界觀通常是自發(fā)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學并非人人都有,需要進行專門學習才能獲得是哲學家自覺研究的結果;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①哲學與世界現(xiàn)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②哲學則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22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區(qū)別區(qū)別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聯(lián)系聯(lián)系①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②一般說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xiàn)著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哲學既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又是關于方法論的學問。【理解理解】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區(qū)別區(qū)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領域的規(guī)律和奧秘;哲學是對個別規(guī)律和特性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整個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guī)律。聯(lián)系聯(lián)系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fā)展。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的、有害的?!玖私饬私狻空軐W與時代的關系哲學與時代的關系⑴時代經濟、政治決定哲學。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⑵哲學反作用于時代經濟、政治。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①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3①地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②精髓實事求是③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⑵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①地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又一偉大成果,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②基本內容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③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④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⑶“⑶“三個代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①地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最新成果。②基本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③本質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堅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⑷科學發(fā)展觀科學發(fā)展觀⑴地位科學發(fā)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fā)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fā)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xiàn),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科學理論。⑵科學發(fā)展觀基本內涵第一要義是發(fā)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根本方法是統(tǒng)籌兼顧。哲學原理及方法論復習必記第二、三、四單元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二個部分。其中,辯證唯物主義證唯物主義包括辯證唯物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辯證法三個組成部分。歷史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包括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組成部分。哲理的應用模式哲理的應用模式先表述哲理(原理即世界觀,這要求我們+方法論。)再具體說明題目材料中哪些內容體現(xiàn)這觀點。材料體現(xiàn)有幾個哲理,答案就要分幾點組織。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第一部分辯證的唯物論(涉及物質和意識、客觀和主觀等概念)第一部分辯證的唯物論(涉及物質和意識、客觀和主觀等概念)11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4
大?。?0.1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河南省大學生宗教知識競賽題庫(四)一、單項選擇題(以下為基礎題)1馬克思主義的()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認識宗教問題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指導。A主觀唯心主義B辯證唯物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2下列哪項不是宗教特殊復雜性的主要表現(xiàn)()A國際性B群眾性C民族性3宗教認識其信仰對象的基本方法是()A信仰主義B感性C理性4宗教信仰自由受()保護,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A條例B憲法C國家D政府5對信教和不信教的群眾,都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的教育。A民族主義B現(xiàn)實主義C社會主義D共產主義6不屬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A基督教B伊斯蘭教C佛教D道教7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要切實加強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其中包括()的宣傳教育。A宗教知識B方法論C無神論8共產黨員和()不能信仰宗教。A共青團員B民主黨派人士C各族領導干部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黨的政策是,父母信教等于子女信教。B中國共產黨曾經多次作出明確規(guī)定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參加宗教活動,長期堅持不改的要勸其退黨。C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中科學無神論的最早提出和倡導者。3A做好信教群眾工作B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C依法管理宗教事務20()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jié)日之一。A登霄節(jié)B古爾邦節(jié)C住棚節(jié)21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在()進行宗教活動。A公共場所B社區(qū)C學校22籌備設立宗教活動場所,由()向擬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提出申請。A信教群眾B鄉(xiāng)鎮(zhèn)、街道C宗教團體23我國的宗教政策是()A宗教信仰自由B任何人都不得信教C宗教團體應積極管理宗教事務24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進程中,高度重視宗教問題,開創(chuàng)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宗教問題的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A國家對宗教積極進行控制管理B宗教哲學C國家宗教觀25我國藏族人民所信的教為()A佛教B伊斯蘭教C喇嘛教26國家要()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A依法B依據(jù)該宗教的教條C視信教群眾意見27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個原則是()A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B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自養(yǎng)、自傳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30
大?。?0.1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20162016最新河南省第四屆大學生宗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最新河南省第四屆大學生宗教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一、一、單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的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認識宗教問題提供了認識論和方法論上的指導。A主觀唯心主義B辯證唯物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2下列哪項不是宗教特殊復雜性的主要表現(xiàn)A國際性B群眾性C民族性3宗教認識其信仰對象的基本方法是A信仰主義B感性C理性4宗教信仰自由受保護,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A條例B憲法C國家D政府5對信教和不信教的群眾,都要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的教育。A民族主義B現(xiàn)實主義C社會主義D共產主義6不屬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A基督教B伊斯蘭教C佛教D道教7馬克思主義哲學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要切實加強青少年的科學世界觀,其中包括的宣傳教育。A宗教知識B方法論C無神論8共產黨員和不能信仰宗教。A共青團員B民主黨派人士C各族領導干部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黨的政策是,父母信教等于子女信教。B中國共產黨曾經多次作出明確規(guī)定共產黨員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參加宗教活動,長期堅持不改的要勸其退黨。C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中科學無神論的最早提出和倡導者。10除經政府部門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外,其他場所一律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獻。A民政B宗教事務C旅游D文物11黨處理同宗教界人士關系的基本原則是。A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23我國的宗教政策是A宗教信仰自由B任何人都不得信教C宗教團體應積極管理宗教事務24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進程中,高度重視宗教問題,開創(chuàng)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宗教問題的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A國家對宗教積極進行控制管理B宗教哲學C國家宗教觀25我國藏族人民所信的教為A佛教B伊斯蘭教C喇嘛教26國家要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A依法B依據(jù)該宗教的教條C視信教群眾意見27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個原則是A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B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和自治、自養(yǎng)、自傳C堅持獨立自主自辦教會、自養(yǎng)、自傳28中國宗教具有的特征是A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長期性和復雜性B群眾性、民族性、國際性C國際性、長期性和復雜性29在我國,尊重和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反對封建迷信活動。這是因為A正常的宗教活動堅持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觀點,迷信活動卻堅持宣揚唯心主義觀點,對社會造成很大危害B正常的宗教活動不對社會的正常運轉產生影響,迷信活動是嚴重的犯罪活動C正常的宗教活動是廣大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封建迷信活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大敵,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30我國黨和政府對于正常的宗教活動給予保護,對于“法輪功”則堅決給予取締和打擊。這是因為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16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皮山縣民族宗教知識測試題皮山縣民族宗教知識測試題單位姓名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1、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是公民的(A)。A、職責和義務B、應盡的職責C、應盡的義務D、神圣的職責2、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指(B)。A、要求教徒放棄有神論,信仰馬克思主義B、要求宗教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C、支持他們隨意解釋宗教教義D、要求宗教參與國家政治和教育3、處理民族關系,我國堅持(B)原則。A、民族平等、民族尊重和民族共同發(fā)展B、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C、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fā)展D、民族平等、民族繁榮和各民族共同尊重4、馬克思主義五觀是指(B)A、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B、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C、世界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D、文化觀、價值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5、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重要原則(C)33、“兩項制度”具體指的是ACA、少數(shù)民族領導干部聯(lián)系清真寺制度B、領導于部聯(lián)系清真寺制度C、少數(shù)民族領導干部與宗教人士談話制度D、領導干部與宗教人士談話制度4、宗教問題的五性ABCDEA、民族性B、長期性C、復雜性D、國際性E、群眾性F、特殊性5、現(xiàn)在新疆的宗教主要有ABCDA、伊斯蘭教B、佛教C、基督教D、天主教E、東正教F、道教6、黨的十八大對宗教工作提出的要求轉化為工作思路和生動實踐,必須牢固樹立ABCD的宗教工作理念。A、保護B、管理C、引導D、服務7、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各民族逐漸形成了AB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A、大雜居B、小聚居C、小集中D、大分散E、高度聚居8、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的特點是ABCDA、在國家統(tǒng)一領導下的自治B、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C、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須服從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D、民族因素與區(qū)域因素的結合E、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的結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6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大學生宗教知識競賽(題庫一)一、填空題1、中國宗教信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2、在各種宗教中,(佛教)在中國的歷史最長。3、我國五大宗教的全國性的宗教團體有(中國佛教協(xié)會)、中國道教協(xié)會、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等。4、河南省內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漢族地區(qū)第一批重點寺觀的是(白馬寺)、(少林寺)、(中岳廟)。5、我省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宗教院校是(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6、我省經國家宗教局批準設立的宗教院校是(河南圣經??茖W校)、(河南佛教學院)。7、我國宗教的特性是“三性”,即(長期性)、(群眾性)、特殊復雜性。8、(教育法)第八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教育與法律相分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9我國現(xiàn)行的宗教事務方面的行政法規(guī)有兩部,即(宗教事務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guī)定)。10、宗教事務條例經2004年7月7日國務院第57次常務會議通過,2004年11月30日頒布,于(2005年)3月1日施行。11、宗教事務條例內容包括總則、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教教職人員)、(宗教財產)、法律責任和附則七個部分。9、中國基督教的“三自”原則是(C。A自治、自辦、自傳B自治、自養(yǎng)、自傳C自養(yǎng)、自治、自辦10、我國實行(C的原則,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A獨立自主自辦教會B宗教自由C政教分離11、除經政府(A)部門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外,其他場所一律不得組織、舉行宗教活動,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獻。A宗教事務B民政C旅游D文物12、宗教教職人員在宗教教務活動中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的,除依法追究有關的法律責任外,由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建議有關的(B)取消其宗教教職人員身份。A宗教活動場所B宗教團體C宗教院校D宗教界13、黨處理同宗教界人士關系的基本原則是(C)。A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C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D互相合作,互相促進14、(B)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們黨對宗教問題的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A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B宗教信仰自由C尊重和保護公民15、宗教事務條例的立法宗旨是(B),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規(guī)范宗教事務管理。A保護公民合法權利B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C保障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自由16、宗教團體應當對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公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B)。A相一致B相適應C相協(xié)調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9
大?。?0.0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5151民族宗教法律知識專題民族宗教法律知識專題第一章第一章法律法律1、(單選題)我國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什么時候生效()OA一經成立便生效OB報國務院批準后生效OC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后生效OD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正確答案正確答案D用戶選擇用戶選擇2、(單選題)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準,變通執(zhí)行或者停止執(zhí)行,那么該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在收到報告之日起()內給予答復。OA十日OB九十日OC六十日OD三十日正確答案正確答案C用戶選擇用戶選擇3、(單選題)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區(qū)域界線的劃分、名稱的組成,由()會同有關地方的國家機關,和有關民族的代表充分協(xié)商擬定,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報請批準。OA國務院OB上級國家機關OC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常務委員會7、(單選題)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對()負責并報告工作。OA國務院OB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OC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常務委員會OD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常務委員會正確答案正確答案B用戶選擇用戶選擇8、(單選題)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稱,除特殊情況外,按照()的順序組成。OA民族名稱、地方名稱、行政地位OB民族名稱、行政地位、地方名稱OC行政地位、地方名稱、民族名稱OD地方名稱、民族名稱、行政地位正確答案正確答案D用戶選擇用戶選擇9、(單選題)我國()有權依照當?shù)孛褡宓恼巍⒔洕臀幕奶攸c,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O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O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O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O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正確答案正確答案B用戶選擇用戶選擇10、(單選題)關于民族自治地方財政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規(guī)定()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7
大?。?0.1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_特克斯縣民族宗教知識應知應會手冊特克斯縣民族宗教知識應知應會手冊1、新疆正式隸屬于中國版圖的時間和標志是什么答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置西域都護府,行使對西域的管轄,新疆正式隸屬于漢朝版圖。2、馬克思主義“五觀”是什么答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3、我國有多少個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是多少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幾答根據(jù)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國有55個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是1138億;占全國總人口的849。4、民族的定義是什么答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fā)展階段形成的穩(wěn)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有共同的特征。5、我國民族分布的總特點是什么答大雜居小聚居。6、什么是民族風俗習慣答民族風俗習慣指的是一個民族的人們在生產、居住、飲食、衣著、婚姻、喪葬節(jié)日、慶典禮儀等物質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習尚和禁忌。風俗習慣是在各民族長期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形成的,也是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化不斷變化的。7、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平等、團結、互助、和諧。8、什么是民族問題答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fā)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系。9、民族團結的含義是什么答民族團結是指不同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lián)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聯(lián)合的關系。它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內容之一,也是我們黨和國家所追求的目標。10、為什么說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答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邊疆地區(qū)。各民族和諧相處,共同生活,共同發(fā)展,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是關系到鞏固國家統(tǒng)一、促進新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發(fā)展的頭等大事,因此,民族團結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線。11、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的問題,應注意把握什么答第一,及早發(fā)現(xiàn);第二,區(qū)分矛盾;第三,注意方法;第四,依法處理;第五,健全機制。12、什么是民族區(qū)域自治答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總體要求下,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利,使少數(shù)民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政策和國家政治制度。13、民族區(qū)域自治應遵循哪些三個基本原則答一是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原則;二是堅持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自治原則;三是堅持自治民族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發(fā)展原則。14、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核心內容是什么答(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2)建立自治機關;(3)行使自治權。15、現(xiàn)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和主要任務是什么答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是現(xiàn)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加快少數(shù)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是現(xiàn)階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16、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促進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發(fā)展,主要制定了哪些政策_吾魯孜”一詞,來自波斯語,意為“春雨日”。即波斯古太陽歷每年三月二十一日,相傳這一天白天和黑夜一樣長,正值我國農歷的“春分”。每到這一天,人們要舉行祭祀儀式,向祖先和神靈貢獻祭品,并舉行慶賀活動。由于歷史原因,人們過節(jié)的時間有長有短,不盡相同。傳統(tǒng)的過法為兩個星期,即15天,近似春節(jié),但也有過9天、3天和1天的。按照傳統(tǒng)習慣,在納吾魯孜節(jié)這天,要穿上節(jié)日盛裝,相互拜節(jié)。各家各戶都要做“納吾魯孜”飯,做這種飯時,不宰殺牲畜,而是用往年剩余的糧食和食品并要求的做的豐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在節(jié)日期間,舉行各種傳統(tǒng)的文娛活動,如野游、賽馬、叼羊、拔河、摔跤等。同時,還舉行唱歌、賽歌、猜謎語、蕩秋千活動。24、民族團結“五個互相”是什么答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互相諒解,始終做到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25、“四個人人”是什么答人人都樹立民族團結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講民族團結的話,人人都做民族團結的事。26、什么是宗教宗教工作的本質是什么答是與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適應的一種社會歷史文化現(xiàn)象。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27、新疆宗教演變大致經歷了哪四個階段答第一階段是原始宗教,如薩滿教,歷時數(shù)千年至數(shù)萬年;第二階段是以佛教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原始宗教、襖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并存格局,大約持續(xù)了1000年。第三階段是佛教與伊斯蘭教并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襖教、道教、摩尼教、景教、薩滿教、天主教)并存格局,大約維持了6個多世紀;第四階段是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并存格局,從16世紀形成以后一起延續(xù)到現(xiàn)在。28、宗教的社會特征是什么答即宗教的群眾性、民族性、長期性、國際性和復雜性。29、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是什么答自然根源、認識根源、心里根源、社會根源。30、伊犁及我縣分別有哪些宗教伊犁宗教有哪些特點答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我縣主要有伊斯蘭教、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基督教。其特點可概括為“多”(民族多、宗教多、信教群眾多、活動場所多、教派門宦多)、“少”(少數(shù)民族信教突出)、“長”(伊犁宗教歷史長)、“大”(地域面積大)、“邊”(邊境線長)、“貧”(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六個字。31、新世紀、新階段黨的宗教工作指導方針的基本內容是什么答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32、如何正確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答所謂宗教信仰自由,即每個公民既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xiàn)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xiàn)在不信教的自由。33、為什么要對宗教事務進行依法管理答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指政府根據(jù)憲法和有關法律及規(guī)范性文件,對宗教方面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和行為,以及社會公共活動中涉及宗教宗教界權益的關系和行為的行政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要管理那些違背憲法、法律和政策,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制止非法、抵御滲透、打擊非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要管理社會公共活動中損害宗教界權益的行為,也就是管理違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侵犯宗教教職人員履行正常教務的權利和侵犯宗教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為。政府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就是為了保證憲法、法律和政策在宗教方面的實施,使宗教活動正常有序進行。34、做好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關鍵是什么答全面理解和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落實宗教事務條例。35、在宗教工作中必須堅持“四個維護”的內容是什么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shù): 6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單選題)清真飲食服務企業(yè)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yè)兼并者被兼并時,不得隨意改變其服務方向,確實需要改變服務方向的,必須征得當?shù)爻鞘腥嗣裾ǎ┩?。OA宗教事務工作部門OB衛(wèi)生行政管理部門OC民族事務工作部門O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正確答案C用戶選擇2、(單選題)以()場所為主要游覽內容的風景名勝區(qū),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協(xié)調、處理宗教活動場所與園林、文物、旅游等方面的利益關系,維護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OA宗教活動OB公共活動OC兒童活動OD非宗教活動正確答案A用戶選擇3、(單選題)信仰()的中國公民前往國外朝覲,由()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組織。OA基督教OB伊斯蘭教OC天主教OD佛教正確答案B用戶選擇4、(單選題)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少數(shù)民族流動人員的教育和管理,保護其()。OA受教育權OA行政復議、民事訴訟OB行政復議、刑事訴訟OC民事訴訟、行政訴訟OD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正確答案D用戶選擇9、(單選題)少數(shù)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jù)實際需要和條件,建立民族醫(yī)院、民族醫(yī)藥學研究機構,發(fā)展()。OA少數(shù)民族鬼神占卜學OB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教育事業(yè)OC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醫(yī)藥科學OD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生存學正確答案C用戶選擇10、(單選題)城市人民政府對及生產經營少數(shù)民族用品企業(yè)的貸款,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需要和條件,予以()。OA貼息OB免稅OC減免OD放寬正確答案A用戶選擇11、(單選題)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重視少數(shù)民族干部的()。OA選聘OB提拔OC培養(yǎng)和選拔OD培訓正確答案C用戶選擇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3
大?。?0.5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民族宗教政策法規(guī)知識競賽試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guī)知識競賽試題一、單項選擇1、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所稱清真食品,是指。A、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飲食習慣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屠宰、加工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B、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飲食習慣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屠宰、加工、制作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C、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飲食習慣少數(shù)民族的風俗屠宰、加工、制作、銷售的肉制品和其它食品2、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單位和個人,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清真食品準營證和清真標識牌。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族事務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后日內給予批復。A、七日B、十日C、十五日3、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條例規(guī)定生產經營清真食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生產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A、清真標識牌B、清真準營證C、清真食品稅務登記證4、經營制售假冒偽劣清真食品的處以罰款。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B、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C、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5、民族是產生的。A、人類社會一開始B國家出現(xiàn)后C原始社會崩潰,私有財產和階級產生后6、最早提出民族區(qū)域自治理念。A、馬克思B、毛澤東C、列寧7、社會主義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場是。A、民族解放B、民族繁榮C、民族自強8、“加快少數(shù)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這一句話是提出來的。A、江澤民B、鄧小平C、毛澤東9、一再強調“民族、宗教無小事?!?。A、毛澤東B、鄧小平C、江澤民10、自治州、自治縣的建制須經批準。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B、國務院C、省級人民代表大會1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人民代表按照的要求配置。A、實行區(qū)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應占大多數(shù)B、除實行區(qū)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行政區(qū)域內的民族也應有適當代表名額。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要有一名代表C、民族代表名額嚴格按人口比例分配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實行區(qū)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應擔任職務。A、主任B、副主任C、主任或者副主任13、民族區(qū)域自治法是制定的。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國務院14、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規(guī)定,發(fā)達地區(qū)的企業(yè)到民族自治地方投資,應采取原則。A、無私援助B、互惠互利C、無償投資15、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對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行使變通權的審批期限是。A、30日B、60日C、90日16、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對民族自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所作的修改是。A、新增了優(yōu)先合理安排資源開發(fā)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的條款B、規(guī)定民族自治地方基∩枋┙ㄉ杳磕甑菰10%C、規(guī)定民族自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免除配套資金17、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對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資金規(guī)定是。A、根據(jù)不同情況給予減少或者免除配套資金的照顧B、配套資金給予減免20%的照顧C、免除配套資金3A、在18歲以前由父母或養(yǎng)父母商定,滿18歲者由本人決定,年滿20周歲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B、由本人決定C、在18歲以前由母親和繼父、或父親和繼母商定;雙方原來的子女已滿18周歲的,不更改原來的民族成分30、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規(guī)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shù)孛褡宓模贫ㄗ灾螚l例和單行條例。A、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狀況B、社會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情況C、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31、為加快少數(shù)民族人才培養(yǎng),我省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中,對少數(shù)民族考生予以特殊照顧,具體政策是。A、對散居少數(shù)民族考生照顧5分,對自治縣考生照顧10分B、對散居少數(shù)民族和自治縣考生照顧5分C、對散居少數(shù)民族和自治縣少數(shù)民族考生照顧10分32、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guī)定在條件下,要求生育的夫妻,可以有計劃地照顧再生一個子女。A、夫妻雙方有一方為少數(shù)民族人口,且只有一個子女的B、夫妻雙方有一方為1000萬以下的少數(shù)民族,只有一個子女的C、夫妻雙方均為全國1000萬以下少數(shù)民族,只有一個子女的33、河北省殯葬管理辦法規(guī)定火葬區(qū)內實行土葬的少數(shù)民族公民死亡后應在當?shù)氐牡攸c埋葬。A、民政部門指定B、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部門指定C、民政部門和民族宗教事務管理部門共同指定34、2003年9月在我國舉行了全國第七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A、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B、重慶市C、甘肅省蘭州市35、孔雀舞是的民間舞蹈。A、彝族B、傣族C、白族36、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是族的民族英雄。A、回B、漢C、高山37、曾與劉伯承將軍“歃血為盟”的彝族領袖是。A、果基小約丹B、奢香C孟獲38、蒙古族作家尹湛納希十九世紀中后期寫成的歷史小說青史演義,主要歌頌了民族英雄金戈鐵馬勇創(chuàng)偉業(yè)的事跡A、努爾哈赤B、成吉思汗C、忽必烈39、我國的五大宗教是指。A、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B、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東正教C、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4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在憲法中明確規(guī)定的。A、第三十四條B、第三十五條C、第三十六條41、憲法規(guī)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A、干涉B、支配C、侵犯42、依法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是指政府對有關宗教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貫徹實施進行和監(jiān)督。A、直接管理B、行政管理C、依法管理43、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目的在于保護正常的活動和宗教界的。A、正當權利B、基本權利C、合法權益44、全面正確地貫怪蔥兇誚絳叛鱟雜燒咭埠?,依法紤n慷宰誚淌攣竦墓芾也好,目的都是要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A、相協(xié)調B、相和諧C、相適應45、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界定為年。A、1998年B、1996年C、2000年46、佛教在中國內地分為佛教和佛教。A、南傳北傳B、漢傳藏傳C、漢族藏族47、道教的發(fā)源地在。A、中國B、印度C、日本48、道教主要的教派是和兩大教派。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9
大?。?0.0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教育哲學總復習題4道名詞解釋5分4道解析題5分4道簡答題5分2道論述題5分一、名詞解釋1、理性的教學所謂理性的教學是相對于非理性的教學而言的。是指教學的內容、目的、過程及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師和學生雙方來說,都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和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辯護,而不是建立在一些外在的個人或社會權威基礎上的。2、“文化人”20世紀中后期,“文化人”逐漸成為支配人類自我意識的一種基本假設。“文化人”的基本輪廓是人是文化的產物;人性就是文化性;因為文化是多樣的,所以人性也是多樣的,文化是不斷變化的,因而人性也是不斷變化的;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屬的文化打交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事實上是一種文化間的關系。3、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這樣一種政治教育,它向人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傳播民主理想,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民主意識和態(tài)度,幫助他們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識結構,引導他們在民主實踐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樹立某種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終促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民主公民。4、教學的“雙邊性”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雙方的互動。就形式方面而言,教師要對師生之間的互動情況負有主要的責任;就目的方面而言,師生互動的獨特價值在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態(tài)度上、認知方式上和行為習慣上的障礙,激發(fā)、激勵、維持和更新他們的學習行為,從而更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的意向。從這個方面來說,師生之間的一般交往盡管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但是卻沒有資格稱為“教學”。5、教學自由教學自由不僅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權利,而且還指教師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追求的一種自主思想或行為狀態(tài),同時也是他們自覺應用教學規(guī)律開展教學活動的狀態(tài)或結果。6、分析教育哲學(教育哲學的主要特征)在教育哲學研究中運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對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一些“概念”、“命題”、“口號”和“假設”進行分析,澄清它們的各種用法,從而使教育實踐免于思想混亂的毒害。英國教育哲學研究在20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屬于分析教育哲學的范疇。7、有機教育要點是指把教育看作一個自然、有機的過程。約翰遜認為教育應該順乎兒童天性的發(fā)展,使“童年像童年的樣子”,教育的內容不僅要使兒童有興趣,而且還要按照兒童感興趣的方式來展開8、國家教育權國家教育權,是指一定社會中統(tǒng)治階級通過國家教育機構對教育的控制權。它在內容上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教育方針的確定權、教育行政管理權和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權。9、程序教學所謂程序教學,就是將教材內容按照邏輯循序系統(tǒng)地加以皮安排,使之3問題的糾結,彼此之間可能存在各種的關系,唯一不存在的就是彼此之間的等級關系。5、知識是“價值中立”和“文化無涉”的,知識無國界。這一說法不準確。知識的性質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模式的制約,與一定文化體系中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語言符號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此,知識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價值性,而非價值中立、文化無涉,在一定意義上講,知識也非無國界。6、師生關系有必要從“功能性”關系深入到“存在性”關系。正確。所謂存在關系是指,師生之間的關系首要的不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而是“作為教師的人”與“作為學生的人”之間的關系。在存在性關系中,師生之間的共性就凸現(xiàn)了出來,面臨著共同的存在問題。在這個關系層次上,師生之間需要的是真誠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積極的對話。7、現(xiàn)代的師生關系基本上是一種“功能性的關系”。這一說法基本符合實際。也就是說,這種師生關系是為了滿足某種外在的個體或社會的功能性目的而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教師和學生不是以完整的人的存在方式出現(xiàn)的,而是以各自所扮演的“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面貌出現(xiàn)的,教師和學生真實的自我深深地埋藏在這種角色互動的表面之下,彼此之間缺乏一種本源性的真誠和信任,也根本不把對方作為存在意義上的“人”來看待。這種師生關系導致整個教育生活過于注重“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而忽略“人”或“人性”的尊重和教化。8一般哲學可以代替教育哲學答案要點不正確。一般哲學不能替代教育哲學。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1)“一般哲學”對于教育問題的研究不能取代教育哲學的研究首先,歷史上許多哲學家都有大量的教育論述,但由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哲學立場,因此,他們的教育見解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結果往往使人不知所措。這種狀況下,教育哲學不僅可以更好的利用哲學資源從事教育研究,而且還可以彌補一般哲學進行教育研究的不足,整合不同哲學觀點對于教育活動的意義,使實際教育生活中的哲學問題能夠得到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使教育活動建立在更加完整的哲學基礎之上。其次,一般哲學研究對于分析和解決教育問題的不充分還在于受到近代以來形成的學科制度的影響。在這種學科制度框架內,指望一般哲學研究充分的關注教育問題,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xiàn)實的。教育哲學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領域,才能彌補對教育問題進行一般哲學思考的不足。(2)哲學的研究也不能夠通過影響其他教育學科研究而間接的取代教育哲學首先,在教育問題的研究中,“應用哲學的知識”和“從哲學視角出發(fā)”是非常不同的。這種不同不僅在于彼此應用哲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自覺性程度,而且更在于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其次,盡管每一門教育學科都宣稱自己以哲學或某種哲學為理論基礎,但是他們更多的是一種非批判性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些理論基礎的,很少考察這個基礎的牢固性,很少真正的在研究過程中闡明理論基礎與具體問題之間的關系。9、教育哲學的方法是反思答案要點正確。幾乎所有的教育哲學流派都認為教育哲學是應用哲學的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學問,而哲學的方法又是反思的方法,因此,應用哲學的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教育哲學的方法也應該是反思的方法。教育哲學的反思是教育思想對構成自身的前提的反思或前提批判,是把教育理論思維的前提本身作為追問、質疑對象的反思,是揭示教育思維和存在之間的矛盾、對各種關于教育“存在”的教育“思想”進行的反省和批判。10、教育哲學是用哲學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和研究教育中的根本理論問題,是教育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1
大?。?0.0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單選題】“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維得失”是(A)評價張世安的話。A、班固B、王國維C、王安石D、司馬遷2【單選題】哲學中的“哲”指的是(D)。A、智慧B、學問C、哲理D、明智3【單選題】哲學主要論述的是(D)。A、歷史事實B、物體法則C、人文情懷D、思維智慧4【判斷題】哲學在宋朝被稱為義理之學。(√)5【判斷題】哲學稱為一個學科的名稱始于元朝。()1【單選題】黃帝內經強調外無勞形之事,內無(A)之患。A、王安石B、程頤C、朱熹D、程顥2【單選題】認為“道”是生成世間萬物母體的是(C)。A、孔子B、孟子C、老子D、韓非子3【判斷題】“朝聞道,夕死可矣”體現(xiàn)了生命對于時間的追求。()4【判斷題】“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與道家的“道”是不同的。(√)5【判斷題】藝術是主觀情意與客觀物象構造而成的客觀世界。()1【單選題】觀念形態(tài)的文化不包括(D)。A、藝術B、哲學C、文學D、規(guī)則2【單選題】關于漢語語境下對理性的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人際社會生活的“理性”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64
大小: 0.0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西方哲學智慧期末考試一、單選題(題數(shù)50,共500分)1洛克認為知識是關于()之間關系的一種把握10分A、事物B、思想C、觀念D、經驗我的答案C2“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誰說的10分A、老子B、孟子智慧樹B、財富樹C、生命樹D、權力樹我的答案A5伊凡伊里奇之死是誰的作品10分A、陀思妥耶夫斯基B、泰勒斯C、列夫托爾斯泰D、尼采我的答案C6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38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說明說明每道小題選項旁的標識是標準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哲學上的兩大基本派別是指()。A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2主、客觀唯心主義的共同之點是()。A都承認世界是主觀精神的產物B都承認世界是客觀精神的產物C都否認世界的物質性D都否認世界是運動的3唯心主義產生的認識論根源是()。A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相分裂B主觀同客觀、認識同實踐相分裂C世界觀和方法論相分裂D自然觀和歷史觀相分裂4肯定思維和存在有同一性,這種觀點是()。A辯證法B形而上學C唯心主義D可知論5下列觀點中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有()。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陸九淵語)B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語)C理在事先(朱熹語)D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語)6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D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12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A內容和形式的關系B絕對和相對的關系C抽象和具體的關系D一般和個別的關系13空間是指()。A物質運動過程的持續(xù)性B事物之間的距離C物體的體積D運動著的物質的廣延性14各種運動形式的區(qū)別,主要取決于()。A它們不同的復雜程度B它們不同的穩(wěn)定性和相互關系C它們不同的物質基礎和特殊矛盾D人們進行科學研究的不同需要15“天不變,道亦不變”是()。A唯物論觀點B唯心論觀點C辯證法觀點D形而上學觀點16只承認絕對運動否認相對靜止的觀點是()。A主觀唯心主義B相對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D唯物主義17唯心主義運動觀的根本錯誤就在于()。A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B割裂了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C否認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5
大?。?0.05(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