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yún)R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營營銷 >
    經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控風控 地產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科醫(yī)學 婦產科 神經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思想作為一種先進的抗震設計思想,與傳統(tǒng)的抗震設計思想相比具有多級性、全面性、靈活性的特點,在經濟和物質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更能被多數(shù)業(yè)主和結構設計者所接受?;谖灰频慕Y構抗震設計是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重要方法之一,因其性能水平的確定比較直觀,方法較易操作等優(yōu)點,必將代表本世紀抗震設計方法的發(fā)展趨勢。但在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其中性能水平及其量化指標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本文對此展開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通過分析、總結國內外對結構性能水平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結合我國國情,針對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提出了四級抗震性能水平和四級抗震設防目標。通過分析結構變形與損傷的關系,得出了選取層間位移角作為結構抗震性能水平量化指標的合理性。本文結合RC框架結構體系基于性能抗震設計所具備的研究成果和規(guī)范背景,在對SRC框架結構和SRC柱試驗資料統(tǒng)計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SRC框架結構四個性能水平極限狀態(tài)的層間位移角限值。對直接基于位移設計方法進行改進,并利用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設計方法,通過對一個九層型鋼混凝土框架結構分別在不同地震作用水平下具有不同的性能水平進行了設計校核,結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層間位移角作為結構性能水平的量化指標,可以有效地控制結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便于結構設計者對框架結構進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1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火力發(fā)電廠主廠房除氧煤倉間框架具有豎向荷載大、跨度大等特點,造成框架梁截面尺寸過大,出現(xiàn)了強梁弱柱的現(xiàn)象。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已建和在建的為數(shù)眾多的火力發(fā)電廠中,卻鮮有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型式的。在火電廠主廠房框架中采用高效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可以顯著減小構件截面尺寸,節(jié)省材料,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從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震設計方法角度進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論價值和較強的工程應用價值。本文對大跨度預應力除氧煤倉間框架結構進行了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和非線性有限元動力分析,試驗研究了該結構在不同烈度水準下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內容及成果如下1、地震模擬振動臺模型設計。根據(jù)原型結構特點及試驗室現(xiàn)有條件設計了18縮尺模型,考慮到按相似理論設計的滿配重模型整體重量較大,超過了振動臺的最大承載力,本次試驗采用微?;炷练菨M配重模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預應力筋設計。2、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本文選定了三種適用于不同場地類別的地震波進行逐級加載,測試了模型結構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的加速度反應,通過對加速度時程進行數(shù)值積分得到模型在三種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反應,并考察了重點部位的動應變反應以及整個結構裂縫出現(xiàn)和發(fā)展的情況。并且,在每級地震波加載前后,均對結構進行了白噪聲輸入,通過模態(tài)分析,研究了模型結構的動力特性及受震前后的變化情況。試驗結果表明,該結構滿足抗震設防要求;該結構存在薄弱部位,主要薄弱部位在一層;該結構為強梁弱柱結構,一層框架柱頂端首先開裂,接著是一層框架柱腳開裂。3、非線性有限元動力時程分析。模型制作前進行了仿真分析,模擬預應力加載,確定了預應力筋張拉順序,張拉控制力大小,以及地震波作用下加速度和動應變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量程范圍等。試驗后同樣進行了仿真分析并與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依照相同方法建立了原型結構單元計算模型,并進行了計算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仿真分析與試驗實測結果吻合良好,從而驗證了建立的計算模型及動力分析方法的正確性。原型結構單元計算分析結果與模型試驗反推結果吻合較好,驗證了本文依據(jù)相似理論所設計的試驗模型是合理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94
      12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鋼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指在鋼框架結構基礎上在部分框架梁柱間內填鋼板的結構體系。這種結構彈性初始剛度高、位移延性系數(shù)大、滯回性能穩(wěn)定,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具有自重輕、施工速度快等優(yōu)點。我國是地震多發(fā)地區(qū),對這種抗震能力優(yōu)越的結構體系進行研究與應用,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在綜合國內外工程實踐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鋼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體系整體抗震性能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如下⑴建立了鋼板剪力墻構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進行了簡化;進行了單層鋼板剪力墻的擬靜力試驗模擬分析,驗證了有限元模型的適用性。⑵對鋼框架鋼板剪力墻整體結構模型進行了彈塑性地震反應分析研究,得出了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變形、位移、剪力分擔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對結構的初步設計提出了建議。⑶應用能量分析方法對鋼框架鋼板剪力墻結構進行能量反應研究,得出了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的能量輸入、分配以及耗散特性。⑷對結構進行了參數(shù)分析研究,得出了內填鋼板高厚比、周邊柱彈性剛度、周邊梁抗彎剛度對結構彈塑性地震反應的影響。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0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組合鋼板剪力墻以下簡稱“組合墻”是在鋼板剪力墻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它一方面保留了鋼板剪力墻的優(yōu)點,比如較高的抗側剛度和極限承載力,以及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另一方面,還克服了鋼板剪力墻容易發(fā)生屈曲等缺點。因此,組合鋼板剪力墻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抗側力構件。將其應用到鋼框架結構中,形成鋼框架組合墻結構。從宏觀上判斷,這種結構不但平面布置靈活,還具有較大的抗側剛度和延性,所以非常適用于強震區(qū)的高層及超高層結構。但目前對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和設計方法研究較少,從而使鋼框架組合墻結構不能得到廣泛地應用。本文為研究鋼框架組合墻結構的抗震性能,首先推導出了組合墻抗側剛度的理論計算公式,并用既有試驗數(shù)據(jù)做了驗證。之后,根據(jù)已有試驗得到的組合墻的破壞形態(tài),提出了組合墻的簡化分析模型雙向多斜桿模型,并用理論推導和試驗調整兩種方法確定了計算模型中各參數(shù)的取值。在計算模型得到驗證的基礎上,利用該雙向多斜桿模型,對鋼框架組合墻結構進行了靜力和動力分析,得到了影響結構性能的重要參數(shù)及其合理取值。之后,本文設計并完成了一個四層單跨鋼框架組合墻結構的地震模擬振動臺試驗。通過振動臺試驗研究,觀察了模型的受力破壞現(xiàn)象,分析了模型的自振特性、位移、加速度和應變反應。對比振動臺試驗結果與利用雙向多斜桿模型進行彈塑性時程分析得到的結果,發(fā)現(xiàn)兩者吻合較好,證明了本文提出的簡化分析模型的正確性。研究發(fā)現(xiàn),雙向多斜桿模型不但能合理地模擬傳統(tǒng)組合墻,還能較為準確地模擬開孔組合墻的性能。最后,為了便于鋼框架組合墻結構的工程設計和應用,本文研究了鋼框架組合墻結構的能力設計方法,給出了結構設計的具體流程,并確定了各結構構件的計算和構造方法。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16
      13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屋頂設置鋼塔的多高層建筑結構,由于在屋頂處的剛度和質量發(fā)生了突變,發(fā)生地震時,鋼塔受到經過主體結構強化、放大的振動激勵,會產生顯著的“鞭梢效應”。地震震害表明,在“鞭梢效應”的影響下,即使主體結構無震害或震害較輕,鋼塔也會發(fā)生嚴重的破壞甚至倒塌。目前國內對于這種結構體系的抗震性能研究得較少,也尚無專門的設計規(guī)范或規(guī)程可供參考。因此,系統(tǒng)地研究屋頂帶鋼塔的結構體系,并給出屋頂鋼塔地震作用的簡化計算方法,是實際工程設計的迫切要求。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建立屋頂帶鋼塔的混凝土框架結構的三維空間有限元模型,用LANCZOS法分析該結構體系以及鋼塔和框架結構單獨工作時的模態(tài)特性。從整體動力特性可以看出,當混凝土框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產生振動時,屋頂鋼塔在框架結構屋頂層振動的激勵下,產生二次型振動,發(fā)生顯著的“鞭梢效應”。對于這種屋頂設置鋼塔由兩種材料組成,具有不同阻尼耗能特性的結構,采用材料阻尼來處理此類結構的阻尼問題,這種方法比用等效粘滯阻尼比來表征鋼塔和主體結構不同阻尼耗能特性更為精確。采用材料阻尼和整體阻尼比對屋頂帶鋼塔的框架結構體系進行時程分析,結果表明,非比例阻尼對于鋼塔底部剪力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而對于框架結構則沒有明顯影響。討論了鋼塔位于屋頂不同位置對鋼塔地震反應的影響,也討論了主體結構的高度對鋼塔和主體結構地震反應的影響??偟膩碚f,就框架結構而言,屋頂鋼塔相當于一個TMD系統(tǒng),在進行結構方案設計時,可不考慮屋頂鋼塔的作用;而對鋼塔而言,由于框架結構X方向的剛度比Z方向大,因而鋼塔在X方向地震作用下的鞭梢效應更為明顯,在對該種結構進行整體抗震驗算時,應對屋頂鋼塔進行X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驗算。以彈性時程分析為基礎,調整屋頂鋼塔的剛度,利用“比周期”這一綜合參數(shù)討論屋頂鋼塔的增大系數(shù),提出屋頂鋼塔地震作用的簡化計算方法。通過實例計算,驗證了所提簡化方法的正確性和適用性。最后提出了有關這種結構的抗震設計的若干建議。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2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72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對結構進行損傷識別和健康監(jiān)測能夠有效防止災難性失效的發(fā)生,而且盡早發(fā)現(xiàn)結構損傷能夠大幅降低結構維護費用。本文圍繞一階振型斜率,驗證當某層的第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大于0時,該層可能為損傷單元,可以用于判定和標定損傷;在結構上設定了損傷,并用該損傷指數(shù)對該損傷進行識別;改變模型的自身剛度及層高等條件,觀察損傷指數(shù)隨之改變的規(guī)律,并分析產生這些改變的原因,提出輔助的識別方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研究成果1)了解各種基于模態(tài)參數(shù)的損傷識別方法,在此基礎上對基于一階振型斜率變化值的損傷參數(shù)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對其損傷定位理論進行理論分析,為隨后的數(shù)值分析中的損傷定位和損傷大小識別作了準備。2)利用ETABS軟件建立9層框架結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過改變損傷部位的剛度來模擬損傷,進行結構完好狀態(tài)和損傷狀態(tài)模態(tài)分析來驗證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這個損傷識別參數(shù)的有效性。發(fā)現(xiàn)在單損傷工況中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能夠較準確的識別損傷位置,而在多損傷工況中識別參數(shù)的準確性不足,需要運用分步識別修復方法來輔助進行損傷定位。3)改變模型自身的橫梁線剛度及層高等條件,損傷指數(shù)隨之發(fā)生改變,在層高及橫梁剛度不盡相同的結構中,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在單損傷及多損傷工況中準確性均不足,單損傷工況中可以結合損傷前后同一個節(jié)點的一階振型位移改變值與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共同進行識別;而在多損傷工況中可以采用損傷定位置信準則DLAC和多位置損傷定位置信準則(MDLAC)來排除一階振型斜率改變值對于損傷的誤判,并結合分步識別法較準確的識別多損傷的位置。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6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鋼管混凝土CFST是鋼管和混凝土兩種物質組成的組合材料。由于它的特殊性,工程中鋼管混凝土大多運用于受壓構件柱。鋼管混凝土柱是混凝土和鋼材兩種材料的理想組合,經濟效益也非常突出。對于鋼管混凝土柱構件的理論研究及計算運用也已成熟。本文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運用“鋼管混凝土統(tǒng)一理論”,對鋼管混凝土柱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高層及超高層建筑結構中的抗震性能作了進一步的探討。本文的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將鋼筋混凝土柱用不同的等效方法等效成鋼管混凝土柱,對等效后的鋼筋混凝土柱在框架核心筒結構體系中在相同地震作用下表現(xiàn)出來的性能做評價分析。針對鋼管混凝土柱在框架核心筒結構中的具體運用,分析此種結構滿足何種條件,鋼管混凝土才能發(fā)揮它的延性好和抗震性能優(yōu)越的特性。2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ETABS,依據(jù)有限元理論,把由鋼管混凝土柱構成的框架核心筒結構與鋼筋混凝土柱構成的框架核心筒結構建立兩種計算模型,進行抗震性能的對比。首先,對兩種結構模型進行模態(tài)分析,比較結構自振特性的變化;然后,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方法對結構進行彈性分析,以及采用時程分析方法對結構進行彈塑性計算分析。結果證明了鋼管混凝土在高層,甚至是超高層結構中其承載能力、變形特性、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方面的優(yōu)點。3采用非線性靜力彈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對兩種結構模型進行了單方向加載的結構受力分析和循環(huán)加載地震作用下的損傷性能分析。再一次證明了鋼管混凝土柱在整體結構中有較好的抗震性能。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82
      1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大多數(shù)工程結構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環(huán)境載荷等因素的影響在長期的疲勞載荷和腐蝕作用下尤其當結構遭受較大的外來力如地震和火災作用后可能會發(fā)生各種損傷從而使結構無法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或使安全性降低。在工程結構的使用過程中診斷結構構件是否出現(xiàn)損傷并進行損傷位置和程度的判定預測下一個目標使用年限內結構的可靠度進而制定最優(yōu)的加固方案和維修策略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主要針對多層空間框架結構模型闡述了基于神經網絡法的損傷診斷過程。首先介紹了損傷識別技術在國內外的發(fā)展對目前所采用的各種損傷識別方法的分類作了簡單介紹。其次給出了使用神經網絡法對結構進行損傷診斷的力學依據(jù)介紹了神經網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數(shù)值計算方法。再次以八層空間框架結構為研究對象采用改變單元彈性模量的方法模擬結構損傷通過有限元模態(tài)分析獲取結構在完好和不同損傷程度下的各階固有頻率與節(jié)點振型位移利用二者的差值作為損傷標識量用基于BP神經網絡的方法識別結構損傷。為解決框架結構有較多層以及空間對稱性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輸出方式和分步訓練方法通過兩步訓練得到兩個神經網絡系統(tǒng)結合兩個神經網絡系統(tǒng)的結果可準確的判斷損傷的具體位置和程度。最后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測試來證明使用神經網絡法進行結構損傷檢測的適用性及準確性。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0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30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近二十年來,基于動力信息的結構損傷診斷研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學者在這一領域開展大量的研究。由于土木工程結構的復雜性,人們對結構的建模忽略了很多關鍵因素,例如沒有考慮土與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的影響。人們多利用低階模態(tài)進行損傷診斷研究,對損傷敏感的高階模態(tài)研究和利用較少。用于結構損傷診斷的動力信息還受到環(huán)境因素和測量噪聲的影響,存在著不確定性。本文以彈性地基板和彈性地基上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對象展開參數(shù)識別和損傷診斷研究工作,主要內容如下1對模態(tài)參數(shù)識別方法進行了研究,比較最小二乘復指數(shù)法LSCE與POLYMAX方法,發(fā)現(xiàn)POLYMAX方法識別高阻尼高階模態(tài)的能力較強。在實驗室條件下對彈性地基上自由板進行了脈沖錘擊法模態(tài)實驗,討論了WINKLER地基和雙參數(shù)地基板振動的特點,指出實際工程中地基板的振動僅存在“近似剛體模態(tài)”。利用VLASOV地基上厚薄板通用元建立地基板振動的通用方法,通過反分析識別得到地基的物理參數(shù)。2在實驗室條件下對地基上的一座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進行了模態(tài)實驗研究。隨著框架結構的澆筑過程,進行了隨著層數(shù)增加的逐層位移模態(tài)測試,得到了各種工況下結構的模態(tài)值。然后進行了應變模態(tài)測試,得到各階應變模態(tài)測試結果。分別考慮了重復實驗,模態(tài)參數(shù)分析方法,溫度變化,力大小不均等因素造成的模態(tài)參數(shù)不確定性。發(fā)現(xiàn)模態(tài)參數(shù)識別方法的影響不能忽略。隨溫度的升高,結構模態(tài)頻率降低。錘擊力增大導致結構頻率的降低。對于非穩(wěn)態(tài)信號的處理,利用HHT的識別得到的結果比FFT更好。3對本文框架結構進行了物理參數(shù)識別研究。上部結構采用彎剪縮聚型模型,下部基礎采用地基阻抗函數(shù)模型?;诓煌r識別得到的結構模態(tài)參數(shù)結果,利用靈敏度方法進行了各種工況下的結構和地基參數(shù)同步識別,得到了模態(tài)參數(shù)隨結構變化的規(guī)律。由于靈敏度方法易出現(xiàn)病態(tài)問題,采用遺傳算法結合模擬退火技術形成遺傳退火混合算法,提高了遺傳算法的全局尋優(yōu)能力。利用遺傳退火混合算法進行參數(shù)識別,識別結果優(yōu)于靈敏度方法的結果。4引入模態(tài)局部化的概念,通過算例討論了剛度完好連續(xù)梁由于支座位置變化和支座剛度變化導致的模態(tài)局部化的問題,在理論上是特征空間的擴張的問題。利用一座3層框架首層梁的模態(tài)實驗證實了框架梁也具有連續(xù)梁的類似特性,并分析了框架中千斤頂對于結構動力特性的影響。對本文框架結構柱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連續(xù)梁的模態(tài)局部化現(xiàn)象也存在于框架柱中,通過在首層柱單元上加質量塊的方法,從實測結果證實了“高靈敏度的高階模態(tài)”的存在。5建立了基于貝葉斯理論進行損傷診斷的基本框架,利用基于馬爾可夫鏈的蒙特卡羅模擬MCMC的方法計算貝葉斯統(tǒng)計問題,編制了MCMC計算程序。通過一個三層剪切型框架結構的計算模型,分別計算了單損傷與多損傷,不同準則的比較,不同噪聲水平下方法的比較,表明MCMC方法能有效地診斷結構的損傷。對本文框架結構局部加強柱部位進行了損傷前和損傷后的各5次試驗,利用兩步法得到的后驗期望估計準確診斷了損傷的位置。同時發(fā)現(xiàn)地基參數(shù)對于結構動力特性有著明顯的影響。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57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鋼混凝土組合梁具有獨特的優(yōu)越性,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由組合梁和鋼柱組成的框架本文稱之為組合框架。組合框架受力時組合梁剛度是變化的,剛度突變分界點的確定對于準確反映組合框架受力性能有重要的意義。而國內外的規(guī)范取剛度突變區(qū)長度為跨長的15%這一結論并無令人信服的解釋。因此,有必要就如何準確確定組合框架梁的剛度突變點的問題開展相關的研究。本文對組合框架梁的負彎矩區(qū)距離作了如下的研究和分析對組合框架梁負彎矩區(qū)距離進行理論分析?;诓牧狭W的基本原理,討論了正負彎矩區(qū)剛度比Μ與截面特性關系,進而推導了負彎矩區(qū)距離比X關于Μ的計算公式。為簡化計算,將二者的關系擬合成比較簡單的公式,以便于后續(xù)工作的分析。利用VISUALFTRAN語言編制了組合梁剛度突變點分析程序。該程序通過反復的迭代計算,不斷調整梁剛度的分界點,較準確地分析荷載作用下組合框架梁剛度突變點的位置。并利用VISUALBASIC語言編制了程序的界面。運用已編制的程序來計算框架在均布荷載、跨中集中荷載作用下,組合梁的負彎矩區(qū)距離比X值。在這兩種荷載情況下分別分析比較了電算值和公式值之間的差距,驗證了電算值的合理性;在不同荷載作用下,分析了正負彎矩區(qū)剛度比Μ、梁柱線剛度比I對負彎矩區(qū)距離比X的影響,細致分析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利用數(shù)學分析軟件對計算結果進行大量的數(shù)據(jù)分析,給出X的統(tǒng)計值約為019。將X0不考慮負彎矩區(qū)長度、015規(guī)范取值、019本文取值分別帶入有限元軟件SAP2000里進行框架內力分析,并進行結果分析對比。其中有限元軟件計算模型有四種,分別是一層一跨,一層兩跨,兩層一跨,兩層兩跨,荷載為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兩種。根據(jù)大量的分析結果,分別作不同X取值、不同荷載形式、不用層數(shù)和跨數(shù)之間的結果對比,總結出5條結論①負彎矩區(qū)長度的增加對降低柱頂、柱底處彎矩和剪力,降低邊柱和中柱的柱頂水平位移,增加剛度突變點的豎向位移有一定影響;②荷載均勻分布對降低柱頂、柱底處彎矩和剪力以及降低邊柱和中柱的柱頂水平位移有一定影響;③同樣荷載、同樣負彎矩區(qū)距離,層數(shù)越少,柱頂?shù)膹澗?、剪力、水平位移越??;④跨?shù)的增加,可使組合框架的柱項、柱底的彎矩和剪力減小,初定反彎點處的彎矩和剪力以及梁跨中彎矩略大,左右柱項水平位移略大。⑤跨數(shù)的增多,可以降低負彎矩區(qū)距離比的取值,樓層愈低,負彎矩區(qū)距離比的取值可以相對愈大。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較準確的確定組合框架梁剛度突變點的位置,從而有利于組合框架的內力分析,這對組合框架梁的設計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05
      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平面鋼框架結構在高溫下的彈塑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主要基于標準室內升溫曲線進行,同時也都假定截面溫度或均勻分布,或呈線性分布,從材料層次上講,多數(shù)研究都局限在線彈性材料本構模型的范圍,并忽略了溫度場非均勻分布和快速升溫時殘余應力的影響。這些假定在一定程度上與真實結構受火后的邊界條件與真實反應存在一定差距。為了突破上述的局限,本文分別對單跨、雙跨、以及多跨平面鋼框架結構在非均勻升溫下的非線性彈塑性反應進行有限元分析。首先,本文介紹鋼結構耐火試驗及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標準升溫曲線,總結高溫下鋼結構抗火計算的彈塑性分析方法和郎金方法,以此為基礎在有限元軟件ANSYS界面下對高溫下鋼梁抗火試驗的溫度場進行數(shù)值模擬,通過試驗時爐溫的升溫曲線,使用MATLAB語言編程,擬合出相應的升溫公式,然后在有限元計算中利用該升溫曲線,結合鋼梁截面已知的測點溫度分布,不斷調整熱輻射參數(shù)反復計算,直到鋼梁測點溫度與試驗值相吻合,最終實現(xiàn)對鋼梁截面溫度場的數(shù)值分析,因而更準確的研究各種升溫條件下構件真實的升溫路徑,以及截面真實的溫度分布。其次,在已知構件截面溫度分布的情況下,采用ANSYS中參數(shù)化語言APDL開發(fā)可用于鋼結構抗火計算的命令流。該命令流能夠考慮升溫前施加各種恒定荷載的情況,并能考慮溫度沿構件截面高度方向線性分布,沿構件長度方向線性分布的情況,包括截面內外側分別為線性分布的情況,將計算的位移與試驗所布置的測點的位移值進行對比。此外,在材料層次上,本文采用的高溫下材料本構模型為歐洲規(guī)范EUROCODE3PART12中推薦的不考慮強化段的橢圓形模型,并編寫程序計算橢圓型本構關系曲線數(shù)據(jù),用于有限元軟件ANSYS中的本構輸入,進一步完善適合高溫下結構分析的材料模型。最后,本文還進行熱結構耦合分析,并考察梁柱節(jié)點處加勁肋的作用,同時研究跨度和荷載兩個因素對鋼框架結構的非線性響應差別。同時在EXCEL2003軟件中,利用VISUALBASIC語言編寫ANSYS軟件中BEAM189單元三維粱單元的殘余應力輸入程序,將溫度場非均勻分布和快速升溫時殘余應力的影響考慮到鋼梁的抗火計算中。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04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63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68
      7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