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屬雙翅目,蚊科,伊蚊屬(Aedes),是中國常見蚊種之一。白紋伊蚊分布廣,南起海南島,北至沈陽、大連市,西至隴縣和寶雞市,西南至西藏自治區(qū),向東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以北緯30℃以南最為常見。白紋伊蚊是登革熱、黃熱病、基孔肯雅熱、西尼羅熱等病毒傳播的重要媒介蚊蟲。
當前,由于登革熱及登革出血熱尚無特效藥物和疫苗,控制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是防治登革熱的主要手段。防治白紋伊蚊的方法主要包
2、括化學防治和環(huán)境治理。通過蚊蟲防治措施的實施,可以降低白紋伊蚊的種群數量,同時也會影響白紋伊蚊的種群遺傳結構,進而影響一個地區(qū)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分布和擴散,因此深入研究一個地區(qū)內白紋伊蚊種群遺傳結構是蚊蟲防治的基礎。
我國一般情況下以“標本兼治,治本清源”為原則,以環(huán)境治理、消除孳生地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防治白紋伊蚊。大量的滅蚊行動使白紋伊蚊的孳生地被清除,使其孳生地不連續(xù),導致白紋伊蚊的生境不連續(xù)分布,使之破碎化。孳生地的不
3、連續(xù)影響白紋伊蚊種群的擴散和自由交配,近親繁殖和遺傳漂變潛在的可能性增加,種群的遺傳多樣性下降,影響到物種的存活和進化潛力。
蚊蟲防治措施是影響白紋伊蚊種群遺傳結構的人為干擾因素,同時Wolbachia感染也是影響白紋伊蚊種群遺傳結構的重要生物因素。Wolbachia是立克次體微生物,廣泛存在于節(jié)肢動物體內,能引起寄主的遺傳結構改變。胞質不融合作用使感染不同類型Wolbachia的白紋伊蚊不能產生可育后代,使白紋伊蚊種群基因交
4、流受阻,影響白紋伊蚊的種群遺傳結構。
在我國蟲媒病的爆發(fā)時有發(fā)生,為控制疫情流行,迅速降低成蚊密度,化學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衛(wèi)生殺蟲劑大量、持續(xù)的使用,導致媒介蚊蟲已經產生了很高的抗性。蚊蟲抗藥性機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代謝解毒和靶標敏感性下降。代謝抗藥性主要包括多功能氧化酶、乙酰膽堿酯酶、谷胱甘肽轉移酶和羧酸酯酶等酶活性升高。靶標抗性是指由于殺蟲劑作用靶標敏感度降低而產生的抗性,殺蟲劑作用的靶標主要有:神經軸突鈉離子通道、乙
5、酰膽堿酯酶等。
本研究以江蘇省南京市為例,以一個城市地理區(qū)劃范圍內白紋伊蚊為研究對象。研究白紋伊蚊的孳生地、種群密度和種群遺傳結構,分析代謝抗性和抗性靶標與對殺蟲劑抗性的關系,探討孳生地破碎化與Wolbachia感染對白紋伊蚊種群遺傳學的影響,為控制白紋伊蚊密度提供理論依據。本研究結果如下:
1.白紋伊蚊自然種群密度的調查結果:2013年7~9月共采集江蘇省南京市29個種群白紋伊蚊,共調查各種容器1651個,陽性容器
6、696個。經實驗室形態(tài)學和COⅠ序列鑒定全部為白紋伊蚊。分析白紋伊蚊幼蟲密度與孳生地點類型、容器顏色、容器大小、容器材質的相關性發(fā)現孳生密度僅與孳生容器顏色有關,和其它因素無關。
2.本研究的9個微衛(wèi)星位點,平均等位基因為7.3265,平均多態(tài)信息含量為0.56,平均期望雜合度為0.605,一方面說明這9個微衛(wèi)星位點所提供的多態(tài)性信息含量較為豐富且基因頻率分布較為均勻,用其分析遺傳多樣性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說明
7、本研究的樣本量較為充分。觀測雜合度除ZW種群和SQ種群外均低于期望雜合度,說明所研究的17個白紋伊蚊種群具有較高的基因一致度。
3.哈迪溫伯格平衡檢驗結果表明所有種群中均有微衛(wèi)星位點偏離哈溫平衡,這些位點偏離哈迪溫伯格平衡可能是種群內Wolbachia感染情況的不同,CI作用使群體內個體近交嚴重引起的,以及由于以治本清源為目的的大量滅蚊行動等人為原因和高溫、降雨量的減少等自然原因,造成其孳生地不連續(xù),導致白紋伊蚊種群不夠大,各
8、種群內近親交配。
4.本研究的9個微衛(wèi)星位點的17個種群的固定指數為0.013~0.141,群體平均固定指數為0.043,說明群體間隨機交配程度較高,遺傳分化不明顯;遺傳分化系數在0.02~0.132之間,平均遺傳分化系數為0.04,表明這17個白紋伊蚊種群間有輕度遺傳分化。Nei氏遺傳距離和基因流結果也顯示各種群遺傳分化較低。
5.本研究的結果顯示17個白紋伊蚊種群并沒有明顯的遺傳多樣性降低的趨勢,表明生境破碎化和
9、Wolbachia的CI作用對白紋伊蚊的遺傳分化沒有明顯的影響。對17個種群群體間遺傳距離和地理距離進行Mantel檢驗,結果表明為二者之間沒有相關性。
6.白紋伊蚊感染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結果:對29個白紋伊蚊種群進行Wolbachia感染檢測,僅寧泉北苑種群沒有感染,其他種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感染率為40%~100%。分析WolbachiaA大組和B大組測序結果,發(fā)現每個種群均存在超感現象;隨機選擇使用通
10、用引物檢測Wolbachia感染的測序結果進化分析,發(fā)現明顯分為2類,說明可能感染不同類型的Wolbachia;隨機選擇每個種群中感染WolbachiaA大組和B大組的兩個樣本進行分析,發(fā)現WolbachiaA大組和B大組的序列基本都聚為一類,說明南京白紋伊蚊種群感染WolbachiaA大組和B大組的某一種Wolbachia類型,不是A大組或B大組的某幾種Wolbachia類型。
7.白紋伊蚊對常用殺蟲劑抗藥性測定結果:本實驗
11、室選擇殘殺威、毒死蜱、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作為實驗用藥對其幼蟲進行抗藥性測定,對殘殺威抗藥性倍數為2.18~5.93倍,對毒死蜱抗藥性倍數為1.23~2.4倍,對氯菊酯抗藥性為1.75~9.32倍,對溴氰菊酯抗藥性為3.03~25.83倍,并且溴氰菊酯和氯菊酯抗藥性存在線性相關。
8.白紋伊蚊生化檢測結果:分析白紋伊蚊對殺蟲劑抗藥性和AchE、EST和GST三種代謝活性相關性,發(fā)現殘殺威LC50與EST活性、GST活性成線性相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白紋伊蚊種群監(jiān)測與控制新技術研究.pdf
- 寧波地區(qū)白紋伊蚊種群密度和孳生地分布研究.pdf
- 江蘇省不同口岸白紋伊蚊遺傳特征分析.pdf
- 醫(yī)學遺傳學皮紋分析
- 中華哲水蚤種群遺傳學研究.pdf
- 淡色庫蚊與白紋伊蚊產卵引誘物研究.pdf
- 我國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傳播西尼羅病毒的實驗研究.pdf
- 廈門蚊種調查與白紋伊蚊種群構建及其生物學特征和毒理學的研究.pdf
- 云南省埃及伊蚊種群遺傳特征研究.pdf
- 日本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種群遺傳學研究.pdf
- 微小按蚊種群群體遺傳學特征研究.pdf
- 白紋伊蚊經卵傳遞登革病毒的實驗研究.pdf
- 白紋伊蚊Rh類糖蛋白基因的克隆與生物學特性研究.pdf
- 條石鯛種群遺傳學及養(yǎng)殖生物學研究.pdf
- 白紋伊蚊ADGF-B基因克隆表達及生物學功能初探.pdf
- 【遺傳學】遺傳學汪汪
- caenorhabditissp.5反轉座基因種群遺傳學研究
- 紫貂的微衛(wèi)星篩選及種群遺傳學研究
- 白紋伊蚊雌蚊唾液腺蛋白質組學初步分析.pdf
- 唇(魚骨)(Hemibarbus labeo)種群生化遺傳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