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56鋁合金因具有高的耐磨性、耐熱性、抗腐蝕性和良好的鑄造性能而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工業(yè)領域。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對于鋁合金的變質處理、過熱處理及凝固理論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其研究都缺乏系統(tǒng)性,而熔體溫度處理及凝固條件的變化對細化變質元素及對稀土變質后的356合金組織性能的影響還鮮有報道。為此,本文首先研究了稀土Y元素對356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熔體溫度處理及冷卻速度對合金變質效果的影響。
稀土Y加入
2、到356合金中可以細化初晶α-Al并縮短二次枝晶的尺寸,Y原子一部分吸附在Si的生長臺階上,阻礙Si以臺階生長機制長成片狀;另一部分與Al發(fā)生反應以Al3Y的形式對基體合金起到了彌散強化的作用。兩者共同作用使組織中共晶硅的形態(tài)由片狀、針狀轉變?yōu)轭w粒狀、纖維狀,從而削弱了對基體的割裂作用。當Y含量在0.2%時,合金的力學性能最好,硬度、抗拉強度及延伸率分別由未添加時的56HV、154MPa和1.9%提高至75HV、183MPa和4.1%。
3、
隨著過熱溫度的升高,初晶α-Al晶粒尺寸先增大隨后發(fā)生減小,分布由凌亂變得規(guī)則,均勻性變好,而合金的一次枝晶更加完整,二次枝晶間距有所減小。但總的來說,熔體溫度處理對α-Al枝晶的細化效果并不顯著。稀土Y的變質效果隨著過熱溫度的提高呈現(xiàn)先弱化后有所好轉的趨勢。過熱溫度為900℃時,隨著保溫時間的增加,初晶α-Al枝晶變得發(fā)達且完整,共晶硅由顆粒狀、纖維狀轉變?yōu)樾∑瑺睿冑|效果有所衰退。
隨著冷卻速度的降低,初晶α-
4、Al晶粒變得粗大且分布凌亂,二次枝晶間距增大,共晶硅由顆粒狀、纖維狀轉變?yōu)槠瑺?、針狀。合金的力學性能也有著顯著的降低,冷卻速度為122.7K/s時的顯微硬度為75HV,抗拉強度為183MPa,斷后其延伸率為4.1%。冷卻速度降低到26.8K/s時顯微硬度為52.1HV,抗拉強度為142MPa,斷后延伸率為1.6%,試樣斷口發(fā)生了由韌性斷裂到脆性斷裂的轉變。稀土Y變質需要保持一定的冷卻速度才能使共晶硅按變質形態(tài)生長,其變質效果對冷卻速度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熔體處理對鋁合金收縮特性的影響.pdf
- 熔體狀態(tài)對AL-80%Si合金凝固特性的影響.pdf
- 熔體過熱處理對Al-Cu合金熔體結構和定向凝固組織、性能的影響.pdf
- Sn-Sb合金熔體結構轉變及其對凝固的影響.pdf
- 7055鋁合金熔體超聲處理與凝固研究.pdf
- PbSnBi合金熔體結構轉變對凝固組織和性能的影響.pdf
- Al-Sn-Bi合金熔體微觀不均勻性及其對凝固特性的影響.pdf
- Zn系合金熔體電阻率的研究及熔體結構變化對Bi-Sb20%合金凝固組織的影響.pdf
- 超聲處理對Pb-Sn合金熔體電阻的影響.pdf
- Al-Ni-La合金熔體結構演變規(guī)律及其對凝固組織的影響.pdf
- 超聲振動對7050鋁合金熔體凝固動力學過冷度的影響.pdf
- Fe對過冷Cu-Ni合金熔體凝固組織影響的研究.pdf
- 熔體過熱處理對鋁合金組織和性能的影響.pdf
- 過冷Cu-Ni合金熔體凝固組織演化和凝固行為.pdf
- 過冷Fe-Ni合金熔體凝固組織和凝固行為研究.pdf
- 機械振動對A356鋁合金充型及凝固的影響研究.pdf
- Sn-Bi系合金熔體結構轉變及其對凝固和潤濕性的影響.pdf
- Sn-Sb基釬料合金熔體結構狀態(tài)對凝固和潤濕性的影響.pdf
- 熔體處理工藝對鑄造鋁合金缺陷與性能的影響.pdf
- 合金熔體的黏滯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