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漩渦式硅片夾持輸送系統(tǒng)的設計.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集成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硅片直徑不斷增大,硅片厚度不斷變薄,硅片表面的平整度、精度要求不斷升高。隨著450mm直徑硅片的時代即將來臨,其精度要求為納米級,傳統(tǒng)的硅片夾持方式容易損傷硅片,使硅片表面造成劃痕等,逐漸不能滿足新的要求。本文根據漩渦中心產生負壓的原理,研究并設計漩渦吸盤,使硅片懸浮于空中,避免硅片表面受到損傷。相對其它夾持方式,這種夾持方式使硅片表面應力分布均勻,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硅片表面受到傷害。由于漩渦的不穩(wěn)定性,單個漩

2、渦吸盤無法實現(xiàn)正常的夾持功能,通過集成吸盤的引入,實現(xiàn)了硅片的穩(wěn)定夾持,并且這種集成吸盤非常適合大直徑硅片的夾持,通過PLC編程實現(xiàn)了硅片的自動化夾持輸送。主要工作如下:
   1、利用流體力學中的理論,對理想漩渦和吸盤產生的實際漩渦進行詳細的理論分析,分析出各種可能影響硅片夾持功能的參數(shù),結構參數(shù)包括吸盤氣腔半徑、氣腔高度、進氣小孔的形狀大小及其離氣腔上表面的位置等,外部參數(shù)包括進氣氣壓和流量等,預測他們對硅片可能產生的影響。

3、
   2、利用壓力傳感器測量出硅片表面的壓力分布,利用電子稱重傳感器測量夾持力,對漩渦吸盤工作時各種參數(shù)對夾持力的影響進行分析,如夾持力隨氣腔半徑、氣腔高度、進口氣壓等的變化趨勢等,選用最好的一組實驗參數(shù),測量硅片表面的壓力分布情況。
   3、通過理論和實驗分析,單漩渦吸盤不能消除扭矩,只能削弱其影響,為此設計了一些特殊結構的漩渦吸盤。
   4、在單漩渦吸盤大量的實驗研究基礎上,對單吸盤進行集成組合,消除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