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課程設計任務書</b></p><p> 課程設計的性質和目的:</p><p>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為機械類專業(yè)和進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把學過的各學科的理論較全面地綜合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去,力求從課程內(nèi)容上、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從設計思想上培養(yǎng)我們的工程設計能力,課程設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目的和要求:</p>&
2、lt;p> 1.培養(yǎng)綜合運動機械設計課程和其他先修課程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結合生產(chǎn)實踐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所學的知識得以融會貫通,調(diào)協(xié)應用。</p><p> 2.通過課程設計,學習和掌握一般機械設計的程序和方法,樹立正確的工程設計的思想,培養(yǎng)獨立的、全面的、科學的工程設計能力。</p><p> 3.在課程設計的實踐中學會查找、翻閱、使用標準、規(guī)范,手冊,圖冊
3、和相關的技術資料等。熟悉個掌握機械設計的基本技能。</p><p> 4.通過機械原理課程設計,可以進一步的鞏固,掌握并初步運用機械原理的理論和知識,使學生受到確定運動方案的初步訓練,掌握運動方案的和機構設計的思想和方法。</p><p> 5.在機械課程設計的中,增強了學生運用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能力,及早地樹立工程設計的觀點,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精神,培養(yǎng)自學的能力,獨立工作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4、/p><p> 6.通過編寫設計說明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歸納,總結和獨立思考與相互溝通的能力。</p><p><b> 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b></p><p><b> 設計題目:</b></p><p>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p><p>&
5、lt;b> 運動簡圖:</b></p><p><b> 工作條件:</b></p><p> 傳動不逆轉,載荷平穩(wěn),起動載荷的名義載荷的1.25倍,使用期限10年,兩班制工作,輸送帶速度容許誤差為±5%,輸送帶效率一般為0.94~0.96。</p><p><b> 4.原始數(shù)據(jù):</b&g
6、t;</p><p> 已知條件 題號 2 </p><p> 輸送帶拉力F(N) 3.0</p><p> 輸送帶速度v(m/s) 1.7</p><p> 滾筒直徑D(mm) 450</p><p>&l
7、t;b> 課程設計課題分析</b></p><p><b> 完成工作量</b></p><p><b> 設計說明書1份</b></p><p><b> 減速器裝配圖1張</b></p><p><b> 減速器零件圖3張</b&
8、gt;</p><p><b> 機械設計的一般過程</b></p><p><b> 設計過程:</b></p><p> 設計任務 總體設計 結構設計 零件設計 加工生產(chǎn) 安裝調(diào)試</p><p><b> 課程設計的步驟:</b
9、></p><p> 在課程設計時,不可能完全履行機械設計的全過程,只能進行其中一些的重要</p><p><b> 設計環(huán)節(jié),如下:</b></p><p><b> 設計準備</b></p><p> 認真閱讀研究設計任務書,了解設計要求和工作條件。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和圖紙,參觀模型
10、或實物,觀看電視教學片,掛圖,上網(wǎng)查資料和數(shù)據(jù),進一步了解機器的工作對象,加工方法和工作參數(shù)。</p><p><b>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b></p><p> 首先根據(jù)設計要求,同時參考比較其他設計方案,最終選擇確定傳動裝置的總</p><p><b> 體布置。</b></p><p&g
11、t;<b> 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b></p><p> 設計計算各級傳動零件的參數(shù)和主要尺寸,包括減速器外部的傳動裝置的總體布置方案;選擇電動機的類型和型號; 確定總傳動比;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p><p> 結構設計(裝配圖設計)</p><p> 首先進行裝配草圖設計,設計軸,設計軸承,最后完成裝配圖的其他要求。在
12、</p><p> 完成裝配草圖的基礎上,最終完成的圖即正式的餓裝配結構設計。</p><p> 完成兩張典型零件工作圖設計</p><p> 編寫和整理設計說明書</p><p><b> 設計總結和答辯</b></p><p><b> 課程設計要求說明</b>
13、</p><p> 課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p><p> 課程設計是較全面的設計活動,在設計時應注意以下的一些問題:</p><p> ?。ㄒ唬┤略O計與繼承的問題</p><p> 在設計時,應從具體的設計任務出發(fā),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資料進行科學、</p><p><b> 先進的設計。&
14、lt;/b></p><p> ?。ǘ┱_使用有關標準和規(guī)范</p><p> 為提高所設計機械的質量和降低成本,在設計中應盡量采用標準件,外購件,</p><p><b> 盡量減少的自制件。</b></p><p> ?。ㄈ┱_處理強度,剛度,結構和工藝間的關系</p><p>
15、 在設計中任何零件的尺寸都不可能全部由理論計算來確定,而每個零件的尺寸</p><p> 都應該由強度,剛度,結構。加工工藝,裝配是否方便,成本高低等各方面的要</p><p> 求來綜合確定的。必須發(fā)揮設計的主動性,主動思考問題,獨立完成設計任務。設計能力是依于長期的設計實踐逐漸提高的,在設計工作中能否很好地利用已有的設計資料繼承和發(fā)展這些經(jīng)驗和成果、加快設計進度,是設計工作能力的
16、重要體現(xiàn)。但是根據(jù)新的設計任務和具體工作條件進行具體分析,在參考已有資料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設計、構思,更是工程技術人員不可缺少的能力。所以,在課程設計中正確處理參考現(xiàn)有資料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才能保證設計質量,提高設計能力。認為設計必須全部是獨創(chuàng)的想法是不現(xiàn)實的。但忽視創(chuàng)新就會陷于盲目抄襲資料、照貓畫虎,設計能力也不能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p><p> (四)計算與圖畫的要求</p><p>
17、 進行裝配圖設計時,并不僅僅是單純的圖畫,常常是圖畫與設計計算交叉進行</p><p> 的。先由計算確定零件的基本尺寸,再草圖的設計,決定其具體結構尺寸,再進</p><p><b> 行必要的計算。</b></p><p><b> ?。ㄎ澹?設計態(tài)度 </b></p><p> 機械原
18、理課程設計是第一次較全面的設計訓練,它對以后的設計工作打好基礎具有重要意義。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嚴肅認真,刻苦鉆研,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才能在設計思想、方法和技能方面獲得較好的鍛煉和提高。</p><p><b> 電動機的選擇</b></p><p> 電動機已經(jīng)系統(tǒng)化,系統(tǒng)化一般由專門工廠按標準系列成批大量生產(chǎn),設計時只需根據(jù)工作載荷,工作機的特性和工作環(huán)境,選擇
19、電動機的類型,結構形式和轉速,計算電動機功率,最后全頂電動機型號.</p><p><b> 類型選擇:</b></p><p> 電動機類型選擇是根據(jù)電源種類(流或交流),工作條件(度,環(huán)境,空間,尺寸等)及載荷特點(性質,大小,起動性和過載現(xiàn)象)來選擇的.目前廣泛應用Y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JB3074-82)是全封閉自扇冷鼠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適用于無特殊要求的
20、各種機械設備.由于Y系列電動機具有交好的起動性能,因此,也適用于某些對起動轉矩有較高要求的機械,如壓縮機等.</p><p><b> 電動機功率確定:</b></p><p> 電動機功率是根據(jù)工作機容量的需要來確定的.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應等于或大于電動機所需功率Pw</p><p> 工作機所需功率Pw:</p><
21、p> 根據(jù)公式計算:已知工作機阻力Fw和速度Vw則工作機所需功率Pw為:</p><p> 式中: Fw-工作機阻力,N</p><p> Vw-工作機線速度,m/s</p><p> 將數(shù)據(jù) Fw=3.0(F/KN)</p><p><b> 代入公式</b></p><p>
22、<b> 輸出功率pd:</b></p><p> 計算總效率n時應該注意的問題:</p><p> ?。?)軸承的效率均一對軸承而言。</p><p> (2)一般情況下推薦的效率值是在一個范圍之內(nèi),可根據(jù)傳動副。軸承和聯(lián)軸器等的工作的條件。精度等選取具體指。</p><p> ?。?)蝸桿傳動效率與蝸桿的材料。
23、參數(shù)等因素有關,設計時可以先初步估計蝸桿頭數(shù),初選其效率值,待蝸桿傳動參數(shù)確定后再精確的計算效率,并校核傳動功率。</p><p> 已知pw=5.1KW:由任務要求知: </p><p><b> 查表代入 </b></p><p> 得: 0.97X0.995X0.993X0.97X0.96=0.82</p><p
24、><b> 由公式</b></p><p> 啟動載荷是名義載荷的1.25倍。</p><p> 電動機容量的選擇須根據(jù)工作機容量的需要來確定。如所選電動機的容量過大,必須會增加成本,造成浪費;相反容量過小,則不能保證工作機的正常工作,或使電動機長期過載,發(fā)熱量過大而過早損壞。因此所選電動機的額定功率Ped應等于或稍大于電動機所需要的實際功率Pd,即Ped
25、﹥Pd。</p><p> 在計算傳送裝置的總功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p><p> 1).取傳動副效率是否以包括其軸效率,如包括則不應計算軸承效率</p><p> 2).軸承的效率通常指-對軸承而言</p><p> 3).同類性的幾對傳動副,軸承,或聯(lián)軸器,要分別考慮效率</p><p> 4).當
26、資料給出的效率為-范圍時,一般可以取中間值,如工作條件差,加工條件差,加工精度低或維護不良時應取低值,反之應取高值.</p><p><b> 確定工作機轉速</b></p><p> 額定功率相同的類型電動機,可以有幾種轉速供選擇,如三相異步電動機就有四種常見 同步轉速,即:3000(r/min),1500(r/min),1000(r/min),750(r/mi
27、n)電動機的轉速高,極對數(shù)少,尺寸和質量叫,價格便宜,但機械傳動裝置總轉動比加大,結構尺寸偏大,成本也變高,所以選擇電動機轉速時必須作全面分析比較,首先滿足主要要求,盡量兼顧其他要求.</p><p><b> 公式: </b></p><p> 代入數(shù)據(jù):V=1.7m/s,d=450mm(注:式中為輸送帶速度為滾筒轉矩)</p><p>
28、 為了便于選擇電機轉速,需要先考慮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P6表2-1查的鏈傳動常用的傳動比,圓柱齒輪傳動常用的傳動比,由工作機的轉速及各級傳動副的合理傳動比范圍??赏扑愠鲭妱訖C轉速的可選范圍。</p><p> 為了便于選擇電動機轉速,查表按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傳動的傳動比i鏈=(2~5)圓柱齒輪常用的傳動i齒=(3~5),由工作機的轉速及各級傳動副的合理傳動比范圍??赏扑愠鲭妱訖C轉速
29、的合理范圍。n′=(i1 i2 ……in)n——電動機可選轉動范圍。i1 i2 in 各級傳動機構的合理傳動比范圍。電動機轉速可選范圍為nd = i鏈× i齒×nw =(2~5)×(3~5)×72.19=(6~25)×72.19=433.14~1804.75</p><p><b> 型號選擇:</b></p>&l
30、t;p> 綜合考慮電動機和轉動裝置的尺寸,結構和帶裝動,及減速器的轉動比,故查表知電動機型號可選擇:Y132M-4</p><p> (注:表格在課程設計書264頁)</p><p> 以下附電動機選擇計算表:</p><p> ?。ㄗⅲ簠⒖歼x擇表均在《課程設計》書中:P10,P264</p><p>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計算并分
31、配傳動比</p><p> 電動機選定以后,根據(jù)電動機滿載轉速Nm及工作機轉速Nw就可以計算出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為: </p><p> I 總=Nm/Nw=滿載轉速/工作機轉速</p><p> 由傳動方案可知,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等于各級傳動比之積,</p><p> 即: I總=i1·i2·i3·……
32、in</p><p> 傳動比分配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傳動裝置輪廓尺寸、重量、潤滑及減速器的</p><p> 中心距的選擇計算。但這些因素不能兼顧,因此,合理分配傳動比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設計時應根據(jù)設計要求考慮分配方案。在合理分配傳動比時應注意以下幾點:</p><p> 1).各級傳動比都應在常用的合理范圍之內(nèi),以符合各種傳動形式的工作特點,2).能在
33、最佳狀態(tài)下運轉,并使結構緊湊,工藝合理。</p><p> 3).應使傳動裝置結構尺寸較小,質量較輕。</p><p> 4).應使各級傳動件協(xié)調(diào),結構勻稱合理,避免相互干擾碰撞。</p><p> (注:各級傳動比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P12表2—4)</p><p> 傳動裝置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p><
34、;p> 機械傳動裝置的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主要指的是各軸的功率、轉速和轉距,它為設計計算傳動比和軸提供極為需要的依據(jù)。</p><p> 計算各軸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時,應將傳動裝置中各軸從高速軸到低速軸依此編號,定為0軸(電機軸)、1軸、2軸…,相鄰兩軸之間的傳動比表示為i01、i12、i23…,相鄰兩軸的傳動比效率為η01、η12、η23、…,各軸的輸入功率為P1、P2、P3…,各軸的輸入轉距為T1、T2
35、、T3、…,各軸的輸入轉速為n1、n2、n3…。</p><p> 電動機軸的輸出功率、轉速、和轉距為:</p><p> P0=P0 Kw n0=n0/i01 r/min T0=9550×P0/n0 N.m</p><p><b> 1.傳動比分配</b></p><p&g
36、t; 工作機的轉速 </p><p> 將電動機至工作機的軸依次編號為0,1,2,3</p><p><b> 轉速n</b></p><p> 功率p </p><p><b> 轉距:</b></p><p> T0=9550
37、×P0/N0=9550×6.22/1440= 41.25N·m</p><p> T1=T0 ×η軸承×η鏈=41.25×0.99×0.99=40.43N·m</p><p> T2=T1 ×η軸承×η齒×i齒=40.43×0.97×0.96×5=
38、188.24N·m</p><p> T3=T2×η鏈×i鏈=188.24×0.96×3.99=721.03N·m</p><p> 根據(jù)上述計算可計算出各軸的功率、轉速和扭距。</p><p><b> 具體計算數(shù)據(jù)如下:</b></p><p><
39、;b> 齒輪傳動設計計算</b></p><p> 設計單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減速的齒輪傳動。該減速器用電動機驅動,載荷平穩(wěn),單向運轉。</p><p> 齒輪材料與熱處理的選擇是要根據(jù)具體的工作要求來決定的,此外還要考慮齒輪毛呸制造方法。當齒輪直徑d≦500mm時,根據(jù)制造條件,可采用鍛造毛呸。</p><p> 當齒輪直徑d≧500mm時
40、,多采用鑄造毛呸。小齒輪根圓直徑與軸徑接近時,齒輪要和軸要制成一體,這時選材要兼顧軸的要求。同一減速器的各級小齒輪(或大齒輪)的材料盡可能一致,以減少材料牌號和工藝要求。</p><p> 齒輪強度計算中不論是針對大齒輪還是針對小齒輪的(許用應力和齒輪系數(shù),不論用哪個齒輪的數(shù)值),其公式中的轉矩,齒輪的直徑或齒數(shù)都應是小齒輪的轉矩T1,小齒輪的分度圓d1和小齒輪的齒數(shù)z1</p><p>
41、; 小齒輪的齒數(shù)選取首先要注意不能產(chǎn)生根切,另外齒數(shù)的選取還要考慮在滿足強度要求的情況下,盡能多一些,這樣可以加大重合度系數(shù),提高轉動的平穩(wěn)性,且能減少加工量。大齒輪和小齒輪的齒數(shù)最好互為質數(shù),防止磨損或失效集中在某幾個齒上。</p><p> 齒寬系數(shù)的選取要看齒輪在軸上所處的位置來決定,齒輪在軸上的對稱部位齒寬系數(shù)可以取得梢大一些,而在非對稱位置的就要取得小一些,防止沿齒寬產(chǎn)生載荷偏斜。同時要注意直齒圓柱
42、齒輪齒寬系數(shù)應比斜齒輪的要小一些;開式齒輪要比閉式齒輪要小一些。</p><p> 為了保證齒輪安裝以后仍能夠全齒嚙合,那么小齒輪齒寬應比大齒輪齒寬要寬5~8mm。模數(shù)首先要標準化,是一個標準值,并且在工程上要求傳遞動力的齒輪的模數(shù)M≧1.5mm。</p><p><b> 按下表步驟計算:</b></p><p><b> 大
43、齒輪</b></p><p><b> 小齒輪</b></p><p> 輸入軸的設計結構計算</p><p> 軸的選材及許用應力:</p><p> 由已知條件知減速器傳遞的功率屬中小功率對材料無特殊要求,故</p><p> 選用45鋼并調(diào)質初期由書P223表16-2查
44、得強度極限6B=650(MPa)6S=360(MPa)再由P228表16-4查得許用彎曲應力 [6-1b]=60(Mpa)(正火還是調(diào)制)</p><p> 按扭矩估算最小直徑:</p><p><b> 主動軸 d1</b></p><p> 根據(jù)書P224表16-3 得C=(107~118)</p><p>
45、 19.08)(mm)</p><p> 若考慮到軸的最小直徑處要安裝聯(lián)軸器,會有鍵槽,故將估算直徑加大4%~5%</p><p> 17.30×1.04=17.99(mm) 19.08×1.05=20.03(mm) </p><p> 查表取直徑 取d1=22(mm)</p><p><b&
46、gt; 主動軸結構設計:</b></p><p> 根據(jù)設計一級減速器,可將齒輪布置在箱體中央,將軸承對稱安裝在齒輪兩側,軸的外伸端安裝聯(lián)軸器</p><p> 根據(jù)軸上零件的定位,裝拆方便的需要,同時,考慮到強度原則,主動軸和從動軸均設計為階梯軸</p><p> a)初步確定安裝聯(lián)軸器處直徑d1=22(mm)因半聯(lián)軸器軸孔長度Y型,軸孔長度L
47、1=52(mm)</p><p> b)為使軸段2與密封裝置相適合并與軸段1軸肩,故d2=24(mm)軸承蓋在端面與聯(lián)軸器距離L’=10(mm)軸承蓋厚=10(mm) 參考減速器箱體有關資料箱體內(nèi)壁到軸承距離為62(mm)故取軸段2的長度L2=52(mm)</p><p> c)由軸段3與軸段2形成軸肩并與軸承相適應,故取d3=30(mm) L3=40(mm)</p>&
48、lt;p> d)由軸承初選6006的安裝尺寸得知:</p><p> d4=34(mm) 由齒輪端到箱體內(nèi)壁 10(mm) 得L4=10(mm)</p><p> e)由段輪軸到箱體內(nèi)壁的距離為10mm,齒輪輪轂寬度為55mm,為保證齒輪固定可靠,軸段5的長度應短于齒輪輪轂寬度2mm,軸段5為齒輪寬55(mm)</p><p> f)d6=34(
49、mm) L6=10(mm)</p><p> g)d7=30(mm) L7=14(mm)</p><p> 由此初步確定軸的各段長度和直徑</p><p><b> 主動軸的強度校核</b></p><p> (1)計算作用力 tanα=0.36</p><p> 圓周率Ft=2T1/
50、d1=(2×40.42×1000)/42=1924.76(N)</p><p> 徑向力Fr=Ft×tanα=1924.76×tanα=415.75(N)</p><p> 由于直齒輪軸向力 Fa=0</p><p> (2)作主動軸受力簡圖</p><p> L=55+20+12=87(mm)
51、</p><p> 水平彎矩:RHA=RHB=Ft/2=1527.76/2=763.88(N)</p><p> MHC=RHB(L/2)=763.88×87/2=33.611 (N.mm)</p><p> 鉛垂面彎矩:RVA=RVB=Fr/2=556.059/2=278.030(N)</p><p> MVC=RVA(L
52、/2)=278.030×87/2=122.332 (N.mm)</p><p><b> 合成彎距:</b></p><p> T=9.55×10^6P/n=9.55*10^6*5.759/1440=83.950 ()</p><p><b> )</b></p><p>
53、 α=0.6 脈動循環(huán)</p><p><b> 校核危害截面的強度</b></p><p> 由書(機械零件)P228表16-4[σ-1b]=60(Mpa)</p><p> A=M/W=47.424Mpa<[σ-1b]=60(Mpa)</p><p><b> 故軸的強度足夠。</b
54、></p><p><b> 修改軸的結構</b></p><p> 由于所設計軸的強度足夠,此軸不必再做修改</p><p><b> 輸入軸運動參數(shù)</b></p><p> 輸出軸的設計結構計算</p><p> (1)選擇軸的材料確定許用應力,由已知減
55、速器傳遞功率居中小功率,對材料無 特殊要求,選45鋼并經(jīng)調(diào)質處理,由表16-2查得強度極限σB=650(MPa)</p><p> 再由表16-4得 許用彎曲應力[σ-1b]=60(MPa)</p><p> (2)按扭轉強度估算直徑由書P225表16.3得:</p><p><b> C=107~118</b></p>
56、<p><b> (mm) </b></p><p> 由于軸的最小直徑處要安裝鏈輪,會有鍵槽,故將直徑加大4%~5%得(28.184~31.38)(mm)由設計手冊取標準直徑d1=35(mm)</p><p> a)繪制軸系結構草圖根據(jù)軸的軸向定位要求確定軸徑和軸長</p><p> b)初步確定軸徑d1=35(mm) 因
57、半聯(lián)軸器軸孔長度Y型,軸孔長度L1=82(mm)</p><p> c)軸段2要與軸段1形成軸肩并與密封裝置相適應,故取d2=40(mm),軸承蓋右端面與輪轂左端面距離為10(mm),軸承端蓋厚度為10(mm),參考減速箱體有關數(shù)據(jù),箱體內(nèi)壁至軸承端蓋左側距離為62故L2=55(mm) 所以 L2=55(mm)</p><p> d)由軸段3與軸承相適合初選一對6009深溝球軸承,d&
58、#215;D×B=45×75×16</p><p> 故d3=45(mm) 由(b2/2)+a1=(b2/2)+a2 得齒輪端面至箱體內(nèi)壁的距離為12.5(mm) 故軸段3的長度L3=50(mm)</p><p> e)軸段4與齒輪輪轂相適合,使輪轂與套筒緊貼,要略短于輪轂長度L4=47(mm) d4=48(mm) 所以 L4=45(mm) d4
59、=48(mm) </p><p> f)軸套取 d5=54(mm) L5=10(mm)</p><p> g)軸段6與軸承相適應 d6=52(mm) L6=5(mm)</p><p> 所以 d7=45(mm) L7=17(mm)</p><p> 由此初步確定軸的各段長度和直徑</p><p
60、><b> 輸出軸強度校核</b></p><p><b> (1)計算作用力</b></p><p> 圓周力Ft=2T1/d1=(2×709.77×1000)/200=7097.7(N)</p><p> 徑向力Fr=Ft×tanα=7097.7×tanα=2555
61、.17(N)</p><p> 由于直齒輪軸向力 Fa=0</p><p><b> (2)從動軸受力</b></p><p> 支撐點間距離L=50+2×14.5=95(mm)</p><p> 水平彎矩:RHA=RHB=Ft/2=2555.17/2=1277.59(N)</p><
62、;p> MHC=RHB(L/2)=935.85×91/2=42.581 (N.mm)</p><p> 鉛垂面彎矩:RVA=RVB=Fr/2=681.243/2=340.622(N)</p><p> MVC=RVA(L/2)=340.622×91/2=154.983 (N.mm)</p><p> 合成彎距: T=9.55
63、5;10^6P/n=9.55*10^6*5.53/288=183.373 ()</p><p><b> 校核危害截面的強度</b></p><p> 由書P272表14.2 [σ-1b]=60(Mpa)</p><p> A=M/W=27.752(Mpa)<[σ-1b]=60(Mpa)</p><p>&l
64、t;b> 故軸的強度足夠。</b></p><p><b> 修改軸的結構</b></p><p> 由于所設計軸的強度足夠,此軸不必再做修改</p><p><b> 輸出軸運動參數(shù)</b></p><p><b> 滾動軸承的選擇計算</b>&l
65、t;/p><p><b> 滾動軸承的選擇:</b></p><p><b> 主動軸的軸承:</b></p><p> 考慮軸受力小且主要是徑向力,故選用深溝球軸承</p><p> 由手冊P236表16-2選取6006深溝球軸承一對GB/T276-1993</p><p&
66、gt; 壽命計劃:壽命10年雙班制 h預=10×52×40×2=41600(h)</p><p> 兩軸承受純徑向載荷 fp=1.5</p><p> 基本額定動載荷 Cr=4.58 (KW)</p><p> 由書P253 fT=1由球軸承ε=3</p><p> Lh=106/60n
67、[fTC/fPP]3=</p><p> (106/60×1440)×[(1×4.58×1000)/1.5×834.09]3=554064.31 (h) </p><p> 由L10h>h預 </p><p><b> 故軸承壽命合格</b></p><
68、p><b> 從動軸的軸承:</b></p><p> 選擇6009深溝球軸承一對GB/T276-1993</p><p> 基本額定動載荷: Cr=31.5(KW)</p><p> 由書P253表fT=1 由球軸承ε=3</p><p> Lh=106/60n[fTC/fPP]3=</p&g
69、t;<p> (106/60×288)×[(1×31.5×1000)/1.5×1021.86]3=5022699.9 (h)</p><p> 由L10h>h預 </p><p><b> 故軸承壽命合格</b></p><p><b> 鍵的選擇&
70、lt;/b></p><p> ?。?)主動軸外伸端d=22(mm) ,考慮鍵在軸外伸端安裝聯(lián)軸器軸孔長L=52(mm)</p><p> 故由手冊P183表14-21 </p><p> (a)選擇鍵的型號和確定尺寸</p><p> 選C型普通鍵,材料45鋼</p><p> 鍵寬b=8
71、(mm),鍵高h=7(mm)</p><p> 鍵長由書長度系列L=45(mm)</p><p> ?。╞)校核鍵聯(lián)接強度</p><p> 由鍵,輪轂,軸材料都為45鋼,</p><p> [σ]bs=125~150(MPa)</p><p> C型鍵工作長度 L=l-b/2=45-4=41(mm)</
72、p><p> σjy=4T/dhL=(4×38.194×1000)/22×7×41=26.81(MPa)</p><p> 由σjy<[σ],則強度足夠,鍵8×45 GB1096-79</p><p> (2)從動軸中部d=35(mm), 考慮鍵在軸外伸端安裝 軸段長82 </p><p&
73、gt; 故由手冊P183 表14-21</p><p> ?。╝)選鍵的型號和確定尺寸</p><p> 選C型普通鍵,材料45鋼</p><p> 鍵寬b=10(mm) 鍵高h=8(mm)</p><p> 由手冊書P184長度系列選鍵長L=70(mm)</p><p> ?。╞)校核鍵聯(lián)結強度</p
74、><p> 由鍵,輪轂,軸材料都為45鋼, </p><p> [σ]bs=125~150(MPa)</p><p> A型鍵工作長度L=l-b/2=70-5=65(mm)</p><p> σjy=4T/dhL=(4×187.170×1000)/35×8×65=41.136(MPa)</p&
75、gt;<p> 由σjy<[σ],則強度足夠,鍵10×45 GB1096-79</p><p> ?。?)從動軸中部d=48(mm)考慮鍵在軸中部安裝 軸段長45(mm) </p><p> 由手冊P183 表14-21 </p><p> (a)選鍵的型號和確定尺寸</p><p> 選A型普
76、通鍵,材料45鋼</p><p> 鍵寬b=14(mm) 鍵高h=9(mm)</p><p> 長度系列選鍵長l=36(mm)</p><p> (b)校核鍵聯(lián)結強度</p><p> L=l-b=36-14=22(mm)</p><p> σjy=4T/dhL=(4×187.170×
77、;1000)/46×9×22=82.2(Mpa)</p><p> 由σjy<[σ],則強度足夠,鍵14×36 GB1096-79</p><p><b> 聯(lián)軸器的選擇</b></p><p> 在選擇聯(lián)軸器時,首先應根據(jù)工作條件和使用要求確定聯(lián)軸器的類型,然后再根據(jù)聯(lián)軸器所傳遞的轉矩,轉速和被連接軸
78、的直徑確定其結構尺寸。對于已經(jīng)標準化或雖標準化但有資料和手冊可查的聯(lián)軸器,可按標準或在、手冊中所聯(lián)數(shù)據(jù)選定聯(lián)軸器的型號和尺寸。若使用場合較為特殊,無適當?shù)臉藴事?lián)軸器可供選用時,可按照實際需要自行設計。另外,選擇聯(lián)軸器時有些場合還需要對其中個別的關鍵作必要的驗算。</p><p> ?。?)由于減速器載荷平穩(wěn),速度不高,無特殊要求,考慮裝拆方便及經(jīng)濟問題,選強性柱銷聯(lián)軸器 由書P271表19-2得k=1.25<
79、;/p><p> Tc=kT=1.25×41.25=51.56(N/m)</p><p> 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P250表17-2 選YL5聯(lián)軸器 GB5843-86</p><p> 軸孔的直徑d=22(mm) 軸孔長度l=52(mm) Y型</p><p> (2)由于減速器載荷平穩(wěn),速度不高,無特殊要求,考慮裝拆方便及經(jīng)
80、濟問題,選強性柱銷聯(lián)軸器 由書P271表19-2得k=1.25</p><p> Tc=kT=1.25×40.43=50.53(N/m)</p><p> 由機械設計課程設計P250表17-2 選YL8聯(lián)軸器 GB5843-86</p><p> 軸孔的直徑d=35(mm) 軸孔長度l=82(mm) Y型</p><p>
81、 箱體的主要結構設計計算</p><p> (1)箱座壁厚&=0.025a+1=0.025×122.5+1= 4.0625(mm) 取&=8(mm)</p><p> (2)箱蓋壁厚&1=0.02a+1=0.02×122.5+1= 3.45(mm) ?。?=8(mm)</p><p> (3)箱蓋凸緣厚度b1=1.5z1=1
82、.5×8=12(mm)</p><p> (4)箱座凸緣厚度b=1.5z=1.5×8=12(mm)</p><p> (5)箱座底凸緣厚度b2=2.5z=2.5×8=20(mm)</p><p> (6)地腳螺釘直徑df =0.036a+12=0.036×122.5+12=16.41(mm)<取(18mm)>
83、 </p><p> (7)地腳螺釘數(shù)目n=4 (因為a<250) </p><p> (8)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d1= 0.75df =0.75×18= 13.5(mm) <取14(mm) > </p><p> (9)蓋與座連接螺栓直徑 d2=(0.5-0.6)df =0.55×
84、 18=9.9(mm) <取(10mm)> </p><p> (10)連接螺栓d2的間距L=150-200(mm)</
85、p><p> (11)軸承端蓋螺釘直d3=(0.4-0.5)df=0.4×18=7.2(mm)<取(8mm)> </p><p> (12)檢查孔蓋螺釘d4=(0.3-0.4)df=0.3×18=5.4(mm) <取(6mm)></p><p> (13)定位銷直徑d=(0.7-0.8)d2=0.8×10=8(
86、mm)</p><p> (14)df.d1.d2至外箱壁距離C1</p><p> (15)凸臺高度:根據(jù)低速級軸承座外徑確定,以便于扳手操作為準。</p><p> (16)外箱壁至軸承座端面的距離C1+C2+﹙5~10﹚</p><p> (17)齒輪頂圓與內(nèi)箱壁間的距離:>9.6 (mm) </p>&
87、lt;p> (18)齒輪端面與內(nèi)箱壁間的距離:=12 (mm) </p><p> (19)箱蓋,箱座肋厚:m1=8(mm),m2=8 (mm) </p><p> (20)軸承端蓋外徑:D+﹙5~5.5﹚d3 D~軸承外徑</p><p> (21)軸承旁連接螺栓距離:盡可能靠近,以Md1和Md3 互不干涉為準,一般取S=D2
88、.</p><p><b> 潤滑方式的選擇</b></p><p> 減速器潤滑方式,潤滑油牌號以及用量,密封方式的選擇</p><p> 計算線速度由機械設計基礎P238表17-3</p><p> 由V<12(m/s) 應用浸油潤滑,飛濺潤滑</p><p><b>
89、; 潤滑油的選擇</b></p><p> 運動粘度V50=60(mm2/s)</p><p> 得齒輪間潤滑油選L-CKC68</p><p> 機械油GB5903-95</p><p> 最低~最高油面距(大齒輪)10(mm)</p><p><b> 需用油1L左右</b&
90、gt;</p><p> 軸承選2L-3型潤滑脂GB7324-1987</p><p> 用油量為軸承1/3-1/2為空</p><p><b> 密封選擇</b></p><p> a)箱座與箱蓋凸緣接合面的密封</p><p> 選用在接合面涂密封漆或水玻璃的方法</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 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輸送機的傳動裝置課程設計(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含圖紙)
- 輸送機的傳動裝置課程設計(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含圖紙)
- 設計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設計
- 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減速器設計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說明書1
- 一級減速器課程設計報告-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
- 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中的一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箱及帶傳動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 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設計說明書
- 同軸式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課程設計---膠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一級減速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論文.doc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論文.doc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課程設計減速器設計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設計-機械課程一級減速器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