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p><p> 機 械 制 造 工 藝 學</p><p><b> 課程設計說明書</b></p><p> 設計題目 設計“拔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年產(chǎn)量為5000件)</p><p><b> 序 言</b></
2、p><p>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我們學完了大學的全部基礎課程、技術基礎課程以及大部分專業(yè)課程之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yè)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們?nèi)甑拇髮W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p><p> 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能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工作進行一次適應性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
3、今后參加祖國的“四化”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p><p> 由于能力有限,設計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老師給予指教。</p><p><b> 零 件 的 分 析</b></p><p><b> (一)零件的作用</b></p><p> 題目所給定的零件是CA6140車床拔叉(8
4、31008),它是一種輔助零件,位于車床變速機構中,主要起換擋作用,使主軸回轉運動按照工作者的要求進行工作。通過拔叉可以控制滑套與旋轉齒輪的結合,在滑套的上面有凸塊,滑套的凸塊插入齒輪的凹位,把滑套與齒輪固連在一起,是齒輪帶動滑套,滑套帶動輸出軸,從而將動力傳至輸出軸。因此,擺動拔叉可以控制滑套與不同齒輪的結合與分離,以達到換擋的目的。</p><p> (二)零件的工藝分析</p><p&
5、gt; 拔叉共有三組加工表面,它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F(xiàn)分述如下:</p><p> 1、以Φ20+0.0210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p><p> (1)、Φ20+0.0210mm的孔;</p><p> (2)、Φ32mm的外圓表面;</p><p> (3)、Φ20+0.0210mm孔的上下端面;</p>
6、<p> (4)、Φ20+0.0210mm孔壁上的Φ8mm的錐孔及M6的螺紋孔;</p><p> (5)、下端47°的缺口。</p><p> 2、以Φ55+0.500.25mm為基準的加工表面</p><p> (1)、Φ55+0.500.25mm的孔;</p><p> (2)、Φ55+0.500.25mm
7、的上下端面;</p><p> 3、以兩圓中心連線為基準</p><p> ?。?)、距兩圓中心連線為4mm的兩平面。</p><p> ?。?)、距上表面為15mm傾斜45º的斜面</p><p> 由于實際零件尺寸有調(diào)整,45°的斜面若保持45°就不能與大半圓外徑切,則將45°該為63°
8、;。</p><p> 這三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要求,即Φ55+0.500.25mm的半圓孔的上、下端面與Φ20+0.0210mm的孔有垂直度要求,主要是:</p><p> (1)、Φ55+0.500.25mm的半圓孔的上、下表面與Φ20+0.0210mm的孔的垂直度誤差為0.07mm。</p><p> (2)、Φ55+0.500.25mm的半圓孔、Φ20+
9、0.0210mm的孔的上、下表面以及Φ55+0.500.25mm的空的內(nèi)表面粗糙度誤差為3.2um。</p><p> (3)、Φ20+0.0210mm的孔的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1.6um,精度為IT7。</p><p> (4)、Φ20+0.0210mm的孔的上、下表面與Φ20+0.0210mm的孔的垂直度誤差為0.05mm。</p><p> 由以上分析可知,對
10、于這三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1、2中其中一組表面,然后借助于專用夾具加工另兩組表面,并且保證他們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p><p> 工 藝 規(guī) 程 設 計</p><p> (一)毛坯的制造方式</p><p> 零件材料為HT200.考慮到機床在運行中要經(jīng)常加速及正、反向進給運動,零件在工作過程中則承受交變載荷及沖擊性載荷不大,零件結構又比較簡單,因
11、此應該選用鑄件,以使金屬纖維盡量不被切斷,保證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產(chǎn)量為5000件,已達到大批生產(chǎn)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末端成型。這從提高生產(chǎn)率、保證加工精度上考慮,也是應該的。</p><p><b> (二)基面的選擇</b></p><p> 基面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是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得以
12、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chǎn)無法進行。</p><p><b> 1、粗基準的選擇</b></p><p> 粗基準的選擇將影響到加工面與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或影響到加工余量的分配,所以,正確選擇粗基準對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有重要影響 。</p><p> 在選擇粗基準時,一般遵循以下原則:</p
13、><p> (1)、保證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則 如果必須保證工件上加工表面與不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則應以不加工面作為粗基準。</p><p> (2)、保證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則 如果必須首先保證工件某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勻,應選擇該表面的毛坯面為粗基準。</p><p> (3)、便于工件裝夾的原則 選擇粗基準時,必須考慮定位準確,夾緊可靠以及夾具結構
14、簡單、操作方便等問題。為了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要求選用的粗基準盡可能平整、光潔和有足夠大的尺寸,不允許有鍛造飛邊、鑄造澆、冒口或其他缺陷。</p><p> (4)、粗基準一般不得重復使用的原則 如果能使用精基準定位,則粗基準一般不應被重復使用。這是因為若毛坯的定位面很粗糙,在兩次裝夾中重復使用同一粗基準,就會造成相當大的定位誤差(有時可達幾毫米)。</p><p> 有的零件在
15、前幾道工序中雖然已經(jīng)加工出一些表面,但對某些自由度的定位來說,仍無精基準可以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利用粗基準來限制這些自由度,不屬于重復使用粗基準。</p><p> 綜上所述原則,先選取Φ20+0.0210mm孔的不加工外輪廓表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共兩塊V形塊支撐兩個Φ20+0.0210mm孔的外輪廓作主要定位面,以消除3個自由度,再利用一個支撐板支撐在Φ70mm的上表面,以消除3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然后進
16、銑削。</p><p><b> 2、精基準的選擇</b></p><p> 選擇精基準是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證設計技術要求的實線以及裝夾準確、可靠、方便。為此,一般遵循下列五條原則:</p><p> (1)、基準重合原則 應盡可能選擇被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為精基準。</p><p> (2)、統(tǒng)一基準原則
17、 當工件以某一精基準定位,可以比較方便地加工大多數(shù)(或所有)其他表面,則應該盡早地把這個基準面加工出來,并達到一定精度,以后工序均以它為精度基準加工其他表面。</p><p> 采用統(tǒng)一基準原則可以簡化夾具設計,可以減少工件搬動和翻轉次數(shù)在自動化生產(chǎn)中廣泛應用。</p><p> 應當指出,統(tǒng)一基準原則常常會帶來基準不重合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在可以滿足設
18、計要求的前提下,決定最終選擇的精基準。</p><p> (3)、互為基準原則 某些位置度要求很高的表面,常采用反復加工的辦法來達到位置度要求。</p><p> (4)、自為基準原則 旨在減小表面粗糙度,減小加工余量和保證加工余量均勻的工序,常以加工面本身基準進行加工。</p><p> (5)、便于裝夾原則 所選擇的精基準,應能保證定位準確、可靠,夾
19、緊機構簡單,操作方便。</p><p> 綜上所述原則,精基準的選擇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p><p><b> (三)制定工藝路線</b></p><p>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已確定為中批生產(chǎn)的條件
20、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生產(chǎn)成本盡量下降。</p><p> 1、工藝路線方案一:</p><p><b> 工序一:退火。</b></p><p> 工序二:粗、精銑Φ55+0.500.25mm、Φ20+0.0210mm的下表面,保證其下表面的粗糙度為3.
21、2um。</p><p> 工序三: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 粗、精銑Φ20+0.0210mm的孔的上表面,保證其粗糙度為3.2um,Φ20+0.0210mm的上、下表面尺寸為36mm。</p><p> 工序四: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鉆、擴、鉸、精鉸Φ20+0.0210mm的孔,保證其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1.6um,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5mm。&
22、lt;/p><p> 工序五: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粗、半精鏜Φ55+0.500.25mm的孔,保證其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3.2um。</p><p> 工序六: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 粗、精銑Φ55+0.500.25mm</p><p> 的上表面,保證其與孔的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7mm,其上、下表面尺寸為18mm<
23、/p><p><b> 工序七:銑斷</b></p><p> 工序八: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準,鉆Φ8mm錐孔的一半Φ4mm,裝配時鉆鉸。</p><p> 工序九::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準,鉆Φ5mm的孔,攻M6的螺紋。</p><p> 工序十: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
24、準,銑47°缺口,保證其粗糙度為12.5um。</p><p> 工序十一:去毛刺,清洗。</p><p><b> 工序十二:終檢。</b></p><p> 2、工藝路線方案二:</p><p><b> 工序一:退火。</b></p><p> 工序
25、二:粗、精銑Φ55+0.500.25mm、Φ20+0.0210mm的下表面,保證其下表面的粗糙度為3.2um。</p><p> 工序三: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粗、精銑Φ55+0.500.25mm、Φ20+0.0210mm的孔的上表面,保證其粗糙度為3.2um,Φ20+0.0210mm的上、下表面尺寸為36mm,Φ55+0.500.25mm的上、下表面尺寸為18mm。</p>
26、<p> 工序四: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鉆、擴、鉸、精鉸Φ20+0.0210mm的孔,保證其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1.6um,垂直度誤差不超過0.05mm。</p><p> 工序五:以Φ20+0.0210mm的下表面為精基準,粗、半精鏜Φ55+0.500.25mm的孔,保證其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3.2um。</p><p><b> 工序六:銑斷。&l
27、t;/b></p><p> 工序七: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準,鉆Φ8mm錐孔的一半Φ4mm,裝配時鉆鉸。</p><p> 工序八: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準,鉆Φ5mm的孔,攻M6的螺紋。</p><p> 工序九:以Φ20+0.0210mm的孔為精基準,銑47°缺口,保證其粗糙度為12.5um。</p>
28、;<p> 工序十:去毛刺,清洗。</p><p><b> 工序十一:終檢。 </b></p><p> 工藝方案的比較與分析:</p><p> 上訴兩個工藝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Φ20+0.0210mm的孔上下表面以及其孔,然后再加工Φ55+0.500.25mm的孔的上下表面以及其孔:而方案二則是先加工Φ20
29、+0.0210mm、Φ55+0.500.25mm的孔德爾上下表面,在加工兩個孔。</p><p> 兩相比較可以看出,先銑出兩孔的上下表面,在加工兩孔,由于是先將銑這一工序操作完成,再操作鉆孔等工序,就減少了拆卸、裝夾的次數(shù),這時的位置精度就會較易保證,并且定位與裝夾等都會比較方便。且方案一可以是中批生產(chǎn),但是其效率不高,并且工序三中的鉆孔方法在鉆孔中可能會偏離中心。經(jīng)綜合考慮,采用工藝路線方案二。</p
30、><p> (四)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及毛坯尺寸的確定</p><p> “CA6140車床撥叉”零件的材料為HT200硬度為190~210HB,毛坯重量為 2.2Kg,生產(chǎn)類型為中批量,鑄件毛坯。又由<<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以下稱<<工藝手冊>>)表1.3-1查得毛坯的制造方法采用殼鑄造級,表2.2-4查得加工余量等級為G
31、級,選取尺寸公差等級為CT10。</p><p> 根據(jù)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p><p> 銑削Φ32mm的上端面</p><p> 1、先用查表法確定加工余量。</p><p> 由工藝手冊查得:精銑余量為1mm,粗銑余量為1.5mm,由Z0=Z1+Z2...+Zn=
32、∑Zi可得加工總余量為2.5mm,取加工總余量為3mm,把粗車余量修正為2mm。</p><p> 2、計算各加工工序基本尺寸。精磨后供需基本尺寸為32mm(設計尺寸);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為:</p><p> 精銑 32mm+2mm=34 mm</p><p> 毛坯 34mm+1mm=35mm</p><p> 3
33、、確定各工序的加工經(jīng)濟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由《機械制造工藝學》表4—9得:粗銑后選定為IT11,Ra5µm;精銑后選定為IT6,Ra0.63µm。</p><p> 4、根據(jù)上述經(jīng)濟加工精度查公差表,將查得的公差數(shù)值按“入體原則”標注在工序基本尺寸上。查工藝手冊可得熱軋毛坯公差為±1.5 mm。</p><p> 為清楚起見,把上述計算和查表結果匯總于下表中
34、,供參考。</p><p>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p><p> (五)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p><p> 工序二:粗、精銑Φ55+0.500.25mm、Φ20+0.0210mm的下表面,保證其下表面的粗糙度為3.2um。</p><p><b> 加工條件</b></p>&l
35、t;p> 工件材料:HT200,σb=0.16GPa,HBS=190~210,鑄件;</p><p> 機 床:XA5032立式車床;</p><p> 刀 具:W18Cr4V硬質(zhì)合金銑刀;</p><p> W18Cr4V硬質(zhì)合金銑刀,牌號為YG6,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后稱《切削手冊》表3.1查得銑削寬度ae≤60mm,深度ap≤4,
36、齒數(shù)Z=10時,取刀具直徑do=80mm。又由《切削手冊》表3.2選擇刀具的前角ro=+5o;后角ao=8o;副后角a'o=,刀齒斜角λs=-10o,主刃Kr=60o,過渡刃Krε=30o,副刃Kr’=5o,過渡刃寬bε=1mm。</p><p><b> 計算切削用量</b></p><p> ?。?)、粗銑Φ20+0.0210mm的下表面</p>
37、<p> a)切削深度: 因切削用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1.5mm,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尺寸。</p><p> b)每齒進給量:由《切削手冊》表3.30可知機床的功為7.5KW,查《切削手</p><p> 冊》表3.5可得f=0.14~0.24mm/z,由于是對稱銑,選擇較小量f=0.14mm/z。</p><p> c)查后刀面最大磨損及壽
38、命:</p><p> 查《切削手冊》表3.7,后刀面磨損為(1.0~1.5)mm</p><p> 查《切削手冊》表3.8,壽命T=180min</p><p> d)計算切削速度 按《切削手冊》表3.27中的公式:</p><p> 也可以由表3.16查得=98mm/s ,n=439r/min ,vf =490mm/s <
39、/p><p> 又根據(jù)XA5032銑床參數(shù),選 n=475r/min,vf =600mm/s,</p><p> 則實際的切削速度為:</p><p> 即==119.3m/min,實際進給量為:</p><p> 即==0.13mm/z</p><p> e)校驗機床功率 查《切削手冊》表3.24,Pcc=
40、1.1KW,而機床所提供的功率Pcm為1.7KW,所以Pcm> Pcc,故校驗合格。</p><p> 最終確:ap=1.5mm,nc=475r/min,vfc=600mm/min,vc=119.3m/min,fz=0.13mm/z</p><p><b> f)計算基本工時</b></p><p> 公式中: L=l+y+Δ;根據(jù)
41、《切削手冊》表3.26,可得 l+Δ=12mm,所以L=l+y+Δ=32+12=44mm</p><p> 故 =44/600=0.073min</p><p> ?。?)、粗銑Φ55+0.500.25mm的下表面</p><p> a)銑削Ф55+0.500.25mm的下表面與銑削Ф20+0.0210mm的下表面的相關參數(shù)及其用量等都相同,即 ap=1.5m
42、m,nc=475r/min,vfc=600mm/s,vc=119.3m/min,fz=0.13mm/z。</p><p><b> b)計算基本工時</b></p><p> 公式中: L=l+y+Δ;根據(jù)《切削手冊》表3.26,可得 l+Δ=0所以L=l+y+Δ=72mm</p><p> 故 =72/600=0.12min</
43、p><p> ?。?)、精銑孔Φ20+0.0210mm的下表面</p><p> a) 切削深度:因切削用量較小,故可以選擇ap=1.0mm, 一次走刀即可完成所需尺寸</p><p> b)每齒進給量:由《切削手冊》表3.30可知機床的功為7.5KW,查《切削手冊》表3.5可得f=0.5~0.7mm/r,由于是對稱銑,選較小量f=0.7mm/r</p>
44、<p> c)查后刀面最大磨損及壽命:</p><p> 查《切削手冊》表3.7,后刀面最大磨損為(1.0~1.5)mm</p><p> 查《切削手冊》表3.8, 壽命T=180min</p><p> d)計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冊》表3.27中的公式:</p><p> 也可以由表3.16查得=124mm/s
45、vf =395mm/min n=494r/min,根據(jù)XA5032銑床參數(shù),選 n=475r/min vf =375mm/min , 則實際的切削速度為</p><p> 所以==119.3m/min,實際進給量</p><p> 所以==0.08mm/z</p><p> e)校驗機床功率 查《切削手冊》表3.24,Pcc=1.1KW,而機床所提供的
46、功率Pcm為1.7KW,所以Pcm> Pcc,故校驗合格。</p><p> 最終確定:ap=1.0mm,nc=475r/min,vfc=375mm/min,vc=119.3mm/min</p><p><b> f)計算基本工時</b></p><p> 公式中: L=l+y+Δ;根據(jù)《切削手冊》表3.26,可得 l+Δ=80mm
47、, 所以L=l+y+Δ=32+80=112mm</p><p> 故 =112/375=0.3min</p><p> (4)、精銑Φ55+0.500.25mm的下表面</p><p> a)銑削Ф55+0.500.25mm的下表面與銑削Ф20m+0.0210m的下表面的相關參數(shù)及其用量等都相同,即 ap=1.0mm,nc=475r/min,vfc=375m
48、m/min,vc=119.3mm/m。</p><p><b> b)計算基本工時</b></p><p> 公式中: L=l+y+Δ;根據(jù)〈〈切削手冊〉〉表3.26,可得 l+Δ=80mm所以L=l+y+Δ=72+80=152mm</p><p> 故 =152/375=0.405min</p><p> 最
49、后,將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工時額定的計算結果,連同其它加工數(shù)據(jù),一并填入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見附表1。</p><p><b> 夾 具 的 設 計</b></p><p> 為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保證加工質(zhì)量,降低勞動強度,需要設計專門的夾具。</p><p> 經(jīng)過與指導老師的協(xié)商,決定設計第四道工序,鉆Φ20+0.0210mm孔
50、的鉆床夾具。本夾具用于Z525立式鉆床,對兩個孔分別進行加工。</p><p><b> (一)問題的提出</b></p><p> 本夾具主要用來鉆Φ20+0.0210mm孔,此孔為通孔且有精度等級要求,保證其內(nèi)表面粗糙度為1.6µm,并將垂直度控制在0.05mm之內(nèi)。所以本道工序加工時,既要考慮如何保證精度和垂直度,同時盡可能降低成本。為了提高勞動生
51、產(chǎn)率,降低勞動強度,采用快速鉆套提高鉆孔速度,能夠更好地提高加工效率。</p><p><b> (二)夾具設計</b></p><p><b> 1、定位基準的選擇</b></p><p> 由零件圖可知,此孔有精度要求并與其上下端面均有一定的垂直度要求,在本工藝中,上下端面已銑,并達到一定的精度,故采用Φ20+0
52、.0210mm孔的上端面為主要定位基準,所以其尺寸可由V型塊卡緊和大平面保證。</p><p><b> 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b></p><p> 刀具:高速鋼細齒圓鋸片銑刀 直徑d0=160mm 齒數(shù)Z=50 又由《切削手冊》表3.28中的公式:</p><p> 其中:CF=410 Z?=1.2 ym=0.755 d0=19
53、.8mm ?=0.64</p><p> 安全系數(shù)K=K1K2K3K4</p><p> K1為基本安全系數(shù)1.0</p><p> K2為加工性質(zhì)系數(shù)1.0</p><p> K3為刀具鈍化系數(shù)1.0</p><p> K4為切削特點系數(shù)(斷續(xù)切削)0.85</p><p> 則
54、Fm=410×19.81.2×0.640.75×0.85=4027.4</p><p> 可知,鉆削時的主要切削力為鉆頭的切削方向,即垂直于第一定位基準面,在兩側只需采用兩個V型塊適當夾緊后本夾具即可安全工作,一個固定式,一個采用氣動型活動V型塊,因此,無須再對夾緊力進行計算。</p><p><b> 2、定位誤差分析</b><
55、;/p><p> 一批工件在卡具中定位時,各個工件所占據(jù)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加工后,各工件加工尺寸的不一致,而形成誤差,即工件定位時造成的加工表面相對工序基準的誤差。</p><p> 形成誤差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由于定位基準與設計基準不重合而造成;二是定位基準與限位基準不重合而造成。</p><p> 定位元件尺寸以及公差的確定。本夾具主要定位元件為V型塊和大
56、平面。其中V型塊和大平面保證了孔的尺寸精度。</p><p> 活動V型塊是可以滑動的,防止形成過定位。</p><p> 本工序采用Φ20+0.0210mm孔上端面定位,工序基準與定位基準重合,故其基準不重合度為0,在本工序主要考慮鉆套索形成的誤差:</p><p> 所以Δ=0.02mm<0.021mm,滿足要求</p><p&g
57、t; 零件圖規(guī)定大孔與小孔的中心距為76mm,采用自動對中夾具后,定位誤差取決于對中塊、螺桿以及滑塊的制造誤差。同時,對中塊利用調(diào)整螺釘進行調(diào)整并加裝鉆套后,鉆孔后的誤差只有0.08mm。在后續(xù)的銑斷工序中,利用中間大孔定位,孔壁與定位銷的配合間隙為0.05mm。因此,加工完成后大孔與小孔的中心距的最大誤差為</p><p> Δ=0.08+0.05=0.13mm<0.2mm</p>&l
58、t;p> 所以能滿足精度要求。</p><p> 2、夾具設計及操作的簡要說明</p><p> 如前所述,在設計夾具時為了降低成本,應采取用手動夾緊裝置,本道工序的鉆床就是選用了手動夾緊,在本工序中的夾具主要用來鉆Φ20+0.0210mm孔,此孔有精度和垂直度的要求,所以在本道工序加工時,應先考慮這些要求,其次是如何降低成本。</p><p> 在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 設計拔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設計拔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設計拔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連桿體”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撥叉零件(831005)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全套圖紙)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飛輪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填料箱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端蓋”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全套圖紙)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設計連接座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
- 機械制造課程設計--設計“拔插”零件的機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座體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三孔連桿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法蘭盤”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設計(含圖紙)
- 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撥叉”831008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設計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ca6140車床撥叉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工藝裝備
- 831015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手柄座”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工藝裝備.doc
- 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 撥叉零件設計
- 831015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手柄座”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及工藝裝備.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