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農用運輸車驅動橋設計及強度分析論文[帶圖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 要</b></p><p>  驅動橋的零件很多,結構復雜. 驅動橋作為汽車四大總成之一,它的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整車性能,而對于載重汽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是關于某農用運輸車驅動橋設計及靜強度分析.</p><p>  首先,對驅動橋的設計特點結構特點進行了簡單的說明.運用傳統(tǒng)力學的計算方法和已知驅動橋設計參數(shù)進行計算,在設計過程中

2、對驅動橋及各總成的結構進行具體選擇,并且對其的強度進行詳細的校核.然后利用AutoCAD建立二維圖;結合驅動橋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運用三維建模軟件Catia建立三維模型.最后應用Catia中的分析模塊對驅動橋殼進行靜強度分析.</p><p>  關鍵詞:Catia V5;驅動橋;有限元分析</p><p><b>  Abstract</b></p>

3、<p>  Driving axle's components are many, the structure is complex. Bridge drive a vehicle with one of the four trains, its performance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vehicle performance, and it is particularly i

4、mportant for the truck.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and the static strength analysis of some agricultural use transport vehicle driving axle</p><p>  First, has made the simple explanation to dr

5、iving axle's design feature Structural feature, Carry on the computation using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s's computational method and the known driving axle design variable,Carries on the concrete choice in the des

6、ign process to the driving axle and various units' structure, And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examination to its intensity. Then using AutoCAD setup two dimensional plot; Unifies driving axle's unique feature and pri

7、nciple of work utilization three</p><p>  Keyword: Catia V5; driving ax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p><p><b>  目錄</b></p><p>  1 緒論......................................

8、.......................................................................................1</p><p>  1.1 現(xiàn)代驅動橋研究狀況及問題的提出.................................................................1</p><p>  1

9、.1.1 現(xiàn)代驅動橋簡介........................................................................................1</p><p>  1.1.2 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2</p><p&

10、gt;  1.1.3 現(xiàn)代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理論目標的總體要求........................................4</p><p>  1.1.4 我國驅動橋設計產業(yè)狀況及問題的提出................................................5</p><p>  2 驅動橋設計........................

11、.........................................................................................6</p><p>  2.1 主減速器設計.................................................................................................

12、....6</p><p>  2.1.1主減速器的結構形式...............................................................................6</p><p>  2.1.2主減速器的基本參數(shù)選擇與設計計算......................................................

13、..............9</p><p>  2.1.3小結……………………………………………...…...……....................................20</p><p>  2.2差速器設計................................................................................

14、........................20</p><p>  2.2.1對稱式行星齒輪差速器工作原理..........................................................21</p><p>  2.2.2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的結構.................................................

15、.....22</p><p>  2.2.3對稱式圓錐行星齒輪差速器的設計......................................................22</p><p>  2.2.4小結……………………………………………........……..……………26</p><p>  2.3驅動半軸的設計...............

16、..................................................................................27</p><p>  2.3.1結構形式分析..........................................................................................27</p>

17、<p>  2.3.2全浮式半軸的結構設計..........................................................................28</p><p>  2.3.3全浮式半軸的強度計算..........................................................................29&l

18、t;/p><p>  2.3.4半軸的結構設計及材料與熱處理..........................................................29</p><p>  2.3.5半軸花鍵的強度計算..............................................................................30<

19、;/p><p>  2.3.6小結……………………………………………....…….…………….…30</p><p>  2.4驅動橋殼的設計.................................................................................................31</p><p>  2.4.1

20、整體式橋殼的結構..................................................................................31</p><p>  2.4.2橋殼的受力分析與強度計算..................................................................31</p><p>

21、;  2.4.3橋殼的靜強度分析..................................................................................31</p><p>  2.4.4小結………………………....……………….……………………..……33</p><p>  3 CATIA 三維.......................

22、.......................................................................................34</p><p>  3.1主減速器.....................................................................................................

23、.........34</p><p>  3.1.1主動錐齒輪三維建模...............................................................................34</p><p>  3.1.2 主減速器殼三維建模.....................................................

24、.........................39.</p><p>  3.1.3 軸承三維建模..........................................................................................39</p><p>  3.2差速器....................................

25、..............................................................................41</p><p>  3.2.1齒輪三維建模...........................................................................................41</p>&

26、lt;p>  3.3半軸三維建模......................................................................................................43</p><p>  3.4驅動橋殼三維建模...............................................................

27、...............................45</p><p>  3.5輪胎三維建模......................................................................................................46</p><p>  3.6驅動橋三維建模..................

28、................................................................................47</p><p>  4 驅動橋殼的有限元分析............................................................................................48</p>

29、;<p>  4.1計算方法的局限性..............................................................................................48</p><p>  4.2驅動橋殼的靜強度分析...............................................................

30、.......................48</p><p>  4.3小結......................................................................................................................50</p><p>  結論......................

31、..........................................................................................................51</p><p>  致謝.......................................................................................

32、........................................52</p><p>  參考文獻........................................................................................................................53</p><p><b>

33、;  1緒論</b></p><p>  1.1 現(xiàn)代驅動橋研究狀況及問題的提出</p><p>  1.1.1 現(xiàn)代驅動橋簡介</p><p>  汽車驅動橋處于汽車傳動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傳動軸或直接由變速器傳來的轉矩,將轉矩分配給左右驅動車輪,并使左右驅動車輪具有汽車行駛運動學上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時,驅動橋還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車架或車廂

34、之間的鉛垂力、縱向力和橫向力。</p><p>  在一般的汽車結構中,驅動橋包括主減速器(又稱主傳動器)、差速器、驅動車輪的傳動裝置及橋殼等部件。</p><p>  驅動橋的結構形式與驅動車輪的懸掛形式密切相關。當車輪采用非獨立懸掛時,例如在絕大多數(shù)的載貨汽車和部分小轎車上,都采用非斷開式驅動橋;當驅動車輪采用獨立懸掛時,則配以斷開式驅動橋.</p><p> 

35、 汽車傳動系的總任務是傳遞發(fā)動機的動力,使之適應于汽車行駛的需要。在一般汽車的機械式傳動中,有了變速器(有時還有副變速器和分動器)還不能完全解決發(fā)動機特性和行駛要求間的矛盾和結構布置上的問題。首先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發(fā)動機在汽車上是縱向安置的,為使其轉矩能傳給左右驅動車輪,必須由驅動橋的主減速器來改變轉矩的傳遞方向,同時還得由驅動橋的差速器來解決左右驅動車輪間的轉矩分配問題和差速問題。其次是因為變速器的主要任務僅在于通過選擇適當?shù)臋n位數(shù)及各檔

36、傳動比,以使內燃機的轉速一轉矩特性能適應汽車在各種行駛阻力下對動力性與經濟性的要求,而驅動橋主減速器(有時還有輪邊減速器)的功用則在于當變速器處于最高檔位(通常為直接檔,有時還有超速檔)時,使汽車有足夠的牽引力、適當?shù)淖罡哕囁俸土己玫娜加徒洕浴榇?,則要將經過變速器、傳動軸傳來的動力,經過驅動橋的主減速器進行進一步增大轉矩,降低轉速的變化。因此,要想使汽車傳動系設計的合理,首先必須恰當選擇好汽車的總傳動比,并恰當?shù)膶⑺峙浣o變速器和驅

37、動橋。后者的減速比稱為主減速比。當變速器處于最高檔位時,汽車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主要取決于主減速比。在汽車的總體布置設計時</p><p>  1.1.2 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p><p>  隨著測試技術的發(fā)展與完善,在驅動橋設計過程中引進新的測試技術和各種專用的試驗設備,進行科學實驗,從各方面對產品的結構、性能和零部件的強度、壽命進行測試,同時廣泛采用近代數(shù)學物理分析方

38、法,對產品及其總成、零部件進行全面的技術分析、研究,這樣就使驅動橋設計理論發(fā)展到以科學實驗和技術分析為基礎的階段川。</p><p>  1 計算機支持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的理論創(chuàng)新</p><p>  電子計算機在工程設計中的推廣應用,使驅動橋設計理論與技術飛躍發(fā)展,設計過程完全改觀。驅動橋結構參數(shù)及性能參數(shù)等的優(yōu)化選擇與匹配、零部件的強度核算與壽命預測、產品有關方面的模擬計算或仿真分析(

39、即更進一步的美工造型等等設計方案的選擇及定型,設計圖紙的繪制,均可在計算機上進行)。采用電子計算機作分析計算手段,由于其計算速度很快且數(shù)據容量很大,就可采用較準確的多自由度的數(shù)學模型來模擬驅動橋在各種工況下的運動,采用現(xiàn)代先進的數(shù)學方法進行分析,可取得較準確的結果,這就為設計人員分析多種方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當前,由于計算機的外部設備及人機聯(lián)系方面的成就,已可將計算機的快速計算和邏輯判斷能力、大容量的數(shù)據儲存及高效的數(shù)據

40、處理能力、計算結果的動態(tài)圖像顯示功能與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經驗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人機對話式的半自動化設計,或與產品設計的專家系統(tǒng)相結合,實現(xiàn)自動化設計。其設計過程可由電子計算機對有關產品的大量數(shù)據、資料進行檢索,對有關設計問題進行高速的設計計算,通過計算機屏幕顯示其設計圖形和計算結果;設計人員亦可用光筆和人機對話語言直接對圖形進行修改,取得最佳設計方案后,再由與計算機聯(lián)機</p><p>  2 基礎學科支持驅動橋

41、設計與分析的理論創(chuàng)新</p><p>  隨著計算機在驅動橋設計中的推廣應用,一些近代的數(shù)學物理方法和基礎理論方面的新成就在汽車設計中也日益得到廣泛應用?,F(xiàn)代驅動橋設計,除傳統(tǒng)的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方法外,還引進了最優(yōu)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有限元分析和計算機模擬計算或仿真分析、模態(tài)分析等現(xiàn)代設計方法與分析手段。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理論達到當前的高水平,是百余年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基礎科學、應用技術、材料與制造工藝不斷發(fā)展

42、進步的結果,也是設計、生產與使用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它立足于規(guī)模宏大的生產實踐,以基礎理論為指導,以體現(xiàn)當代科技成就的驅動橋設計軟件及硬件為手段,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借助于材料、工藝、設備、工具、測試儀器、試驗技術及經營管理等領域的成就,不斷地發(fā)展進步.</p><p>  3 逆工程理論與方法得到廣泛的應用</p><p>  在驅動橋自動化制造領域中,常常涉及大量的復雜曲面設計制造

43、與檢測。通常情況下,首先在計算機上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制造(CAD/CAM)技術進行產品模型設計,然后生成數(shù)控(NC)代碼進行加工。與這種傳統(tǒng)的加工模式相比較,逆工程表征了一種CAD模型不存在的產品設計方法,而是通過從各種方式(包括人工雕塑)獲得的實物模型中抽取數(shù)據進行再設計的一種開發(fā)模式,即所謂“反求方法”。這種反求方法包括現(xiàn)有產品的修改、破碎零件的重構和工業(yè)檢測。驅動橋殼設計與制造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逆工程設計方法。</p>

44、;<p>  在逆工程中,復雜曲面的數(shù)字化可以通過接觸與非接觸兩種測量技術實現(xiàn)。三坐標測量機(CMM)是一種典型的接觸測量設備,其測量精度和智能化程度較高,為越來越多的客戶所廣泛采用,測量對象幾乎包括驅動橋各零件,應用于從產品研制到產品最終檢驗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然而,測量效率低制約了接觸測量方法的推廣應用。非接觸測量技術把激光束投影在零件曲面上,并通過光學傳感器拾取反射回來的激光束二應用三角形法或成像法快速地計算出數(shù)據點的三維坐

45、標。但是,當激光束和零件曲面之間的傾角較大時,陰影效應將導致較低的測量精度。并且,由于激光識別力與曲面的光亮程度有關,同時需要很好的照明技術。鑒于這些因素,盡管非接觸測量方法與理論越來越完善,接觸測量設備測量效率較低,該測量方法還是廣泛應用于逆工程設計零件曲面的數(shù)字化測量中171</p><p>  4 虛擬現(xiàn)實理論異軍突起</p><p>  虛擬現(xiàn)實是計算機相關技術中的重要課題,繼多

46、媒體技術之后,正日益引起驅動橋廠商及開發(fā)設計部門的高度關注。這不僅因為它的概念、理論及設備新穎,而且一經實現(xiàn)就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展示出極具應用前景的態(tài)勢。由于“需求推動”和“技術推動”的原因,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驅動橋開發(fā)與研究中廣泛的應用,如驅動橋虛擬設計、虛擬制造、驅動橋模擬運行系統(tǒng)、驅動橋性能試驗方針、驅動橋虛擬維修等,其前景十分誘人。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的政府機構和許多大公司特別重視這項技術,他們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開發(fā)并得到了迅速的

47、進展.我國正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p><p>  產品的最初構思來自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欲望和邏輯思維、形象邏輯的結果。在計算機增強了人與自然及社會的信息交流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人類創(chuàng)造思維的能力。計算機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驅動橋開發(fā)時的應用就是一個證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驅動橋生產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人們對規(guī)格多樣化日益增長的需求,取而代之的將是小批量多規(guī)格的生產方式。由于需要在同一

48、個生產線上裝配不同類型的商品,因此對設計和制造技術的靈活性(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投入性和交互性可以很好的幫助產品的開發(fā)和設計.</p><p>  5 創(chuàng)新利器一一快速原型技術</p><p>  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是充分發(fā)揮設計者的創(chuàng)造性想像才能,利用有關技術知識和技術原理進行創(chuàng)新構思的一種實踐活動,其目的是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富有新穎性和先進性的產品。在傳統(tǒng)設計開發(fā)中,其過程分

49、為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工藝設計和產品制造.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產品設計開發(fā)的范疇已經從傳統(tǒng)的內容擴展到產品規(guī)劃、制造、檢測、試驗、營銷以及回收全過程。傳統(tǒng)設計師循序漸進,一個步驟(如產品設沁完成并認為滿意之后才能開始下一步工作,否則前一步的工程資料不可能提供給下一步。這種安排雖然責任分明,但也造成了溝通障礙。何況設計過程本身也是需要互相配合的,所有這些即使不增加產品成本,也必然延長了產品開發(fā)周期。</p><p

50、>  快速原型技術是將CAD模型逐層完成實體模型的制造技術,快速原型技術徹底擺脫了傳統(tǒng)的“去除”加工方法一一部分地去除大于工件毛坯的材料而得到工件,采用全新的增長加工方法,將復雜的三維加工分解為簡單的二維加工的組合。因此它不必采用傳統(tǒng)的加工機床和加工模具,而只需要傳統(tǒng)加工方法10%一30%的工時和20%一30%的成本就能直接制造出產晶樣本和模具。在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開發(fā)中應用快速原型技術,用現(xiàn)代的高科技手段和技術來改造傳統(tǒng)的產品設計開發(fā)

51、方法,能夠促進設計創(chuàng)新、產品創(chuàng)新(全新產品)、工藝創(chuàng)新(并行模式)和管理創(chuàng)新(分散網絡化制造),形成數(shù)字化、虛擬化、智能化、集成化,從而帶來了產品設計開發(fā)的革命。</p><p>  1.1.3 現(xiàn)代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理論目標的總體要求</p><p>  驅動橋的結構形式雖然可以各不相同,但在使用中對他們的基本要求卻是一致的,這就是設計中各種改進與研究所追求的根本目標,它們可歸納為:&l

52、t;/p><p> ?、偎x擇的主減速比應能滿足汽車在給定使用條件下具有最佳的動力性和燃料經濟性。</p><p> ?、诓钏倨髟诒WC左右驅動車輪能以汽車運動學所要求的差速滾動外并能將轉矩平穩(wěn)而連續(xù)不斷(無脈動)的傳遞給左右驅動車輪。</p><p> ?、郛斪笥因寗榆囕喤c地面的附著系數(shù)不同時,應能充分的利用汽車的牽引力。</p><p> ?、?/p>

53、驅動橋各零部件在保證其強度、剛度、可靠性及壽命的前提下應力求減小簧下質量,以減小不平路面對驅動橋的沖擊載荷,從而改善汽車的平順性。</p><p> ?、弈艹惺芎蛡鬟f路面和車架或車廂間的鉛垂力、縱向力和橫向力,以及驅動時的反作用力矩和制動時的制動力矩。</p><p>  ⑥輪廓尺寸不大以便于汽車的總體布置與所要求的驅動橋離地間隙相適應。</p><p> ?、啐X輪

54、與其他傳動部件工作平穩(wěn),無噪聲。</p><p>  ⑧驅動橋總成及其他零部件的設計應能盡量滿足零件的標準化、部件的通用化和產品的系列化及汽車變型的要求。</p><p> ?、嵩诟鞣N載荷和轉速工況下有高的傳動效率。</p><p> ?、饨Y構簡單、維修方便,機件工藝性好,制造容易。</p><p>  要實現(xiàn)以上目標就必須完善驅動橋可靠度與

55、動載的精確計算、同時注重過程</p><p><b>  可監(jiān)控性。</b></p><p>  1.1.4 我國驅動橋設計產業(yè)狀況及問題的提出</p><p>  汽車和汽車工業(yè)在國民經濟、現(xiàn)代社會及人民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前中國的經濟建設事業(yè)中,汽車處于十分突出和優(yōu)先的地位。近年來汽車工業(yè)中國機械工業(yè)各行業(yè)中,其增長速度相對比其

56、它行業(yè)都要高得多。但是中國汽車業(yè)的發(fā)展仍然遠遠趕不上需求,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各種汽車及其零部件。由于種種原因,中國汽車工業(yè)距國際水平還有相當?shù)牟罹啵貏e在驅動橋產品設計和研究方面距離更大一些,這方面應該為中國的許多部門和企業(yè)所認識。目前,我國的驅動橋設計,基本上尚處在類比設計和經驗設計階段,這樣的設計往往偏于保守而限制了驅動橋性能的提高和產品成本的降低。因此,我國驅動橋產品設計與國外的主要差距之一是所設計的驅動橋過于笨重。在現(xiàn)代驅動橋設

57、計中,要使其做到盡可能的輕量化不但可以節(jié)省材料消耗和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合理的規(guī)劃汽車簧上簧下質量、降低動載和提高汽車的平順性。</p><p>  但是驅動橋作為各種車輛的組成部分,要求應該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與輕量化常常是矛盾的,所以輕量化設計要保證同時具有足夠的可靠性和絕對的安全性,即在滿足上述基本要求的情況下減輕重量。</p><p>  驅動橋設計與分析理論對于我國的驅動橋

58、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p><p><b>  2驅動橋設計</b></p><p>  驅動橋處于動力傳動系的末端,其基本功用首先是增扭,降速,改變轉矩的傳遞方向,即增大由傳動軸或直接從變速器傳來的轉矩,并將動力合理的分配給左、右驅動輪,其次,驅動橋還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車架或車身之間的垂直立、縱向力和橫向力,遺跡制動力矩和反作用力矩等。</p>

59、<p>  驅動橋一般由主減速器、差速器、車輪傳動裝置和驅動橋殼等組成,轉向驅動橋還有等速萬向節(jié)。</p><p>  設計驅動橋時應當滿足如下基本要求:</p><p>  1.選擇適當?shù)闹鳒p速比,以保證汽車在給定的條件下具有最佳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p><p>  2.外廓尺寸小,保證汽車具有足夠的離地間隙,以滿足通過性的要求。</p&

60、gt;<p>  3.齒輪及其它傳動件工作平穩(wěn),噪聲小。</p><p>  4.在各種載荷和轉速工況下有較高的傳動效率。</p><p>  5.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承受和傳遞作用于路面和車架或車身間的各種力和力矩;在此條件下,盡可能降低質量,尤其是簧下質量,減少不平路面的沖擊載荷,提高汽車的平順性。</p><p>  6.與懸架導向機構運動協(xié)

61、調。</p><p>  7.結構簡單,加工工藝性好,制造容易,維修,調整方便</p><p>  8.某農用運輸車驅動橋設計及強度分析設計參數(shù):</p><p>  (1) 后輪距:1500mm</p><p>  (2) 車輪半徑:375mm</p><p>  (3) 發(fā)動機最大扭矩:161.7N.m/2000~

62、2200 r/min</p><p>  (4) 汽車滿載時一個驅動橋給水平地面的最大負荷=18666.7N</p><p>  (5) 變速比:ig1=6.02</p><p>  (6) 主傳動比:i0=6.5</p><p>  (7) 后懸架板簧托板中心距:940mm</p><p>  主要任務要求:利用Au

63、toCAD畫出車橋二維圖,</p><p>  利用CATIA畫出三維圖</p><p>  利用CATIA進行橋殼靜強度分析</p><p>  2.1. 主減速器設計</p><p>  2.1.1 主減速器的結構形式</p><p>  主減速器的結構型式,主減速器可根據齒輪類型,減速形式以及主,從動齒輪的支承形

64、式不同分類.</p><p>  1.主減速器的齒輪類型</p><p>  主減速器的齒輪有弧齒錐齒輪,雙曲面齒輪,圓柱齒輪和蝸輪蝸桿等形式.</p><p>  本設計采用弧齒錐齒輪. 弧齒錐齒輪傳動的特點是主,從動齒輪的軸線垂直相交于一點. 由于輪齒端面重疊的影響,至少有兩對以上的輪齒同時嚙合, 因此螺旋錐齒輪能承受大的負荷, 加之其輪齒不是在齒的全長上同時嚙

65、合,面是逐漸地由齒的一端連續(xù)而平穩(wěn)地轉向另—端,使得其工作平穩(wěn),即使在高速運轉時,噪聲和振動也是很小的,但弧齒錐齒輪對嚙合精度很敏感,齒輪副錐頂稍不吻合就會使工作條件急劇變壞,并加劇齒輪的磨損和使噪聲曾大.</p><p>  2.主減速器的減速形式</p><p>  本設計采用中央單級主減速器進行設計.</p><p>  (1)中央單級減速器。</p&g

66、t;<p>  單級主減速器具有結構簡單,質量小,尺寸緊湊,制造成本低等優(yōu)點,因而廣泛應用于主傳動比i0<7.6的汽車上.單級主減速器多采用一對弧齒錐齒輪或雙曲面齒輪傳動.單級主減速器的結構形式,尤其是其齒輪的支承形式和拆裝方法,與橋殼的結構形式密切相關.</p><p>  (2)中央雙級主減速器。</p><p>  雙級主減速器的主要結構特點是由兩級齒輪減速組成的主減速

67、器.與單級主減速器相比,雙級主減速器在保證離地間隙相同時可得到大的傳動比, i0一般為7~12;但其尺寸,質量均較大,結構復雜,制造成本也顯著曾加,因此主要應用在總質量較大的商用車上.</p><p>  (3)雙速主減速器.</p><p>  雙速主減速器內由齒輪的不同組合可獲得兩種傳動比.它與普通變速器相配合,可得到雙倍于變速器的檔位.雙速主減速器的高低檔傳動比,是根據汽車的使用條件

68、、發(fā)動機功率及變速器各檔傳動比的大小來選定的.大的豬傳動比用于汽車滿載行駛或在困難道路上行駛,以克服較大的行駛阻力并減少變速器中間檔位的變換次數(shù);小的傳動比則用于汽車空載、半載行駛或在良好路面上行駛,以改善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和提高平均車速.</p><p>  (4) 貫通式主減速器.</p><p>  貫通式主減速分為單級貫通式主減速器和雙級貫通式主減速器.</p><

69、;p>  貫通式主減速器具有結構簡單、質量較小、尺寸緊湊等優(yōu)點.并可使中、后橋的大部分零件,尤其是使橋殼、半軸等主要零件具有互換性等優(yōu)點,它主要用于總質量較小的多橋驅動汽車上.</p><p>  雙級貫通式主減速器主要應用于總質量較大的多橋驅動汽車上.</p><p>  3.主減速器主,從動錐齒輪的支撐形式</p><p>  圖2.1主動錐齒輪懸臂式支承

70、      圖2.2主動錐齒輪跨置式</p><p>  圖2.3從動錐齒輪支撐形式</p><p>  主動錐齒輪的支承形式可分為懸臂式支承和跨置式支承兩種。查閱資料、文獻,經方案論證,采用懸臂式支承結構(如圖2.1所示)。</p><p>  懸臂式支承結構簡單,支承剛度較跨置式較差,用于傳遞較小轉矩的主減速器上,正符合本文設計的農用運輸車驅動橋。</p&

71、gt;<p>  跨置式支承使剛度大為增加,使齒輪在載荷作用下的變形大為減小,齒輪嚙合條件改善,因此齒輪的承載能力高于懸臂式。此外,由于齒輪大端一側軸頸上的兩個相對安裝的圓錐滾子軸承之間的距離很小,可以縮短主動齒輪軸的長度,是布置更緊湊,并可減小傳動軸夾角,有利于整車布置。但是跨置式支承必須在主減速器殼體上有支承所需的軸承座,使主減速器殼體結構復雜,加工成本提高。另外,因主從動齒輪之間的空隙很小,致使主動齒輪的導向軸承尺寸

72、受到限制,有時布置不下或拆裝困難。</p><p>  2.1.2主減速器的參數(shù)選擇與設計計算</p><p>  1. 主減速器計算載荷的確定</p><p>  (1) 按發(fā)動機最大轉矩和最低擋傳動比確定從動錐齒輪的計算轉矩Tce</p><p>  從動錐齒輪計算轉矩Tce</p><p>  Tce=

73、 (2.1)</p><p><b>  式中:</b></p><p>  Tce—計算轉矩,;</p><p>  Temax—發(fā)動機最大轉矩;Temax =161.7 </p><p>  n—計算驅動橋數(shù),1;</p><p>  —變速器傳動比,=6

74、.02;</p><p>  i0—主減速器傳動比,i0=6.5;</p><p>  η—變速器傳動效率,取η=0.9;</p><p>  k—液力變矩器變矩系數(shù),K=1;</p><p>  Kd—由于猛接離合器而產生的動載系數(shù),Kd=1;</p><p>  代入式(2.1),有:</p><

75、;p><b>  ==5694.59</b></p><p>  (2)按驅動輪打滑轉矩確定從動錐齒輪的計算轉矩</p><p><b>  (2.2)</b></p><p>  式中 ——汽車滿載時一個驅動橋給水平地面的最大負荷,后橋所承載18666.7N的負荷;</p><p>  —

76、—輪胎對地面的附著系數(shù),對于安裝一般輪胎的公路用車,取=0.85;對于越野汽車取1.0;對于安裝有專門的防滑寬輪胎的高級轎車,計算時可取1.25;</p><p>  m2——汽車最大加速度時的后軸負荷轉移系數(shù),取1.2</p><p>  ——車輪的滾動半徑,車輪的滾動半徑為0.375m;</p><p>  ,——分別為所計算的主減速器從動錐齒輪到驅動車輪之間的

77、傳動效率和傳動比,取0.9,由于沒有輪邊減速器取1.0</p><p>  所以==7933.3 </p><p> ?。?)按汽車日常行駛平均轉矩確定從動錐齒輪的計算轉矩</p><p>  對于公路車輛來說,使用條件較非公路車輛穩(wěn)定,其正常持續(xù)的轉矩根據所謂的平均牽引力的值來確定:</p><p><b> ?。?.3)<

78、;/b></p><p>  式中:——汽車滿載時的總重量,42000N;</p><p>  ——所牽引的掛車滿載時總重量,N,但僅用于牽引車的計算所以計為0;</p><p>  ——道路滾動阻力系數(shù),在此取0.018</p><p>  ——汽車正常行駛時的平均爬坡能力系數(shù),對于載貨汽車可取0.05~0.09在此取0.08;<

79、;/p><p>  ——汽車的性能系數(shù)在此取0;</p><p>  ——主減速器主動齒輪到車輪之間的效率;</p><p>  ——主減速器從動齒輪到車輪之間的傳動比取1;</p><p><b>  n——驅動橋數(shù)取1</b></p><p>  所以 ==1715 </p>&

80、lt;p>  2. 主減速器的基本參數(shù)選擇</p><p>  (1)主、從動錐齒輪齒數(shù)和</p><p>  選擇主、從動錐齒輪齒數(shù)時應考慮如下因素:</p><p>  1)為了得到理想的齒面重合度和高的輪齒彎曲強度,主、從動齒輪齒數(shù)和應不小于40。</p><p>  2)為了磨合均勻,,之間應避免有公約數(shù)。</p>

81、<p>  3)為了嚙合平穩(wěn),噪聲小和具有高的疲勞強度對于商用車一般不小于6。</p><p>  4)主傳動比較大時,盡量取得小一些,以便得到滿意的離地間隙。</p><p>  5)對于不同的主傳動比,和應有適宜的搭配。</p><p>  取=9 =38 +=47〉40</p><p>  滿足理想的齒面重合度

82、和高的輪齒彎曲強度,主、從動齒輪齒數(shù)和應不小于40。</p><p>  (2)從動錐齒輪大端分度圓直徑和端面模數(shù)</p><p>  可根據經驗公式初選,即</p><p><b>  (2.4)</b></p><p>  ——從動齒輪大端分度圓直徑;</p><p>  ——直徑系數(shù),一般取

83、13.0~15.3;</p><p>  ——從動錐齒輪的計算轉矩,,為Tce和Tcs中的較小者.</p><p>  所以 =(13.0~16.0)=(232.14~285.72)</p><p>  初選=285.72 則=/=285.72/39=7.33</p><p>  參考《機械設計手冊》選取 7,則=280</p

84、><p> ?。?)主,從動錐齒輪齒面寬和</p><p>  對于從動齒輪的齒面好寬,推薦不大于其節(jié)錐距A的0.3倍,而且應滿足不大于10,一般也推薦=0.155.對于弧齒錐齒輪,一般比大10%。</p><p>  =0.155280=43.4 在此取44</p><p><b>  取50mm</b></

85、p><p><b> ?。?)中點螺旋角</b></p><p>  汽車主減速器弧齒錐齒輪的平均螺旋角為35°~40°,而商用車選用較小的值以防止軸向力過大,通常取35°。</p><p><b> ?。?) 螺旋方向</b></p><p>  主、從動錐齒輪的螺旋方向

86、是相反的。螺旋方向與錐齒輪的旋轉方向共同影響其所受的軸向力的方向,當變速器掛前進擋時,應使主動錐齒輪的軸向力離開錐頂方向,這樣可使主、從動齒輪有分離的趨勢,防止輪齒因卡死而損壞。所以主動錐齒輪選擇為左旋,從錐頂看為逆時針運動,這樣從動錐齒輪為右旋,從錐頂看為順時針,驅動汽車前進。</p><p><b> ?。?) 法向壓力角</b></p><p>  對于弧齒錐齒

87、輪,乘用車的а一般選用14°30’或16°,商用車的а為20°或</p><p>  22.5°,這里取а=20°(貨車)。</p><p>  3.主減速器圓弧錐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p><p>  表2.1 主減速器圓弧錐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用表</p><p>  4.主減速器圓弧錐齒

88、輪的強度計算</p><p>  (1)單位齒長圓周力</p><p>  主減速器錐齒輪的表面耐磨性,通常輪齒上的單位齒長圓周力來估算,即</p><p>  N/mm (2.5)</p><p>  式中:P——作用在齒輪上的圓周力,按發(fā)動機最大轉矩Temax和最大附著力矩 兩種載荷工況進行計算,

89、N; </p><p>  F ——作用在齒輪上的圓周力,N; </p><p>  ——從動齒輪的齒面寬,在此取44mm. </p><p>  1)按發(fā)動機最大轉矩計算時:</p><p>  N/mm (2.6)</p><p>  式中: ——變速器的傳動比,6.02;

90、</p><p>  ——主動錐齒輪分度圓直徑:= =42mm</p><p>  ——發(fā)動機輸出的最大轉矩,在此取161.7;</p><p>  按上式p== 948.15N/mm</p><p>  P=948.15N/mm <[P] 校核合格。</p><p>  2)按驅動輪打滑轉矩計算:<

91、/p><p><b>  P =2/</b></p><p>  后驅動橋在滿載狀態(tài)下的靜載荷:=18666.7N;</p><p>  汽車最大加速度時的后軸負荷轉移系數(shù):=1.2;</p><p>  輪胎與路面之間的付著系數(shù):=0.85;</p><p>  車輪滾動半徑:=0.375m;

92、 =H+d/2;</p><p>  主減速器從動齒輪到車輪間的傳動比:=1;</p><p>  主減速器從動齒輪到車輪間的傳動效率:=0.9。</p><p>  =280mm ;= 44mm </p><p>  將各參數(shù)代入上式得:p= 1320.9<=1429 </p><p>  故:

93、齒輪表面耐磨性合格</p><p><b> ?。?)齒輪彎曲強度</b></p><p>  錐齒輪輪齒的齒根彎曲應力為:</p><p>  = (2.7)</p><p>  —齒輪的計算轉矩,對于主動齒輪T==876.09,對從動齒輪,取中的較小值,為1715</p&

94、gt;<p>  k0—過載系數(shù),一般取1;</p><p>  ks—尺寸系數(shù),0.725;</p><p>  km—齒面載荷分配系數(shù),懸臂式結構,k取=1.1;</p><p>  kv—質量系數(shù),取1;</p><p>  b—所計算的齒輪齒面寬;=50㎜ =44㎜</p><p>  D—所討

95、論齒輪大端分度圓直徑;=42mm =280mm</p><p>  Jw—齒輪的輪齒彎曲應力綜合系數(shù),選取小齒輪的=0.27,大齒輪=0.25.;</p><p>  ===352.07 MPa;</p><p>  主從動錐齒輪的≤[]=700MPa,輪齒彎曲強度滿足要求。</p><p>  從動錐齒輪,壽命計算: T=1715:<

96、;/p><p>  ===44.56 MPa≤[]=210.9Mpa 破壞循環(huán)次數(shù)為 6*106</p><p><b> ?。?)輪齒接觸強度</b></p><p>  錐齒輪輪齒的齒面接觸應力為:</p><p><b> ?。?.8)</b></p><p><b

97、>  式中:</b></p><p>  —錐齒輪輪齒的齒面接觸應力,MPa;</p><p>  D1—主動錐齒輪大端分度圓直徑,mm;=42mm</p><p>  b—主、從動錐齒輪齒面寬較小值;b=44mm</p><p>  kf—齒面品質系數(shù),取1.0;</p><p>  cp—綜合彈性

98、系數(shù),取232.6N1/2/mm;</p><p>  ks—尺寸系數(shù),取1.0;</p><p>  Jj—齒面接觸強度的綜合系數(shù),查表取0.229;</p><p>  Tz—主動錐齒輪計算轉矩;Tz=1715N.m</p><p>  k0、km、kv選擇同式(2.7)</p><p>  將各參數(shù)代入式 (2.

99、8),有:</p><p>  =302.64 MPa</p><p>  ≤[]=2800MPa,輪齒接觸強度滿足要求。</p><p>  5. 主減速器軸承的載荷計算</p><p>  錐齒輪相互嚙合的齒面上作用有一法向力。該法向力可分解為沿齒輪軸線方向的軸向力、沿齒輪切向方向的圓周力及垂直于齒輪軸線的徑向力。為計算作用在齒輪的圓周

100、力,首先需要確定計算轉矩。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由于變速器擋位的改變,發(fā)動機也不全處于最大轉矩狀態(tài),所以主減速器齒輪的工作轉矩經常變化。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軸承的主要損壞形式為疲勞損傷,所以應按輸入的當量轉矩進行計算。作用在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上的當量轉矩可按下式計算:</p><p>  式中:——發(fā)動機最大轉矩,在此取161.7N·m;</p><p>  ,…——變速器在各擋的使用

101、率,</p><p>  ,…——變速器各擋的傳動比;</p><p>  ,…——變速器在各擋時的發(fā)動機的利用率</p><p>  經計算為226.9N·m</p><p>  對于圓錐齒輪的齒面中點的分度圓直徑</p><p>  經計算=35.31mm =229.5mm</p>&l

102、t;p> ?。?)齒寬中點處的圓周力</p><p>  齒寬中點處的圓周力為</p><p> ?。健   </p><p>  式中:——作用在該齒輪上的轉矩,作用在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上的當量轉矩</p><p>  ——該齒輪的齒面寬中點處的分度圓直徑.</p&g

103、t;<p>  按上式主減速器主動錐齒輪齒寬中點處的圓周力 ==12.85 KN</p><p> ?。?)錐齒輪的軸向力和徑向力</p><p>  圖2.4主動錐齒輪齒面的受力圖</p><p>  如圖2.4所示,主動錐齒輪螺旋方向為左旋,旋轉方向為逆時針,F(xiàn) 為作用在節(jié)錐面上的齒面寬中點A處的法向力,在A點處的螺旋方向的法平面內,F(xiàn)分解成

104、兩個相互垂直的力F和,F(xiàn)垂直于OA且位于∠OO′A所在的平面,位于以OA為切線的節(jié)錐切平面內。在此平面內又可分為沿切線方向的圓周力F和沿節(jié)圓母線方向的力。F與之間的夾角為螺旋角,F(xiàn)與之間的夾角為法向壓力角,于是有:</p><p><b> ?。?.9)</b></p><p><b> ?。?.10)</b></p><p&

105、gt;<b> ?。?.11)</b></p><p>  于是,作用在主動錐齒輪齒面上的軸向力和徑向力分別為:</p><p><b> ?。?.12)</b></p><p>  由式(2.12)可計算10006.13N</p><p><b>  =3665.24N</b>

106、;</p><p>  作用在從動錐齒輪齒面上的軸向力和徑向力分別為:</p><p><b>  (2.16)</b></p><p>  由式(2.16)可計算1213.61N</p><p><b>  =7498.07N</b></p><p>  (2)主減速器錐齒

107、輪軸承載荷的計算</p><p>  對于主動齒輪采用懸臂式支撐,對于從動齒輪采用傳統(tǒng)的騎馬式支撐方式。</p><p>  對于采用騎馬式的主動錐齒輪和從動錐齒輪的軸承徑向載荷,如圖2.5所示</p><p><b>  圖2.5</b></p><p>  軸承A,B的徑向載荷分別為</p><p

108、>  R= (2.17)</p><p><b> ?。?.18)</b></p><p>  根據上式已知=10006.13N,=3665.24N,a=93mm ,b=47mm,c=84mm ,d=96mm</p><p>  所以軸承A的徑向力=</p><p><b>  =

109、6716.7N</b></p><p><b>  其軸向力為0</b></p><p><b>  軸承B的徑向力R=</b></p><p>  =11760.35N</p><p><b>  對于軸承A</b></p><p>  采

110、用圓柱滾子軸承,采用30207E,此軸承的額定動載荷為51.5KN,所承受的當量動載荷 取X=1 則Q=1=6716.7N</p><p>  (s) :溫度系數(shù),取1.0</p><p>  :載荷系數(shù),取1.2</p><p><b>  (s)</b></p><p>  對于

111、無輪邊減速器的驅動橋來說,主減的從動齒輪軸承的計算轉矩為</p><p>  則主動齒輪的計算轉速</p><p>  所以軸承能工作的額定軸承壽命為</p><p>  若大修里程S定為100000公里,可計算出預期壽命</p><p><b>  即</b></p><p>  而,故軸承符合

112、使用要求</p><p>  對于軸承B 是一對軸承</p><p>  對于成對安裝的軸承組的計算當量載荷時徑向動載荷系數(shù)X和軸向動載荷系數(shù)Y值按雙列軸承選用,e值與單列軸承相同。在此選用30208型軸承,此軸承的額定動載荷為59.8KN</p><p><b>  派生軸向力</b></p><p><b>

113、;  軸向載荷:</b></p><p><b>  故 </b></p><p>  :沖擊載荷系數(shù),取1.2</p><p><b>  =</b></p><p><b>  h</b></p><p>  ,故軸承符合使用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