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頂菊對不同作物的危害評價及化學防治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頂菊作為一種外來入侵植物2001年在河北省衡水湖首次發(fā)現(xiàn),在很短的時間內度過適應期,依靠其繁殖優(yōu)勢和擴張能力,大量繁殖迅速傳播,目前,黃頂菊已侵入農田、場院,對我國的生態(tài)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2007年黃頂菊被列為我國的對外檢疫對象。
   本文通過對黃頂菊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特性、化感物質的釋放途徑以及對小麥、玉米、棉花生長影響的研究,對黃頂菊在三種作物田的危害程度做出評價,為黃頂菊的防除提供理論依據(jù)。結果表明:
  

2、 在15~40℃范圍內黃頂菊種子均能正常萌發(fā)、生長,萌發(fā)最適溫度為35℃,在萌發(fā)溫度范圍內黃頂菊種子的萌發(fā)表現(xiàn)為光敏性,黑暗促進黃頂菊種子萌發(fā),黃頂菊幼苗生長的最適溫度為30℃。黃頂菊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指數(shù)以及幼苗的根長和莖高與鹽濃度和堿度之間均表現(xiàn)為負效應,且鹽濃度對黃頂菊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脅迫作用大于pH值的脅迫作用,鹽堿脅迫初期黃頂菊通過增強葉片中SOD和POD的活性來暫時維持活性氧產生與清除的動態(tài)平衡。黃頂菊在沙土、壤土和黏土

3、中的終止萌發(fā)深度分別為3.5cm、4.5cm和4.0cm。黃頂菊主要通過植株殘體和根系分泌向環(huán)境中釋放化感物質,其次是通過雨霧的淋溶對受體植物產生化感作用。
   采用添加系列試驗和模型擬合的方法,研究了田間不同黃頂菊密度下小麥、玉米和棉花生長及產量性狀的變化規(guī)律,結果表明:黃頂菊不影響當茬小麥的正常生長。在黃頂菊的競爭干擾下,玉米的株高、葉面積指數(shù)、田間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隨黃頂菊密度的增加而逐漸降低。對數(shù)函數(shù)

4、模型可以較好地擬合黃頂菊密度與玉米產量損失間的關系(y=13.586Ln(x)-19.63,P<0.005)。玉米田采用苗后除草劑進行防除時,黃頂菊的經濟危害允許水平為7.09~8.19%,防除閾值為7.14~7.75株·m-2,與玉米的競爭臨界期為玉米播種后20.24~41.32d,其中以玉米播后15d內防除黃頂菊對玉米的增產效果最明顯。在黃頂菊的競爭干擾下,棉花的葉面積指數(shù)、田間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隨黃頂菊密度的增加

5、而逐漸降低。對數(shù)函數(shù)模型可以較好地擬合黃頂菊密度與棉花產量損失間的關系(y=22.79Ln(x)+9.0277,P<0.0003)。棉田中黃頂菊的經濟危害允許水平為2.62~12.25%,防除閾值為0.75~1.15株·m-2,與棉花的競爭臨界期為棉花播種后21.27~57.04d。棉花播后15d內防除黃頂菊對棉花的增產效果最明顯。
   玉米田常用的3種苗后莖葉處理型除草劑溴苯腈、煙嘧磺隆和耕杰對黃頂菊均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但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