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說明書Z型回轉支承裝置型回轉支承裝置技術領域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回轉支承,特別是涉及到大型全回轉排土機的支撐和回轉裝置。背景技術背景技術回轉支承是一種能夠同時承受較大的軸向負荷、徑向負荷和傾覆力矩的大型軸承,能夠實現對結構重要部件的支撐、旋轉、傳動等多種功能。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它在大型起重運輸機械、采掘機、建筑工程機械、港口機械等設備中使用越來越廣泛。目前我國生產的回轉支承大部分還是采用滾動軸承滾動體—滾道式結構,其結構形式主

2、要有單排球式、單排交叉滾柱式、雙排球式、三排柱式四種。單排球式、雙排球式承受徑向載荷能力較強,但軸向承載能力較弱,而且以鋼球的點接觸滾道作為支撐,支撐接觸點少,存在著受力不平衡的缺點,并且運行不平穩(wěn),噪音高;單排交叉滾柱式徑向承載能力強,回轉較平穩(wěn),但軸向承載能力和抗傾覆力矩能力較小;三排柱式雖然綜合承載能力強,但制造工藝復雜,價格昂貴,更換維護困難。發(fā)明內容發(fā)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軸向、徑向承載

3、能力高、抗傾覆力矩能力強、制造工藝簡單、更換維護方便、成本低的滾動回轉支承,且回轉支承精度高、運行平穩(wěn)、噪音低。本發(fā)明解決的所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設計一種回轉支承包括上座圈、下座圈、滾珠、滾柱、環(huán)形壓環(huán),上、下座圈通過兩個相對的“Z”型結構套合在一起,且上、下座圈的軸線重合;其中所述的上、下座圈內環(huán)的拐角處分別設有具有微小傾斜角度環(huán)形直角槽,套合后,上、下座圈的環(huán)形直角3有很強的承受徑向和傾覆方向載荷的能力。且滾道具有微小的傾斜角度,

4、使回轉支承具有一定的自調整間隙功能,提高了回轉支承的精度,優(yōu)化了滾動體上下左右的受力,使內圈和外圈受力合理,增強了回轉支承的穩(wěn)定性,減小了噪聲。附圖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Z型環(huán)形支承實施例一的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Z型環(huán)形支承實施例二的結構剖視圖。圖中:1上座圈,2下座圈,3環(huán)形壓環(huán),4緊定螺釘,5上滾道滾柱,6下滾道滾柱,7滾珠,8裝卸密封塊,9圓錐定位銷,10密封條,11密封圈,12油嘴,13上座圈安裝螺栓孔,14下座圈安裝螺栓

5、孔。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敘述本發(fā)明。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的Z型回轉支承,適用于重載工況。其結構主要由上座圈1、下座圈2、環(huán)形壓環(huán)3、緊定螺釘4、滾珠7、上滾道滾柱5、下滾道滾柱6、裝卸密封塊8、圓錐定位銷9、密封條10、密封圈11構成。上座圈1、下座圈2通過兩個相對的“Z”型結構套合在一起,且上座圈1、下座圈2的軸線重合;上座圈1、下座圈2套合后形成上、下滾柱式滾道和中間滾珠式滾道,上、下滾道分別通過

6、上滾道滾柱5、下滾道滾柱6依靠滾柱與滾道的線接觸承受載荷,且上、下滾道成橫向布置,增加了同時承受載荷的接觸線數。通過上座圈上的緊定螺釘4來調整環(huán)形壓環(huán)3使上、下滾道的滾柱都能接觸受力,且上、下滾道傾斜微小的角度,不但增強了回轉支承的徑向承載能力,而且優(yōu)化了回轉支承中上滾道滾柱5和下滾道滾柱6的上下左右的受力性狀,提高了Z型回轉支承的精度。中間滾道依靠滾珠7的點接觸來主要承受徑向載荷和傾覆力矩。上、下座圈1上共設有3個注油孔,且安裝有油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