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有毒藍藻產(chǎn)生的藍藻毒素導致地表水的污染已是全球普遍的現(xiàn)象,最常見的毒素是能導致肝癌的肝毒素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 MC在水中有很高的化學穩(wěn)定性,傳統(tǒng)凈水工藝不能有效去除。許多研究在探索MC祛除的方法,利用微生物降解MC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在實驗室大量培養(yǎng)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PCC 7806),用70%的甲醇提取MC,然后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分離純化。通過HPLC分析測定,獲得的提取
2、物中微囊藻毒素兩個主要種類MC-RR和MC-LR的含量分別為9.3%和68.2%左右,主要為Mc-LR,該毒素混合物在本研究中作為篩選降解菌的底物。 從發(fā)生過藍藻水華的水體中分離獲得能顯著降解MC的細菌18株,在給定的條件下相對降解率從18.4%到48.2%。對其中降解能力較高的菌株S3進行了深入研究。在起始濃度MC-LR約為50mg/L、接種濃度OD<,650>約為0.350的情況下,72h后S3降解率達到78.31%。溫
3、度、pH對菌株S3的生長狀況和降解能力有較大的影響。菌株S3生長和降解效率的最適溫度N30℃,最適pH為7。 利用海藻酸鈉將降解菌S3和橢圓小球藻進行混合共固定化。一方面,提高了固定化橢圓小球藻的生長速度。別一方面,共固定化藻菌體系比單一固定化菌對MC有更佳的去除效果。固定化細胞的降解能力受溫度和pH的影響較小,溫度在20-37℃、pH在5-9范圍內(nèi),降解率能達到60%以上。固定化細胞經(jīng)過重復使用后,對MC-LR仍具有很高的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固定化細胞對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研究.pdf
- 固定化降解菌對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及其對銅綠微囊藻的抑制.pdf
- 銅綠微囊藻溶藻菌和藻毒素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pdf
- 兩株溶藻菌對銅綠微囊藻溶藻效果的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的光降解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的肝毒性研究.pdf
- 銅綠微囊藻溶藻菌的分離鑒定、溶藻特性及溶藻機制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光降解途徑研究.pdf
- 8006.幾株微囊藻毒素降解菌和溶藻菌的分離鑒定及作用效果
- 產(chǎn)微囊藻毒素藻株的PCR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天然礦石水解微囊藻毒素機理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對小鼠的免疫毒性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與消除方法研究.pdf
- 微污染水中微囊藻毒素的脫除技術(shù)研究.pdf
- 細胞濃度和環(huán)境因子對銅綠微囊藻產(chǎn)微囊藻毒素的影響研究.pdf
- 溶藻細菌對水華銅綠微囊藻的去除特性及對微囊藻毒素的降解研究.pdf
- 溶藻菌與絮凝技術(shù)處理銅綠微囊藻的研究.pdf
- 微囊藻毒素毒性及其致癌機制.pdf
- H1菌降解銅綠微囊藻的特性及復合除藻菌劑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