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英印關系惡化并不斷加?。慌c此同時,印度內部各政治勢力之間的不和仍然在發(fā)展。印度憲政改革陷入僵局。隨著太平洋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擴展,印度在戰(zhàn)爭中的戰(zhàn)略地位日益突出。然而,憲政僵局的存在不僅使印度難以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充分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反而有利于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于是,印度憲政改革超出了英帝國的范圍,成為一個與盟國利益密切相關的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美國、中國等同盟國家不斷向英國政府施加壓力,促使它采取新的對印政策以
2、使印度密切配合盟國的戰(zhàn)爭努力。與此同時,英國工黨基于它的傳統的對印政策,為了獲得印度對英國的戰(zhàn)爭努力的充分支持,強烈要求內閣解決印度憲政僵局。在上述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丘吉爾內閣不得不采取緩和的姿態(tài),成立戰(zhàn)時內閣印度委員會,精心炮制出“對印政策聲明草案”,即“克里普斯方案”;并派遣克里普斯使團出使印度。 “克里普斯方案”主要的是一個規(guī)劃印度未來的憲政改革方案。它對過渡時期的安排是籠統的,給予印度的權力是次要的。表面上看,英國政
3、府制定“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印度各政治勢力的要求,緩和憲政局勢。然而,丘吉爾及戰(zhàn)時內閣并沒有解決印度憲政僵局、把憲政改革推向前進的誠意。對他們來說,上述目的是次要的和可有可無的。英帝國的殖民利益始終是他們優(yōu)先考慮的因素。制定“方案”、派遣使團只是做給美國、工黨乃至世界輿論看的“姿態(tài)”。 當國大黨等印度主要政治派別看到它們的主張因戰(zhàn)時內閣不肯做出讓步而不能實現時,先后拒絕了“克里普斯方案”。它們的拒絕被英國政府代表克里普斯接受。
4、“方案”遭到失敗。在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更重要的是在國、穆兩黨的關系沒有改善的跡象的情況下,國大黨的立即建立民族內閣的要求是不現實的和難以實現的。因此,英國官方譴責國大黨的頑固導致了“方案”的失敗。其實,“方案”失敗的命運是預先注定了的。雖然經過克里普斯與印度各方的努力曾出現成功的希望,但是這因丘吉爾內閣和總督不愿做出實質性讓步而化為泡影。當時,在印度問題上首相丘吉爾、總督林利斯哥和印度事務大臣阿默里起著主導作用。這些保守黨領袖根深蒂固的
5、傳統的帝國主義觀念在深層次上決定著“方案”的命運。美國和英國工黨等因素在“方案”成敗問題上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和次要的。 “克里普斯方案”不僅未能解決印度憲政僵局,反而隨著它的失敗導致印度局勢的繼續(xù)惡化。國大黨最終發(fā)動了要求英國立即撤出印度的“退出印度運動”。從憲政改革的角度看,“方案”的失敗使此次憲政改革在當時沒有取得能任何成果。但是,它對此后的憲政改革和印度自治產生了重要影響:英國政府在“方案”中第一次明確了未來印度的地位(印
6、度完全自治甚至可以退出英聯邦而獨立)和印度獲得這種地位的時間(戰(zhàn)爭一結束);第一次(以承諾省選擇權的方式)認可穆斯林聯盟的巴基斯坦要求、接受印度的分裂。此后,英國政府無法收回這些承諾,戰(zhàn)后即開始了實現印度自治的憲政改革;由于穆斯林聯盟從中受到鼓舞,更加堅定的追求巴基斯坦的建立,在各種憲政改革方案中,英國政府不得不繼續(xù)考慮巴基斯坦和印度分裂的可能性,并最終接受印度的分裂——印巴分治。這一切共同奠定了“克里普斯方案”在印度憲政改革中的轉折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