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12/f794bd4a-dd8a-4073-955f-8900d86c421b/f794bd4a-dd8a-4073-955f-8900d86c421bpic.jpg)
![秦嶺太白山地區(qū)茶漬屬地衣的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12/f794bd4a-dd8a-4073-955f-8900d86c421b/f794bd4a-dd8a-4073-955f-8900d86c421b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茶漬屬(Lecanora)隸屬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門(Ascomycota)、子囊菌綱(Ascomycetes)、茶漬目(Lecanorales)、茶漬科(Lecanoraceae).茶漬屬地衣多為殼狀、鱗殼狀至邊緣明顯葉狀,常生于樹皮或巖石上;子囊盤多為茶漬型,少數(shù)為蠟盤型、網(wǎng)衣型,盤面黃色、綠色、棕色或黑色;子囊內(nèi)含8-32孢;孢子無色,單孢,橢圓;以球形綠藻為光和共生物.茶漬屬是世界廣布屬,目前廣義的茶漬屬(Lecano
2、ra sensu lato)世界大約有1000種,狹義的茶漬屬(Lecanora sensu stricto)也有400種之多,是茶漬科中種類最多的屬,也是殼狀地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漬屬地衣含有豐富多樣的地衣次生代謝物質(zhì),這些化學物質(zhì)對于茶漬屬地衣的分類鑒定具有重要意義. 本論文根據(jù)有關資料整理了世界和中國茶漬屬地衣的研究簡史及現(xiàn)狀,對采自中國秦嶺太白山地區(qū)的地衣標本從形態(tài)學、解剖學、化學、地理學和生態(tài)學等方面進行了綜
3、合研究,報道了茶漬屬地衣25種,其中的19種是首次在陜西發(fā)現(xiàn),包括中國新記錄種13個:銀白茶漬(L.argentata),多孢茶漬(L.brunerf),亞多孢茶漬(L.careilea),暗灰茶漬(L.cinereofusca),烏盤茶漬(L.furliginosa),平盤茶漬(L.horiza),日本茶漬(L.japonica),多瘤茶漬(L.nipponica),鱗葉茶漬(L.opiniconensis),曲盤茶漬(L.pertl
4、exuosa),顆粒茶漬(L.perplexa),多皺茶漬(L.subrugosa),蠟盤茶漬(L.symmicta). 根據(jù)薄層層析方法(TLC)并結合化學顯色反應,測定出茶漬屬地衣含有的17種地衣化學物質(zhì),分別屬于縮酚酸類、縮酚酸環(huán)醚類、松蘿酸類、三萜系化合物、枕酸衍生物、氧雜葸酮類和脂肪酸,總結了這17種化學物質(zhì)的薄層層析特征. 對本文收錄的25種茶漬屬地衣從形態(tài)、解剖、化學、生境和地理方面進行了詳細描述,對每個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秦嶺太白山地區(qū)蜈蚣衣科地衣的研究.pdf
- 太白山地衣.pdf
- 秦嶺主峰太白山地區(qū)旅游地學特征及開發(fā)模式研究.pdf
- 中國東北地區(qū)茶漬屬地衣的研究.pdf
- 中國西部茶漬屬地衣的研究.pdf
- 秦嶺太白山冰川資源開發(fā)與建議
- 茶漬屬地衣化學特征的分類學價值研究.pdf
- 太白山名字的由來
- 太白山蓮花峰瀑布
- 太白山樺林空間格局與模型研究.pdf
- 太白山林線樹種太白紅杉外生菌根群落研究.pdf
- 太白山宣傳手冊漢英翻譯實踐報告.pdf
- 生態(tài)自覺——以太白山旅游規(guī)劃為例.pdf
- 太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社區(qū)共管研究.pdf
-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游客行為綜合研究.pdf
- 太白山龍洞溝區(qū)域林麝活動狀況調(diào)查
- 太白山自然保護區(qū)苔蘚植物研究.pdf
- 太白山野生觀賞樹木資源多樣性的研究
- 三種太白山藥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pdf
- 太白山風景區(qū)游客中心景觀改造設計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