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腐病主要侵染源的確定及其防治.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由于氣候、耕作栽培制度的改變,施肥量的增加、品種的變更等,近年來,全國各稻區(qū)水稻后期普遍發(fā)生一種穗部病害—水稻穗腐病(Ricespikeletrotdisease,RSRD)。水稻感染穗腐病后不但影響產量,而且使稻谷外觀改變,降低稻米品質,對水稻生產、市場價格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對于引起穗腐病的主要原因不確定,該病的發(fā)生、危害、流行規(guī)律與氣候條件、品種類型、耕作栽培制度、肥水管理的關系以及對于該病害的防治措施未見研究報道。本研究從大量的感

2、病標樣中分離和鑒定引起水稻穗腐病病原菌;結合田間孢子捕捉,不同時期采樣分離,不同菌種單獨或混合接種等方法確定主要初侵染源、次要侵染源;通過對病害的重點調查及綜合分析當?shù)氐臍庀筚Y料,探明該病害發(fā)生、危害、流行規(guī)律與氣候、品種(組合)的關系;通過室內抑菌測定,篩選對病原菌有較強抑制作用的藥劑,結合大田試驗,篩選出防效好的藥劑并用于田間病害防治。獲得的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病原菌的分離鑒定
   從病穗水稻標樣中分離到

3、4種病原真菌,根據(jù)其培養(yǎng)性狀、形態(tài)特征、分子生物學分析,分別將4種病原真菌鑒定為:層出鐮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澳大利亞平臍蠕孢菌(Bipolarisaustraliensis)、新月彎孢菌(Curvularialunata)和細交鏈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
   2.主、次要侵染病原的確定
   通過田間孢子捕捉,確定了空氣中含有分離到的4種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其中鐮刀菌

4、的孢子量相當大,且只有在夜間才能檢測到。
   取不同生育期的稻穗分離病原菌,結果表明,在穎花張開當天只分離到鐮刀菌,隨著侵染時間的增加,隨后分離到澳大利亞平臍蠕孢菌(B.australiensis)、新月彎孢菌(C.lunata)和細交鏈孢菌(A.alternata)。
   將這4種菌進行單獨、兩兩混合、3個菌混合或4個菌混合接種均可引起小穗發(fā)病,表現(xiàn)出與田間相同的癥狀,但菌株間的致病力差異明顯。不同菌株混合通過噴霧

5、法接種,結果表明,凡接種F.proliferatum菌的均能檢測到該菌,而一些病谷中不能檢測到A.alternata、B.australiensis和C.lunata,說明F.proliferatum在寄主上的定殖能力強,在寄主組織內或組織上繁殖快。
   通過上述實驗推測層出鐮刀菌為主要初侵染源。新月彎孢菌、澳大利亞平臍蠕孢菌和細交鏈孢菌為次要初侵染源。
   3.層出鐮刀菌生物學特性
   對主要初侵染源層出

6、鐮刀菌進行生物學特性研究,結果表明病原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5℃,最佳產孢溫度為28℃,最適的pH值為6;最佳碳氮源分別為蔗糖,硝酸鈉或亞硝酸鈉。
   4.影響水稻穗腐病發(fā)生的氣象因素
   通過近三年對栽培區(qū)氣候條件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浙江杭州地區(qū),播期越早,水稻穗腐病的發(fā)病率越高。針對抽穗揚花期前后5d的氣象條件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穗腐病的穗發(fā)病率與抽穗揚花期平均氣溫、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843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