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陸源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計算方法及應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環(huán)渤海經濟圈內,三省兩市轄35個地級市、356個縣級行政區(qū)。自1970's末,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渤?;瘜W需氧量(COD)尤其是溶解無機氮(DIN)濃度呈持續(xù)升高趨勢。監(jiān)測表明,目前渤海DIN濃度超標嚴重,超過國家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占比約30%,且水質沿海岸線呈不均衡分布特點。
  自2000's,國家相繼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渤海環(huán)境綜合整治措施。特別是分別于2006年和2011年,按照行政區(qū)產污等比例的“一刀切”減排方式,環(huán)

2、渤海經濟圈三省兩市開始實行陸源COD和氨氮污染物總量控制管理,但沒有產生理想的預期效果。這主要是由于“一刀切”減排方式嚴重偏離了超標水域沿海岸線不均衡分布的特征所致。因此,在當前依然面臨產污數量剛性增長的壓力下,如果仍沿用“一刀切”減排方式,既難以使水質嚴重超標海域形成最有效的改善機制,也有可能對未超載行政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產生不必要的限制作用。因此,迫切需要由按行政區(qū)產污等比例的“一刀切”減排轉變?yōu)榘葱姓^(qū)入海排污超載的“差別化”減排。<

3、br>  當前,在美國(TMDL計劃)、日本(TPLCS計劃)、歐洲(WFD計劃)的陸源污染物總量控制計劃、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EP)的GPA計劃(Actionfor the Protection from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rom Land-based Activities)中,均己圍繞“區(qū)域性”尤其是行政區(qū)陸源污染物“差別化”減排方式開展研究,包括建立完善行政區(qū)排污壓力與水質響應之間的數值檢驗關系等方

4、面。但目前尚沒有針對行政區(qū)建立起陸源污染物“水質標定”分配容量指標體系的計算方法。
  在陸源污染物從污染源經流域、公共污水工程處理系統(tǒng)到入海排污口再到近海的輸移過程(排污鏈)中,由于輸移路徑及土地利用類型、離海距離等不同,不同入海排污口及所連接的行政區(qū)對渤海水質超標影響程度有顯著差異。因此,要使差別化減排與近海水質最優(yōu)改善相吻合,一方面,對于陸源排污,要把減排指標落實到最基本的陸源排污屬地責任主體,需要明確縣級及以上層級行政區(qū)的

5、排污超載狀況,而不僅僅是入海排污口的狀況。另一方面,要實現行政區(qū)減排指標,既需要在產污環(huán)節(jié)科學界定源頭控制標準;又需要針對城市污水等點源,在工減環(huán)節(jié)(即:公共污水工程處理環(huán)節(jié))合理編制工減處理能力;也可能需要在輸減環(huán)節(jié)(即:污染物在土壤和河流中的自然輸運等環(huán)節(jié))科學規(guī)劃環(huán)境整治目標。因此,行政區(qū)陸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應包括產污分配容量和工減分配容量,必要時也應包括輸減分配容量,而不僅僅是入海排污分配容量。
  因此,本文的研究

6、目的是圍繞“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制定的環(huán)境改善目標:“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質優(yōu)良(一、二類)比例達到70%左右”;針對當前按行政區(qū)產污等比例的“一刀切”減排嚴重偏離渤海水質沿海岸線不均衡分布的現狀,通過建立行政區(qū)陸源污染排放與水質響應的輸運自凈過程和空間對應關系,建立行政區(qū)分配容量計算方法,并以計算得到的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為量化科學依據,提出35個地級市的多層次“差別化”減排方

7、式,為建立環(huán)渤海經濟圈“行政區(qū)差別化”總量控制指標體系提供量化科學依據。
  因此,本文的研究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1)建立源區(qū)計量單元“水質標定”陸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計算方法;(2)計算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主要包括:①源區(qū)計量單元與行政區(qū)空間位置對應關系建立。②水質模型的實驗修正。③使用修正后的模型計算響應系數場及渤海環(huán)境容量。④數學規(guī)劃模型計算方法選取等。(3)優(yōu)化設計環(huán)渤海

8、經濟圈35個地級市“差別化”減排方式。
  綜合采用實驗室實驗、海洋水質模型、優(yōu)化分配、理論分析等方法,主要得到4個方面的研究結果:
  (1)源區(qū)計量單元陸源污染物“水質標定”分配容量計算方法建立。在優(yōu)化的水質模擬數學規(guī)劃法基礎上,通過分析污染物輸運過程及其數量關系,建立了源區(qū)計量單元的分配容量計算方法。該方法既可得到入海排污分配容量,又可以得到產污分配容量和工減分配容量,必要的時候還可計算自然輸運分配容量。
  (

9、2)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TN和COD污染物“水質標定”分配容量指標體系計算。在應用上述方法計算分配容量指標體系中,縣級行政區(qū)與源區(qū)計量單元邊界之間匹配關系、響應系數場([αm,i])優(yōu)化模擬計算、水質控制標準設置、有關約束條件上下限取值、數學規(guī)劃運算方法等環(huán)節(jié)會影響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其中,①通過調控源區(qū)計量單元劃分尺度,建立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與源區(qū)計量單元邊界之間匹配關系。②對于渤海DIN和COD污染物響應系數場(

10、[αm,i])優(yōu)化模擬計算:首先根據典型來源污染物的實驗室降解實驗結果,修正DON和COD一級降解動力學方程,并按照降解速率常數之間的顯著差異性,將DON和COD狀態(tài)變量由1個分別細分為3個和4個;將這一實驗結果應用于水質模型的修正后,模擬計算結果的標準偏差平均降低約30%。③對于數學規(guī)劃運算方法,由于計算單元過多等原因,傳統(tǒng)的單純形法運算時間往往過長甚至難以收斂,因此采用具有更高運算效率的內點法取代。④應用水質模型,通過由分配容量反推

11、的水質控制標準濃度模擬計算表明,分配容量指標體系計算結果標準偏差平均約是37%。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分配容量計算結果亦符合文中建立的近海水質超標率、陸源污染物超載率和入海排污分配容量等之間的理論關系。
  (3)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TN和COD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分布特征。計算結果表明,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6個縣級行政區(qū)TN和COD分配容量指標體系,無論是入海排污,還是產污和工減分配容量,其空間分布都有顯著差異。

12、結果顯示,在環(huán)渤海經濟圈中,對于TN和COD污染物,高、中、低三個等級的產污分配容量面積占比分別為22%和29%、51%和53%、27%和18%;高、中、低三個等級的工減分配容量面積占比分別為8%和18%、36%和42%、56%和40%;高、中、低三個等級的入海排污分配容量面積占比分別為22%和27%、49%和47%、39%和26%。其中,入海排污與產污分配容量的空間分布相似,但與工減分配容量之間呈現出顯著差異,這可能與縣級行政區(qū)中點源

13、/非點源比例等有關。
  (4)提出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個地級市TN和COD污染物“差別化”減排方式。由于目前只公布了環(huán)渤海經濟圈地級市的污染源普查數據,因此只能建立地級市的污染物“差別化”減排方式。并且,需要從入海排污超載狀況、產污超載狀況及工減盈缺狀況三個層面建立地級市“差別化”減排方式,才能使陸源減排與渤海超標水質最優(yōu)改善相吻合。對35個地級市分析表明:①對于入海排污超載城市,TN和COD超載分別有26個和19個;平載城市分別有

14、8個和14個;余載城市分別有1個和2個。對于超載城市,主要分布在遼河入海河口所連接的盤錦、鞍山、營口等地,海河入??谶B接的北京、天津、廊坊等地,應平均增加減排指標約75%(TN)和74%(COD)。對于余載城市,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和葫蘆島市,應平均減小減排指標約75%(TN)和66%(COD)。②對于產污超載狀況,TN和COD產污超載城市分別有23個和19個,分別平均超載272%和367%,平載分別有8個和13個,余載分別有4個和3個,平

15、均余載分別是77%和62%。③對于工減盈缺狀況,TN和COD工減短缺城市分別有16個和9個,平均短缺71%和64%,盈缺平衡分別有19個和24個。比較產污超載與工減余缺狀況表明,在23個TN和19個COD產污超載地級市中,分別有13個和9個工減短缺,但均分別有10個工減盈缺平衡。這說明,對于前者,可能主要是點源產污超載,可通過擴建或新建公共污水處理系統(tǒng)規(guī)模的技術措施實現減排。然而,對于后者,可能主要是非點源產污超載,應采取減少施肥量、畜

16、禽養(yǎng)殖集約化等非點源減排措施。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主要是建立了源區(qū)計量單元陸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計算方法,特別是在水質模擬數學規(guī)劃法基礎上,通過建立入海排污、產污、工減和輸減數量之間及與近海水質控制標準之間的量化關系,實現了源區(qū)計量單元陸源污染物分配容量指標體系的優(yōu)化計算,其中既包括入海排污,又包括產污,也包括工減分配容量。本文特色主要體現在環(huán)渤海經濟圈35個地級市“差別化”減排方式上,既可根據入海排污超載狀況調整減排指標,增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