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及其詩歌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別對蘇舜欽的生平及詩歌創(chuàng)作進行研究考察。 在生平方面,考證了蘇舜欽的生卒年當在1008——1049,并且考證了蘇舜欽與歐陽修的訂交時間應在1035年,而非學界所公認的天圣(1023——1032)年間,同時還詳細地分析了蘇舜欽本人的性格、嗜好及家世才學,并深入考察“進奏院事件”的前因后果,指出“進奏院事件”是北宋官僚內部斗爭的必然產物,是保守派對新黨所進行的一次趕盡殺絕的打擊;最后對他早逝的原因做了簡要考

2、證,指出家族的遺傳、政治上的打擊以及過度的飲酒是促成他英年早逝的三個主要原因。 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主要深入分析了他的詩歌風格與近體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在對蘇舜欽的近體詩詩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研究后,指出了主要的三種手法:起調高、屬對精、湊韻多,從這三種手法中,可以看出他詩歌創(chuàng)作中粗中有細而又失之圓潤等特點。 在風格上,蘇舜欽主要傾向于“豪壯”與“哀涼”,在豪的一面,本文指出了他對李白的學習與傳承;在哀涼的一面,則注意到他詩中多悲哀之思,

3、指出“哀”是蘇舜欽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審美傾向之一,而到了晚年,蘇舜欽則將這兩種風格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豪壯與哀涼的矛盾結合與統(tǒng)一,達到了新的藝術境界。 關于蘇舜欽的詩歌風格,前人多有論述,為避免重復,文中主要從蘇舜欽詩中體現(xiàn)出的“豪”與“哀”這兩種特質進行研究,指出蘇舜欽對李白的學習和繼承之處,以及他的詩中所透露出的不可抑制的哀思,從而使他的詩作偏向于哀涼一路,而到了晚年,則體現(xiàn)出兩者的有機結合,達到了渾融精巧的藝術境界。

4、 關于蘇舜欽的詩歌,一直以來,人們更關注他對詩文革新做出的貢獻,因此著重于他的古體詩創(chuàng)作。本文針對他的近體詩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蘇舜欽所采用的主要有三種手法,一是工于起調,即在詩歌一開始便橫空而出,給人一種突兀、豪雄的感覺;二是精于屬對,這是他獨到的地方。在他的近體詩中,時常能讀到很多對仗工整精妙的句子,這些句子往往直道而出,并不借助典故辭藻,因此顯得很自然,而且初讀過去,不覺其對,仔細品味之下,原來對仗工整,如有神助。這兩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