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選擇落葉松人工林為研究對象,研究中國東北地區(qū)一個固定樣地和四組年代序列樣地(包括159塊二級樣地),測定土壤有機碳、全氮、堿解氮、可溶性碳、pH、電導率、容重以及有效硅,并估算落葉松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匯功能。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落葉松林全年凈生態(tài)系統(tǒng)交換量NEE在263~264 gC·m-2,生態(tài)系統(tǒng)呼吸RE在718~725 gC·m-2,總初級生產力GEP在981~989 gC·m-2。不同時間段環(huán)境因子變化對
2、凈生態(tài)系統(tǒng)交換量的影響存在差異,下午(12:00—24:00)凈生態(tài)系統(tǒng)交換量NEE對飽和蒸汽壓虧缺VPD的變化反應較上午(0:00—12:00)遲鈍;上午光能利用效率高達0.6284mol·mol-1,是下午的1.14倍;隨溫度上升,上午凈生態(tài)系統(tǒng)交換量增加的幅度是下午相應值的1.5倍(氣溫>15℃)。上述上、下午生態(tài)系統(tǒng)光合作用對其環(huán)境因子的反應差異,導致了落葉松林90%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匯在上午完成,而下午相同時間內僅完成碳匯總量的10
3、%;上午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占全天的60%,下午占40%,葉片水平發(fā)現的上午光合能力明顯高于下午3倍的結果支持上述生態(tài)系統(tǒng)水平的發(fā)現。
2)落葉松生長過程導致表層(0-20cm)土壤有機碳儲量顯著性增加,土壤碳累積能力在57.9~139.4 g m-2yr-1(平均96.4 g m-2yr-1),土壤容重降低(5.7 mg cm-3yr-1),但土壤pH、電導率、氮含量、有效硅含量和碳氮比沒有顯著變化。研究白漿土條件下的老山樣地
4、時發(fā)現,落葉松的生長過程導致白漿化土壤中氮儲量損失,減少速率為4.14~4.3g m-2year-1,土壤變酸(0.007-0.022 pH unitsyr-1)并且碳氮比以0.18~0.46year-1的速率增加;但在三組暗棕壤類型的年代序列樣地中沒發(fā)現類似的變化;造林過程中需要采取適當的管理措施來保持土壤肥力,尤其在不太肥沃的白漿化土壤中。東北地區(qū)落葉松人工林的土壤碳累積能力占森林總固碳能力的36%,占生態(tài)系統(tǒng)生產力的20%,對生態(tài)
5、系統(tǒng)的碳平衡非常重要,需要進行長期的觀測和持續(xù)的研究。
3)在不同的土壤發(fā)生層(A、B、C)中,隨落葉松的生長A層有機碳含量增加,增加的速率在0.16-0.5 g.kg-1yr-1。但由于土壤容重隨落葉松林齡的增長有減少的趨勢,在A層的碳儲量并沒有明顯的累積。老山樣地白漿土的A層全氮含量降低,損失速率為0.014 g.kg-1yr-1,氮儲量以3 g m-2yr-1的速率減少,同時B、C層土壤pH值降低。在三組暗棕壤樣地中
6、,土壤氮和PH在落葉松生長過程中均沒有顯著變化。
A層以上的O層部分,在落葉松林土壤的碳累積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O層有機碳、氮累積速率分別在48.5 g m-2yr-1和0.55 g m-2yr-1。O層表現出碳、氮累積的主要原因是O層的重量(即土壤表層枯枝落葉的累積量)隨落葉松的生長而增加,O層重量的增加速率平均為68.6 g m-2yr-1。O層的厚度夜隨落葉松的生長顯著增加,礦質土壤層的厚度、土壤容重、電導率和
7、有效硅含量均沒有顯著變化。
4)20-40cm、40-60cm和60-80cm土壤DOC與土壤溶液紫外吸收光譜有顯著的相互關系;各個土壤層中的土壤水溶液的官能團組成特性是一致的,都隨著波長的增大而減小,并且從400nm波長開始,四個土壤層的土壤水溶液的官能團組成特性沒有發(fā)生變化。除此以外,DOC在落葉松生成的過程中,其與落葉松的年齡、養(yǎng)分以及土壤電導率都是正相關關系,而與土壤pH和土壤容重是負相關關系,這些結果都顯示出D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北地區(qū)落葉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時空異質性研究.pdf
- 興安落葉松人工林碳循環(huán)關鍵過程的研究.pdf
- 間伐強度對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碳的影響.pdf
- 模擬氮沉降對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碳收支過程的影響.pdf
- 模擬氮沉降對東北地區(qū)興安落葉松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呼吸主要組分影響研究.pdf
- 施肥對水曲柳落葉松人工林土壤線蟲季節(jié)動態(tài)影響研究.pdf
- 落葉松和白樺人工林土壤呼吸動態(tài)及其對壓實的響應.pdf
- 落葉松人工林直徑分布動態(tài)預測模型.pdf
- 落葉松人工林結構對土壤水文特性的影響.pdf
- 干濕交替對東北溫帶天然林和落葉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響.pdf
- 長白落葉松人工林的土宜及土壤管理技術.pdf
- 落葉松人工林主伐年齡的研究.pdf
- 落葉松和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呼吸比較研究.pdf
- 黑龍江省落葉松人工林碳儲量動態(tài)研究.pdf
- 不同密度對興安落葉松人工林的影響.pdf
- 塞罕壩地區(qū)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水分特征的研究.pdf
- 施肥對落葉松人工林土壤肥力及生理活性影響的研究.pdf
- 落葉松人工林采集作業(yè)方式的研究.pdf
- 落葉松人工林削度方程的研究.pdf
- 長白落葉松人工林動態(tài)林價評估及營林投資效益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