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熒光探針的研究在光學傳感器的發(fā)展中一直占據(jù)重要地位。在過去的十幾年中,有關光學探針的研究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各種有機染料、共軛聚合物、半導體量子點和貴金屬納米微粒作為熒光探針已大量用于各種分析之中,這些探針具有快速、靈敏、熒光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機染料和共軛聚合物的光穩(wěn)定性有待提高,而且多數(shù)都涉及到復雜的化學合成;半導體量子點的毒性大。近年來,介于分子和納米材料之間的金屬納米簇受到廣泛關注,主要原因是其尺寸接近于費米
2、波長,具有類似于分子的熒光特性,并且合成方法簡單、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因此,金屬納米簇作為熒光探針有誘人的發(fā)展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貴金屬納米簇,尤其是金及銀納米簇,盡管它們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已有大量報道,但是如何制備高穩(wěn)定性及高量子產率的納米簇仍然是一個瓶頸,而且有關銅納米簇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合成高穩(wěn)定性及高量子產率銅納米簇的方法,并探索其作為熒光探針識別金屬離子和陰離子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論文以銅納米簇熒光探針為重點
3、,開展了:1)基于小分子的熒光探針識別Cu2+的研究;2)基于功能化銀納米的光散射探針同時測定Pb2+和半胱氨酸的研究;3)利用簡單方法合成了熒光銅納米簇,探索了其作為熒光探針的可行性。根據(jù)以上結果,構建了新的測定金屬離子和陰離子的光學傳感器,并成功將其用于環(huán)境分析和生化分析之中。全文共六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文獻綜述和選題依據(jù)。簡要介紹了1)近年來基于金屬納米材料的光學傳感器的構建及其分析應用;2)金屬納米簇的合成、熒
4、光性質、分析應用及其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文獻分析結果,提出本論文的選題依據(jù)。
第二章:開展了基于小分子熒光性質的方法識別Cu2+的研究,實驗發(fā)現(xiàn)在堿性條件下,Cu2+對過氧化氫氧化對甲基苯酚具有高效的催化能力,甲基苯酚的氧化產物2,2'-二羥基-5,5'-二甲基聯(lián)苯具有強的熒光。通過甲基苯酚-過氧化氫體系的熒光光譜表明Cu2+具有催化能力。據(jù)此,建立了一種簡單、靈敏和選擇性好的測定Cu2+的熒光分析方法。在優(yōu)化條件下,測定Cu2+
5、的線性范圍為0.3μM-50μM,檢出限為10nM。對7μM的Cu2+重復測定15次,其相對標準偏差為2.1%。將上述方法應用于湖水,江水和游泳池水中微量Cu2+的測定,并獲得了滿意結果,并且測定結果與原子吸收方法測定結果很吻合。
第三章:開展了基于功能化銀納米的光散射探針同時測定Pb2+和半胱氨酸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鹽有強的金屬親和力,當Pb2+與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功能化的Ag NPs作用時,促使DTC-Ag
6、NPs團聚,從而使Ag NPs的共振光散射信號增強,可用于識別Pb2+。加入半胱氨酸時,由于半胱氨酸與Pb2+形成更強的Pb-S鍵,使得Pb2+從DTC-Ag NPs表面脫離下來,導致DTC-Ag NPs重新分散在水溶液中,致使Ag NPs的共振光散射信號降低,可用于識別半胱氨酸。通過直接將二硫化碳和二乙醇胺作為前體分子在超聲條件下充分混合即可原位合成二硫代氨基甲酸鹽。研究了溶液的pH、DTC-Ag NPs的濃度和離子強度對共振光散射體
7、系的影響。在優(yōu)化條件下,功能化銀納米探針測定Pb2+的線性范圍為0.01μM-60μM,檢出限可達4nM。本方法具有選擇性好、線性響應范圍寬、靈敏度高等特點。用于河水和自來水中Pb2+的測定,獲得滿意結果。同時研究了基于功能化銀納米光散射探針用于檢測半胱氨酸的可行性。
第四章:提出了室溫下一步法簡單、方便制備酒石酸穩(wěn)定的水溶性熒光銅納米簇(Cu NCs)的合成新方法,并且用UV-Vis吸收光譜、高分辨透射電鏡、動力學光散射及F
8、T-IR等對其進行了表征,其熒光量子產率為2.2%。加入酒石酸作為穩(wěn)定劑是為了防止Cu NCs的聚集和氧化,并且增加其水溶性和穩(wěn)定性,研究表明即使在1 M NaCl的高離子強度溶液中,Cu NCs的熒光強度也保持不變。進一步研究表明,經過簡單的酒石酸表面修飾的銅納米簇能夠高選擇性識別Al3+,其它常見的金屬共存離子對Al3+的識別影響很小。其機理可能是Al3+與Cu NCs表面的羧基和羥基作用,導致銅納米簇的熒光增強并且波長發(fā)生藍移;詳
9、細研究了各因素對Cu NCs識別Al3+的影響,獲得了優(yōu)化條件,在此條件下,本法對Al3+的檢出限可達12.5 nM。另外,由于F-與Al3+具有更強的親和力,當有F-存在時,使得Al3+脫離酒石酸穩(wěn)定的Cu NCs表面,釋放Cu NCs,伴隨著熒光強度的降低和波長的紅移。詳細研究了各因素對Cu NCs識別F-的影響,并且探討了本法用于傳感檢測F-的可行性。以上結果表明,本文合成的酒石酸-Cu NCs可作為熒光探針用于同時測定Al3+和
10、F-,本方法具有簡單、快速、靈敏高、選擇性好。
第五章:為得到高熒光量子產率的銅納米簇,提出了一步法合成單寧酸(TA)功能化的銅納米簇(TA-Cu NCs),通過紫外可見光譜、紅外光譜(FT-IR)、熒光光譜、TEM和XPS等手段對其進行一系列表征。TA-Cu NCs在激發(fā)波長為360 nm,發(fā)射波長430 nm處具有強的熒光,其量子產量為14%。TA-Cu NCs在0.3 M的NaCl水溶液中仍然穩(wěn)定存在,并且其熒光強度不受
11、pH影響。通過電子傳遞的作用,F(xiàn)e3+能使TA-Cu NCs的熒光發(fā)生猝滅,然而其他金屬離子并沒有這種效果。換言之,F(xiàn)e2+或是H2O2單獨加入都不能改變TA-Cu NCs的熒光,但是如果二者混合就能導致TA-Cu NCs的熒光猝滅。基于此,TA-Cu NCs能夠用于構建區(qū)分Fe3+、Fe2+以及它們的混合物的分子邏輯門系統(tǒng)。這個簡單的化學傳感器能夠快速、靈敏地和選擇性地用于測定Fe3+,測定Fe3+的線性范圍為10 nM-10μM,檢
12、出下限低至10nM。同時,將本法用于實際水樣中Fe3+和Fe2+的測定,獲得滿意結果。為進一步探索高熒光量子產率的TA-Cu NCs在活體細胞成像中的應用潛力,用CCK-8方法評價了TA-Cu NCs對A549細胞的毒性,結果表明,即使使用10μM TA-CuNCs,對A549細胞的成活率(100%)幾乎無影響,表明其細胞毒性低,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活細胞成像,檢測細胞中的Fe3+。
第六章:開展了利用TA-Cu NCs
13、作為熒光開關探針識別磷酸根的研究。其基本原理是:磷酸根與TA-Cu NCs競爭性結合Eu3+。Eu3+存在下,Eu3+能夠通過與相鄰TA-Cu NCs表面的羧基和羥基結合導致其發(fā)生團聚,使TA-Cu NCs的熒光猝滅;當加入磷酸根時,由于Eu3+與磷酸根的親和力大于與TA-Cu NCs羧基的結合力,磷酸根能將Eu3+從TA-Cu NCs的表面拉下來,使得TA-Cu NCs的熒光恢復。因此,借助Eu3+,TA-Cu NCs可作為熒光開關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汞離子光學傳感器的設計及其在環(huán)境水樣中的分析應用.pdf
- 快速檢測重金屬離子的酶膜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研究.pdf
- 過氧亞硝酸陰離子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pdf
- 重金屬離子選擇傳感器及其在海水分析中應用的研究.pdf
- 新型化學傳感器的構建及其在疾病標志物與金屬離子檢測中的應用研究.pdf
- 基于等離子體光學晶體的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pdf
- 硫脲類陰離子受體分子的設計合成和陰離子傳感.pdf
- 熒光適體傳感器在金屬離子和生物小分子檢測中的應用研究.pdf
- 基于陰離子染料構建的銀納米簇及其分析應用.pdf
- 石墨烯在淚液溶解氧和超氧陰離子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研究.pdf
- “點擊”構筑磷酸陰離子熒光傳感器的設計與合成.pdf
- 葡萄糖和超氧陰離子電化學傳感器研究.pdf
- 基于手性聚合物的金屬離子傳感器.pdf
- 焦磷酸和核苷三磷酸陰離子熒光探針的制備及其分析應用研究.pdf
- 金屬離子熒光傳感器的設計、合成及在環(huán)境和生化領域的應用.pdf
- 納米金顆粒在生物光學傳感及成像中的一些應用研究.pdf
- 分子印跡-石墨烯-離子液體電化學傳感器的構建及其應用.pdf
- 陰離子熒光傳感器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識別性能研究.pdf
- 表面等離子體波傳感器數(shù)值仿真及其檢測應用研究.pdf
- 基于希夫堿和腙的離子傳感器的合成、性能及應用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