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劉氏注研究_17116.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以其獨特內容和行文風格,一直是文學史關注的焦點。在流傳過程中,時有學者對其做批、做注,一度使研究《世說新語》成為“顯學”。而《世說新語》劉孝標注,與《三國志》裴松之注、酈道元《水經注》及《文選》李善注并稱“四大古注”,在義慶原文的流傳過程中,其注文與原文早已合而為一,為后世批注樹立了光輝典范。 在劉孝標為《世說新語》做注之前,南齊人敬胤也曾為其做注,這是對《世說新語》最早的注文。敬胤注的原貌今已不可見,只

2、在宋人汪藻《世說敘錄·考異》中殘存五十一條,其中十一條無注,四十條有注。 劉孝標,生于劉宋末年,卒于蕭梁中葉,其注的成書年代,綜合考察孝標由魏入梁、在梁做官及東陽授書等各個階段的情況,我們可以推測,孝標早期的寺廟生活經歷為其文學創(chuàng)造打下了深厚基礎,其在典校秘閣時開始接觸大量典籍正是做注的黃金時期,而獨居東陽時,是孝標為注文做修補和完善工作的時期。 綜觀敬胤注與孝標注,兩者之間的差別是顯著的。敬胤注不惜筆墨,動輒洋洋灑灑,

3、下筆千言,以致偏離意愿;且所列材料出處不明,行文舛誤難讀;而孝標注力求簡潔,一目了然;且引文嚴謹,便于檢索。正因如此,敬胤注并沒有流傳下來,孝標注一出,便湮滅無存了。然而,敬胤注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它畢竟是對《世說新語》最早的注解,其中保存下來的文獻材料,尤其是人物譜系官職方面的內容,是后世研究必不可少的,且其畢竟年代早于劉注,對劉注中未曾涉及的文獻信息,二者正可互補。 從劉義慶《世說新語》的成書背景及內容,到孝標本人的生活經

4、歷,再到當時“以書注書”風氣的盛行以及裴松之注《三國志》的大獲成功,我們就不難理解孝標為何沒有采用嚴肅的逐字逐句解釋原文的注釋方法,而是采用了或引用典故、或補充背景的方式來為《世說新語》做注了,這種形式的注文,不僅使義慶原文的內容更加豐富和立體,客觀上更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世說新語》劉孝標注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其多方面的價值。總的來說有五個方面,其中文獻價值最為突出。在保存文獻方面,通過考查孝標注文所引之書在

5、《隋書·經籍志》和《四庫全書》中的著錄情況可以得知,孝標注所引之書,除經部之外,大部分在宋代之前就已亡佚,其中人物傳記散佚情況極為嚴重,幾乎達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在輯佚方面,孝標注雖然大部分引文未能保存全書的原貌,但它畢竟提供了一個管窺當時藏書情況的通道,從現存的引文,我們可以推測全書的原貌,甚至可以整理已亡佚的部分書籍,讓它們從茫茫書海中重現身影;在校勘方面,與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銘匯編》相對照,多處可資???,如據劉注可補謝鯤墓志

6、,據張蒼梧墓志可知劉注引此內容時并未引用全貌,而是截取其中一段,等等;另外,對于《晉書》,劉注也有著較高的校勘價值。除此之外,劉注在史學、文學、哲學、注釋學方面的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綜觀孝標對《世說新語》之注文,既博且精,注書之法嚴謹有序,實為后世注書之典范,然而,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并非盡善盡美之處,如缺少詞語訓釋導致后世無法準確理解原文及注文內容,注文所表現出的思想并不是那么開明和進步,等等。對于這些不足,在研究過程中應該客觀的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