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1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云南蘭坪某大型銀礦礦石儲量達七百余萬噸,由于該礦石含銀礦物種類繁多、氧化程度高,國內(nèi)幾家研究所都進行了探索性試驗,指標均不理想,因此至今未能開發(fā)利用。本課題針對該難選冶礦石進行了系統(tǒng)的工藝礦物學和選冶工藝試驗研究。工藝礦物學研究表明:銀在該礦石中主要以次生銀礦物的形式存在,并與銅、鉛、鋅、銻、鐵、砷、硫等元素組成的次生礦物和殘余的原生礦物混合在一起。選冶工藝試驗研究進行了單一重選流程試驗、單一浮選流程試驗、全泥氰化流程試驗、浮選—氰化聯(lián)
2、合流程試驗,最終采用浮選—浮尾氰化的選冶聯(lián)合流程。為提高銀精礦回收率,在浮選作業(yè)采用聯(lián)合用藥,加入“捕收劑B”,使銀的回收率提高了近9個百分點。在浮尾氰化作業(yè)加入“助浸劑D”+“助浸劑C”,使銀的浸出率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試驗技術指標為:浮選銀精礦產(chǎn)率2.57%,銀品位4541.63g/t,銀的回收率67.43%。浮選尾礦氰化作業(yè)的浸出率69.18%,對原礦回收率22.53%,銀總回收率為89.96%,為該礦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云南某銅鎳硫化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云南某富鎂鐵尾礦綜合回收伴生銅鋅的選礦試驗研究
- 提高云南某選礦廠細粒錫石回收率的試驗研究
- 甘肅某藍晶石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印尼某難選礦銅硫礦分選試驗研究.pdf
- 阜新某氧化銅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南方某離子型稀土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安徽某多金屬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廣西合浦某高嶺土特性及選礦試驗研究.pdf
- 宜昌某石墨礦保護大鱗片選礦試驗研究.pdf
- 內(nèi)蒙古某釉料級長石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浙江武義某細粒難選螢石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黑龍江某銅鉬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pdf
- 中東某鮞狀赤鐵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pdf
- 某低品位含鐵鋁土礦選礦試驗研究
- 內(nèi)蒙古某細粒嵌布螢石礦選礦試驗研究.pdf
- 江西某黑白鎢混合礦選礦新工藝試驗研究.pdf
- 豐寧銀礦選礦廢水利用對選銀指標影響的研究.pdf
- 廣西某高磷褐鐵礦提鐵降磷選礦試驗研究.pdf
- 提高浙江某鉛鋅礦選礦指標的試驗及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