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冀北山區(qū)是地處過渡地帶,所處的環(huán)境比較復雜,在半干旱區(qū)與半濕潤區(qū)之間,本身的抗性比較低,生態(tài)系統(tǒng)比較脆弱,而且近幾十年中土地的退化與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冀北山區(qū)的森林對于該地區(qū)改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水源涵養(yǎng)和水土保持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枯落物層與土壤層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水源涵養(yǎng)功能與水土保持功能實現(xiàn)的重要保障,具有比較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冀北山區(qū)不同林分類型作為研究對象,在研究區(qū)內(nèi)設置了落葉松林、油松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4種林
2、分類型的標準地,然后對這4種林分類型的枯落物層和土壤層的水文效應進行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1)冀北山區(qū)幾種林分類型林下的枯落物生物量為:油松林(11.69 t/hm2)>落葉松林(10.49 t/hm2)>針闊混交林(10.33 t/hm2)>闊葉林(9.77 t/hm2),其中油松林林下枯落物生物量最大,落葉松林與針闊混交林的林下枯落物處于中間地位,而闊葉林的林下枯落物是最少的;這幾種林分類型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為:
3、闊葉林(27.7 t/hm2)>針闊混交林(23.9 t/hm2)>油松林(21.9 t/hm2)>落葉松林(16.3 t/hm2),其中闊葉林林下的枯落物層最大持水量最大,油松林與針闊混交林林下的枯落物層最大持水量居中,落葉松林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最小;這幾種林分類型枯落物的有效攔蓄量為:闊葉林(21.54 t/hm2)>針闊混交林(19.60 t/hm2)>油松林(17.68 t/hm2)>落葉松林(12.16 t/hm2);這幾種林
4、分類型枯落物層的半分解層與未分解層與浸泡水中的時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式:Q=aln(t)+b;在枯落物持水過程中其吸水的量是不同的,在前期0.5-1小時這個時間段吸水是最快的,而在吸水10h以后4種林分的枯落物都基本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在24h的時候,各林分的枯落物基本停止吸水;4種林分類型在吸水的速率方面是比較有規(guī)律可循的,在浸水初期0.5-1h內(nèi),枯落物層的吸水的速度是最快的,隨之快速減小,在6h左右時趨于平緩并隨之時間的推移,吸水的速率趨
5、向一致。
(2)各林分類型的土壤物理性質(zhì)中土壤容重是不一樣的,土壤容重平均的變化范圍是1.07-1.36g/cm3,其中闊葉林的容重最小,落葉松林的容重最大;其土壤總孔隙度大小為:闊葉林(56.55%)>針闊混交林(54.04%)>油松林(49.16%)>落葉松林(42.34%),其中闊葉林的土壤孔隙度最大,針闊混交林與油松林次之,落葉松林土壤孔隙度最小;各林分類型中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的大小順序為:闊葉林(1169.7 t/h
6、m2)>針闊混交林(1080.8 t/hm2)>油松林(983.2 t/hm2)>落葉松林(846.8t/hm2);各林分類型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均值大小順序為:闊葉林(48.67%)>針闊混交林(46.03%)>油松林(44.21%)>落葉松林(37.56%);不同林分類型的土壤有效持水量大小也是不一樣的,依次為:針闊混交林(160.2 t/hm2)>闊葉林(149.8t/hm2)>油松林(99.0 t/hm2)>落葉松林(95.6 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冀北山區(qū)不同森林類型水文效應研究.pdf
- 冀北山地典型林分類型土壤健康評價研究.pdf
- 冀北山區(qū)不同林齡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水文效應研究.pdf
- 冀北山地典型林分類型森林生態(tài)服務功能評估.pdf
- 冀北山地三種典型林分類型結構和生態(tài)功能研究.pdf
- 不同林分類型土壤氮有效性研究.pdf
- 冀北山地森林水文特征研究.pdf
- 華北石質(zhì)山區(qū)側柏人工林林分結構與水文效應關系研究.pdf
- 冀北山區(qū)森林生長管理系統(tǒng)
- 不同林分類型空氣離子的時空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研究.pdf
- 官司河流域不同林分類型下土壤團聚體特征研究.pdf
- 不同林分類型油松毛蟲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蠻漢山主要林分類型撫育、改造效應分析.pdf
- 冀北山地油松林分結構分析及碳儲量研究.pdf
- 冀北山區(qū)華北落葉松人工林林分主要因子與其水源涵養(yǎng)功能關系研究.pdf
- 海岸沙地不同林分類型的凋落物特征及其養(yǎng)分轉(zhuǎn)移.pdf
- 大興安嶺北坡火燒跡地不同林分類型恢復效果研究.pdf
- 冀北山區(qū)油松林結構特征與林下植被研究.pdf
- 北亞熱帶不同林分類型土壤、細根及凋落物的研究.pdf
- 九龍山不同林分枯落物層和土壤層水文效應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