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本試驗供試馬鹿鹿茸選自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養(yǎng)鹿場。分組隨機選取發(fā)育正常、健康無病、年齡在5~8歲的馬鹿割取其初角。實驗組為天山×青海雜交F1代(二元雜交,雄性7頭)與天山×青海馬鹿×塔里木馬鹿的雜交F1代(三元雜交,雄性12頭),對照組為天山馬鹿(原種,雄性11頭)。集中于天祝華藏養(yǎng)鹿場取樣,割取鹿茸后稱重,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高效液相色譜儀、固相微萃取器等先進儀器和采用試劑分析盒等先進分析方法,對甘肅天祝馬鹿
2、產(chǎn)茸量、營養(yǎng)價值、活性物質(zhì)等進行全面的系統(tǒng)的測定分析。同時運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對各指標指標之間建立相關(guān)性及回歸方程,確立各指標之間的聯(lián)系。結(jié)果如下: 1、馬鹿亞種間雜交后代初角重量二元雜交雜交顯著的高于三元雜交(P<0.05),產(chǎn)茸量二元雜交的整體水平高于原種、三元雜交。 2、馬鹿亞種間雜交后代鹿茸的營養(yǎng)成分:二元雜交、三元雜交的水分為70.52g/100g 72.03g/100g,高于原種;二元雜交粗蛋白質(zhì)的含量顯著高于原
3、種、三元雜交,三元雜交與原種存在顯著性差異,灰分的含量三者之間差異性不顯著;原種、二元雜交、三元雜交的Fe、Zn、Cu等礦物質(zhì)的含量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二元雜交、三元雜交P的含量為141.27 mg/100g、158.45 mg/100g,三元雜交與原種差異性極顯著(P<0.01),二元雜交與原種差異性顯著(P<0.05);原種、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Se的含量為2.69 ug/100g、6.07 ug/100g、1.98 ug/100g,二
4、元雜交的含量顯著的高于原種(P<0.05);原種、三元雜交中氨基酸總量分別為75.37g/100g、77.08g/100g,必需氨基酸占總氨基酸比例為28.67%、30.60%,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比為40.20%、44.10%,與FAO提出的理想蛋白質(zhì)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較,EAA的總含量基本滿足要求,但在氨基酸結(jié)構(gòu)上還有一定的缺陷,限制性氨基酸較多,尤其蛋氨酸+胱氨酸。 3、馬鹿亞種間雜交后代鹿茸的活性物質(zhì):各試驗組間
5、酶含量存在不同的差異。其中原種的GOT、AKP、LDH、T-SOD生化活性高于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且與二元雜交、三元雜交之間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1);GPT的生化活性二元雜交最高為8.513U/mgprot;二元雜交、三元雜交的CK的生化活性高于原種; 三元雜交XOD的生化活性與原種、二元雜交之間差異性極顯著(P<0.01);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的雌二醇E2的含量極顯著的高于原種(P<0.01),三元雜交中睪酮T含量顯著的
6、高于原種(P<0.05),極顯著的高于三元雜交(P<0.01),生長激素GH的含量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均高于原種,原種、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相互之間呈極顯著性差異(P<0.01);原種硫酸軟骨素的平均含量為1.37g/kg、3.00g/kg、1.10g/kg,二元雜交與原種、三元雜交之間差異性顯著(P<0.05)。 4、通過回歸分析確定馬鹿雜交后代產(chǎn)茸性能與各激素之間的關(guān)系,建立回歸方程。 綜上所述,馬鹿茸二元雜交和三元雜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梅花鹿、馬鹿營養(yǎng)、血清IGF-1濃度及鹿茸生長規(guī)律研究.pdf
- 梅花鹿和馬鹿雜交后代雄性不育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雜交蘭‘韓國桃花’與蕙蘭種間雜交后代營養(yǎng)生長階段形態(tài)特征及核型分析.pdf
- 天山馬鹿鹿茸血源ACE抑制肽的研究.pdf
-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交衍生系的SSR分析.pdf
- 櫛孔扇貝亞種間雜交機制的研究——同工酶分析.pdf
- 蕓薹屬種間雜交合成甘藍型黃籽油菜及雜交后代的研究.pdf
- 1742.棘胸蛙屬種間雜交及后代適合度研究
- 天祝雜交馬鹿肉品質(zhì)、血活性物質(zhì)的研究.pdf
- 黃麻、紅麻種間雜交后代的遺傳變異分析.pdf
- 兩系亞種間雜交粳稻的選育和栽培制種技術(shù)研究.pdf
- 馬鹿茸血酶解肽免疫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pdf
- 普通小麥-山羊草屬間雜交后代分子細胞學研究.pdf
- 鹿茸與鹿腿
- 馬鹿茸血蛋白免疫活性肽的制備及其活性研究.pdf
- 亞種間雜交稻及其親本灌漿期劍葉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pdf
- 春劍和大花蕙蘭種間雜交種子無菌萌發(fā)及雜交后代的RAPD分析.pdf
- 水稻秈粳亞種間雜交衍生系產(chǎn)量相關(guān)性狀的遺傳分析.pdf
- 喀斯特山區(qū)不同營養(yǎng)水平梅花鹿鹿茸生長及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研究.pdf
- 馬鹿(Cervus elaphus)鹿茸角頂端茸皮與軟骨組織轉(zhuǎn)錄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