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選用兩系超級雜交稻新兩優(yōu)6號及其親本(新安S和安選6號),通過對兩親本在不同的生態(tài)制種區(qū)的生育特性和開花習性觀察,以及新兩優(yōu)6號相關的制種技術和栽培技術研究,旨在為其大面積推廣提供一定的技術基礎。研究結果如下: 1.新兩優(yōu)6號親本的主要生育特性和開花習性新安S和安選6號的播始歷期、葉片數、實效積溫差因播期和生態(tài)點的不同而有差異。多點3年的平均數據顯示,在安徽、四川、廣西和江蘇制種,安選6號播始歷期分別為98d、122d、9
2、5d和120d左右;總葉片數分別17.4葉、18.8葉、18.1葉和18.5葉左右;實效積溫分別1325.3℃、1306.5℃、1336.3℃和1345.7℃左右。新安S播始歷期分別為69d、89d、65d和77d左右;總葉片數分別為13.5葉、14.5葉、14.4葉和13.8葉左右;實效積溫分別為1021.2℃、1122.0℃、957.5℃和1042.3℃左右。與安選6號的積溫差分別為304.1℃、184.5℃、378.8℃和303.
3、4℃。安選6號的單株平均花期為8-10d,開花第3-7天為開花高峰期,5d累積開花率在安徽和廣西分別達90.5%和80.6%,在相對高溫或低濕的條件下,安選6號的單株花期要縮短2d左右。每天開花高峰主要集中在10:00-12:00時間段,在安徽和廣西此2h開花量分別占全天開花總量的76.4%和70.3%,午前花兩點分別是93.9%和84.7%。安選6號一朵穎花開閉穎時間在40-62min,平均值近50min。開穎角度變幅30°-38°,
4、平均值34°左右。新安S的單株平均花期為9-11d,大于10%開花率的天數:安徽為5d,累積開花達85.3%;廣西為4d,累積開花達65.6%。每天8: 00到16: 00后都有花開,開花高峰集中在11: 00-14: 00時間段。午前花安徽和廣西兩點分別是30.8%和41.2%,開花峰值廣西點相對要高且早。新安S-朵穎花開閉穎時間安徽點變幅為63-235min,廣西點變幅為53-118 min,開穎角度變幅22-40°。新安S的柱頭外
5、露率兩制種點基本相似,都在79%左右,單外露率安徽點是37.0%,大于廣西點(32.5%);雙外露率安徽點是42.5%,小于廣西點(45.8%)。不同肥力水平,新安S的柱頭活力與授粉的時間呈負相關,且一定肥力水平范圍內,施肥水平越高,其柱頭活力會越強。不同的溫濕度條件,新安S的柱頭活力明顯不同。只要在新安S的轉育溫度之上,溫度越低,柱頭活力越高;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越大,柱頭活力越高。 2.新兩優(yōu)6號高產制種技術正常年份
6、新兩優(yōu)6號制種,安徽、四川、廣西、江蘇4個生態(tài)制種區(qū)的理想播差期分別在29d、34d、30d和41d左右。育秧方式上,新安S旱育秧比水育秧分蘗速度明顯快,達最高苗的時間早,同密度的始穗期早、有效穗高,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也相對高。產量和移栽密度呈正相關,與有效穗呈極顯著正相關。 (旱)直播制種能節(jié)省成本70元/667m2左右,同時能克服勞動力集中使用的不利因素。在(旱)直播制種中使用多效唑,能降低用種成本,明顯地提高秧苗素質,促早發(fā),多成
7、穗,顯著降低植株的高度,提高抗倒力,不影響制種產量。在新兩優(yōu)6號制種中,增施氮肥和施穗肥能延緩始穗,并延長開花歷期,施粒肥能增加千粒重。增施一定量的氮肥,能提高制種產量,施肥方法以(基肥+分蘗肥):穗肥:粒肥=7:2:1最佳。制種田在新安S花期前后保持10cm的水層,能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田間溫度的變化和增加田間濕度,有利于提高異交結實率,提高制種產量。新兩優(yōu)6號制種田新安S按3次噴施“920”:即抽穗10-15%時首次噴6g/667m
8、2,次日噴10g/667m2,第3天噴4g/667m2,效果最佳。新安S熟期噴施一定劑量的乙烯利、脫落酸、多效唑、穗芽克,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都能顯著降低穗發(fā)芽,且使用穗萌抑制劑在6個月的時間內不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從比較成本而言,以乙烯利最佳,次之為多效唑。一定的時間內,隨收割時間的延長,種子的千粒重有所增重,且收割時間對種子的發(fā)芽率沒有顯著的影響,或相關性不顯著。因此,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制種田適當推遲收獲期,能提高產量,但如天氣預期
9、不好,則需搶天收獲。根據灌漿期的溫度情況,新安S始穗后28+3d收割較好。 3.新兩優(yōu)6號高產栽培技術新兩優(yōu)6號種植隨著播期的推遲,有效穗、實粒數和結實率呈減少(或降低)的趨勢。播期越遲,產量越低,且差異明顯。所以,在前茬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期早播,配合適宜的肥水管理,能顯著提高產量,增加經濟效益。無論稀播與常規(guī)播量,其有效穗、穗實粒數、結實率、理論產量和實際產量都與秧齡呈極顯著負相關。兩種播種密度,同秧齡的產量相差不大,稀播延
10、長秧齡減產的幅度相對要小,說明稀播有一定的降低減產幅度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秧齡的長短。秧齡延長,本田期生長時間縮短,分蘗期短,造成群體最高莖蘗數和最終成穗數均明顯降低,而且秧齡越長越明顯,所以長秧齡減產的首要因素是有效穗數不足。不同栽插密度之間產量存在差異,但都未達到顯著水平。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圍內,適宜的栽插密度為1.7萬穴/667m2左右,栽插過稀過密均不利于獲得高產。不同的施肥水平,其產量差異較大。較稀密度下,隨著施肥量的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超級稻中浙優(yōu)1號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 超級稻深兩優(yōu)5814在玉林市的種植表現(xiàn)及高產栽培技術
- 超級稻品種龍粳31的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
- 兩系超級雜交稻兩優(yōu)389在海南高產制種技術
- 兩系超級雜交稻兩優(yōu)389在海南高產制種技術
- 超級稻五豐優(yōu)T025等雙季雜交稻組合的高產制種技術研究.pdf
- 兩系雜交稻豐兩優(yōu)四號高產優(yōu)質制種技術
- 超級早稻陸兩優(yōu)996高產栽培技術與生理特性研究.pdf
- 兩優(yōu)新90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 柳州山區(qū)“超級稻—再生稻—油菜”栽培模式技術的研究和應用.pdf
- 綠色超級稻和超級稻在簡化栽培模式下的農藝表現(xiàn).pdf
- 秈型超級雜交稻Ⅱ優(yōu)084超高產栽培技術研究.pdf
- 超級稻超高產形成規(guī)律與栽培途徑的研究.pdf
- 中浙優(yōu)1號特征特性及再生稻旱區(qū)高產栽培技術
- 直播稻高產栽培技術
- 淺談棉花雜交制種高產栽培技術
- 春季苦瓜雜交制種高產栽培技術
- 優(yōu)質雜交稻新組合廣8優(yōu)2168高產制種技術
- 機收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 甬優(yōu)9號水稻機插高產栽培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