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探索了五味子莖基腐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明確了病原,深入研究病原生物學特性,初步探討了病害防治技術。 1.病害調查發(fā)現(xiàn),該病已經成為目前五味子產業(yè)發(fā)展的限制性因素。通過對遼寧省多個五味子主產區(qū)的發(fā)病調查,發(fā)現(xiàn)此病害發(fā)生普遍,一般發(fā)病率為2%~40%,重者甚至高達70%以上,尤其是二年生的五味子莖基腐病發(fā)生嚴重。五味子莖基腐病在5月上旬開始出現(xiàn),6月初為發(fā)生盛期。 2.病原鑒定結果表明,五味子莖基腐病病原主要為鐮刀菌屬真菌所致
2、。對不同地點采集的病樣分別進行木質部和韌皮部病原物的分離、純化,并對分離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氏法則進行致病性測定及病原菌鑒定。結果表明,此病害可由木賊鐮刀菌(Fusariumequiseti)、茄腐鐮刀菌(F.solani)、尖孢鐮刀菌(F. oxysporum)和半裸鐮刀菌(Fsemitectum)4種鐮刀菌屬真菌引致。尖孢鐮刀菌致病力最強,其次為半裸鐮刀菌、木賊鐮刀菌、茄腐鐮刀菌。其中,尖孢鐮刀菌在四個采集地病樣中均可分離到,且分離比
3、例均為最高,為主要病原菌,其它三個病原菌并未表現(xiàn)出明顯規(guī)律性。 3.病原菌生物學特性研究結果表明,茄腐鐮刀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是一種耐高溫而不耐低溫的真菌,其它三種病原菌菌絲最適生長溫度均為25℃,其中半裸鐮刀菌是一種較耐低溫而不耐高溫的真菌。四種病原菌在pH4.0~12.0均能生長,尖孢鐮刀菌最適pH值為pH7.0,半裸鐮刀菌最適pH值為pH6.0,其它兩種病原菌最適pH值為7.0。光照對木賊鐮刀菌有一定影響,光照有利于其
4、菌絲的生長,而對其它三種菌并無影響。在碳源的利用上,麥芽糖最有利于尖孢鐮刀菌菌絲生長,甘油、纖維二糖和蔗糖能促進其產孢;麥芽糖和樹膠醛糖有利于半裸鐮刀菌菌絲生長,蔗糖、甘油和D-半乳糖能促進其產孢;纖維二糖、樹膠醛糖有利于木賊鐮刀菌菌絲生長,蔗糖能促進其產孢;木糖有利于茄腐鐮刀菌菌絲生長,甘油和纖維二糖等有利于其產孢。在氮源的利用上,NaNO<3>、NH<,4>H<,2>PO<,4>最有利于尖孢鐮刀菌菌絲生長,L-酪氨酸能促進其產孢;N
5、aNO<,3》有利于半裸鐮刀菌菌絲生長,NH<,4>C1、甘氨酸、(NH<,4>)<,2>8O<,4>能促進其產孢;NaNO<,3>有利于木賊鐮刀菌菌絲生長,L.谷氨酸、L.酪氨酸能促進其產孢;NaNO<,3>、NH<,4>C1、L-谷氨酸、(NH<,4>)<,2>8O<,4>均有利于茄腐鐮刀菌菌落擴展,L-酪氨酸、DL-天門冬氨酸、L-谷氨酸能促進其產孢。茄腐鐮刀菌在PSA+五味子葉培養(yǎng)基上生長最好,為最適培養(yǎng)基,其它三種病原菌最適培
6、養(yǎng)基均為PDA、PSA培養(yǎng)基;尖孢鐮刀菌在PSA+五味子葉培養(yǎng)基上產孢最多,其它三種病原菌在查彼培養(yǎng)基上產孢最多。尖孢鐮刀菌和半裸鐮刀菌孢子25℃萌發(fā)最好,木賊鐮刀菌為25℃~30℃,茄腐鐮刀菌為30℃。四種鐮刀菌孢子最適萌發(fā)DH值均在pH6.0~7.0之間。尖孢鐮刀菌和半裸鐮刀菌在RH75%~100%均能萌發(fā),木賊鐮刀菌RH<86%孢子不萌發(fā),茄腐鐮刀菌RH<81%孢子不萌發(fā)。分生孢子致死溫度測定結果為:尖孢鐮刀菌60℃,半裸鐮刀菌5
7、6℃,木賊鐮刀菌58℃,茄腐鐮刀菌60℃。 4.檢測發(fā)現(xiàn)五味子種苗可帶菌傳病。通過洗滌法對五味子種子進行表面帶菌檢測,發(fā)現(xiàn)種子表面帶有大量的青霉菌;采用平皿培養(yǎng)的方法對種子內部真菌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種皮攜帶的真菌有青霉菌、曲霉菌;種胚所帶真菌主要為青霉菌、鐮刀菌、曲霉菌、鏈格孢、根足霉。對五味子幼苗莖基部攜帶的真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此部位多帶鐮刀菌、鏈格孢和其他真菌。經鑒定,種胚內的鐮刀菌為串珠鐮刀菌,幼苗攜帶的鐮刀菌為尖孢鐮刀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核桃基腐病病原學基礎研究.pdf
- 五味子、南五味子基源植物的比較研究.pdf
- 玉米新病害玉米頂腐病病原學及防治基礎研究.pdf
- 五味子病蟲害防治
- 五味子科系統(tǒng)學與五味子藥物資源.pdf
- 北五味子與南五味子的色譜鑒別
- 醋制南五味子抗糖尿病物質基礎研究.pdf
- 中藥鑒定學課件五味子
- 五味子及其制劑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測定及藥代動力學研究.pdf
- (中醫(yī)資料)五味子
- 翼梗五味子和金山五味子藤莖化學成分研究.pdf
- 五味子及含五味子復方中藥的抗抑郁作用與機制研究.pdf
- 華中五味子光合特性的研究及五味子甲素乙的HPLC分析.pdf
- 五味子科的系統(tǒng)學研究.pdf
- 五味子屬植物分類學研究.pdf
- 五味子栽培技術
- 玉米莖基腐病發(fā)病原理與防治
- 五味子藤莖化學成分及五味子甲素含量分析研究.pdf
- 五味子科化學分類及五味子屬藥用植物資源利用研究.pdf
- 五味子多糖提取優(yōu)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