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世紀40年代的北平處于淪陷狀態(tài),抗戰(zhàn)剛剛勝利,內戰(zhàn)即將打響。就在這一歷史背景下,1946年6月,《文藝時代》在北平創(chuàng)刊了。
正如《文藝時代》的刊名所揭示的那樣,它在文學的意義上是那個時期北方文壇的一個縮影,同時在時間上,上承“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風潮,下啟新中國成立后的解放初期的文學。《文藝時代》雖然只發(fā)行了6期便夭折了,但卻是戰(zhàn)后北方文壇唯一的大型文學刊物。該雜志在風格上歸屬于淪陷區(qū)文學。全文除引言和結局外,共分三個部
2、分,茲簡述如下。
《文藝時代》創(chuàng)刊于淪陷晚期的北平,淪陷時期,北平文壇曾一度荒蕪,大批文入學者紛紛南下,北平與當時重慶、陜北、昆明等主要文化活動中心隔絕,與上海、南京等淪陷城市的文化接觸也極其有限。淪陷時期的北平文學,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孤立地成長起來的,同時日本侵略者的高壓殖民政策也剝奪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空間?!段乃嚂r代》的創(chuàng)刊,彌補了這一時期北平文藝作品無處發(fā)表的空白?!段乃嚂r代》作為一個平臺,讓很多無處發(fā)表的作品得以
3、收錄。當《文藝時代》創(chuàng)刊之初,就受到了國內眾多作家的支持,文學作家紛紛投稿。不僅如此,《文藝時代》也體現了“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的時代特色,即批判專制主義、民主科學思想的奠定、個人權利意識的確立、思想解放和真理觀念的確立。
關于淪陷區(qū)文學,首先,“淪陷區(qū)文學”一詞并不單指一個地域的概念,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時間概念,而是特指在特殊的時期,在特殊的地理范圍內,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別具特色的文化現象。
針對《文藝時
4、代》所收錄的作品需要進行分類解析。首先需要對反映淪陷區(qū)作品的分析。面對這一時期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李瑛在《兩種危機》中就把文壇上的兩種人:政客、奸商對待文學作品的態(tài)度擺在我們的面前。一是政客們把文學曲解為“宣傳品”,一種是奸商把文學制成“毒素”。就作品而言,首先要提到京派作品,“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這些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fā)表
5、,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熬┡伞钡幕咎卣魇顷P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jié)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京派的出現,還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現代文學,它以溫潤的筆法通過對淳樸自然的人性美、人情美的贊頌,向讀者勾畫了一個充滿牧歌情調的理想世界。對人性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給人呈現出如詩如畫的意境。就詩歌而言,《文藝時代》中的新體詩歌是一個亮點,重
6、點是吳興華的詩歌。另外,反映歌頌英雄的作品也可圈可點,重點是謝冰瑩和畢基初的作品需要加以比較分析?!段乃嚂r代》中也體現了女性主義文學的特色,文中以植萍的詩歌《望雪》為例,剖析了女性主義文學的源與流。
一言以蔽之,由于《文藝時代》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在戰(zhàn)亂與和平的交界處,在顛簸與穩(wěn)定的銜接點,在寒冬與春色的輪回間,雖然雜志收錄的作品類別很雜亂,多種風格并存,多類文體彼此交匯,但卻為我們呈現出那個時代所帶給我們的記憶。一個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禁錮與自由——文藝時代(1946)雜志研究
- 自由與禁錮—洛麗塔文學思想研究
- 馮雪峰文藝大眾化思想研究(1928——1946).pdf
- 文藝統(tǒng)制與意識突圍——淪陷區(qū)《中國文藝》雜志研究.pdf
- 自由與禁錮——古典審美意象與當代視覺影像比較研究
- 《文藝春秋》(1944-1949)雜志研究.pdf
- 掙脫“禁錮”的婦女——胡彬夏主編時期《婦女雜志》研究.pdf
- 自由與禁錮——古典審美意象與當代視覺影像比較研究_40504.pdf
- 掙脫“禁錮”的婦女——胡彬夏主編時期婦女雜志研究
- 晚明“雜志類”消閑文藝讀物研究.pdf
- 自由與禁錮——反思中國當代藝術的“進口化”
- 審美與自由——文藝的救贖之思.pdf
- 網絡時代雜志形態(tài)的轉變——電子雜志.pdf
- 網絡時代雜志形態(tài)的轉變與發(fā)展.pdf
- 世界秩序與制度選擇——從《觀察》雜志(1946—1948)對美蘇的觀察入手.pdf
- 審美與自由——文藝的救贖之思
- “快時代”——雜志圖片故事攝影.pdf
- 消費時代下文藝與經濟關系研究
- 《文藝爭鳴》:文學新時代的想象與開啟.pdf
- 自由與禁錮——對比分析貴婦的畫像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