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研究目的: 1.在影像學上描述正常腦橋靜脈解剖學形態(tài),建立正常人腦橋靜脈MRV正常值,證實人腦橋靜脈與矢狀竇連接處特殊結構的存在; 2.通過對比不同顱內高壓環(huán)境患者腦橋靜脈直徑長度變化,探討人腦橋靜脈在不同顱內壓水平狀態(tài)下的形態(tài)學變化特征,為進一步對其血流動力學研究奠定基礎,進而明確人腦橋靜脈調節(jié)顱內靜脈流出量的病理生理機制,分析顱內靜脈在顱內壓增高環(huán)境下的調節(jié)機制。 材料和方法:利用MRV(magnetresona
2、ncevenography)技術成像,分別對18例正常健康人與14例顱內高壓患者進行掃描檢查,分別設正常組(A組)、顱內高壓組(B)和顱內高壓使用甘露醇組(C組)。采用時間飛躍法(timeofflight,TOF)法MR測量人橋靜脈直徑和區(qū)域血管長度。直徑測量點(b點、B點和C點)定義:將分析對象橋靜脈與矢狀竇連接處作為標記點,逆血流方向全程橋靜脈按長度均分定義3個位點,分別為:C點-橋靜脈與矢狀竇連接處;B點-C點與橋靜脈顯影末端中點
3、;A點-橋靜脈顯影末端,其中b點為C點和B點的中點。長度測量段(L段)定義:b點和C點之間距離。圖像處理應用計算機軟件ImageJ1.31進行分析。 結果: 1.顯影基本情況:未使用對比造影劑情況下共28例對象行TOF法磁共振血管顯影,選擇的病例其中4例用藥前后顯影未能達到實驗要求,共10例患者MRV影像被用于測量。我們以上矢狀竇作為參照,人群橋靜脈中正常顱內壓組與顱內高壓組橋靜脈顯影數目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4、在正中掃描層面上正常組一側平均支數3.2支,顱內高壓組平均為3.3支。正常組中男女性別未見明顯差異(P>0.05)。在實驗組顯影中兩側差異相對正常組更為明顯。 2.正常人群橋靜脈形態(tài)學參數:冠狀位正常人群組橋靜脈選取點C點平均直徑1.86±0.45mm,b點平均直徑2.31±0.61mm,B點平均直徑2.21±0.52mm,矢狀位正常人群組C、b和B點分別為2.01±0.41mm、2.01±0.48mm和1.94±0.48mm。
5、 3.實驗組腦橋靜脈MRV冠狀位形態(tài)學參數:B組橋靜脈選取點C點平均直徑2.24±0.67mm,b點3.27±0.33mm,B點3.25±0.76mm。C組選取點C點平均直徑2.12±0.59mm,b點2.77±0.48mm,B點2.61±0.69mm。 結論: 1.作為一項無創(chuàng)檢查手段,磁共振TOF-MRV可較準確地快速對顱內靜脈系統(tǒng)進行測量分析,提供豐富的形態(tài)學信息。 2.正常組18例共選取36條橋靜
6、脈測量,冠狀位掃描在選取點B點直徑較C點大(P<0.001),b點直徑同樣較C點大(P<0.001),B點和b點直徑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矢狀位掃描結果B點、b點分別與C點直徑比較均未有顯著差異(P>0.05、P>0.05)。MRV冠狀位掃描圖像分析提示在正常人體腦橋靜脈與矢狀竇之間連接處存在形態(tài)學特殊結構。由于橋靜脈特殊的走行特點,矢狀位上結果未見明顯差異,矢狀位不推薦作為進行腦橋靜脈形態(tài)學測量的選擇層面。 3.顱
7、內高壓患者在使用甘露醇降壓前后分別行MRV冠狀位顯影同一位置進行直徑比較,用藥干預前后分別測量C點直徑比較未見有明顯差異(P>0.05),B點比較直徑減小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點直徑比較同樣減小(P<0.05)。結果提示在顱內壓力改變的環(huán)境下,橋靜脈與上矢狀竇連接處(C點)可能存在特殊作用,在ICP增高時其直徑并沒有顯著擴張,而此時在人橋靜脈另外2個測量點顯示擴張,為橋靜脈與上矢狀竇連接處在顱內高壓下可能起“閥門”作用提供形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腦橋靜脈在腦血液循環(huán)中調控作用的形態(tài)學研究.pdf
- 下肢深靜脈形態(tài)學變化與PDVI臨床癥狀研究.pdf
- 人腦靜脈系統(tǒng)參與調節(jié)顱內壓增高的機制及意義研究.pdf
- 不同內固定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及形態(tài)學變化.pdf
- 腰椎骨質疏松形態(tài)學變化研究.pdf
- 貓腰髓年齡相關的形態(tài)學變化研究.pdf
- 顱內壓增高眼相關結構變化的MRI研究.pdf
- 腦橋靜脈與顱內壓增高調節(jié)的關系研究.pdf
- 貓視網膜年齡相關的形態(tài)學變化研究.pdf
- 顱頸交界區(qū)形態(tài)學測量在Chiari畸形中的研究.pdf
- 血細胞形態(tài)學異常變化分析
- 全血細胞減少形態(tài)學診斷的變化.pdf
- 心電監(jiān)控4D-CTA對顱內動脈瘤異常搏動點和形態(tài)學變化率的研究.pdf
- 舍飼羊前胃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的研究.pdf
- 肝葉斜矢狀面徑線測量在肝臟形態(tài)學變化中的研究.pdf
- 肺靜脈內電活動的傳導與組織形態(tài)學.pdf
- 眼內壓變化引起兔角膜形態(tài)變化的研究.pdf
- 熱缺血大鼠腎臟功能及形態(tài)學變化研究.pdf
- 貓視神經年齡相關的形態(tài)學變化研究.pdf
- 硬腦膜網狀成形減壓性開顱術:顱內壓變化及影像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