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硬皮腫腿蜂復壯技術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然界的生物幾乎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種的退化現象。本實驗室長期使用替代寄主——黃粉蟲(TenebriomolitorLinnaeus)大規(guī)模飼養(yǎng)川硬皮腫腿蜂(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多代以后,川硬皮腫腿蜂在林間搜索能力和寄生能力都有所下降,對雙條杉天牛和花椒虎天牛等鉆蛀性害蟲的防效降低,防治成本增加,因此對川硬皮腫腿蜂進行復壯技術的研究,提高腫腿蜂的防治效果就成了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試驗主要是從川硬皮腫腿

2、蜂的退化狀況、野外川蜂和實驗室川蜂在形態(tài)上和遺傳上的區(qū)別等方面來安排實驗,通過用川硬皮腫腿蜂的原生寄主——雙條杉天牛來達到復壯的目的。 在對川硬皮腫腿蜂退化程度的測定中,得實驗室18代蜂、19代蜂、20代蜂的搜索成功率分別為50%.46.7%,40%,寄生率分別為40%,40%,30%。經顯著性檢驗,三代蜂的搜索寄生能力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明顯可以看出,川硬皮腫腿蜂對雙條杉天牛的防治效果隨著用替代寄主飼養(yǎng)代數的增加在逐漸下降。

3、 在得出野外蜂與實驗室18代蜂搜索寄生能力存在一定差異的基礎上,進行了野外蜂和18代蜂在外部形態(tài)和酯酶同工酶方面的區(qū)別研究。雙筒解剖鏡觀察未見兩者在外部形態(tài)有區(qū)別。掃描電鏡觀察觸角感器,發(fā)現兩者在板形感器的分布上存在區(qū)別,野外蜂的板形感器分布范圍明顯比18代蜂廣。而對野外蜂和18代蜂作酯酶同工酶電泳分析,發(fā)現兩者的電泳圖譜是相同的,說明它們在內部遺傳上未表現出差異。 本研究使用川硬皮腫腿蜂的原生寄主雙條杉天牛對川蜂進行連續(xù)

4、幾代的復壯,包括雙條杉天牛的飼養(yǎng)和復壯兩方面內容。在雙條杉天牛的實驗室飼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該天牛各蟲態(tài)出現的時間均比野外環(huán)境下早10天左右。通過人工飼養(yǎng)雙條杉天牛,對川蜂進行連續(xù)三代復壯試驗,得出3∶1是較適的放蜂比,并得到了大量的復壯后的川蜂,用作實驗室大規(guī)模繁殖的種蜂。 為了減少工作量,使復壯更簡便,進行了人工餌木復壯技術的研究。分別在軟紙做成的人工餌木中放入黃粉蟲蛹和雙條杉天牛幼蟲,通過試驗得到結果:人工餌木黃粉蟲復壯的方法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