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8.0級地震,震中北緯31.01度,東經103.42度,位于四川省的汶川縣映秀鎮(zhèn)與漩口鎮(zhèn)交界處。亞歐板塊同北移的印度洋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青藏高原的抬升。青藏高原東部受重力影響下沉,在四川盆地的阻擋下能量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附近地區(qū)釋放。地震同地殼運動密切相關,它是由于地殼運動所產生的應力應變積累、集中,從而導致局部地殼破裂錯動和彈性應變能的釋放。當今,隨著高精度G
2、PS觀測數(shù)據(jù)的不斷增加,可以獲得地殼大時空尺度的相對運動信息和定量監(jiān)測地殼動態(tài)變化。
本文以龍門山斷裂帶地殼運動GPS網絡建設、數(shù)據(jù)的采集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工程建設、資料采集處理、分析和應用等問題進行了剖析,初步得出汶川地震后斷層運動活動規(guī)律,并為GPS技術在地殼位移中的應用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以龍門山斷裂帶為例,本文應用GPS定為技術,進行地殼運動及構造活動性監(jiān)測,旨在推斷出龍門山斷裂帶的斷層的運動趨勢及斷層活動性。根據(jù)現(xiàn)
3、有設計,將24個GPS觀測點分組布設于龍門山斷裂帶地區(qū),將GPS觀測點所組成的5個GPS觀測網(包括虹口GPS觀測網、向峨GPS觀測網、綿竹GPS觀測網、江油GPS觀測網和寧強GPS觀測網)分別布設于映秀—北川斷裂帶、安縣—灌縣斷裂帶、平武—青川斷裂帶等地區(qū)。2009年至2014年分別對各個觀測網進行八次以上觀測,數(shù)據(jù)處理選取觀測網中的一個GPS監(jiān)測站作為基準站,然后應用GPS差分方法,并應用Pinnacle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計算出歷次觀測位
4、移,分析得出斷層運動活動規(guī)律:
(1)映秀-北川斷裂帶GPS觀測點整體具有向斷裂帶方向運動的趨勢,北段位移相對中段較大,可能由于汶川大地震后,斷裂帶中段應力釋放所致,應力場又開始處于應力積累期。
(2)安縣-灌縣斷裂帶GPS觀測點整體具有向斷裂帶方向運動的趨勢,可能由于汶川大地震后,斷裂帶內應力釋放所致,應力場又開始處于應力調整期。
(3)平武-青川-勉縣斷裂帶GPS觀測點整體具有向斷裂帶方向運動的趨勢,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汶川地震后斷層運動活動規(guī)律_269.pdf
- 汶川地震后消毒工作概述
- 汶川地震近斷層效應研究.pdf
- 汶川地震后羌笛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pdf
- 37768.汶川地震斷裂帶活動斷層綜合物探研究
- 汶川地震后公路邊坡治理加固方案
- 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級和斷層長度
- 37118.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斷層避讓距離研究
- 汶川地震后慢性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神經通路腦影像研究.pdf
- 汶川地震后公路設施的災害評估與恢復技術研究.pdf
- 采動圍巖運動規(guī)律與斷層活動性的研究.pdf
- 懷涿盆地活動斷層特征及地震活動探討.pdf
- 汶川地震后四川公共文化資源恢復重建經驗及對策分析.pdf
- 22712.汶川地震對周圍非發(fā)震斷層的影響研究
- 5.12汶川地震后災民心理應激癥狀反應及相關因素研究
- 12722.汶川地震后川西地區(qū)溫泉水地球化學研究
- 汶川震后災區(qū)重建模式調查
- 汶川地震后隴南市農村居民健康與衛(wèi)生服務利用狀況研究.pdf
- 汶川地震遺產研究.pdf
- 100例汶川地震后送傷員傷情特點及開放性損傷的治療策略.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