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97bd14a9-42d4-44b8-87c3-45d09bd3b6df/97bd14a9-42d4-44b8-87c3-45d09bd3b6dfpic.jpg)
![應用微植體支抗壓低上前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97bd14a9-42d4-44b8-87c3-45d09bd3b6df/97bd14a9-42d4-44b8-87c3-45d09bd3b6df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牙良好的唇齒關系和覆牙合、覆蓋是口腔正畸醫(yī)生追求的目標之一。對于上前牙及牙齦暴露過多,需要改善唇齒關系的深覆牙合患者而言,壓低上前牙是正畸醫(yī)生的首選。
隨著微植體支抗(MIA)技術的成熟與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正畸醫(yī)生選擇使用微植體支抗壓低上前牙。與片斷弓、頭帽J鉤等傳統(tǒng)方法相比,該方法具有不依賴患者配合、無上頜磨牙伸長等優(yōu)點。臨床應用MIA壓低上前牙的形式多種多樣,微植體植入部位可選擇在前鼻棘下或兩側中切牙與側切牙之間,加力
2、方式、角度以及弓絲尺寸也都不盡相同。上述因素的變化將會對上前牙的生物力學機制產(chǎn)生何種影響,國內外文獻鮮見報道。
三維有限元法作為一種有效的理論應力分析方法,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口腔生物力學研究。本研究通過建立包括上前牙、前段上頜骨及直絲弓矯治器在內的三維有限元模型,對上述各種情況下,上前牙的應力分布及移動趨勢進行三維有限元分析,以期為臨床應用MIA壓低上前牙提供生物力學參考。
研究共分為四部分:
實驗一:上前牙、
3、前段上頜骨及直絲弓矯治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包括上前牙、前段上頜骨及直絲弓矯治器在內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為后續(xù)實驗提供操作平臺。方法:數(shù)據(jù)來源為女性志愿者,23歲,個別正常牙合,牙冠解剖形態(tài)正常,牙周狀況良好。使用螺旋CT自上頜牙合平面至前鼻棘進行連續(xù)掃描;Mimics8.1軟件導入CT數(shù)據(jù)并提取生成上前牙及前段上頜骨的三維模型;應用GeomagicStudio10.0軟件對生成的三維模型進行光順和實體化處理,生成上前牙、牙周膜、
4、前段上頜骨的實體模型;然后借助UGNX5.0軟件建立直絲弓托槽和弓絲;最后將各部分模型導入ANSYS10.0有限元分析軟件中進行組裝和處理,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結果:建立了包括上前牙、前段上頜骨和直絲弓矯治器在內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結論:應用CT掃描獲取數(shù)據(jù),Mimics、UG和ANSYS軟件相結合,可以建立具有較高幾何相似性的三維有限元模型。
實驗二:加力方式對上前牙受力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目的:用三維有限元法分析應用MIA
5、壓低上前牙時,兩種常用加力方式對上前牙力學行為的影響,為正畸臨床提供生物力學參考。方法:設定兩種加力方式:①起點為弓絲中點,終點為前鼻棘下方唇側骨壁,力值為100g,弓絲為0.019×0.025英寸不銹鋼絲。②起點為中切牙與側切牙托槽間弓絲的中點,終點為與前鼻棘下緣等高的中切牙與側切牙間牙槽骨唇側骨壁,力值為每側50g,弓絲為0.019×0.025英寸不銹鋼絲。分析牙周膜的主應力分布及上前牙初始位移。結果:①加力方式2的牙周膜應力分布更
6、均勻。②兩種加力方式下,上切牙均發(fā)生唇傾,但唇傾程度不同。③加力點兩側的牙齒有向遠離加力點傾斜的趨勢。結論:將微植體植入中切牙與側切牙之間并施加雙側壓低力更為合理,壓低過程中需注意對前牙轉矩的控制,將牙齒連續(xù)結扎防止間隙的產(chǎn)生。
實驗三:矢狀向加力角度對上前牙受力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目的:用三維有限元法分析應用MIA壓低上前牙時,矢狀向加力角度對上前牙力學行為的影響,為正畸臨床提供生物力學參考。方法:加力方式同實驗二中加力方
7、式①,力值100g,弓絲為0.019×0.025英寸不銹鋼絲。設定壓低力方向與弓絲平面分別呈60度、65度和70度角。分析牙周膜的主應力分布及上前牙初始位移。結果:隨著角度逐漸增大,中切牙唇傾程度和唇側牙槽嵴頂壓應力也逐漸加大。結論:壓低力越遠離阻抗中心,上前牙唇傾程度越大。臨床操作中應根據(jù)需要盡可能控制壓低力與前牙阻抗中心的距離,必要時需增加冠舌向轉矩以控制前牙唇傾度。
實驗四:弓絲尺寸對上前牙受力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目的
8、:用三維有限元法分析應用MIA壓低上前牙時,弓絲尺寸對上前牙力學行為的影響,為正畸臨床提供生物力學參考。方法:加力方式同實驗二中加力方式①,力值100g,設定弓絲尺寸分別為0.018×0.025英寸和0.019×0.025英寸。分析牙周膜的主應力分布及上前牙初始位移。結果:與0.018×0.025英寸弓絲相比,使用0.019×0.025英寸弓絲時,牙周膜壓應力分布較均勻,中切牙發(fā)生軸傾和唇傾程度較輕。結論:0.019×0.025英寸弓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種植體支抗壓低上頜前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微種植體支抗舌側內收上前牙力系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種植體支抗整體內收及壓低上頜前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植體支抗內收上牙列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雙鑰匙曲整體內收上前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型種植體支抗壓低犬上前牙的動物實驗研究.pdf
- 上腭微種植體間接支抗后牙受力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種植體支抗滑動法內收上頜前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pdf
- 微種植體不同載荷位置影響前牙移動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種植體支抗和傳統(tǒng)牙支抗上頜前牽引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種植體支抗遠移下牙列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上頜前牙整體內收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頰側微種植體支抗推磨牙向遠中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上頜前牙樁核優(yōu)化設計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基于牙周膜超彈性本構模型微種植支抗滑動法內收上頜前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正畸微種植體優(yōu)化設計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鈦板種植體支抗前方牽引上頜骨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型種植體支抗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型種植體支抗骨內長度與載荷高點比值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 微小種植體正畸支抗系統(tǒng)生物力學的三維有限元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