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正在修訂的《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9)擬推薦幾種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梁柱剛性連接形式,焊接翼緣板加強式連接和蓋板式連接就是其中主要要推廣的連接形式。本文的試驗即是為高鋼規(guī)的修訂提供試驗依據(jù)。 本文共進行了7個抗彎剛框架梁柱連接模型試驗的偽靜力試驗,其中包括常規(guī)栓焊連接、全焊連接試件各1個,焊接翼緣板式加強連接試件(WFP)4個和蓋板式加強連接試件(CP)1個。試件為1/2模型,材料為Q345B鋼,焊條為E50系列。試
2、件按我國現(xiàn)行規(guī)范《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9-98)、《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進行設計,并參考了美國FEMA350的細部設計要求。焊接翼緣板式加強連接(WFP)和蓋板(CP)連接設計的主導思想就是將塑性鉸轉移到加強板以外。焊接翼緣板式加強連接(WFP)是一種鋼結構改進型剛性連接,加強板與梁的翼緣采用角焊縫連接,柱翼緣采用對接焊縫連接,梁翼緣不直接與柱翼緣連接。蓋板連接的加
3、強板與梁翼緣一起用同一剖口與柱翼緣焊接。在這次試驗中它們都采用了矩形加強板。試驗結果表明,常規(guī)連接的破壞模式為脆性破壞,連接在焊縫附近的熱影響區(qū)范圍內母材被拉斷,全焊連接的性能優(yōu)于栓焊連接。所有的加強連接都表現(xiàn)出了較好的性能,都能確保塑性鉸轉移的加強板以外,且沒有發(fā)生脆性破壞。破壞前翼緣和腹板由于經(jīng)受反復的塑性局部屈曲,使連接的承載力逐步退化。常規(guī)連接的塑性轉角在0.020~0.024rad;加強連接的塑性轉角范圍為0.044~0.05
4、4rad。在試驗過程中焊接翼緣板式加強連接和蓋板連接的加強板都沒有發(fā)生局部屈曲和破壞。試驗結果表明,對于焊接翼緣板式加強連接,增加梁翼緣的寬厚比,將使梁翼緣更易于發(fā)生局部屈曲,但對極限承載能力和變形能力的影響不明顯;增加梁腹板的厚度對承載能力的影響較明顯;較弱的節(jié)點域,會顯著降低連接的承載力,但提高其變形能力。 論文還進行了部分模型試件的有限元分析,分析結果與試驗吻合較好,可作為進一步進行參數(shù)分析的基礎。論文的最后,根據(jù)試驗結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鋼結構側板加強式剛性梁柱連接試驗研究.pdf
- 鋼結構梁柱剛性連接節(jié)點優(yōu)化研究.pdf
- 鋼結構梁柱弱軸半剛性連接的力學性能研究.pdf
- 鋼結構剛性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的研究.pdf
- 鋼結構住宅半剛性梁柱節(jié)點性能研究.pdf
- 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連接的優(yōu)化設計.pdf
- 多高層房屋鋼結構梁柱剛性連接節(jié)點的抗震設計_劉其祥
- 鋼結構梁柱外伸式端板螺栓連接節(jié)點性能研究.pdf
- 鋼結構住宅半剛性梁柱節(jié)點滯回性能研究.pdf
- 鋼結構梁柱T型連接節(jié)點試驗研究及承載力分析.pdf
- 鋼結構半剛性連接的非線性分析.pdf
- 梁柱半剛性連接的RCS混合結構抗震性能研究.pdf
- 地震載荷下焊接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斷裂行為的研究.pdf
- 多層住宅鋼結構幾種梁柱節(jié)點型式的試驗研究.pdf
- T型鋼梁柱連接的半剛性性能研究.pdf
- 鋼管結構新型剛性連接的理論與試驗研究.pdf
- 梁柱半剛性連接的rcs混合結構抗震性能研究(1)
- 冷彎薄壁型鋼結構半剛性連接性能的研究.pdf
- 加強鋼結構梁柱節(jié)點抗震性能方法的評述
- 梁柱半剛性連接鋼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