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設計課程設計--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設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城市交通設計》課程設計</p><p>  ———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設計</p><p>  姓 名: </p><p>  專業(yè)班級: 交 通(1)班 </p><p>  學 號: <

2、;/p><p>  指導教師: </p><p><b>  一、設計題目</b></p><p>  ——新建城市道路及交叉口設計</p><p><b>  二、設計目的</b></p><p>  本課程設計基于城市及交通規(guī)劃的理

3、念,運用交通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和原理,以交通安全、通暢、效率、便利及其與環(huán)境協(xié)和為目的,以交通系統(tǒng)的“資源”為約束條件,對現(xiàn)有和未來建設的交通系統(tǒng)及其設施加以優(yōu)化設計,尋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是《城市交通設計》課程的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該設計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從交通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對路段及交叉口應用渠化、管理等綜合手段,以達到城市交通的安全、通暢與高效等目的。</p><p><b>  三、設計原

4、則</b></p><p>  道路橫斷面設計應在城市規(guī)劃的紅線寬度范圍內(nèi)進行,橫斷面設計應近遠期結(jié)合,使近期工程成為遠期工程的組成部分,路面寬度及標高等應留有發(fā)展余地。 </p><p><b>  四、設計內(nèi)容</b></p><p><b>  1.基礎資料整理</b></p><p&

5、gt;<b>  1.1道路基本條件</b></p><p><b>  道路幾何條件</b></p><p><b>  交叉口幾何條件</b></p><p><b>  2.路段交通設計</b></p><p><b> ?、诺缆窓M斷面設計

6、</b></p><p><b> ?、坡愤呁\囋O計;</b></p><p>  ⑶出租車臨時??奎c設計;</p><p> ?、扰c公共汽車交通相關的交通設計。</p><p><b>  2.1道路斷面形式</b></p><p>  我國城市道路按等級分為五

7、級: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生活區(qū)道路</p><p>  我國各級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p><p>  2.11各種道路斷面形式的特點和適用情況</p><p><b>  2.2路邊停車設計</b></p><p>  2.位置選擇的原則:</p><p>  (1)在交通性干道、需要

8、整寬都用于通車的道路上,應禁止路邊存車。</p><p>  (2)在住宅區(qū)、辦公中心、商業(yè)區(qū)等,需要大量存車地區(qū),盡可能提 供路邊存車空間。</p><p>  (3)在市中心區(qū),除盡可能在路邊劃出允許存車的地點外,尚必須 在存車時間上加以嚴格限制,以提高這些存車地點的存車周轉(zhuǎn)率。</p><p>  (4)在兩交叉口距離較近的情況下,設置路邊停車的車位要保證不

9、影響交叉口排隊。</p><p>  (5)確定允許存車地點,一般可采取“排除法”,即首先把那些禁止 存車的地點劃出來,其余就劃為允許存車的地點。在此基礎上,遵循設 置存車點后路段通行能力與路口通行能力相匹配的原則,進一步篩選 存車設置地點。</p><p><b>  3.車位排列設計</b></p><p>  路邊停車車位應用標線劃定,其

10、排列方式有平行式、斜角式、垂直 式三種。圖4-47列出三種基本的路邊停車車位排列及其車位數(shù)計算 方法。</p><p>  車位排列方式的選擇,應以出人方便為原則,主要有垂直式、斜列 式兩種,推薦選擇斜列式車位排列</p><p>  2.3出租車臨時停靠點設置</p><p><b>  1.設置原則</b></p><p

11、>  出租車臨時停靠點的設置應以保證不同交通流的安全為前提;同 時,不能嚴重影響其他車輛的通行(尤其是公交車輛)。</p><p><b>  2.位置選擇</b></p><p>  在旅館、百貨公司、交通樞紐點或其它較大型的人流集散點附近, 可設置出租車臨時停靠點,停車車位尺寸可遵循本章4.3.6相關規(guī)定, 車位排列一般采用平行式(見圖“47)。如果附近已設

12、有公交停靠站, 88</p><p>  則出租車臨時??奎c應設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至少50m處。</p><p><b>  3.管理措施</b></p><p>  對出租車臨時停靠點應配以嚴格的管理,例如,只準其上下乘客, 并規(guī)定臨時停車時間不得超過2?3fnin。另外,設置出租車定點???的路段需配有明確的交通標志、站牌(附有明確的停車收

13、費標準、停車 時限等)予以指示。</p><p>  2.4公交中途??空驹O計</p><p>  公交中途停靠站給公交車輛??俊⒊丝蜕舷萝囂峁┓?。公交站 點的設置類型及規(guī)模</p><p>  應滿足公交線路路網(wǎng)規(guī)劃的要求,同時應充分考 慮道路性質(zhì)、沿線兩側(cè)用地性質(zhì)、換乘便利性、臨近路段和交叉口交通 狀況及用地可能條件等的約束。設置時應遵循以下原則:</p

14、><p><b>  ?保證乘客的安全;</b></p><p>  ?方便乘客換乘、過街;</p><p>  ?有利于公共汽車安全停靠、順利駛離;</p><p>  ?與路段及交叉口通行能力相協(xié)調(diào)。</p><p>  2.41.站點位置的選擇</p><p><b

15、> ?。?)站距規(guī)定</b></p><p>  根據(jù)國家標準,公交停靠站的服務面積,以300m半徑計算,不得 小于城市用地面積的50% ;以500m半徑計算,不得小于90%,且公交</p><p>  停靠站的站距應符合表4-11的規(guī)定</p><p>  同向換乘距離應不大于50m,異向換乘距離不應大于100m。在道 路平面交叉口和立體交叉口上

16、設置的車站,換乘距離不宜大于150m, 并不得大于200n^</p><p>  (3)交叉口附近公交站點的位置選擇</p><p>  在公交出行的起點和終點,乘客一般要通過步行或者自行車到、離 公交系統(tǒng),公交??空镜脑O置應使乘客步行和騎行時間最短。顯然,交 叉口是各個方向人流匯聚和分散最為便捷的地方,因而交叉口附近是 公交站點布置的理想位置。</p><p> 

17、 一般規(guī)定,在交叉口附近,公交停靠站應設置在離交叉口 50m以 外處;對于新建、改建交叉口,公交??空緫O置在平坡或者坡度不大 于1.5%的坡道上,當?shù)匦螚l件受限制時,坡度最大不得超過2%。下 面,對在交叉口下游和上游的公交站點設置分別進行說明。</p><p>  在交叉口下游(出口道)設置公交站點</p><p>  在下列情況下,優(yōu)先考慮在交叉口下游設置公交站點:</p>

18、<p><b> ?、俅嬖谝暰鄦栴};</b></p><p> ?、跈C非混行的道路,公交車頻繁使用右側(cè)非機動車道;機非分隔道 路或機動車專用道路,右側(cè)機動車道不是公交車專用道,機動車高峰期 間公交車頻繁使用外側(cè)機動車道;</p><p>  ③公交車為左轉(zhuǎn)的情況。</p><p>  公交??空驹O置在交叉口下游時,離開(對向進口道

19、)停車線距離 按如下原則確定:</p><p>  ①無信號燈控制的交叉口,??空颈仨氃谝暰嗳切瓮?包括車站</p><p>  內(nèi)同時停放的最大車輛數(shù));</p><p>  ②下游右側(cè)拓寬增加車道時,應設在右側(cè)車道分岔點向前至少15</p><p><b>  ~ 20m 處;</b></p><

20、;p>  ③在新建交叉口,且非港灣停靠站的條件下,按道路等級:主干道 上距停車線至少80m;次干道距停車線至少50m,支路至少30m。</p><p>  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下列情況,優(yōu)先考慮在交叉口上游設置公交站點:</p><p>  ①公交流量大,車輛??坎划a(chǎn)生沖突與危險</p><p>  ②右轉(zhuǎn)車道公交車占主要比例</p>&l

21、t;p>  公交停靠站設置在交叉口上游時,離開停車線距離按如下原則確定:</p><p>  ①邊側(cè)為拓寬增加的車道時,??空緫O在該車道分岔點之后至 少15~20m。</p><p> ?、谶厒?cè)無拓寬增加車道時,停靠站位置應在外側(cè)車道最大排隊長 度的基礎上再加15?20m處,??空鹃L度另外確定;對新建交叉口,且非港灣??空厩闆r,按道路等級??主干道上距 停車線至少100m;次干道至

22、少70m,支路至少50m。</p><p> ?。?)站點合并設計策略</p><p>  對多條公交線路并行的路段,如果行車密度小,上下乘客不多而換 乘較多時,可合并設站,此時,應根據(jù)公交車到站頻率和站臺類型、長度 來確定并站的最大線路數(shù),一般不宜超過5條,特殊情況下不應超過7 條。如果線路數(shù)較多,行車密度比較大且上下乘客較多,應分開設站。 在線路重復段較長的情況下,除將幾個乘客換車較多

23、的站點合在一起外,對其余換車較少的站點,將其拉開,前后交錯間隔布置。一般 應將上下乘客少、車輛密度小的線路設在前方,將上下乘客多、發(fā)車密 度大的線路站點設在后方。公共電、汽車不應共用同一停靠站,而應將 電車站布置在汽車站的前方。站牌間距應滿足下游停靠站臺長度加上 25.0m長,以保證不影響上游公交車??空镜倪\轉(zhuǎn)。</p><p> ?。?)上、下行對稱公交停靠站相對位置的確定</p><p&g

24、t;  一般規(guī)定,上、下行對稱的站點宜在道路平面上錯開,即交叉設站, 其錯開距離應不小于30m;同時,為方便乘客過街換乘,錯開距離也不 宜過大。其相對位置有迎面錯開與背向錯開之分,下面對兩種設置方 法帶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法。</p><p> ?。?)公交站迎面錯開設置的問題</p><p>  如果公交站迎面錯開距離很小,又需要在二者之間設置行人過街 橫道,則行人過街橫道可能

25、會離公交站太近,以至于公交車在行人過街 橫道前形成排隊;由于公交車體積較大,很容易阻擋其左側(cè)機動車司機 和右側(cè)過街行人的視線,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如圖(4-50a)所示時要注意調(diào)整行人過街橫道的位置,將其與公交站的距離拉開;對于 兩塊板道路,可以將對稱站點調(diào)整為背向錯開。</p><p> ?。?)公交站背向錯開設置的問題:</p><p>  對于三塊板或一塊板道路上的非港灣式公交站

26、點,如果兩站點間 的距離太近,容易出現(xiàn)“雙重瓶頸”的情況,使得道路通行能力大大縮 小,如圖4-51所示。所以要注意適當拉開兩站點間距離或?qū)⒄军c改為 港灣式。對于港灣式公交??空?,如果由于站臺長度不足而產(chǎn)生排隊 溢出,則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問題。對于四塊板或兩塊板道路則不存在這 個問題。</p><p>  2.42.設置類型的選擇</p><p><b> ?。?)基本類型</b

27、></p><p>  公交??空九_的布置方式,按其設置的位置,分為沿人行道邊緣及 沿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分隔帶設置兩種;按幾何形狀又分為港灣式和 非港灣式兩類。</p><p><b> ?。?)一般規(guī)定</b></p><p> ?、俟煌?空竞蜍囌九_的高度宜取15?20cm;站臺的寬度應取 2.0m,改建及綜合治理交叉口,當條件受限制

28、時,最小寬度不應小于1.25米。</p><p> ?、跒閰^(qū)分公交停靠站的停車范圍,在公交停靠站車道與相鄰通車 車道間按國標設置專用標線。一輛公交車停車長度以15?20 m為準, 多輛公交車停靠的站臺長度可按式(4-12)確定:</p><p>  Ll} = n(lu +2.5)(4-12)</p><p>  式中:Lh——公交??空菊九_長度;</p&g

29、t;<p>  n——公交??空就瑫r??康墓卉囕v數(shù),</p><p>  /,——公交車輛長度。</p><p>  ③對于新建道路,公交停靠站車道寬度為3.0m;改建或治理性道 路,受條件限制時,公交??空拒嚨缹挾茸钫坏眯∮?. 75m;相鄰通 行車道寬度不應小于3.25m?</p><p>  ④人行道寬度確有多余時,可壓縮人行道設置公交??空?/p>

30、;人行 道的剩余寬度應保證大于行人交通正常通行所需的寬度,最小寬度不 宜小于2.50 m,行人少的場合,也應確保不小于1.50m。必要時可在停</p><p>  靠站局部范圍內(nèi)拓寬道路紅線。</p><p> ?。?)??空绢愋瓦x擇原則</p><p>  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區(qū)的雙車道道路上,公交??空静粦?用車行道,應采用港灣式布置;市區(qū)的港灣式停靠站長度,

31、應至少有兩 個停車位。對主干路而言,如果兩側(cè)路網(wǎng)比較發(fā)達,可以考慮結(jié)合附近 大型交通集散點將公交站點設置在相鄰支路上。</p><p>  ①符合以下情況時,應設置港灣式??空劲贆C非混行的道路,且機動車只有一車道,非機動車的流量較大 (1 000輛/irrh),人行道寬度>7.0m時;</p><p> ?、跈C非混行的道路,高峰期間機動車、非機動車交通飽和度皆大于</p>

32、<p>  0.6,且人行道寬度>7.0m時,可設外凸式港灣??空荆ǚ菣C動車交通 流在駛近公交??空緯r上人行道行駛);</p><p>  ③機動車專用道路,外側(cè)流量較大(不小于該車道通行能力一半), 且外側(cè)機動車道寬度加人行道寬度> 8.25m時;</p><p> ?、苎胤指魩гO置的公交??空?,最外側(cè)機動車道寬度加分隔帶寬 度多7. 0m時,應設置成港灣式???/p>

33、站。</p><p>  (3)考慮到路段與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給出??空绢愋偷膮⒖?性選擇提出參考,如表4-13所示:</p><p> ?。?)港灣式公交??空驹O置方</p><p>  對機非混行道路或機動車專用道路,局部壓縮人行道設置港灣 式公交??空?,見圖4-53所示。機非混行道路,利用人行道多余寬度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 間設置港灣式公交停靠站,見圖4

34、-54所示。沿機非分隔帶設置公交停靠站,在分隔帶寬度>4m時,港灣式 ??空驹O置方法見圖4-55所示;在分隔帶寬度<4m而人行道有多余 寬度時,港灣式??空驹O置方法見圖4-56所示。當人行道或者機非分隔帶寬度不足,而機動車道寬度又較大 時,可以通過適當壓縮機動車道、偏移道路中心線來設置外凸式港灣停 靠站。</p><p><b>  4.交叉口交通設計</b></p>

35、<p><b> ?、沤徊婵趲缀纬叽?;</b></p><p><b> ?、平徊婵谝暰喾治?;</b></p><p><b> ?、切腥诉^街設計;</b></p><p><b> ?、冗M出口道設計;</b></p><p>  ⑸車道展寬

36、段及漸變段設計;</p><p>  ⑹交叉口交通標線、交通島設計;</p><p>  (1)線形、視距要求</p><p>  交叉口范圍內(nèi)道路平面線形宜采用直線;當采用曲線時,其曲線半 徑應大于不設超高的最小圓曲線半徑。</p><p>  交叉口平面設計中應考慮交叉口視距要求,交叉口轉(zhuǎn)角部分視距 三角形范圍內(nèi),不得有任何高于1.2m的

37、妨礙駕駛員視線的障礙物。 必須設在交叉口附近的高架路或人行天橋橋墩及臺階,應做視距分析,且橋墩寬應盡可能縮小,臺階宜通透。</p><p>  停車視距可按式(4-1)確定。</p><p>  cv ? tV2(A - X</p><p>  S傅=3T6-十 245(p + 4>)(4_1)</p><p>  式中:s停

38、停車視距(m);</p><p>  v 交叉口計算車速(km/h);</p><p>  t——制動反應時間,取2.5s;</p><p>  cp——潮濕系數(shù),按不利情況取值為0.4;</p><p>  今——粗糙系數(shù),其取值范圍為0.03~0.05。</p><p>  車輛由路段進人交叉口進口道后車速將降低

39、,交叉口設計車速需 要視車流行駛方向而定?’進口道直行車設計車速一般取路段車速的0.7 倍,左右轉(zhuǎn)車輛的計算車速取路段車速的0.5倍。</p><p>  (2)導流線、交通島設計</p><p>  以交叉口的設計車速、設計車型、行車軌跡等為基礎,設計導流線、 交通島?,F(xiàn)行的設計中,在交叉口內(nèi)部區(qū)域做實體交通島的做法較為 常見,如圖4-3a)所示。設置實體交通島存在以下弊端:</p

40、><p> ?。?)建設投資較大,對交通需求動態(tài)變化的適應性差,日后的交叉口改造工程投資也較大;</p><p>  (2)為右轉(zhuǎn)車辟出專用轉(zhuǎn)彎車道,如不采取適當?shù)那拖拗拼?施,右轉(zhuǎn)車易在出口處直接高速匯入主線車流,可能導致事故;</p><p> ?。?)如果設計不當,左轉(zhuǎn)車輛易發(fā)生撞島事故。</p><p>  因此,建議盡量避免在交叉口

41、內(nèi)設置實體交通島。對于新建交叉 口或改造交叉口,宜通過冷涂材料劃線或彩色鋪裝等形式來進行交通 流的渠化,如采用圖4-3b)的渠化形式。對于已建的實體交通島,宜采 取適當?shù)那拖拗拼胧?如設置隔離粧,避免右轉(zhuǎn)車在交叉口出口直 接高速匯入主線車流。</p><p>  (3)進、出口道設計</p><p>  1)進口道的寬度及車道數(shù)</p><p>  交叉口進口道

42、車道數(shù)的確定,應以保證進口道與路段通行能力相 匹配為目標,同時考慮進口道寬度約束。在確_進口道的寬度及車道 數(shù)時應遵循以下原則:^</p><p>  ?改建交叉口進口道寬度,應根據(jù)各交通流向的實測或預測流 量決定;</p><p>  ?治理交叉口進口道寬度,應根據(jù)各交通流向的實測流量及可 實施的治理條件來決定。</p><p><b>  車道寬度&

43、lt;/b></p><p>  進口道每條車道的寬度可較路段上略窄,進口道在大車比例很小 時最小可取2.75m寬;出口道由于車速較進口道高,其寬度應較進口 道寬,具體尺寸根據(jù)實際道路條件確定。</p><p><b>  車道展寬</b></p><p>  進口道展寬段應盡可能為左轉(zhuǎn)、直行和右轉(zhuǎn)車輛分車道行駛創(chuàng)造條件,特別是設置有專用

44、箭頭燈時,必須設置相應的專用車道。改建及治理性交叉口,根據(jù)其允許存車數(shù)及對向直行車道數(shù),當每信號周期左 轉(zhuǎn)車平均流量超過3?5輛時,一般應設左轉(zhuǎn)專用車道。在有中央分隔 帶的進口道上,應充分利用分隔帶空間增加進口車道,剩余寬度應滿足 行人過街駐足空間的基本要求(1.5m)。</p><p>  在做進口道設計時,右轉(zhuǎn)車道宜向進口道右側(cè)(靠非機動道或人行 道一側(cè))展寬,左轉(zhuǎn)車道宜向進口道左側(cè)(靠道路中心線一側(cè))展寬。

45、進 口道展寬段長度的確定應遵循以下原則(引自《上海市城市道路平面交 叉口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程》):</p><p> ?、龠M口道長度ia由展寬漸變段長度與展寬段長度兩部分</p><p>  2)交叉口出口道設計</p><p> ?、傩陆案慕ń徊婵诘某隹诘儡嚨罃?shù)應與上游各進口道同一信號 相位流人的最大進口車道數(shù)相匹配,出口道每一車道寬不應小于 3.5m;治理性交叉口,

46、條件受限制時,出口車道數(shù)可比上游進口道的直 行車道數(shù)少一條,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車道的寬度不應 小于3.25m;</p><p> ?、诋敵隹诘罏楦陕?,相鄰進口道有右轉(zhuǎn)專用車道時,出口道必須設 置展寬段;</p><p> ?、鄢隹诘涝O有公交??空緯r,按港灣??空疽笤O置展寬段;在設</p><p>  置展寬的出口道上設置公交??空緯r,應利用展寬段的延伸段設置港

47、 灣式公交??空?;</p><p> ?、艹隹诘赖目傞L度由出口道展寬段和展寬漸變段組成。出口道展 寬段長度由緣石轉(zhuǎn)彎曲線的端點向下游方向計算,不設公交??空緯r, 長度為60?80m;設置??空緯r,再加上公交??空舅栝L度,并須滿 足視距三角形的要求。</p><p><b>  3)右轉(zhuǎn)專用道設計</b></p><p>  右轉(zhuǎn)車道設計需要注

48、意適當降低右轉(zhuǎn)車輛轉(zhuǎn)彎半徑。</p><p><b>  (4)調(diào)頭車道設計</b></p><p>  當中央分隔帶寬度不低于4m時,可以在交叉口人行橫道之前設 置調(diào)頭通道。當中央分隔帶小于4ni,且設有在轉(zhuǎn)車專用信 號時,調(diào)頭車輛可利用該信號調(diào)頭。</p><p><b>  5.設計方案總結(jié)</b></p>

49、;<p>  方案有其優(yōu)點,亦都有些不足之處。應用比較合適,因為“非機動車多”是我國交通狀況的基本國情,目前在幾個城市的渠化設計中多少都帶有該方案的一部分。</p><p>  綜上所述.方案應具備兩個條件:</p><p>  1)左轉(zhuǎn)非機動車較多。</p><p>  2)交叉口規(guī)模有限,空間不大。左轉(zhuǎn)非機動車少就使得該方案的缺點不明顯,而交叉口空

50、間較大時,使用該方案可以明顯地提高整個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希望在以后的課設中老師能夠給予更多的建議,免得我們走太多的彎路??傊?,在這次課設中我學到了很多,感謝老師給與的幫助!</p><p><b>  參考文獻:</b></p><p>  1.《城市道路交通設計指南》,楊曉光等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p><p>  2.《城市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