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yè)博士研究生課程</p><p> 教 學 大 綱</p><p> 課程名稱:高分子化學前沿</p><p> 課程編號:0703051X01</p><p><b> 學 分:4</b></p><p><b> 總學時數(shù)
2、:80</b></p><p> 開課學期:第1-2學期</p><p> 考核方式:高分子化學前沿進展報告</p><p> 課程說明:(課程性質、地位及要求的描述)。</p><p> 高分子科學的誕生源于高分子合成化學。高分子合成化學從單體合成開始,研究高分子合成中最基本的問題,探索新的催化劑體系、精確控制聚合方法、
3、反應機理以及反應歷程對產(chǎn)物聚集態(tài)的影響規(guī)律等。本課程對高分子科學近期前沿方向與進展進行概述,全面反映高分子科學研究的主流和發(fā)展趨。在主要討論高分子合成化學的基礎上,兼顧高分子表征新方法、高分子組裝與超分子結構、光電磁活性高分子、與生命科學交叉接受沿問題以及高分子納米微結構等。本課程采用講座、討論、及專題研究報告多種形式授課。要求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學前沿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發(fā)展趨勢,加強高分子合成化學相關的研究能力。</p&
4、gt;<p> 教學內容、要求及學時分配:</p><p><b> 概論 (6學時)</b></p><p> 2003年我國內地高分子科學基礎研究進展概述</p><p> 2004年我國內地高分子科學基礎研究進展概述</p><p> 2005年我國內地高分子科學基礎研究進展概述</p
5、><p> 高分子科學的近期發(fā)展趨勢與若干前沿</p><p><b> 天然高分子</b></p><p> 高分子合成化學(30學時)</p><p> 高分子合成化學中若干研究熱點研究方向</p><p> 烯烴配位聚合的機遇與挑戰(zhàn)</p><p> 立體選擇
6、性聚合的研究現(xiàn)狀</p><p> 非石油路線高分子合成化學</p><p> 聚合物主鏈上分子刷的合成</p><p> 含有全氟環(huán)丁基重復單元的含氟共聚物的合成</p><p> 高分子化學中傳統(tǒng)學科的突破與發(fā)展</p><p> 活性/控制正離子聚合的研究與發(fā)展</p><p>
7、<b> 特殊拓撲結構高分子</b></p><p> 鏈式聚合反應活性中心的結構和環(huán)境及其控制聚合</p><p> 二茂鐵基嵌段聚合物和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及應用</p><p><b> 高分子合成化學進展</b></p><p> 聚合物的樹枝化——架設分子與分子納米材料的新橋梁<
8、;/p><p> 生物技術合成高分子材料</p><p> 關于高分子合成的幾點看法</p><p> 聚合物體系中的離子液體</p><p> 金屬有機化學與高分子合成化學</p><p> 高分子表征新方法(6學時)</p><p> 高分子組裝與超分子結構(8學時)</p&g
9、t;<p> 光電磁活性高分子(6學時)</p><p> 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前沿課題(18學時)</p><p> 高分子納米微結構(6學時)</p><p> 教材或主要參考書目:</p><p> 董建華主編,《高分子科學前沿與進展》,科學出版社,2006年</p><p> 周其鳳、胡漢
10、杰 主編,《高分子化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年</p><p> ?。ù缶V起草人:宮永寬,大綱審定人:陳栓虎)</p><p> 課程名稱:功能高分子研究進展</p><p> 課程編號:0703051X02</p><p><b> 學 分:4</b></p><p><
11、b> 總學時數(shù):80</b></p><p> 開課學期:第1-2學期</p><p> 考核方式:課程報告(專題研究進展綜述)</p><p> 課程說明:(課程性質、地位及要求的描述)。</p><p> 功能高分子具有特有的功能性和專用性,在信息功能化、生物醫(yī)用器材、物質分離膜、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能量轉換和儲能技
12、術等工業(yè)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基本內容、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及應用領域、國內外發(fā)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本課程采用講座、討論、及專題研究報告多種形式授課。要求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功能高分子的主要類型、結構和功能的關系、制備的原理及方法,提高研究、開發(fā)特種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能力。</p><p> 教學內容、要求及學時分配:</p><p> 第1
13、章 緒論 (8學時)</p><p> 掌握功能高分子的概念,功能高分子的分類,功能高分子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法。重點了解具有選擇分離功能高分子、光敏功能高分子、導電高分子和電活性高分子、高吸水性高分子、生物醫(yī)藥用高分子、反應性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液晶、智能高分子材料。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發(fā)展過程、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p><p> 第2章 功能高分子的制備(8學
14、時)</p><p> 掌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設計及合成新技術,高分子化學反應的類型、高分子的反應活性及其影響因素,功能高分子的各種制備新技術。</p><p> 第3章 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8學時)</p><p> 掌握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的發(fā)展簡史、離子交換樹脂和吸附樹脂的結構、離子交換樹脂和吸附樹脂的分類、命名及制備方法,離子交換樹脂及吸附樹脂的功能及應用
15、。</p><p> 第4章 高分子分離膜與膜分離技術(8學時)</p><p> 掌握分離膜與膜分離技術的概念、發(fā)展簡史、分類及膜分離過程的類型,了解膜材料及膜的制備、膜的結構、膜分離技術及應用領域。</p><p> 第5章 電活性高分子 (8學時)</p><p> 了解電活性高分子的概念、材料的導電性能及其表征、電活性高分子的
16、種類與特點。掌握導電高分子的分類及性能特點、導電機理、導電高分子的分子設計與摻雜、制備及應用。</p><p> 第6章 光敏性高分子 (6學時)</p><p> 掌握光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光固化樹脂的基本組成、影響光固化樹脂性能的因素、光敏高分子的應用。</p><p> 第7章 反應性高分子 (6學時)</p><p> 了解高分
17、子試劑的作用原理及特點、重要的高分子試劑及其參與的固相有機合成反應。掌握主要類型的高分子催化劑的特點及應用。</p><p> 第8章 醫(yī)用和藥用高分子(12學時)</p><p> 掌握醫(yī)用高分子的概念、分類、要求、制備及改性方法,了解醫(yī)用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及測定方法、醫(yī)用高分子的應用及發(fā)展方向。熟悉藥用高分子在藥物載體、藥物控釋、藥理活性高分子藥物、藥物微膠囊等方面的應用。<
18、/p><p> 第9章 高吸液性樹脂(8學時)</p><p> 了解高吸液性樹脂的結構特征和吸液機理、影響高吸液性樹脂吸液性能的主要因素、高吸液性樹脂的主要類型和制備方法、高吸液性樹脂的應用。</p><p> 第10章 高分子液晶材料(6學時)</p><p> 熟悉液晶態(tài)和液晶高分子的概念、形成條件和結構特征、合成與表征方法、主要應
19、用領域及發(fā)展前景。</p><p> 教材或主要參考書目:</p><p> 王國建、王德海、邱軍、趙立群編,《功能高分子材料》,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p><p> 何天白 胡漢杰 主編,《功能高分子與新技術》,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p><p> 馬建標主編,《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
20、;/p><p> 趙文元編著,《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學》,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3年</p><p> 近期發(fā)表的相關研究成果</p><p> ?。ù缶V起草人:宮永寬, 大綱審定人:陳栓虎)</p><p> 課程名稱: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法</p><p> 課程編碼:0703051F03</p&g
21、t;<p> 學時:40 學分:2</p><p> 適用對象: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化學專業(yè)碩士、博士研究生。</p><p><b> 使用教材及參考書:</b></p><p> 阮建明等編,《生物材料學》,科學出版社,2004年</p><p> 崔福齋 馮慶
22、玲著譯,《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列--生物材料學》(第2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p><p> 俞耀庭主編,《生物醫(yī)用材料》,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p><p> 譯著,《生物高分子》系列叢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年</p><p> 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p><p> 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是功能材料的重要組成
23、部分,是化學與生物學、材料學、醫(yī)學、藥學等專業(yè)的主要交叉點之一,是生物材料、高分子、生物醫(yī)藥等專業(yè)學生的重要專業(yè)課。</p><p>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生物高分子材料與科學的基礎知識,包括與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生物醫(yī)用材料在生物體內的效應等;掌握生物高分子分類、合成與改性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生物高分子必須具備的條件和生物相容性評價方法;掌握生物高分子的分子結構設計方法及其性質與用途
24、之間的關系;了解生物高分子的知識構架、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等。</p><p><b> 教學內容及要求:</b></p><p> 第一章:緒論(2學時)</p><p> 1. 生物醫(yī)用材料概念、分類、發(fā)展概況</p><p> 2. 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概念、分類</p><p> 3.
25、生物醫(yī)用高分子的研究和應用領域</p><p> 4. 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性能和材料設計的關系</p><p> 5. 生物醫(yī)用高分子的發(fā)展前景</p><p> 第二章:生物細胞及免疫學基礎(6學時)</p><p> 1. 細胞的結構與功能</p><p> 2. 人體血液與組織液系統(tǒng)的構成和性質</p
26、><p> 3. 人免疫系統(tǒng)與免疫細胞和炎癥反應</p><p> 4. 材料與組織界面反應</p><p> 5. 細胞外基質概念,包括結構多糖與生物軟組織</p><p> 第三章: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學評價方法(4學時)</p><p> 1. 生物相容性概念、分類和原理</p><p>
27、; 2. 生物高分子和生物肌體的基本相互作用</p><p> 3. 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與安全性評價</p><p> 第四章: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術(6學時)</p><p> 1. 表面形貌與生物相容性,生物醫(yī)用材料的表面修飾</p><p> 2. 生物惰性高分子與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p><p>
28、 3. 改性技術原理與過程</p><p> (等離子體法;離子注入法;表面涂層與薄膜合成;自組裝單分子層等)</p><p> 第五章:生物可降解、吸收高分子(4學時)</p><p> 1. 生物降解高分子概念、分類</p><p> 2. 天然生物高分子種類與特性</p><p> 3. 合成生物降解高
29、分子制備方法與降解特性</p><p> 4. 生物合成高分子</p><p> 包括微生物合成塑料,轉基因植物合成塑料,微生物多糖,微生物聚氨基酸等。</p><p> 5. 生物降解性能與材料其他性能的匹配性</p><p> 第六章:生物傳感器和生物芯片(4學時)</p><p> 1. 生物傳感器原理
30、、特點與分類 2. 固定化技術、高分子載體種類</p><p> 3. 傳感器性能 4. 生物芯片</p><p> 第七章:藥用高分子材料(6學時)</p><p> 1. 藥物緩釋/控制釋放</p><p> 2. 生物高分子在藥物中的應用概述</p><p&
31、gt; 3. 高分子藥物制備方法與性能</p><p> 4. 高分子載體同藥物釋放行為的關系</p><p> 5. 靶向藥物的設計、制備與作用原理</p><p> 第八章:高分子植入材料(4學時)</p><p> 1. 高分子植入材料種類</p><p> 2.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結構</p&g
32、t;<p><b> 3. 材料的破壞</b></p><p> 第九章:組織工程高分子材料(4學時)</p><p> 1. 組織工程定義及三要素,組織工程材料應具備的條件</p><p> 2. 支架的制備方法</p><p> 3. 高分子材料構造、形態(tài)、機能等的設計</p>
33、<p> 4. 組織工程學的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p><p> 5. 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yī)學方面的應用</p><p> 包括人工肝臟、人工血管、齒科材料等。</p><p> 大綱制定者:宮永寬 </p><p> 大綱審定者:陳栓虎 </p><p> 課程名稱:高分子物理&
34、lt;/p><p> 課程編號:0703051F05</p><p><b> 學 分:3</b></p><p><b> 總學時數(shù):60</b></p><p><b> 開課學期:第2學期</b></p><p><b> 考
35、核方式:筆試</b></p><p> 課程說明:(課程性質、地位及要求的描述)。</p><p> 高分子物理是高分子科學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掌握高分子的結構和性能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培養(yǎng)研究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程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入手,認識長鏈分子和小分子所共同具有的一些特征和最關鍵的差別點,使學生學會運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來分析高
36、分子材料設計、制備和加工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p><p> 教學內容、要求及學時分配:</p><p> 第一章 高分子的分子結構 (4學時)</p><p> 掌握高分子單體、單體單元和鍵接結構,熟悉高分子的構造、構型和構象等基本概念; 了解一、二和三維大分子, 支化和交聯(lián)高分子, 各種異構體, 微構象和宏構象。</p>
37、;<p> 第二章 晶態(tài)高聚物結構 (6學時)</p><p> 掌握高分子結晶過程及晶態(tài)結構模型, 了解高分子結晶特點、高聚物結晶結構的層次及高分子構筑類型; 了解晶態(tài)高分子鏈的基本堆砌及某些典型聚合物的晶體結構。</p><p> 第三章 聚合物的形態(tài)結構 (4學時)</p><p> 了解聚合物的分子結構與聚集態(tài)結構的關系; 了解高分子聚
38、集態(tài)結構的特點、形成條件及其與材料性能之間的關系。 結晶聚合物的幾種形態(tài)及非晶態(tài)高聚物的玻璃態(tài)、高彈態(tài)及熔融態(tài)等。</p><p> 第四章 分子結晶過程--聚合物加工成型過程結晶動力學(4學時)</p><p> 了解聚合物結晶動力學及其研究方法; 了解聚合物結晶活化能、成核生長方式、成核分類及聚合物結晶能力參數(shù)等。</p><p> 第五章高分子鏈的遠程結
39、構及研究方法(4學時)</p><p> 掌握高分子的大小, 聚合度, 統(tǒng)計平均分子量等基本概念, 熟悉平均分子量的各種測定方法; 了解高分子鏈的形狀及散射函數(shù)表征方法。</p><p> 第六章 聚合物附生結晶(4學時)</p><p> 了解聚合物附生結晶的概念及基本研究手段,了解聚合物附生結晶的制備/沉積方法及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p>
40、<p> 第七章 熱塑性聚合物的反應擠出(4學時)</p><p> 了解聚合物的反應擠出概念, 反應擠出設備類型,工作原理,應用及影響材料力學性能的因素。了解本體聚合, 降解反應, 交聯(lián)反應, 接枝反應, 反應共混在反應擠出中的應用。</p><p> 第八章 高聚物的增韌改性(4學時)</p><p> 了解高分子材料剪切屈服理論及銀紋化概念
41、, 掌握聚苯乙烯增韌的方法及理論; 了解高抗沖聚苯乙烯的改性和增韌機理; 熟悉影響增韌塑料形變的因素。</p><p> 第九章 聚合物共混體系的界面與增容(6學時)</p><p> 了解聚合物共混體系的基本問題和增容作用的物理本質, 了解增容劑結構參數(shù)及濃度對其界面行為和膠束行為的影響; 增容劑對共混物界面層, 不相容高聚物界面, 含結晶性聚合物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及均相型增容劑的增
42、容作用。</p><p> 第十章 有機高分子 / 無機物納米雜化材料 (4學時)</p><p> 了解無機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及生物物質的特點, 無機、有機物納米雜化的基本原理, 雜化類型, 雜化材料的表征等。</p><p> 第十一章 電高分子的化學與物理(4學時)</p><p> 了解導電高分子的化學, 本征型導電高分子的
43、典型合成方法, 本征型導電高分子的摻雜及摻雜態(tài)結構, 導電機制。 導電高分子的溶液性質, 熱學行為及導電高分子的應用。</p><p> 第十二章 液晶態(tài)和高分子液晶(4學時)</p><p> 了解液晶態(tài)和液晶基元,高分子液晶和液晶基元高分子化等概念; 了解液晶的熱力學性質, 光學性質和織構, 液晶相分類, 液晶顯示技術。</p><p> 第十四章 高分子
44、物理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8學時) </p><p> 了解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基本原理,學會運用這些方法解決聚合物研究中的有關問題。</p><p> 一 原子力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在聚合物研究中的應用</p><p> 二 X射線衍射在聚合物研究中的應用</p><p> 三 熱分析在聚合物研究中的應用</p><
45、;p> 四 表面分析--X射線光電子能譜</p><p> 五 核磁共振在高分子科學中的應用</p><p> 六 自由基的電子自旋共振</p><p><b> 七 振動光譜</b></p><p> 八 二次離子飛行時間質譜</p><p> 教材或主要參考書目:</p
46、><p> 殷敬華、莫志深主編《現(xiàn)代高分子物理學》,科學出版社,2001</p><p> 何曼君、陳維孝、董西俠編《高分子物理》,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p><p> (大綱起草人 宮永寬 審定人 陳拴虎 )</p><p> 課程名稱:高分子結構與性能測試技術</p><p> 課程編號:07030
47、51F06</p><p><b> 學 分:3</b></p><p><b> 總學時數(shù):60</b></p><p><b> 開課學期:第2學期</b></p><p><b> 考核方式:筆試</b></p><
48、p> 課程說明:(課程性質、地位及要求的描述)。</p><p>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對于新材料之一的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材料的合成與加工過程中高聚物現(xiàn)代儀器分析方法所起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另一方面,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精密儀器的制造技術迅速提高,在加上計算機技術的引入,是現(xiàn)代分析儀器的功能和精度不斷提高,為開辟高分子材料現(xiàn)代分析方法的新領域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
49、,使學生基本掌握現(xiàn)代先進儀器在高分子領域中的應用,掌握測定高聚物物理、化學性能、狀態(tài)、結構的手段和技術。</p><p> 教學內容、要求及學時分配:</p><p> 第1章 緒論(2學時)</p><p> 1聚物現(xiàn)代儀器分析方法的研究對象</p><p> 1.2物現(xiàn)代儀器分析方法所用儀器簡介</p><p&
50、gt; 1.3 高聚物研究與分析</p><p> 1.4 高聚物的表征</p><p> 教學要求:了解一般高聚物的溶解性、燃燒性,熟悉高聚物分子的鏈結構單元的連接方式和立體結構。熟悉高分子材料樣品的準備方法。</p><p><b> 光譜分析(6學時)</b></p><p><b> 2.1
51、概述</b></p><p><b> 2.2 紫外光譜</b></p><p><b> 2.3 熒光光譜</b></p><p><b> 4紅外光譜</b></p><p> 教學要求:了解紫外紫外光譜儀的基本結構,熟悉各類聚合物的特征吸收,掌握紫光譜
52、法在聚合物反應機理研究中的應用。了解熒光光譜儀基本原理及在聚合反應機理研究中的應用。了解紅外光譜的基本原理及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基本結構。掌握紅外譜圖解析方法,熟悉常見聚合物的特征譜帶位置,能分析和鑒別聚合物。</p><p> 核磁共振與電子順磁共振波譜(6學時)</p><p><b> 1核磁共振波譜</b></p><p> 3
53、.2 H-核磁共振譜</p><p> 3.3 C-核磁共振譜</p><p> 3.4 NMR在高聚物研究中的應用</p><p> 3.5 電子順磁共振譜</p><p> 3.6電子順磁共振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p><p> 教學要求: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及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結構。熟悉核磁共振的譜
54、圖表示方法及化學位移、耦合常數(shù)與分子結構的關系。掌握NMR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了解電子順磁共振譜的基本原理及儀器的基本結構。掌握ESR譜圖解析方法。了解電子順磁共振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p><p> 反氣相色譜法(2學時)</p><p> 1反氣相色譜法的基本原理</p><p> 2反氣相色譜法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p><
55、p> 教學要求:了解反氣相色譜法的基本原理,熟悉聚合物樣品的制備方法。熟悉利用反氣相色譜法測定聚合物的熱轉變溫度、結晶度的方法及利用分子探針研究聚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參數(shù)。</p><p> 第5章 高聚物的熱解分析(6學時)</p><p> 5.1 高聚物熱解分析的特點</p><p> 5.2 高聚物熱裂解的一般模式</p><
56、;p><b> 3有機質譜</b></p><p> 5.4 有機質譜圖譜解析</p><p> 5.5 熱解分析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應用</p><p> 教學要求:了解高聚物熱解分析的特點和高聚物熱裂解的一般模式。了解有機質譜儀的基本結構和原理。熟悉有機質譜譜圖解析方法。掌握常見典型有機化合物的譜圖,學會未知化合物圖譜解析及在
57、高分子化合物的定性鑒定和定量分析。</p><p> 第6章 熱分析(6學時)</p><p> 6.1 熱分析的定義與分類</p><p> 6.2 差熱分析和示差掃描量熱分析</p><p><b> 6.3 熱重分析</b></p><p> 6.4 DTA,DSC,TG在聚合物研
58、究中的應用</p><p> 教學要求:了解熱分析各種方法的特點及適用性。了解差熱分析和示差掃描量熱分析的儀器裝置、基本原理。了解熱重法的原理與裝置。掌握利用各種熱分析方法研究高聚物熱力學參數(shù)。</p><p> 第7章 分子量分布的測定(6學時)</p><p><b> 7.1 概述</b></p><p>&
59、lt;b> 7.2 凝膠色譜</b></p><p> 7.3凝膠色譜的數(shù)據(jù)處理</p><p> 7.4凝膠色譜在高分子研究中的應用</p><p> 教學要求:了解聚合物的統(tǒng)計平均分子量的概念及分子量分布的表示方法,熟悉分子量分布的一般測定方法。了解凝膠色譜的基本原理,掌握利用凝膠色譜法測定化合物分子量的各種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p&
60、gt;<p> 第8章 高分子材料的透射電子顯微分析(4學時)</p><p> 8.1 透射電鏡的結構</p><p><b> 8.2 電子衍射</b></p><p> 8.3 透射電鏡用聚合物試樣的制備技術</p><p> 教學要求:了解透射電鏡的基本結構及電子衍射的基本原理。熟悉各種電
61、子衍射譜圖。了解各種聚合物試樣的制備方法。</p><p> 第9章 聚合物的掃描電子顯微分析(6學時)</p><p> 9.1 掃描電鏡工作原理、結構和性能</p><p> 9.2 掃描電鏡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p><p> 9.3 波譜儀結構及工作原理</p><p> 9.4 能譜儀結構及工作原理
62、</p><p> 9.5 電子探針分析及微區(qū)成分分析技術</p><p> 教學要求:了解掃描電鏡工作原理、結構和性能。掌握利用掃描電鏡對材料進行斷口分析(韌窩斷口、解離斷口、沿晶斷口、疲勞斷口和應力腐蝕開列斷口)。了解波譜儀結構及工作原理。了解能譜儀結構及工作原理。</p><p> 第10章 原子力顯微鏡(AFM)(6學時)</p><
63、;p> 10.1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p><p> 10.2原子力顯微鏡基本成像模式</p><p> 10.3原子力顯微鏡作為表面分析的工具</p><p> 10.4 AFM的應用</p><p> 教學要求:了解原子力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及儀器構造。了解其成像模式。了解利用力學曲線分析樣品污染物的粘性、油脂厚度和表面彈性變
64、化。熟悉利用AFM 研究高分子表面形貌和納米結構,微觀尺寸下材料性質,多組分樣品的相分布研究和亞表面結構。</p><p> 第11章 表面分析能譜(XPS)(6學時)</p><p> 11.1 表面分析能譜的基本原理</p><p> 11.2 表面能譜儀主要構成部分</p><p> 11.3 XPS在聚合物表面結構上的應用&l
65、t;/p><p> 教學要求:了解表面分析能譜的基本原理,熟悉其表面定性、定量分析方法。</p><p> 第12 章 自由基的電子自旋共振波譜(ESR)(4學時)</p><p> 12.1 ESR基本原理</p><p> 12.2 溶液自由基的ESR譜</p><p> 12.3 固體自由基的ESR譜<
66、;/p><p> 12.4 分子運動與線寬</p><p> 12.5 三態(tài)分子和雙基的ESR</p><p> 教學要求:了解ESR的基本原理。了解溶液自由基的特點和溶液自由基譜的分析原理。熟悉固體自由基的哈密頓算符和實驗譜的分析。了解由化學和物理的動態(tài)過程引起的譜線增寬效應。了解三態(tài)分子和雙基的ESR。</p><p> 教材或主要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