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撰寫格式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大 學</p><p>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撰寫基本規(guī)范</p><p>  教務處文件〔2009〕20號</p><p>  為規(guī)范我校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寫作,保證我校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的質(zhì)量,特制訂《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撰寫基本規(guī)范》以下簡稱《規(guī)范》,教師須按照本《規(guī)范》要求指導學生撰寫畢業(yè)論文

2、(設計),學生須按照本《規(guī)范》要求撰寫畢業(yè)論文(設計)。</p><p>  畢業(yè)論文(設計)的文本結構規(guī)范</p><p>  1.畢業(yè)論文(設計)結構</p><p> ?、?中、外文摘要 扼要敘述本論文(設計)的主要內(nèi)容、特點,文字要精練、表述清晰。中文摘要約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關鍵詞要符合學科分類,一般為2~4個為宜,每個詞均為專業(yè)名

3、詞(或詞組),一詞在6個字之內(nèi)。中、外文關鍵詞內(nèi)容相對應。</p><p> ?、?目錄:詳細列出畢業(yè)論文(設計)引言、章節(jié)、一級標題,標明頁碼。</p><p> ?、?正文(理工等類)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設計或實驗)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p><p>  選題背景:說明本課題的來源、目的、意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應達到的技術要求;簡述本課題在

4、國內(nèi)外發(fā)展概況及需要研究的問題,本設計的指導思想。</p><p>  方案論證:說明設計原理并進行方案選擇,闡明要選擇某個設計方案(包括各種方案的分析、比較)的理由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點。</p><p>  過程(設計或實驗)論述:指作者對自己研究工作的詳細表述。要求真實反映研究過程,論理正確、論據(jù)充分、層次分明、邏輯性強、表達準確。</p><p>  結果分析

5、:對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主要的數(shù)據(jù)、現(xiàn)象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p><p>  結論或總結:對整個研究工作進行歸納和總結,闡述本課題研究的結論和尚存在的問題及進一步開展研究的見解和建議。</p><p>  注:文科及其它學科,可根據(jù)學科特點,參照上述結構制定統(tǒng)一的正文結構規(guī)范。</p><p> ?、?參考文獻:列出與畢業(yè)論文(設計)相關的文獻,按標準引用格式書寫

6、。</p><p> ?、?致謝:簡述對畢業(yè)論文(設計)工作給予支持的老師和同學。</p><p> ?、?附錄 包括與論文有關的非必要的圖表、計算機程序、計算書、運行結果,主要設備、儀器儀表的測試精度等。</p><p><b>  2.工作量要求</b></p><p> ?、?論文(設計說明書)字數(shù)不應少于1萬字;

7、</p><p> ?、?原則上查閱文獻10篇以上;閱讀并翻譯與論文相關的專業(yè)領域外文資料,譯文字數(shù)不少于3000字。 </p><p><b>  3.排版基本要求</b></p><p><b> ?、拍夸浉袷?lt;/b></p><p><b>  格式如下:</b><

8、/p><p><b>  目 錄</b></p><p>  中文摘要…………………………………………………………Ⅰ</p><p>  英文摘要………………………………………………………………Ⅱ</p><p>  目 錄……………………………………………………………Ⅲ</p><p>

9、  引 言…………………………………………………………………1</p><p>  1、××××××……………………………………………………4</p><p>  1.1××××××××……………………………………………4</p>

10、<p>  1.2×××××××………………………………………………10</p><p>  2、××××××××××××………………………………………18</p><p><b>

11、  …………</b></p><p>  結 語………………………………………………………113</p><p>  參考文獻………………………………………………………115</p><p>  致 謝……………………………………………………………118</p><p>  附 錄……………………………………………

12、…………………121</p><p><b> ?、?正文撰寫規(guī)格</b></p><p><b> ?、?論文開本及版芯</b></p><p>  論文開本大小:210mm×297mm(A4紙);</p><p>  版芯要求:左邊距:30mm,右邊距:25mm,上邊距:30mm;下邊

13、距:25mm,頁眉邊距:23mm,頁腳邊距:18mm;</p><p><b> ?、?標題 </b></p><p><b>  論文題目:</b></p><p>  論文的題名,用黑體、三號或16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p><p><b>  章節(jié)標題:</b>

14、;</p><p><b>  論文分3級標題:</b></p><p>  一級標題:黑體,四號或16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p><p>  二級標題:黑體,小四號或14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p><p>  三級標題:黑體,五號或12pt,段前、段后間距為1行。</p><p&

15、gt;  上述段前、段后間距可適當調(diào)節(jié),以便控制正文合適的轉頁位置。</p><p><b>  如:</b></p><p>  1  材料和方法(一級標題4號黑體)</p><p>  1.1  試驗材料(二級標題小4號黑體)</p><p>  □□□□□□□□□□□□□□□□□。(正文5號宋體

16、)</p><p>  1.2 試驗方法 </p><p>  1.2.1 試驗設計(三級標題5號黑體)</p><p>  □□□□□□□□□□□□□□□□□□□□□。</p><p>  1.2.2 儀器和藥品</p><p>  □□□□□□□□□□□□□□□□□□□□□。</p><p&g

17、t;  ③ 正文字體及頁眉、頁腳</p><p>  正文字體:正文采用五號宋體,行間距為18磅;圖、表標題采用小五號黑體;表格中的文字、圖例說明采用小五號宋體;表注采用六號宋體。</p><p>  頁眉、頁腳文字均采用小五號宋體,頁眉左側為“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學士學位論文”,右側為一級標題名稱;頁眉下橫線為上粗下細文武線“ ”(3磅);單面打印時頁碼排在頁腳居中位置,雙面打印時頁碼分別

18、按左右排在切口一側。</p><p>  物理量符號和數(shù)學變量的外文字母采用斜體,計量單位的字母采用正體,其他內(nèi)容的字母采用正體。英文、羅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體。</p><p><b> ?、?圖紙、圖表要求</b></p><p>  文中所列圖表應有所選擇,照片不得直接粘貼,須經(jīng)掃描后以圖片形式插入。圖紙、圖表布局

19、合理,整潔,線條粗細均勻,標注規(guī)范,注釋準確;工程圖紙必須按國家規(guī)定標準或工程要求繪制。其他詳細要求見附文。</p><p><b>  ⑵ 參考文獻</b></p><p>  為了反映文稿真實和廣泛的科學依據(jù),體現(xiàn)文稿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方便讀者檢索和查考相關資料,文稿應按規(guī)范著錄相關參考文稿。參考文稿的著錄通常采用順序編碼制或著者一出版年制

20、兩種方式。本《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即在正文中按順序在引用參考文獻處文字的右上角用[ ]標明參考文獻的序號,正文后按引用順序編制參考文獻表,參考文獻表中的序號與正文中[ ]的序號一致。</p><p>  參考文獻的著錄詳細要求及示例見附件。</p><p>  注: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7714-2005</p><p>  ⑶ 畢業(yè)論文(設計)封

21、面設計</p><p>  封面須使用學校指定的紙張和樣式,樣式可從校園網(wǎng)上下載,將所有信息輸入完畢后打印在指定的紙張上。</p><p>  二、基本規(guī)范要求的執(zhí)行</p><p>  1.各院畢業(yè)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及答辯小組,負責組織對本單位學生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基本規(guī)范要求進行審查。</p><p>  2.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基本規(guī)范

22、要求的審查在畢業(yè)論文(設計)答辯前完成,學生填寫畢業(yè)論文(設計)答辯申請表,審查合格者經(jīng)指導教師簽字后方可參加答辯。論文不符合本《規(guī)范》要求者,須進行修改,直到達到要求才能參加答辯。</p><p>  3.對于在校外進行畢業(yè)論文(設計)的學生,其論文一律回校審查合格后方可參加答辯。</p><p>  4.學生參加答辯須提交經(jīng)指導教師審閱批準并裝訂好的論文或設計說明書。</p>

23、;<p>  5.本規(guī)范自公布之日起執(zhí)行,學校以前公布的有關辦法與本辦法不相符的一律以本辦法為準。</p><p>  6.本規(guī)范由教務處負責解釋。</p><p>  附件:圖、表及參考文獻的撰寫規(guī)范</p><p>  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p><p>  附件:圖、表及參考文獻的出版規(guī)范</p><

24、;p><b>  一、插圖的技術處理</b></p><p><b>  1. 設計原則 </b></p><p>  插圖內(nèi)容要符合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p><p> ?、?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是插圖的靈魂。插圖應該做到形象正確、數(shù)據(jù)可靠、準確清晰、符號規(guī)范、布局合理。插圖還要合乎版式要求,插圖的尺寸、比例合適。<

25、/p><p>  ② 插圖畫面要突出主題,簡明,突出重點。不要讓一些無關或次要信息干擾主題,畫面設計應符合幾何學原理和一般視圖學原理。</p><p>  ③ 要做到圖文一致,配合緊密。</p><p> ?、?使用先進技術手段,提高插圖質(zhì)量。</p><p><b>  2. 圖片的處理 </b></p>&

26、lt;p>  (1) 圖請用photoshop等數(shù)據(jù)繪圖軟件繪制,生成的圖形應直接置入Word文檔中,且放在正文提及它的后面,要先文后圖,盡量不要跨節(jié)排列。</p><p>  (2) 若圖片必須從印刷品,照片等載體上掃描,應注意純線條圖須用600dpi的分辨率按1 bit(黑白方式)的tif格式,對于照片或需要灰度的圖片,可用600,1200dpi掃描,掃描后調(diào)整至滿意的效果。</p>&l

27、t;p><b>  3. 圖中說明文字</b></p><p>  黑白線條圖應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中,用小5號(8pt.)“宋體+Times New Roman”在相應位置置入說明文字,對灰度圖的,說明文字要在插入后在Word的“文字框”中置入說明文字,然后覆蓋在相應位置。圖中說明文字中的數(shù)值及符號,符號正斜體必須與正文和表格等的對應部分一致。</p>&

28、lt;p><b>  4. 圖題 </b></p><p>  圖題由圖號和圖題文組成,圖題放在插圖的正下方,用小5號(9pt.)“黑體+Times New Roman”居中排列。 </p><p>  圖號一般采用分章排序,即分隔符“-”,前面為章號,后面為圖的順序號,如“圖3-12”,圖號與圖題文之間空一個中文字空,如“圖12-7 氣體密度與溫度的關系”。

29、</p><p>  圖題文應該準確反映插圖想要說明的內(nèi)容,其后可以緊跟對插圖著作權的說明或者標引參考文獻。</p><p>  二、表格的技術處理 </p><p>  表格由表題,表線,表文和表注構成。</p><p><b>  1. 表題 </b></p><p>  表題由表號和表題文組

30、成,表題放在表的正上方,用小5號(9pt.)黑體居中排,表題文必須準確地反映表文意義。</p><p>  表號的編制與圖號一樣;</p><p>  表號與表題文之間空一個中文字空,如“表12-7 土壤溫度與根際微生物數(shù)量變化的測量值”。</p><p><b>  2. 表線 </b></p><p>  一般不排表

31、的左右邊線,對非查值用途的表一般采用三線制,即只有上下邊線和上表頭的底線。</p><p><b>  3. 表文 </b></p><p>  凡在表線以內(nèi)的文字都是表文,表文一律使用小5號宋體 (8pt.),表內(nèi)的數(shù)據(jù)一定要準確無誤,特別是平均數(shù),小計,總計等數(shù)字一定要經(jīng)過驗算。表內(nèi)的數(shù)據(jù)要與正文中相關內(nèi)容或相關圖表達的內(nèi)容吻合。</p><p

32、><b>  4. 表注 </b></p><p>  表中的注釋一律采用上標引入,并在表下注出。引入上標的符號統(tǒng)一用①、②、③等,表下的注文號應與表內(nèi)注標的號一致。表注用6號(8pt.)“宋體+Times New Roman”前空2個中文字空。</p><p>  三、公式與字母的處理</p><p>  1. 公式居中排版。</

33、p><p>  2. 所有的計量單位使用國際單位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用正體字母表示。</p><p>  3. 所有的物理量和數(shù)學變量,只要是可以用數(shù)字替換的,均使用斜體。</p><p>  四、參考文獻著錄格式</p><p>  順序編碼制:一種文后參考文獻的標注體系,即引文采用序號標注,參考文獻表按引文的序號排序。</p>

34、<p><b>  著者-出版年制 </b></p><p>  一種文后參考文獻的標注體系,即引文采用著者-出版年標注,參考文獻表按著者字順和出版年排序。</p><p><b>  1.專著 </b></p><p>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見14頁的13).其他責任者.

35、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的路徑.</p><p><b>  例:</b></p><p>  [1]余敏.出版集團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1:179-193.</p><p>  [2]昂溫 G,昂溫 P S.外國出版國史[M].陳生錚,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p&

36、gt;<p>  2.專著中的析出文獻</p><p>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 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 析出文獻其他責任者//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頁碼  [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p><p><b>  例:</b></p><p>  [

37、1]程偉根.1998年長江洪水的成因與減災對策[M]//許厚澤,趙其國.長江渡域洪澇災害與科技對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32-36.</p><p>  [2]陳晉鑣,張惠民,朱士興,等.薊縣震旦亞界研究[M]//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天津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中國震旦亞界.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56-114.</p><p>  3.連續(xù)出版物(期刊)</p>&l

38、t;p>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p><p><b>  例:</b></p><p>  [1]中國地質(zhì)學會.地質(zhì)論評[J].1936,1(1)-.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1936-.</p><p>  [2]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

39、館學通訊[J].1957(1)-1990(4).北京:北京圖書館,1957-1990.</p><p>  4.連續(xù)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p><p>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連續(xù)出版物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年,卷(期):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p><p>  [1]李曉東,張慶紅,葉瑾琳. 氣候學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J]

40、.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35(1):101-106.</p><p>  [2]劉武,鄭良,姜礎.元謀古猿牙齒測量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及其在分類研究上的意義[J].科學通報,1999,44(23):2481-2488.</p><p><b>  5.專利文獻</b></p><p>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

41、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p><p><b>  例:</b></p><p>  [1]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88105607.3[P].1989-07-26.</p><p><b>  6.電子文獻</b></p><p>  主要責任者.題名:其

42、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p><p><b>  7.普通圖書</b></p><p><b>  例:</b></p><p>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廳. 廣西自然保護區(qū)[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43、p><p><b>  8.論文集、會議錄</b></p><p><b>  例:</b></p><p>  [1]中國力學學會. 第3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 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p><p><b>  9.科技報告</b></p>

44、;<p><b>  10.學位論文</b></p><p><b>  例:</b></p><p>  [1]張志祥. 間斷動力系統(tǒng)的隨機擾動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應用[D]. 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學院,1998.</p><p>  11.期刊中析出的文獻</p><p><b

45、>  例:</b></p><p>  [1]李炳穆.理想的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的素質(zhì)與形象[J]. 圖書情報工作,2000(2):5-8.</p><p><b>  12.參考文獻表</b></p><p>  參考文獻表按順序編碼制組織時,各篇文獻要按正文部分標注的序號依次列出.</p><p> 

46、 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在本《規(guī)定》采用順序編碼制.</p><p>  順序編碼制是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獻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連接編碼,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p><p>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 ]”外著錄引文頁碼.</p><p><b>  例:</b></p><p>

47、;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p><p>  [2]裴麗生.在中國科協(xié)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上的講話[C]//中國科協(xié)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資料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工作部,1981:2-10.</p><p>  13.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志:</p><p>  根據(jù)GB3

48、469規(guī)定,對參考文獻類型在文獻題名后應該用方括號加以標引,以單字母方式標志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p><p>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大 學</p><p>  本科生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設計)摘要選編撰寫規(guī)范</p><p>  教務〔2006〕22號</p><p>  出版《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優(yōu)秀學士畢業(yè)論文(設計)摘要選編》的目的是宣傳、交流我

49、校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的水平和成果。為了保證《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設計)摘要選編》的質(zhì)量,真實反映我校畢業(yè)論文(設計)教學水平,特制訂本撰寫規(guī)范。</p><p><b>  一、文章結構形式</b></p><p>  前置部分:論文標題(3號黑體)居中,隔一行居中排列專業(yè)名稱、學號、學生姓名(間隔三個漢字,小4號宋體),下一行居中排列指導教師姓名(不標職稱,小4號宋體

50、)。</p><p>  摘要(居中):中文3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nèi)容完全相同,1000個字符左右)。</p><p>  關鍵字(居行頭):3—5個詞。</p><p>  正文部分:一、╳ ╳ ╳ ┉ ┉ </p><p><b>  1.┉ ┉</b></p><p><

51、b>  2.┉ ┉</b></p><p><b>  ┉ ┉</b></p><p>  二、╳ ╳ ╳ ┉ ┉</p><p><b>  1.┉ ┉</b></p><p><b>  2.┉ ┉</b></p><p><

52、;b>  ┉ ┉</b></p><p>  參考文獻(居中):1 ┉ ┉</p><p><b>  2 ┉ ┉</b></p><p><b>  ┉ ┉</b></p><p>  (列出2—5條即可)</p><p>  上述各項,除特殊要求的字號與

53、字體外,一律用5號宋體,行間距16磅。</p><p><b>  二、行文要求</b></p><p>  每篇文稿6000字左右(正文3000-5000字左右),不超過四頁(A4紙),要言簡意賅,術語規(guī)范,論據(jù)充分,條理清楚,圖表、公式、程序要安排緊湊。</p><p><b>  三、插圖要求</b></p&g

54、t;<p>  圖形大小合適、規(guī)范,圖號清楚,中文標注。 </p><p><b>  四、打印要求</b></p><p>  A4紙激光打印,要求5號宋體,行間距16磅,文稿清晰;頁邊距是上、下、左各2.5cm,右2cm。</p><p>  五、本規(guī)范根據(jù)《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論文(設計)管理規(guī)范(2005年修訂)》修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