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說明書[帶圖紙]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7/15/f951e224-8172-4936-b396-2f5c67886240/f951e224-8172-4936-b396-2f5c6788624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b></p><p> 題 目: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 </p><p> 設計者: </p><p> 學 院: </p><p> 專業(yè)班級: </p><p> 指
2、導教師: </p><p><b> 2012年07月日</b></p><p><b> 目 錄</b></p><p> 目 錄………………………………………………………………………………………………2</p><p> 第一章 緒論……………………………………
3、…………………………………………………4</p><p> 1.1和面機概述…………………………………………………………………4</p><p> 1.2和面機設計選擇……………………………………………………………6</p><p> 第二章 運動參數、動力參數的設計………………………………………………………7</p><p> 2.
4、1傳動系統中傳動鏈的設計及各傳動比的分配設計…………………………7</p><p> 2.1.1攪拌漿轉速……………………………………………………………7</p><p> 2.1.2電動機的主要技術參數選擇……………………………………………7</p><p> 2.2計算各軸的轉速………………………………………………………………8</p>&l
5、t;p> 2.3計算各軸的功率………………………………………………………………8</p><p> 2.4計算各軸的轉矩………………………………………………………………9</p><p> 第三章 結構設計…………………………………………………………………………………9</p><p> 3.1皮帶傳動設計……………………………………………………………
6、……9</p><p> 3.1.1計算功率Pc……………………………………………………………9</p><p> 3.1.2V帶選型…………………………………………………………………9</p><p> 3.1.3帶輪設計………………………………………………………………9</p><p> 3.1.4驗算帶速V……………………………
7、…………………………………10</p><p> 3.1.5求V帶基準長度和中心距…………………………………………10</p><p> 3.1.6小包角的計算……………………………………………………………10</p><p> 3.1.7求帶根數Z………………………………………………………………11</p><p> 3.1.8計算
8、作用在帶輪軸上的壓力…………………………………………11</p><p> 3.1.9帶輪結構設計……………………………………………………………11</p><p> 3.2蝸輪蝸桿傳動結構設計…………………………………………………………12</p><p> 3.2.1選擇材料…………………………………………………………………12</p>&l
9、t;p> 3.2.2選擇蝸桿頭數,并估計傳動效率………………………………………12</p><p> 3.2.3計算蝸輪轉矩…………………………………………………………12</p><p> 3.2.4確定使用系數KA…………………………………………………………12</p><p> 3.2.5計算轉速系數……………………………………………………………
10、13</p><p> 3.2.6確定彈性系數……………………………………………………………13</p><p> 3.2.7計算壽命系數……………………………………………………………13</p><p> 3.2.8確定接觸系數…………………………………………………………13</p><p> 3.2.9確定接觸疲勞極限和接觸疲勞最
11、小安全系數…………………………13</p><p> 3.2.10計算中心距a……………………………………………………………13</p><p> 3.2.11確定各類參數……………………………………………………………13</p><p> 3.2.12蝸桿的各軸段的直徑和長度確定………………………………………15</p><p>
12、3.2.13圓柱蝸桿傳動的精度設計………………………………………………16</p><p> 3.3蝸輪軸的尺寸的確定……………………………………………………………16</p><p> 3.4主軸的結構尺寸計算……………………………………………………………16</p><p> 3.4.1主軸和軸類零件的材料選擇及尺寸確定………………………………16<
13、/p><p> 3.5主要傳動軸受力分析,畫出其彎矩圖,并且進行相關的校核計算…………17</p><p> 3.5.1蝸桿軸受力分析及校核計算……………………………………………17</p><p> 3.5.2蝸輪軸受力分析及校核計算……………………………………………19</p><p> 3.5.3蝸輪軸疲勞強度的校核……………………
14、……………………………19</p><p> 3.5.4蝸輪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校核…………………………………………21</p><p> 3.5.5蝸桿剛度的校核…………………………………………………………22</p><p> 3.5.6相關的其他計算…………………………………………………………23</p><p> 3.6主要傳動
15、軸承受力分析,強度及軸的壽命演算………………………………23</p><p> 3.6.1軸承受力分析及壽命計算………………………………………………23</p><p> 3.7真空裝置的結構設計和計算</p><p> 3.8漿葉容器及機體的總體結構設計………………………………………………26</p><p> 第四章 總結…………
16、……………………………………………………………………</p><p> 第四章 參考文獻…………………………………………………………………………</p><p><b> 第一章 緒論</b></p><p><b> 1.1和面機概述</b></p><p> 和面機在食品加工中用來調制粘
17、度極高的漿體或塑性固體,主要是揉制各種不同性質的面團,包括酥性面團、韌性面團、水面團等。</p><p> ?。ㄒ唬?和面機調制基本過程</p><p> 和面機調制面團的基本過程由攪拌槳的運動來決定。水、面粉及其他輔料倒入攪拌容器內,開動電動機使攪拌槳轉動,面粉顆粒在槳的攪動下均勻地與水結合,首先形成膠體狀態(tài)的不規(guī)則小團粒,進而小團粒相互粘合,逐漸形成一些零散的大團塊。隨著槳葉的不斷推
18、動,團塊擴展揉捏成整體面團。由于攪拌槳對面團連續(xù)進行的剪切、折疊、壓延、拉伸及揉合等一系列作用,結果調制出表面光滑,具有一定彈性、韌性及延伸性的理想面團。若再繼續(xù)攪拌,面團便會塑性增強,彈性降低,成為粘稠物料。</p><p><b> ?。ǘ?和面機分類</b></p><p> 和面機有臥式與立式兩種結構,也可分為單軸、多軸或間歇式、連續(xù)式。</p>
19、;<p><b> 1.臥式和面機</b></p><p> 臥式和面機的攪拌容器軸線與攪拌器回轉軸線都處于水平位置;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卸料、清洗、維修方便,可與其他設備完成連續(xù)生產,但占地面積較大。這類機器生產能力(一次調粉容量)范圍大,通常在25~400kg/次左右。它是國內大量生產合各食品廠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和面設備。</p><p><
20、;b> 2.立式和面機</b></p><p> 立式和面機的攪拌容器軸線沿垂直方向布置,攪拌器垂直或傾斜安裝。結構型式與立式打蛋機相似,只是傳動裝置較簡單。有些設備攪拌容器作回轉運動,并設置了翻轉或移動卸料裝置。</p><p> 立式和面機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不高。但占空間較大,卸料、清洗不如臥式和面機方便。直立軸封如長期工作會使?jié)櫥瑒┬孤?,造成食品污染?lt;
21、/p><p> ?。ㄈ?和面機主要零部件</p><p> 和面機主要有攪拌器、攪拌容器、傳動裝置、機架、容器翻轉機構等。</p><p> 1.攪拌器也稱攪拌槳,式和面機最重要的部件。按攪拌軸數目分,有單軸式和雙軸式兩種。臥式的與立式的也有所不同。</p><p> 單軸式和面機結構簡單、緊湊、操作維修方便,是我國面食加工中普遍使用的機
22、型。這種和面機只有一個攪拌槳,每次和面機攪拌時間長,生產效率低。由于它對面團拉伸作用較小,如果投料少或操作不當,則容易出現抱軸現象,使操作發(fā)生困難。因此單軸式和面機適用于揉制酥性面團,不宜調制韌性面團。</p><p> 雙軸式和面機具有臥式和面機的優(yōu)點。它有兩組相對反向旋轉的攪拌槳,且兩個攪拌槳相互獨立,轉速也可不同,相當于兩臺單軸式和面機共同工作。運轉時,兩槳時而相互靠近,時而又加大距離,可加速均勻攪拌。雙
23、軸和面機對面團的壓捏程度較徹底,拉伸作用強,適合揉制韌性面團。缺點是造價高于臥式和面機,起面較困難,需附加相應裝置,如果手工起面則勞動強度大。</p><p> 和面機攪拌器的結構形狀有多種類型,對應于不同調制物料特性機工藝要求。</p><p> ?。?)Σ形、Ζ形攪拌槳 這兩種攪拌器的槳葉母線與其軸線呈一定角度為的是增加物料的軸向和徑向流動,促進混合,適宜高粘度物料調制。Σ形應用廣
24、泛,有很好的調制作用,卸料和清洗都很方便。Ζ形攪拌槳調和能力比Σ形葉片低,但可產生高的壓縮剪力,多用在細顆粒與粘滯物料的攪拌中。</p><p> ?。?)槳葉攪拌器 這種攪拌器結構由幾個直槳葉或扭曲直槳葉與攪拌軸組成。和面過程中,槳葉攪拌對物料的剪切作用和強,拉伸作用弱,對面筋的形成具有一定破壞作用。攪拌軸裝在容器中心,近軸處物料運動速度低,若投粉量少或操作不當,易造成抱軸及攪拌不均的現象。槳葉式攪拌器結構簡
25、單,成本低,適用與揉制酥性面團。</p><p> ?。?)滾籠式攪拌器 它對面團有舉、打、折、揉、壓、拉、等多種連續(xù)操作,有助于面團的捏合。如果攪拌器結構參數選擇合理,還可利用攪拌的反轉,將捏合好的面團自動拋出容器,這樣就省去了一套容器翻轉機構,降低了設備成本。滾籠式攪拌器對面團作用力柔和,面團形成慢,對面筋機械作用弱,有利于面筋網絡的生成。結其構簡單,制造方便,適用于調和水面團、韌性面團等經過發(fā)酵或不發(fā)酵的
26、面團。</p><p> (4)其他類型臥式攪拌器 在臥式和面機中,也使用著一些不同于上述形狀的攪拌器。如花環(huán)式、扭葉式、橢圓式、V字形。</p><p> ?。?)立式和面機的攪拌器 立式和面機的攪拌器有槳葉式、扭環(huán)式、象鼻式等。</p><p> 槳葉式攪拌器與臥式和面機槳葉式結構相似,其軸線與地面垂直。</p><p> 扭環(huán)
27、式攪拌器槳葉從根部至頂端逐漸扭曲90°,有利于促進面筋網絡的生成適用于調制韌性面團與水面團雷面食。</p><p> 象鼻式攪拌器通過一套四桿機構模擬人手調粉時的動作來調制面團,有利于面筋的揉制,適于調制發(fā)酵面團。另外攪拌容器可以從機架上推出,作為發(fā)酵使用,既減少了生產設備,又簡化了搬運面團的操作。一次調粉可達300kg以上。但這種結構復雜,攪拌器動作慢。</p><p>
28、(6)雙軸和面機的攪拌器 雙軸式和面機有兩組相對反向旋轉的攪拌槳。按其相對位置分為切分式和重疊式。</p><p><b> 2.攪拌容器</b></p><p> 臥式和面機的攪拌容器(也稱攪拌槽)的典型結構見圖1多由不銹鋼焊接而成。</p><p> 和面操作時,面團質量的好壞與溫度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不同性質的面團又對溫度有不同的要
29、求。高功效和面機常用帶夾套的換熱式攪拌容器。為降低成本,使用普通單層容器,可降低物料調和前的溫度來達到加工工藝的要求。為防止工作時物料或潤滑油從軸承處泄漏污染食品,容器與攪拌軸之間的密封要好。轉速低、工作載荷變化大,軸封處間間隙變化頻繁,因此密封裝置應選用J型無滑架橡膠密封圈等大變形彈性元件。新型臥式和面機采用空氣端面密封裝置,密封效果很好。</p><p> 攪拌容器的翻轉機構分為機動和手動兩種。機動翻轉容器
30、機構由電動機、減速器及容器翻轉齒輪組成。這種機構操作方便,降低人工勞動強度,但結構復雜,整個設備成本高,適宜在大型或高效和面機上使用。手動翻轉容器機構適用于小型和面機或簡易型和面機。立式和面機的攪拌容器有可移式和固定式兩種。</p><p><b> 3.機架</b></p><p> 小型和面機轉速低,工作阻力大,產生的振動及噪聲都較小,因此不用固定的基礎。機架
31、結構有的采用整體鑄造,有的采用型材焊接框架結構,還有底座鑄造而上部用型材焊接的。</p><p><b> 4.傳動裝置</b></p><p> 和面機的傳動裝置由電動機、減速器及聯軸器等組成,也有的用皮帶傳動。和面機工作轉速低,多為25~50r/min,故要求大減速比,常用蝸輪蝸桿減速器或行星減速器。</p><p> 目前國內面食生
32、產企業(yè)在和面工序中大多采用單板式和面機。單板式和面機包括主軸傳動裝置、面箱翻轉裝置、面箱、真空抽管、密封墊,且單板式漿葉的葉頂為弧型,主軸以一定角度穿過單板式槳葉的中心。此結構雖可和出整體面團,且致密性和彈性也可滿足要求,但此結構在和面時,單板式槳葉在半周內軸向只一個方向受力,下半周則受相反方向的力。而面團和成時,阻力大,運轉時振動劇烈,壽命短。</p><p> 現在市場上比較高檔的是真空和面機,可根據工藝要
33、求設定和面時間、真空度。缸體具有密封性能好,面粉無跑冒現象。真空和面機是在真空狀態(tài)下模擬手工和面的原理,使面筋網絡快速形成,和面配水量在常規(guī)工藝基礎上可適量增加約20%。 快速拌合,使小麥蛋白質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水份,比常規(guī)狀態(tài)下和制的面團熟化程度提高2倍以上,且不損傷已形成的蛋白質面筋網絡結構。 使得蛋白組織結構均衡,使面的筋性、咬勁、拉力都遠遠優(yōu)于其他形式和面機的和面效果。 加工出來的面品,面團均勻、彈性好、面制品滑爽、可口、有咬勁
34、、面筋力高、透明度高。 V字形板式槳葉在面箱中繞主軸的軸線作回轉運動,由于槳葉向兩邊推動面團,所以可以解決受力不均現象,使機器運轉平穩(wěn)。 這樣可保證固定于主軸上的槳葉在轉動時運轉軌跡為一圓柱體。同時又抵消了推動面團而產生的軸向力。能夠使機器在運轉時更加穩(wěn)定,提高整機使用壽命。真空系統采用水環(huán)式真空泵,安全衛(wèi)生,還有真空表、真空電磁閥及管路。 操作面板由中英文對照按鈕和PLC電腦顯示屏組成,操作方便。</p><p&g
35、t; 1.2和面機設計選擇</p><p> 我們組設計的和面機生產能力為:調和面粉重量25kg/次。</p><p><b> 機型:臥式和面機</b></p><p> 攪拌型式采用槳葉式,轉速在40~50rpm范圍內,制作酥性面團。</p><p> 因為食品衛(wèi)生要求,容器采用不銹鋼材料。由于和面機的主軸
36、回轉速低,需要較大的減速比,故本次設計中采用帶輪及蝸輪蝸桿減速傳動。</p><p> 上面是機構簡圖,電動機1通過三角帶2帶動蝸輪蝸桿5使3攪拌槳轉動,4是容器。</p><p> 第二章 運動參數、動力參數的設計</p><p><b> 第三章 結構設計</b></p><p><b> 第四章
37、總結 </b></p><p><b> 第五章 參考文獻</b></p><p> 吳宗澤主編.機械零件設計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p><p> 成大先主編.機械設計手冊.第四版第五卷.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p><p> 程凌敏主編.面湯食品廠工藝設計.農業(yè)出版社.1986
38、</p><p> 無錫輕工業(yè)學院,天津輕工業(yè)學院編.食品工廠機械與設備.輕工業(yè)出版社.1979</p><p> 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主編.機械設計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p><p> 李基洪主編.食品機械原理與使用.廣東科技出版社.1987</p><p> 張黎驊,鄭嚴主編.新編機械設計手冊.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說明書.doc
-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說明書.doc
-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說明書.doc
-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20張圖紙】【優(yōu)秀】
- 絞龍式和面機設計【20張圖紙】【優(yōu)秀】
- 全套設計_絞龍式和面機設計
- 【畢業(yè)設計】絞龍式和面機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 畢業(yè)設計---絞龍式和面機設計(含全套圖紙)
- 畢業(yè)設計---絞龍式和面機設計(含全套圖紙).doc
- 雙軸式和面機設計論文[帶圖紙]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zmj型自動和面機的設計說明書[帶圖紙]
- 家用多功能和面機設計說明書.doc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 絞龍式和面機總裝圖.dw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