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用群落水平(bulk APA)和單細胞水平堿性磷酸酶活性測定相結合的手段,分別于2009年夏季、2009/2010年冬季、20lO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四個航次,開展了中國東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的磷脅迫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探討了東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磷脅迫的時空變化及其調控因子,取得如下主要結果:
1.東海浮游植物磷脅迫的時空變化
東海春季單位Chl a的APAChla呈陸架區(qū)>近岸區(qū)>沿岸沖淡水區(qū),浮游植物受
2、到了磷脅迫;夏季單位Chl a的APAChla與春季相反,呈沿岸沖淡水區(qū)>近岸區(qū)>陸架區(qū)>陸架外緣區(qū),磷脅迫在陸架外緣區(qū)得到緩解;秋季海區(qū)以游離態(tài)APA占優(yōu)勢,浮游植物的磷脅迫程度較低;冬季單位Chl a的APAChla最低且沒有明顯的區(qū)域變化。
東海海區(qū)浮游植物優(yōu)勢種(屬)平均標記比例呈春、夏季較高(分別為35.7±35.6%、35.6±26.4%),秋、冬季較低(分別為15.5±14.6%、23.1±21.9%):四個
3、季節(jié)共有優(yōu)勢種角毛藻(Chaetoceros spp.)、海線藻(Thalassionema spp.)和根管藻(Rhizosolenia spp.)ELF標記結果亦呈夏季較高(平均達51.8±24.5%)、春、秋季較低(平均分別為24.1±16.8%,19.3±15.6%)。春、夏季bulk APA與Pbmax呈顯著正相關關系(p<0.01),秋、冬季bulkAPA與pBmax呈顯著負相關關系(p<0.05)。綜合2種結果表明,東海春
4、季浮游植物處于磷脅迫狀態(tài),夏季處于嚴峻磷脅迫甚至限制狀態(tài),秋季磷脅迫解除,冬季不存在磷脅迫。
2.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磷脅迫的時空變化
南海北部春季單位Chl a的APAChla呈近岸區(qū)<陸架區(qū)<陸坡區(qū)<海盆區(qū),在海盆區(qū)達到最高;夏季單位Chl a的APAChla與春季相似,磷是陸架、陸坡和海盆區(qū)的主要脅迫和限制因子;秋季海區(qū)以游離態(tài)APA為主導,APAChla呈陸坡區(qū)>海盆區(qū)>陸架區(qū)>近岸區(qū),陸坡區(qū)的磷脅迫程度
5、最高;冬季APAChla略為下降,區(qū)域變化不大。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優(yōu)勢種的平均標記比例變動趨勢與東海相似,春、夏季較高(分別為41.1±27.7%、47.8±28.6%),秋、冬季較低(分別為20.9±18.1%、8.7±8.3%);四個季節(jié)共有優(yōu)勢種角毛藻和海線藻ELF標記亦呈夏季最高(平均達57.5±17.2%,下同)、春、秋季次之(分別為43.2±17.9%,33.9±31.6%),冬季最低(10.2±10.9%)。
6、春季bulkAPA與Pbmax表現出顯著正相關關系(p<0.01),而夏季的關系較為混亂,秋季和冬季bulk APA與Psmax表現出顯著負相關關系(p<0.01)。春、夏季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p.)的廣泛分布和APAChla的高值表明該兩個季節(jié)南海北部陸架、陸坡和海盆區(qū)可能受到氮磷的共同限制,南海北部磷脅迫程度呈夏季最嚴峻、春季次之、秋季緩解、冬季最低。
3.東海和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磷脅迫的比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態(tài)學研究.pdf
- 10679.南海北部典型區(qū)域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及其分子生態(tài)學特征
- 南海北部與東海微型浮游動物類群組成及其對浮游植物攝食生態(tài)研究.pdf
- 中國東海和南海北部初級生產力的時空分布及其與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關系.pdf
- 東海沙埕港浮游植物生態(tài)學初步研究.pdf
- 洋山港浮游植物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南海大亞灣澳頭水域浮游植物與赤潮的生態(tài)學研究.pdf
- 基于HPLC技術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與群落結構研究.pdf
- 54590.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蟲分類學和生態(tài)學研究
- 太湖梅梁灣浮游植物生態(tài)學研究.pdf
- 黃海典型海區(qū)浮游植物對磷的生態(tài)生理響應.pdf
- 北部灣北部浮游植物若干生態(tài)特征.pdf
- 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生態(tài)學研究.pdf
- 東海浮游植物群集研究.pdf
- 東海典型赤潮浮游植物對磷營養(yǎng)鹽變動的生理生化響應.pdf
- 我國東海赤潮高發(fā)區(qū)休眠期浮游植物的生態(tài)生理學研究.pdf
- 東海與南海北部新生產力研究.pdf
- 長江口及其鄰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生態(tài)學研究.pdf
- 103.北部灣北部浮游生物生態(tài)學研究
- 遼東灣北部海區(qū)浮游植物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