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是廣西珍貴用材樹種之一。本文以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yè)實驗中心哨平實驗場的紅錐人工林、馬尾松人工林為對象,以樣方和樣帶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在紅錐人工林內設置面積為20m×30m的樣地14塊,在馬尾松人工林中設20m×30m的樣地31塊,40m×40m的樣地6塊;在紅錐、馬尾松鑲嵌景觀區(qū)域設樣帶三條,包括紅錐人工林在內共40塊20m×30m的樣地。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法、相關性分析以及空間點格局法分析,結
2、果如下:
(1)紅錐人工林下紅錐幼苗和幼樹更新密度高于馬尾松人工林,方差分析表明,紅錐林下紅錐的總更新密度、幼樹更新密度和幼苗更新密度均極顯著高于馬尾松林。紅錐的更新頻度在紅錐人工林和馬尾松人工林中存在明顯差異,在紅錐林中紅錐大樹、幼樹和幼苗,其更新的頻度均達100%。馬尾松人工林明顯較低,紅錐大樹的更新頻度變化在36-64%之間,幼樹為79-92%,幼苗相應為64-71%。紅錐小樹更新密度中坡株數(shù)最高,上坡和下坡紅錐小樹
3、更新密度相差不大;紅錐幼樹更新密度:中坡>上坡>下坡;幼苗更新密度:下坡>中坡>上坡。
(2)從空間格局分析中得知:樣地一、二、三內各徑級的指數(shù)C>1,I>0,Ca>0,PAI>1,K>0,而且經t檢驗為顯著或極顯著,表明紅錐分布格局為聚集分布;樣地四各指標呈現(xiàn)了聚集分布的特征。t檢驗可知徑級1、2表現(xiàn)為非常顯著;徑級3的各個指標為0;樣地五內紅錐徑級1、2的分布趨勢為聚集分布;徑級3的格局的分布為隨機分布。t檢驗顯示,徑
4、級1、2為非常顯著;徑級3的不顯著;樣地六徑級1、3表現(xiàn)出隨機分布,徑級2為聚集分布。紅錐更新密度t檢驗分析得知,徑級1和徑級2表現(xiàn)為非常顯著,徑級3表現(xiàn)不顯著;林窗面積與紅錐更新密度呈負相關,說明林窗的面積大小對紅錐更新密度有影響,面積越大紅椎更新的密度越小。
(3)馬尾松林下地被物對紅錐更新密度與馬尾松密度呈正相關,與平均胸徑、平均樹高呈負相關關系,但相關都不緊密;紅錐種子的擴散最大距離是240m左右,相關分析表明兩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留母樹數(shù)對馬尾松天然更新及群落結構的影響.pdf
- 馬尾松人工林林分活力與健康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模型的研究.pdf
- 撫育間伐對華山松人工林生長及其天然更新的影響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對林隙干擾的響應.pdf
- 馬尾松人工林健康評價及生態(tài)恢復模式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樹樁貯量與分解特征.pdf
- 人工林馬尾松生長應力與木材性質的關系研究.pdf
- 安徽省馬尾松人工林收獲表編制的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
- 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恢復生態(tài)經營模式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的老齡林優(yōu)勢種群數(shù)量特征研究.pdf
- 恩施州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數(shù)表的編制.pdf
- 馬尾松人工林密度效應及對培育目標影響的研究.pdf
- 泰山側柏人工林天然更新動態(tài)及幼樹分布規(guī)律研究.pdf
- 三峽庫區(qū)馬尾松人工林細根生長動態(tài)研究.pdf
- 馬尾松人工林林冠對氮磷硫的截留作用.pdf
- 馬尾松人工林植被生物量及碳密度特征.pdf
- 天然更新在造林中的重要性探討
- 一、二代馬尾松人工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比較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