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濱帶沉積物有機物污染是我國富營養(yǎng)化湖泊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微生物降解是有機污染物分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相對于微生物的好氧降解,厭氧降解過程會減少對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湖濱帶氧環(huán)境復雜,既能存活于無氧條件,又能存活于有氧條件的兼性厭氧菌是有機污染物降解的最佳選擇。本研究調查了太湖湖濱帶沉積物菌群的垂直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兼性厭氧菌群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為湖濱帶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jù)。
對太湖西部沿岸、東太湖和貢湖湖濱帶
2、沉積物進行了菌群數(shù)量、活性及相關環(huán)境因子垂直分布的調查。結果表明:沉積物呈還原態(tài)顯酸性,隨深度的增加Eh逐漸減小,pH逐漸增大,且pH呈逐年減小趨勢。TN和TOM隨深度增加而減少,三種厭氧呼吸所需的常見電子受體垂直分布均呈下降趨勢,其中SO42-含量明顯高于NO3-和Fe3+,占主導地位。隨深度的增加好氧菌和兼性菌菌群數(shù)量減少,而厭氧菌菌群數(shù)量則先增大后減小,相對于好氧菌和厭氧菌,兼性厭氧菌菌群各層的分布變化差異較小,對湖濱帶環(huán)境有更好
3、適應性,微生物活性的分布則主要受菌群數(shù)量、電子受體、Eh和pH的影響。
對實驗室已篩選出的兼性厭氧菌進行呼吸方式的鑒定并繪制了菌群的生長曲線。結果顯示,所篩選出的優(yōu)勢菌種都屬于兼性厭氧菌。由菌群的生長曲線可知,菌群的延遲期較短為8h,對數(shù)期為8~36h,培養(yǎng)36h后進入穩(wěn)定期,培養(yǎng)至88h未見到其衰退期。
研究了兼性厭氧菌群不同接種量下對太湖湖濱帶沉積物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接種量分別為
4、1%,5%,10%,20%,50%(體積比)。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接種兼性厭氧菌群能顯著提高TOC、TN的去除率,且接種量為10%時,TOC和TN的去除效果最好。補充實驗證明接種菌液中大量的有機碳、氮源會引起樣品初始值升高,建議在使用接種菌液前進行3次無菌水沖洗。另外,接種兼性厭氧菌群可使湖濱帶沉積物兼性厭氧菌的菌群數(shù)量和活性顯著提高,且接種量為10%時兼性厭氧菌菌群數(shù)量增長率(第0~1天)和微生物的活性(第0天)均達到最大值。綜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亞灣海域有機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分布特征研究.pdf
- 洞庭湖平原湖泊群沉積物中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污染評價.pdf
- 巢湖流域水體中典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有機氯農藥的分布特征及評價.pdf
- 臥龍地區(qū)土壤和大氣中長殘留有機污染物時空分布特征.pdf
- 北京市夏季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研究.pdf
- 海河干流氮、磷污染物分布特征及清淤模擬研究.pdf
- 再生水處理工藝對有機微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pdf
- 珠江及遼河流域表層沉積物中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研究.pdf
- 人工濕地對微污染水中污染物去除特征研究.pdf
- 化工廢水處理污泥中有機污染物累積與分布特征.pdf
- 金山湖表層沉積物污染物的時空分布特征研究.pdf
- 蘭州市排污溝淤泥中有機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pdf
- 綠化布局對建筑物周圍流場及污染物分布特征的影響.pdf
- 珠江沉積物中氯代有機污染物的分布及修復用菌群的培養(yǎng).pdf
- 上海地區(qū)土壤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特征、分布及來源初步研究.pdf
- 污水處理廠多環(huán)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去除途徑的初步研究.pdf
- 污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與污染物去除關系研究.pdf
- 蘇州河底泥中有機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原地穩(wěn)定化技術研究.pdf
- 京津冀地區(qū)氣態(tài)污染物夏季空間分布特征.pdf
- 不同送風方式下室內熱舒適性與污染物分布特征.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