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開間大跨度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問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探索大開間大跨度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問題</p><p>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建筑結構越來越多樣化,本文通過大量的工程設計計算和典型分析,就高層建筑結構設計中縱橫剛度與主梁受扭問題、次彎矩問題、桿件軸向變形的影響問題、彎矩可調性及抗裂性問題作了論述,從而使大開間大跨度多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更加合理。 </p><p>  關鍵詞:大開間大跨度;高層建筑;結構設

2、計 </p><p>  中圖分類號:TU9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p><p><b>  引言 </b></p><p>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顯著提高,對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建筑結構設計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城市建筑“彈性空間”的提出是希望建筑平面能有較大的開間和跨度,以滿足現(xiàn)代建筑多功能變化的靈活要求。但4 m左右的開間,6

3、m左右的跨度,這種傳統(tǒng)的磚木結構,是長期以來的一種習慣。若把開間和跨度加大一點,利用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比較經濟。而當結構的構件跨度在10 m左右時,采用普通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就可能會使構件高度達到1 m,如此將會影響空間的使用和觀感。因此,開間跨度要大,樓蓋結構層高度卻不增加,這是一個明顯的矛盾。而采用高標號混凝土和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就比較容易解決這一矛盾。 </p><p>  通過大量的工程設計計算和典型分析,

4、本人認為,對矩形柱網平面,采用小柱距方向設主梁,大跨度柱距方向設預應力次梁的結構體系,樓蓋結構層高度可以做到跨度的1/25左右,與相應的6 m~10 m柱網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比較,可以做到跨度加大,樓蓋結構層高度不增加,每平方米造價略為降低,每平方米鋼筋用量減少10 kg以上,混凝土平均厚度減少10 cm左右的較好結果,以下就一些設計計算要點進行討論。 </p><p>  1 縱橫剛度與主梁受扭問題 &l

5、t;/p><p>  大跨度方向設預應力次梁,開間方向設主梁,主梁是否施加預應力視需要而定。這一主次梁布置的方向改變了一般橫向框架的設計習慣,但總覺得橫向剛度有問題。其實很多情況下,即使采用了縱向主梁加強縱向剛度,但因建筑平面有完整橫向剪力墻,而縱向剪力墻完整的較少,長度也小,因此,計算結果依然是縱向剛度小于橫向剛度。所以只要能滿足規(guī)范要求就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困擾。次梁跨度加大,將增加邊主梁承受的扭矩,需要認真對待。

6、而次梁若錯開柱子設置時,其豎向力的傳力途徑并無多少改變。橫向力的傳力路徑,可以不必像平面框架那樣考慮,實際上是全部柱子受到整個樓蓋的整體彎扭約束。對橫向剛度最不利的情況就是整個樓蓋平面僅作為全部柱子的橫向鉸接連桿來看待,折板結構體系就類似這種情況。 </p><p><b>  2 次彎矩問題 </b></p><p>  超靜定結構張拉時,在次反力作用下產生的截面彎

7、矩稱為次彎矩,如圖1所示。在靜定構件中,驗算跨中截面抗裂性時,計算混凝土應力只是把混凝土取為脫離體。而計算跨中強度時,是把混凝土和鋼筋共同取為脫離體,計算彎矩就等于荷載彎矩。 </p><p>  若左端鉸支不變,右端為兩跨連續(xù)梁的中間支座,就成為超靜定結構。兩跨連續(xù)梁配筋,張拉鋼筋時梁的變形將受到約束,中間支座處有一個力要把拱起的梁拉回原來的位置。左端支座產生的次應力在跨度各截面上產生次彎矩。在進行跨中截面混凝

8、土抗裂驗算和截面強度計算時,所取的脫離體完全與前述靜定構件相同,只是按連續(xù)梁計算的支反力和荷載彎矩值將有所不同,要注意的是,計算截面上還有一個次彎矩作用,顯然,這個彎矩會使跨中正彎矩增加而降低支座負彎矩。 </p><p>  上述基本假定如果成立,問題就好解決了。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是彈塑性材料,加載過程中混凝土還要開裂,梁的剛度在加載過程中不斷變化。即使超靜定梁出現(xiàn)理想塑性鉸,預應力筋為吻合索的連續(xù)梁,

9、在加載過程中次彎矩也不會消失。美國混凝土規(guī)范早期規(guī)定,使用階段混凝土截面應力計算考慮次彎矩,截面強度計算不考慮次彎矩;后又規(guī)定截面強度也要考慮次彎矩。ACI 318-89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用于計算預應力超靜定結構截面強度的計算彎矩為預應力引起的支反力產生的彎矩及考慮塑性重分布后的荷載彎矩的代數(shù)和。通過一些試驗和分析,我認為這最后的規(guī)定不一定更合理,因為加載過程中次反力將隨塑性內力重分布的發(fā)展而變化,計算復雜且存在不少問題,若直接用彈性次反

10、力,可能造成較大的誤差。如果這樣計算,應特別注意最后采用的計算負彎矩值不能減少太多。 </p><p>  3 桿件軸向變形的影響問題 </p><p>  施加預應力的桿件要產生軸向變形,其中的徐變收縮變形很難準確計算,差別可能很大,但一般考慮長期變形為短期變形的2倍,人們往往能夠接受。種種條件有利時,長期變形值可以再少取一些。桿件軸向變形引起整個超靜定結構的內力變化,要認真分析。當軸向

11、變形很大時,一般是在施工時采取讓桿件可以自由變形的措施。張拉后,等一段時間再做成整體連接,但這樣處理比較麻煩。另外是估計桿件的軸向變形值,在截面設計時考慮進去。更多的情況是,軸向變形值較小時可以不必過多考慮。而確定張拉階段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最不利的情況是單層框架狀態(tài)時張拉。 </p><p><b>  4 彎矩可調性 </b></p><p>  在預應力后張拉超靜

12、定結構中,連續(xù)梁采取分段、懸挑、嵌入構件等處理方法,從力學的觀點來看就是調整內力,使其能適應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荷載,又能調整跨中和支座彎矩,便于連續(xù)配筋。在大跨度框架的頂層邊節(jié)點,此處彎矩較大,配筋復雜,施工麻煩,還會造成整個結構的用鋼量增加。目前,許多設計者把該節(jié)點設計成鉸接點,取得一點好的效果。如果在邊節(jié)點柱中設置一些豎向筋,且張拉形成整體的時間根據梁上需要受荷多少來決定,利用彎矩可調性來調整邊節(jié)點和梁跨中的彎矩分配,會獲得更好的

13、效果。 </p><p>  5高層在設計的時候要關注的內容 </p><p>  5.1 橫向受力性是決定性的要素。一方面,因為樓房自重和樓面使用荷載在豎構件中所引起的軸力和彎矩的數(shù)值,此數(shù)值和樓高互為正比例的關系;而水平荷載對結構產生的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豎構件中引起的軸力,是與樓房高度的兩次方成正比;除此之外,對于特定的樓房,一般情況下豎向載力是固定的數(shù)值,然而水平方向的是有很大變化

14、的。 </p><p>  5.2 關于軸向的形變現(xiàn)象。在高層中,由于豎向的載力較大,此時會引起柱的變形問題。這就會影響到連續(xù)梁。同時還能影響到預制部件材料的長度問題,此時我們要根據變形計算數(shù)據,以此來調整長度。同時還能影響到構件的剪應力以及側移現(xiàn)象。這時得到的數(shù)據結果往往不會很準確,存在很大的誤差等。 </p><p>  5.3 側移成為控制指標。在低層的樓房中,結構的側移問題并不是很

15、重要的,但是在高層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樓房高度不斷增高,這時就導致水平方向的側移增大,此時我們要有效地將側移控制到一定的范圍之內。 </p><p>  5.4 延性指標。低層樓房不如高層的柔,因此在地震時不易變形,但是高層的就特別容易。為了確保結構變形后還能有很好的作用,放置倒塌現(xiàn)象,此時我們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確保延性合理。 </p><p><b>  6 結語 </

16、b></p><p>  根據比較和工作經驗,本人認為對于C40混凝土,控制計算名義拉應力為3.0 N/mm2~4.0 N/mm2,按這樣設計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還沒有發(fā)現(xiàn)可見裂縫??梢员苊庠谠O計中梁底使用荷載受拉區(qū)要配置較多的預應力筋,造成張拉時梁面抗裂不夠也要配置預應力筋,同時也在梁底部增加,從而在使用預應力后,仍沒有減少鋼筋用量的情況。但注意,按這樣的標準設計時,一定要利用預應力高強度鋼筋與非預應力

17、普通鋼筋混合配筋。 </p><p><b>  參考文獻: </b></p><p>  [1] GBJ 10-8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 </p><p>  [2] ACI 318-89,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 for Reinforced[S]. </p><p>  [3] 陰

18、 杰,曹京華,陳克勤.高層建筑的結構設計理念[J].山西建筑,2007,33(4):76-77. </p><p>  [4] JGJ 3-91,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guī)程[S]. </p><p>  [5] 趙西安.現(xiàn)代高層建筑結構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p><p>  [6] 于險峰.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特點及其體系[J].建筑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